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5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疾病类型分为观察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80例)和对照组(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76例),详细记录分析两组患儿年龄、生活环境、胸腔积液及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等相关因素,并分析该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内80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春、夏季发病率较高,分别为32.50%、26.25%;观察组年龄≥3岁、生活环境不良、胸腔积液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3岁、生活环境不良、胸腔积液为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生活环境不良、胸腔积液等因素均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相关影响因素,临床应依据其相关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以防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

  • 标签: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特征 Logistic回归分析 儿童
  • 作者: 梁沛枫 赵媛 杨飞 吕金捍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2
  • 出处:《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病案统计科,银川 750002,宁夏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银川 750001,宁夏卫生健康委疾病控制处,银川 750002,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院长办公室,银川 7500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倍率病例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进行有针对性的成本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某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79 929份出院病案首页数据进行DRG分析评价,以宁夏同级同类医院同一DRG组的平均住院总费用为标杆费用,计算各DRG组的标杆倍率,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各DRG组各分项费用与住院总费用的关联度,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倍率病例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高倍率病例1 292例,占78 789例DRG入组病例的1.64%。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10个高倍率DRG组中,药品费在6个DRG组中的关联序为第1位,耗材费在2个DRG组中关联序为第1位;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P=0.010)、实际住院天数(P<0.001)、离院方式(P<0.001)为高倍率病例的影响因素。结论药品费、耗材费和住院天数对高倍率病例的住院费用影响较大,需重点关注。

  • 标签: 费用控制 高倍率病例 住院费用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对甲状腺部分囊性结节(PCT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就诊的135例PCTN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共159个结节,良性结节109个,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94个,腺瘤15个;恶性结节50个,其中乳头状癌47个,髓样癌2个,未分化癌1个。以病理结果作为因变量,各超声特征作为自变量,建立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并评价其预测结节良恶性能力。结果共4个特征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是钙化、边界、实性部分的形态和增强均匀度。Logistic回归模型对甲状腺部分囊性结节良恶性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86.0%、94.5%、80.5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2(95%可信区间为0.845~0.944)。结论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特征的Logistic回归模型有助于PCTN良恶性鉴别诊断。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面自身大小对X线头影测量分析中长度相关指标的影响,并以全颅底长为内部参照,建立回归方程。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患者的头颅定位侧位片。选取18个标志点测量25个长度相关指标,采用全颅底长代表颅面大小,分析这些长度测量指标与全颅底长的回归关系。结果所有测量指标与全颅底长都呈正相关,除U6-PP外,其他指标与全颅底长的回归方程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X线头影测量长度相关指标与全颅底长关系密切,在对长度测量值进行数据分析时,应考虑颅面自身大小对其的影响。

