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分别通过三个例子说明德国刑事诉讼中脱离实务的理论与脱离理论的实务,表明近年来理论与实务之间的关系显现出明显不足。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刑事司法中理论与实务再次走近的美好期待。

  • 标签: 刑事诉讼 脱离实务的理论 脱离理论的实务
  • 简介:从本源意义上看,乡村司法应为乡村人民法庭之司法。历经多年发展,乡村人民法庭目益现代化、规范化,法官办案方式亦由"马锡五审判方式"逐渐转向形式化的司法方式,但结果却近乎一种"两不是"的草率判决。这表明,我国乡村司法已陷入"内卷化"困境。囿于各自研究进路的限制,乡村司法既有的"法治论"和"治理论"均无法对此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而这从根本上看,又是由法学视角和社会学视角的对立造成的,二者实际体现出的是价值与事实的紧张与对立。因此,欲走出困局,在乡村司法的研究中须将社会学视角与法学视角统一起来,加强两种进路的对话与合作。在此基础上对当代中国乡村司法理论予以建构,进而对乡村司法制度予以最低限度的改造。

  • 标签: 乡村司法 法治论 治理论 法治化治理
  • 简介:狄骥在《公法的变迁》一书中主张用'公共服务'的概念置换'主权'(公共权力)作为公法学的基础,以适应社会变迁带给公法学提出的挑战,这种法学基础理论的转变给公法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应对新时期内的福利行政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效用。但福利行政等新问题的出现并不代表秩序行政的消失,因此简单地以公共服务理论替代主权(公共权力)理论并不全面,最为现实的路径应该是将公共服务理论和主权(公共权力)理论作为公法学理论的双重核心,共同支撑公法学理论大厦,并为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引。

  • 标签: 公共服务 主权(公共权力) 公法学 基础理论
  • 简介:在请求权发生竞合的情形,我国《合同法》第122条以及《民法总则》第186条提供了解决方案,即通过赋予当事人选择权,避免发生“重复赔偿”.但这仅是一种“此时此地”的解决方案,若从诉讼法的立场出发,“选择”即意味着当事人可以分别起诉,由此可能使得避免“重复赔偿”的目的无法实现.为此,请求权竞合必须借助禁止重复起诉的诉讼制度.为此,有必要协调请求权竞合、禁止重复起诉以及诉讼标的三者的功能.

  • 标签: 请求权竞合 责任竞合 重复起 诉诉讼标的
  • 简介:尽管在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法律归属、地位和标准等方面还有纷争,但它已成为德、日等大陆法系刑法学界的通说,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大陆法系国家,期待可能性不仅是衡量犯罪成立与否的规格因素,而且具有减免责任之功效.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倘若引入期待可能性理论,对现实许多疑难、争议案件可作出令人信服的阐释,有助于凸显我国刑法的谦抑性与制约国家刑罚权,并丰富我国的刑法理论和研究方法,当然,这会导致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重构.

  • 标签: 期待可能性理论 理论体系 犯罪构成 重构 大陆法系国家 社会转型期
  • 简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相对薄弱,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研究,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作用.

  • 标签: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问题 对策
  • 简介:关于涉外经济法的性质特征与法律渊源等基本理论问题在涉外经济法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目前国内注学界对此尚有争议。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涉外经济法兼具国内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两种不同法律体系的性质,因此其法律渊源亦可分为国内法与国际法两部分。作者认为,无论从理沦还是实践看,涉外经济法都只是国内经济法的一部分,其法律渊源只应从国内立法中去确定,而不应包括国际条约与国际惯例。

  • 标签: 涉外经济法规 经济法教学 国际经济法 经济关系 国际惯例 基本理论问题
  • 简介:本文针对当前影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的学校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的因素,提出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加强课堂管理、构建校园文化等对策。

  • 标签: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效果 因素 对策
  • 简介:<正>【编者按】一门学科的独立,必须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有其独特的范畴和理论体系。经济法基础理论是经济法学安身立命的根和本,经济法学界的同仁,只有坚持学科自信,不断实现理论创新,才能使经济法学之树根深叶茂。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法学界不乏学科理论体系的创新成果。"国家调节说"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漆多俊教授在考察市场、调节机制与法律同步演变的过程中,归纳出了"市场三

  • 标签: 经济法基础理论 经济法学界 国家调节 理论体系 创新成果 法律调整
  • 简介:作为地方检察机关的代表,非常荣幸受邀见证《人民检察》创刊55周年庆典和即将出版600期的激动人心的时刻。对此表示衷心祝贺!人民检察杂志社一直以来给予北京市检察机关大力支持,在此也表示诚挚感谢!

