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无论是到井冈山、延安,还是到阿坝长征干部学院,在一次次参观红色遗址、倾听红色故事、感受革命教育,无数次被革命先烈事迹感动,无数次为革命老区红色资源的完美保护、红色旅游的精美打造而感叹的同时,

  • 标签: 文化资源保护 开发利用 历史 干部学院 革命教育 革命先烈
  • 简介:与近代中国中央政府相对照,新中国外交无疑出现重大转变。这种转变既体现于外交战略、外交政策方面,也体现于外交制度层面。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部的组织创设、人事安排自然是考察此时期外交制度的重点之一。在对革命战争年代中共外事机构源流、人事渊源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从外交部组建与新中国外事机构的基本状况、外交部初建期部内高层人事问题、驻外使团组成情况三个方面对外交部的组织人事问题进行具体考察。本文认为新中国外交部的基本架构与自近代以来中国外交机构激进化与集权化的演变趋势是一致的,模仿苏联的程度不宜估计过高;但也有明显的颠覆性,一度中断了外交领域组织人事的专业化传统。同时,外交部在中共的整个组织体系中具有一定特殊性,但外交干部在中共干部队伍中总体处于较边缘位置。

  • 标签: 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 外交部 组织人事
  • 简介:在山西省临汾市南有个襄汾县,由原襄陵县和汾城县合并而成,在汾河·浍河的交汇处,西临吕梁,东依崇山,环境优美,山河秀丽,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文化最早的发源地区之一。当时流传有金襄陵、银太平、数了曲沃数翼城。十几万年到二十万年前的丁村人文化遗址,就处于襄汾县的丁村。丁村东依塔山,西傍汾水,气候温和,并盛产粮棉。在金元时期,丁村尚未建村,明清编为里甲,属太平县管辖,明清嘉靖年间曾任太平知县的罗潮称其为疆域虽隘,然而姑射绕后,汾水环左,其土颇腴,其民颇朴,其俗颇纯。丁村现属襄汾县新城镇,全村有三百户人左右,大约有一千余人。

  • 标签: 4A级 丁村文化景区 历史文化
  • 简介:本系列书评是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和中央民族大学才让太教授共同主持、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资助的“藏学人类学阿坝研究”项目的前期成果之一。为了深入理解作为整体的嘉绒文化,更有效地展开实地历史和民族志调研,项目组定期召开研讨会和读书会。

  • 标签: 藏族历史 文化研究 中心与边缘 读书报告会 嘉绒 历史书写
  • 简介:虽然秉笔直书是中国传统对於史官一贯的要求,然而历史被书写的过程中始终受到政治的左右,因为权力需要借助历史来引导舆论、宣示其合法性,甚至由此规训一个时代的历史记忆。出身寒微的武后以先帝嫔妃之身登上后位,并最终缔造武周皇朝,这一过程始终伴随着她对自身、先世以及李唐王朝历史的改写和重塑。本文梳理了武后在身为皇后之时和掌握最高权力之後对历史书写的操控,展示了其通过改国史、立丰碑、修唐书等行动来追崇武氏先世,定义李氏前朝的历史过程,表明在佛教、谶纬、符瑞等信仰因素之外,历史书写也是武后宣示其权力合法性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历史书写 武后 贵录 国史 武士获
  • 简介:河西地区,在古代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地段,东起乌鞘岭,西至敦煌,长达1000多公里。走廊以南的祁连山,终年积雪,不易翻越,以北的龙首山、合黎山及马鬃山外便是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以及在政治、军事上与中西交通方面所占极其重要的地位,历代中原王朝以及若干地方政权都十分重视河西地区的管辖与军事设防。