  • 标签: X线头影测量 全颅底长 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早期的风险因素与青少年内化问题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746名青少年进行家庭早期风险因素的评估和内化问题的调查。采用Welch's ANOVA检验和事后两两比较分析三个不同风险因素水平在内化问题得分上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经历风险因素种类≥5种与<5种青少年的内化问题得分,以及Pearson相关分析对个体经历家庭风险因素的个数与内化问题得分进行相关性检验。利用随机森林回归分析检验影响内化问题的变量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VI)。结果不同水平的家庭早期风险因素在焦虑抑郁因子、退缩因子上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历5种以上(包括5种)风险因素青少年的焦虑抑郁[(7.7±3.5)分]、退缩因子[(8.8±4.0)分]以及躯体因子[(4.1±3.7)分]显著高于经历5种风险因素以下青少年的得分[(5.5±3.8)分,(6.7±3.4)分,(2.6±3.6)分](t=7.25,7.54,6.51,均P<0.01);个体经历风险因素的累积个数分别与焦虑抑郁、退缩因子、躯体因子得分呈正相关(r=0.29,0.30,0.26,均P<0.01);父母婚姻关系和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是焦虑抑郁(VI=0.84,P=0.002;VI=0.56,P=0.022)、退缩因子(VI=0.58,P=0.013;VI=0.89,P=0.001)以及躯体因子(VI=0.58,P=0.014;VI=0.65,P= 0.011)的重要变量。结论父母婚姻关系及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是影响内化问题的"特异性"因素,同时经历风险水平越高,个体出现内化问题的可能性越大。

  • 标签: 风险因素 内化问题 青少年 随机森林回归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预测成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并评价新模型相较于床旁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BISAP)评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能否提高预测SAP的效能,为临床早期诊断SAP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25例AP患者。根据2012年修订后的亚特兰大分类标准,将AP患者分为非SAP组75例和SAP组50例。对患者的基本资料、一般情况、辅助检查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取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预测因子是否与SAP的诊断相关,并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分别评价新模型、BISAP评分、NLR预测SAP的灵敏度、特异度、AUC。结果125例AP患者中,胆源性病因占36.00%,是AP的主要病因,其次分别为特发性(31.20%)、高脂血症性(18.40%)、酒精性(14.40%)。非SAP组与SAP组HR、呼吸(R)、BUN、ALP、ALB、TBIL、Ca、乳酸脱氢酶(LDH)、WBC、中性粒细胞(NEUT)、淋巴细胞(LY)、CRP、有胸水、局部或全身并发症等研究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4个因素进入方程,根据OR值大小判定其作用强弱依次为:Ca、R、NEUT、LDH,得到预测SAP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为:Y=0.667×R(次/min)-4.097×Ca(mmol/L)+0.011×LDH(U/L)+0.105×NEUT(×109/L)。新模型、BISAP评分、NLR预测SAP的AUC分别为0.884、0.799、0.735。结论胆源性因素仍是AP的主要病因;Ca、R、NEUT、LDH与SAP的发生独立相关;新模型对SAP的预测价值优于BISAP评分、NLR。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BISAP评分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Logistic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自发性低体温发生的风险预测模型,评估该模型对急诊创伤后患者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创伤患者152例,根据其发生自发性低体温情况分为低温组(发生低体温,62例)和对照组(未发生低体温,90例)。采用修正版Glasgow评分(GCS)评估患者创伤程度;收集患者人口学信息、创伤类别、现场状态、评估项目等资料,并进行凝血功能检查,通过单因素分析进行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并用Hosmer-Lemeshow对模型拟合度进行验证;采用ROC曲线检验模型预测效果。同时抽取2020年60例急诊创伤患者对模型做进一步应用效果验证。结果建模时患者低体温发生率为41.79%,验证时为41.67%。低温组与对照组相比,创伤程度、就诊时体位、入院时衣物潮湿、转运时采取保暖措施、院前输液、修正GCS评分及凝血酶原时间(P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创伤程度(X1)、就诊时体位(X2)、转运时采取保暖措施(X4)及修正GCS评分(X6)进入预测模型:Y=23.56-1.04X1+1.26X2-0.72X4-0.57X6。Hosmer-Lemeshow检验P值为0.134,ROC曲线的约登指数0.61作为预测的临界值,测得ROC曲线下面积为0.876,敏感度为81.6%,特异性为79.8%。模型实际应用时预测的总准确率为83.33%。结论基于Logistic回归构建的自发性低体温预测模型效果良好,可用于低体温风险急诊创伤后患者的临床筛选。