  • 标签: 检察机关 理论期刊 《人民检察》 周年庆典 北京市 杂志社
  • 简介:用法学的观点来宏观探讨医疗问题的学问就是医事法学。医事刑法学则是对刑法领域中的医疗与刑法相互交差的问题作理论和实践研究,以探讨医疗问题中刑法应该介入的领域或场合,其目的在于保护国民的生命和健康。在医事刑法的领域,必须坚持刑法的行为主义、罪刑法定主义、责任主义和谦抑性原则,但同时更要尊重人的尊严和患者的自我决定权,尊重医疗的正当程序法理,在存疑时坚持以生命利益优先。

  • 标签: 医事刑法 人格 决定权 正当程序
  • 简介:<正>休谟的财产权理论是其社会政治理论的一个中心内容,对此,休谟自己曾多次明确指出:"没有人能够怀疑,划定财产、稳定财物占有的协议,是确立人类社会的一切条件中最必要的条件……""关于稳定财物占有的规则的确立对人类社会不但是有用的,而且是绝对必需的……"哈耶克在他的"大卫·休谟的法哲学与政治哲学"一文中认为:"休谟在《人性论》有关‘论正义与财产权的起源’的那个章

  • 标签: 个人财产权 产权理论 人性论 黑格尔 政治社会 市民社会
  • 简介:从刑法史的角度看,刑法规定存在着一个从个别立法到一般立法的演变过程。刑法总则和刑法分则的分立是人类经验积累的结果,是人类对犯罪和刑罚的认识不断提高的结果。刑法总则固然重要,但离开了刑法分则,对不法行为定罪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刑法分则规范是犯罪分类的表述方式,刑法分则体系不仅是技术性问题,背后包含了一定的刑法价值理念。我国刑法分则除了对罪状和法定刑的规定以外,还包括一些刑法适用的引导性规定。

  • 标签: 刑法分则 罪状 法定刑 引导性规定
  • 简介:近年来,特别是在裁判员制度的推动下,量刑理论成为日本刑法学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为实现量刑科学化的目标,日本的量刑理论不仅需要基于犯罪论、刑罚论的立场构建量刑解释论的基础框架,还必须结合裁判员制度下的量刑实务,解决量刑事由的确定以及裁判员、被害人对于量刑的影响等现代课题.

  • 标签: 量刑 责任主义 量刑事由 裁判员裁判
  • 简介:民事责任,应指民事领域的违法后果。民法中违法后果以外之责任,均非责任的本义,可理解为责任的引申义。民法之过错,指导致欠缺必要注意的心理状态,是民事责任的唯一根据。行为人损害稀缺资源的法定归属关系,如欠缺必要注意,不仅须否定行为后果,而且须否定行为性质,发生债务和责任;如不欠缺必要注意,须否定行为后果,不否定行为性质,发生债务,不发生责任。民法之侵权,指侵害内容法定的权利。

  • 标签: 责任 过错 行为后果 行为性质 侵权
  • 简介:按照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从今年7月1日起对所有死刑二审案件实行开庭审理。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召开专门会议就死刑案件第二审工作进行了部署,重庆市人民检察院于2006年6月28日组织召开了“检察机关办理死刑二审案件相关问题研讨会”,会议由于天敏副检察长主持,最高人民检寮院公诉厅聂建华副厅长,公诉四处王月光处长,市高级人民法院李元鹤副院长.刑事审判庭官小汀庭长、卢君庭长,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陈一川庭长、王立新副庭长,市法律援助中心吴晓琴主任。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孙长永教授、梅传强教授,朱建华教授及硕士生导师高一飞教授.重庆工商大学黄文教授,西南大学汪力教授等应邀参加了会议。市院相关处室负责人及四个分院公诉部门负责人也参加了会议。会上.法律专家学者、资深检察官、法官.律师就检察机关办理死刑二审案件的职责、如何正确把握死刑的标准等问题从理论、司漕实践、国外经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标签: 司法实践 组织 最高人民检察院 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 高级人民法院
  • 简介:一、引言风险刑法理论以风险社会为背景,以'风险'与'预防'为理论支柱,诠释了刑法体系演变背后的原因:具体的如危险犯、持有犯以及不作为犯、过失犯在法典上的增加,抽象的如不法理论与罪责理论的演变,都可以回溯到'风险'一词而寻得答案。风险刑法理论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1],爆发出惊人的解释力,'极大刺激了学术资源的投入使其成为最为活跃的学术领域'。[2]

  • 标签: 刑法理论 理论辨正 风险刑法
  • 简介:<正>一、共犯学说的基本问题(一)德国刑法中的共犯概念共犯(Teilnahme)是指,通过对故意实施的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的构成要件行为(Tat)进行非正犯性质的故意参与,由此而对法益构成独立的侵犯。这要求事先作一个简短的阐释,在之后的论述中,这种阐释将会进一步具体化。

  • 标签: 帮助犯 可罚性 法益 刑罚处罚 联邦最高法院 共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