  • 标签: 急诊 创伤 自发性低体温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预测成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并评价新模型相较于床旁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BISAP)评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能否提高预测SAP的效能,为临床早期诊断SAP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25例AP患者。根据2012年修订后的亚特兰大分类标准,将AP患者分为非SAP组75例和SAP组50例。对患者的基本资料、一般情况、辅助检查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取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预测因子是否与SAP的诊断相关,并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分别评价新模型、BISAP评分、NLR预测SAP的灵敏度、特异度、AUC。结果125例AP患者中,胆源性病因占36.00%,是AP的主要病因,其次分别为特发性(31.20%)、高脂血症性(18.40%)、酒精性(14.40%)。非SAP组与SAP组HR、呼吸(R)、BUN、ALP、ALB、TBIL、Ca、乳酸脱氢酶(LDH)、WBC、中性粒细胞(NEUT)、淋巴细胞(LY)、CRP、有胸水、局部或全身并发症等研究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4个因素进入方程,根据OR值大小判定其作用强弱依次为:Ca、R、NEUT、LDH,得到预测SAP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为:Y=0.667×R(次/min)-4.097×Ca(mmol/L)+0.011×LDH(U/L)+0.105×NEUT(×109/L)。新模型、BISAP评分、NLR预测SAP的AUC分别为0.884、0.799、0.735。结论胆源性因素仍是AP的主要病因;Ca、R、NEUT、LDH与SAP的发生独立相关;新模型对SAP的预测价值优于BISAP评分、NLR。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BISAP评分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Logistic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发生严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行PCNL治疗的2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年龄、糖尿病、肾手术史、鹿角形结石、肾积水程度、穿刺位置、手术时间、通道大小、通道数与PCNL发生严重出血的相关性。结果发生严重出血患者18例,发生率为8.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既往肾手术史、鹿角形结石、手术时间≥120 min、多通道手术者是PCNL发生严重出血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鹿角形结石、多通道手术者、手术时间≥120 min是PCNL发生严重出血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患者合并糖尿病、鹿角形结石、行多通道手术、手术时间≥120 min均能增加PCNL发生严重出血的风险。术前调整好患者血糖,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对鹿角形结石及多通道手术的患者采取联合软镜手术,提高手术者经验可能是减少出血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肾结石 输尿管结石 肾造口术,经皮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征象预测凶险性前置胎盘(PPP)植入类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67例PPP伴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患者年龄21~48(31.85±5.12)岁,孕周28~38(32.37±2.47)周。根据不同类型PPP伴胎盘植入的临床及病理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粘连组(25例)、植入组(29例)和穿透组(13例)。对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征象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可能相关因素进行有序多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并进一步分析独立危险因素对PPP植入类型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子宫肌层中断/肌层内见胎盘信号、子宫局限性隆突/胎盘向外膨出、胎盘内异常血管、胎盘信号不均匀、子宫下部膨大且宫颈内口胎盘不规则以及膀胱子宫间隙低信号带不连续,为不同植入类型的可能相关因素(P值均<0.1)。其中,膀胱子宫间隙低信号带不连续[(X1,比值比(OR)20.25)]、子宫肌层中断/肌层内见胎盘信号(X2, OR 13.87)、子宫局限性隆突/胎盘向外膨出(X3, OR 6.16)]和子宫下部膨大且宫颈内口胎盘不规则(X4, OR 4.55),为不同类型胎盘植入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建立预测胎盘植入类型的回归模型为:logit(P)=C+3.01X1 +2.63X2+1.82X3+1.52X4(预测"植入"和"穿透"的常量C分别为1.08和5.54),该模型预测3种植入类型的准确率为71.64%,将粘连组与其他类型组相区分的准确率为85.07%。结论MRI征象对PPP伴胎盘植入类型的诊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对临床术前评估胎盘植入类型选择不同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磁共振成像 回归分析 预测价值
  • 简介:摘要喹诺酮类药物从最初的无氟喹诺酮(NFQs)到C-6位引入氟原子的氟喹诺酮(FQs),其药理学特性显著改善,疗效得到很大提升,被认为是喹诺酮类药物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而今FQs耐药性快速增加和近年陆续报告的严重毒副反应,导致临床使用受到限制。药物化学研究发现,6-氟基并非抗革兰阳性菌活性所必需,通过结构修饰,新的NFQs如奈诺沙星和加雷沙星等开发和成功应用于临床,展现的优点包括抗菌谱拓展(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某些喹诺酮靶位突变耐药菌株依然具有较高活性,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尚未发现FQs常见的心血管、肝脏和糖代谢方面的毒副反应,成为喹诺酮类药物发展史上的新标识。本文就构效关系、NFQs的临床研究和发展、NFQs的医学与生态学意义进行讨论。

  • 标签: 喹诺酮类 抗菌活性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计划数据库构建脑胶质瘤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并在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GGA)数据库中验证,探讨该模型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TCGA数据库中668例脑胶质瘤患者(试验组)、CGGA数据库中619例脑胶质瘤患者(验证组)的临床资料及其胶质瘤组织RNA测序数据,同时选取5例来源于TCGA数据库的正常脑组织样本的RNA测序数据作为对照。筛选TCGA数据库中脑胶质瘤与正常组织间的差异基因。在试验组中应用Cox回归方法建立风险模型。分别在试验组和验证组中,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检验高、低风险患者的生存差异,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因素;将独立预后因素纳入分析,绘制列线图。高风险组中高表达的基因用于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试验组与验证组的年龄(<40岁或≥40岁)、性别、生存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分级、病理类型分布、异柠檬酸脱氢酶1/2(IDH1/2)突变率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筛选出SHD、MRC2、RPLP0P6、HOXA5、SULF2、FOXJ1、CDKN2A、NKX2-5、PLEKHA4及CDK4共10个差异基因,用于构建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模型风险值>0.646为高风险,≤0.646为低风险。试验组中高风险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6%、27.7%和17.8%,而低风险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4%、88.2%和73.6%;验证组中高风险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0%、40.1%和30.6%,而低风险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0%、76.7%和63.3%。试验组和验证组高、低风险患者生存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HR=3.031,95%CI:2.152~4.269,P<0.001)、WHO肿瘤分级Ⅳ级(HR=1.961,95%CI:1.494~2.575,P<0.001)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高风险(HR=3.100,95%CI:1.915~5.020,P<0.001)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用于构建个体化评估患者1、3、5年生存概率的列线图,其预测结果与患者预后匹配度高,一致性指数为0.844。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高风险组中高表达的基因与肿瘤的微环境、免疫调节等13项功能关系密切。结论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构建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和列线图或可用于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评估。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基因 预后 比例危险度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logistic回归与χ2自动交互检测法(CHAID)决策树模型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传播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取2007-2013年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689对HBsAg阳性母亲及其新生儿,通过问卷调查和病历查阅获得母亲及其新生儿的一般人口学特征、母亲孕周及分娩方式等基线资料,采用荧光定量PCR和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母亲及其新生儿血清HBV DNA及HBV血清学标志物,通过构建CHAID决策树模型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HBV宫内传播的影响因素。结果689例新生儿中,HBV宫内传播率为11.47%(79/689)。控制潜在混杂因素后,logistic多因素模型1与多因素模型2分析结果均显示,剖宫产是新生儿发生HBV宫内传播的保护因素(OR=0.25,95%CI:0.14~0.43;OR=0.27,95%CI:0.15~0.46);母亲分娩前HBeAg阳性以及HBV DNA水平≥2×105 IU/ml是新生儿发生HBV宫内传播的危险因素(OR=3.89,95%CI:2.32~6.51;OR=3.48,95%CI:2.12~5.71)。CHAID决策树模型共筛选出3个HBV宫内传播的影响因素,其中,母亲分娩前HBeAg状态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为分娩方式和母亲HBV DNA水平;母亲分娩前HBeAg与分娩方式、分娩方式与母亲分娩前HBV DNA水平间存在交互作用,HBeAg阳性且行阴道分娩的母亲所生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率由19.08%增至29.37%,行阴道分娩和HBV DNA水平≥2×105 IU/ml的HBeAg阳性母亲,其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率升至33.33%。结论母亲分娩前HBeAg阳性、HBV DNA水平≥2×105 IU/ml和阴道分娩是新生儿发生HBV宫内传播的危险因素;母亲分娩前HBeAg阳性与阴道分娩、阴道分娩与母亲HBV DNA高载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logistic回归与CHAID决策树模型可互为补充,能更好地识别HBV高危人群,有利于准确地制定预防策略。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宫内传播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用Passing-Bablok回归分析同一厂家不同批次宿主细胞蛋白(host cell protein,HCP)残留检测试剂盒测量差异性。方法用3个不同批次(A、B、C)试剂盒在检测浓度范围内测定不同浓度样品的HCP残留。应用Passing-Bablok回归分析测定结果。结果批次A与批次B、C之间测量结果相关系数均>96%(P<0.01)。批次A和B测定结果回归方程为Y=-0.39+1.00X,截距95%置信区间(confidential interval,CI)-0.67~0.24,斜率95% CI 1.00~1.01;批次A和C测定结果回归方程为Y=-2.23+1.02X,截距95% CI-4.48~-1.16,斜率95%CI 1.00~1.04。结论批次A和B测定结果一致性良好,批次A与C测定结果存在误差。Passing-Bablok回归可用于不同批次间试剂盒检测差异性分析。

  • 标签: 回归分析 试剂盒 宿主细胞蛋白残留 一致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卵巢早衰(POF)初诊患者绝经相关症状与确诊年龄、各维度生命质量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用改良Kupperman评分表和SF-36生命质量调查量表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内分泌门诊的POF初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研究对象年龄、性激素水平、社会人口学因素等信息,多重线性回归分析POF患者改良Kupperman评分与确诊年龄、生命质量各维度间的线性关系。结果共有170名POF患者完成调查,其中122人(71.76%)有绝经相关症状。有绝经相关症状者的确诊年龄[37(33,39)岁]较无症状者大[35(29,38)岁,P=0.042]。除生理功能外,生命质量中生理职能维度(P=0.006)、躯体疼痛维度(P=0.025)、总体健康维度(P<0.000 1)、活力维度(P<0.000 1)、社会功能维度(P=0.006)、情感职能维度(P=0.004)、精神健康维度(P=0.005)得分均低于无症状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OF患者确诊年龄、总体健康、情感职能和活力得分与改良Kupperman总评分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0.158、-0.219、-0.222和-0.226(P均<0.05)。结论有绝经相关症状的POF初诊患者生命质量明显降低,确诊年龄、生命质量维度总体健康、情感职能和活力得分与绝经相关症状发生存在相关性。

  • 标签: 卵巢早衰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绝经相关症状 生命质量 多重线性回归
  • 简介:摘要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的外科治疗在手术入路、清扫范围、切除范围等方面尚存在较多争议,对食管胃结合部范围的认知差异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该部位现有的解剖学阐述已无法满足临床实践的需要。基于大量基础解剖和临床操作,食管胃结合部可能是由完整、单独的食管胃结合部膜所包裹的有独立解剖结构的移行组织,从黏膜下静脉分布入手,可以了解该区域组织移行变化的意义及其与临床操作的关系,根据这些解剖特点,可以对当前的争议进行合理的分析,期待与同道一起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食管胃接合处 解剖学,局部 食管肿瘤 胃肿瘤 胃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矢状位影像学参数和临床特征构建颅底凹陷患者复位术后生命质量的LASSO-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0年8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经颈后路复位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94例颅底凹陷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患者的年龄、体重、手术前后疼痛数值评价量表(NR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矢状位影像学相关参数,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法筛选出鲁棒性最好的变量并构建颅底凹陷患者复位术后生命质量的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根据曲线下面积(AUC)判断该预测模型的效能。采用Bootstrap法进行500次重复抽样进行内部验证。结果LASSO-logistic回归的分析结果显示,共9个因素纳入预测模型,分别为:年龄、体重、术前NRS评分、术前NDI、术前头颈屈曲角(HNFA)、术后斜坡枢椎角(pCXA)、术后斜坡斜坡角(pCS)、术后延髓脊髓角(pCMA)及术后Boogaard角(pBoA)。通过绘制ROC曲线,发现该预测模型的AUC为0.893,灵敏度为79.4%,特异度为84.6%,阳性似然比为5.162,阴性似然比为0.243。内部验证的结果显示,AUC为0.885,灵敏度为81.3%,特异度为82.6%,阳性似然比为5.153,阴性似然比为0.237。结论基于年龄、体重、术前NRS评分、术前NDI、术前HNFA、pCXA、pCS、pCMA及pBoA构建的颅底凹陷患者复位术后生命质量LASSO-logistic预测模型拟合性较好。

  • 标签: 骨疾病,发育性 颅底 预后 预测 LASSO-logistic回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铁代谢相关基因(IRGs)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寻找相关基因构建分子标记以预测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方法通过GSEA数据库发现与铁代谢相关的基因本体(GO)通路。在这些GO富集分析通路中有367个与铁代谢相关的基因,然后从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获得乳腺癌的RNA数据和临床数据,通过差异基因的数据分析,发现与乳腺癌特异性相关的铁代谢基因,然后对这些基因进行统计筛选后构建多元回归差异模型。结果由ATP6AP1、ABAT、TTYH1、AIFM3、P4HA3、CCNB1、TFRC、CH25H、CYP46A1、BRIP1、ATP6V0B、SLC11A1铁代谢基因构建的模型可预测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其中高危组的存活率明显低于低危组[(21.5%比37.5%),生存分析(Kaplan-Meier),P<0.01]。ROC曲线用于验证1、3、5、10年的预测准确性高[1年曲线下面积(AUC)=0.673,3年AUC=0.704,5年AUC=0.629,10年AUC=0.701)。结论铁代谢相关基因可预测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 标签: 乳腺癌 铁代谢 分子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矢状位影像学参数和临床特征构建颅底凹陷患者复位术后生命质量的LASSO-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0年8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经颈后路复位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94例颅底凹陷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患者的年龄、体重、手术前后疼痛数值评价量表(NR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矢状位影像学相关参数,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法筛选出鲁棒性最好的变量并构建颅底凹陷患者复位术后生命质量的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根据曲线下面积(AUC)判断该预测模型的效能。采用Bootstrap法进行500次重复抽样进行内部验证。结果LASSO-logistic回归的分析结果显示,共9个因素纳入预测模型,分别为:年龄、体重、术前NRS评分、术前NDI、术前头颈屈曲角(HNFA)、术后斜坡枢椎角(pCXA)、术后斜坡斜坡角(pCS)、术后延髓脊髓角(pCMA)及术后Boogaard角(pBoA)。通过绘制ROC曲线,发现该预测模型的AUC为0.893,灵敏度为79.4%,特异度为84.6%,阳性似然比为5.162,阴性似然比为0.243。内部验证的结果显示,AUC为0.885,灵敏度为81.3%,特异度为82.6%,阳性似然比为5.153,阴性似然比为0.237。结论基于年龄、体重、术前NRS评分、术前NDI、术前HNFA、pCXA、pCS、pCMA及pBoA构建的颅底凹陷患者复位术后生命质量LASSO-logistic预测模型拟合性较好。

  • 标签: 骨疾病,发育性 颅底 预后 预测 LASSO-logistic回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行疝修补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至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收治的行疝修补术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搜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并随访术后1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1年,失访患者9例,随访成功的113例患者中有21例存在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58%:其中手术部位感染6例(切口浅表感染4例,皮下脓胀1例,补片感染1例),术后疼痛4例,尿潴留3例,血清肿3例,股静脉血管损伤2例,术后复发2例,膀胱损伤1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并发症发生与年龄、粘连程度、内环口大小、术前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麻醉ASA分级与疝内容物是否完全回纳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粘连程度、内环口大小与疝内容物是否完全回纳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患者腹股沟疝进行手术治疗后一年内的并发症发生率不低,其中高龄、疝环重度粘连、内环口较大与疝内容物无法完全回纳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更高,需要重点关注这类术后并发症高危患者以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 标签: 疝,腹股沟 疝修补术 并发症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