  • 标签: 河西地区 地区战略 设防 演变 历史 从军
  • 简介:扶余靺鞨是在靺鞨七部离散之后,因支持唐朝东北经略活动而被识别的一支靺鞨族群。该部靺鞨曾与渤海对峙,直至被吞并,最后融入女真社会之中。由扶余靺鞨与渤海靺鞨的衍生过程来看,7—10世纪中原王朝与靺鞨社会的政治互动决定了靺鞨族群变迁的走向。中原王朝对靺鞨政治属性的识别与归类,能够推动靺鞨社会新族群归属意识的出现。同时,靺鞨族群也具有能动性,能够突出、展现最有利的族群归属范畴,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当时的历史语境看,扶余、渤海靺鞨的族群意识皆呈内向中原王朝历史趋势。

  • 标签: 族群变迁 扶余靺鞨 女真 渤海靺鞨
  • 简介:近读《清史研究》2016年第1期所载张循《四库全书总目(四书反身录)提要辨证》,该文指出四库馆臣在撰写《(四书反身录)提要》时,“明目张胆地篡改原文”,将李颐原著关于吕希哲(原明)坠水不动心故事中的“安坐轿上”改成了“安坐桥上”,“以达成矫诬之目的”,并批评有关研究者对四库馆臣的这一篡改“偶然失检”。

  • 标签: 四库全书总目 历史脉络 提要 四书 四库馆臣 清史研究
  • 简介:对于历史村落来说,一味地强调保护,以遗产保护作为核心,容易忽视古镇对于现代生活的追求,或者一味地加强商业的发展,而造成"原真"风貌的破坏,但大家都存在一种共识,即关注于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价值""文化情感价值"和"功用价值"。

  • 标签: 历史村落 视觉形象 原真性
  • 简介:从中国古代历史叙事的发展历程来看,东晋袁宏所撰《后汉纪》因其扩大了编年体史书写人物的叙事空间,而具有重要价值和代表性。《后汉纪》一书,在编年纪事的格局之中,以"言行趣舍,各以类书"的形式和标准,巧妙地处理了历史人物在编年体史书中的位置;以"观其名迹,想见其人"为目的,通过细节描写、载言、载文等方法,揭示各种历史人物的个性特征和精神面貌;以"名教"观念作为叙述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准则,从而贯彻了"通古今而笃名教"的撰述宗旨。上述三个方面的结合,构成了《后汉纪》历史叙事的风格和主要特点。

  • 标签: 袁宏 《后汉纪》 历史叙事 类书 “名教”观念
  • 简介:党支部成立的历史背景1937年底,日军向河南的新乡、焦作大举进犯,1938年2月中旬新乡失守,中共北方局军委书记、八路军驻第一战区联络处主任朱瑞和唐天际副主任随带联络处工作人员和冀鲁豫省工委的聂真、薛迅、王毅之等由焦作先转移至山西的晋城,同先期到达的方什普、高锦民等相会,便在晋城华北干部训练班(简称华干)挑选了二十多名学员一起开赴阳城。

  • 标签: 农村党支部 历史贡献 阳城县 1937年 工作人员 联络处
  • 简介:一百年前发生的俄国十月革命对20世纪的世界历史运动产生了绵延至今的重大影响。在关于十月革命世界历史意义的讨论中,需要区分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类社会历史形态演进的理论而设定的"世界革命"观点和基于20世纪世界历史运动的客观进程而对"世界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

  • 标签: 俄国十月革命 世界历史 20世纪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世界革命 历史意义
  • 简介:导言近年来,人类学范围内的城市研究逐渐兴盛,尤其在城镇化浪潮之下,有关我国城镇化进程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不过,相较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城镇化作为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未得到学界的充分关注。

  • 标签: 城镇化进程 文化格局 区位学 人文 历史 地点
  • 简介:古史传说是个长期困扰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问题,本文试以帝系、族姓的历史还原作为厘清这一问题的突破口。首先,笔者回顾了疑古运动后为何许多学者不约而同,全都把目光聚焦于“族团说”,指出此说乃应运而生,背后有深刻的政治原因和学术机缘。其次,笔者讨论族姓,把两周常见的20个族姓分别归入黄帝集团、炎帝集团、二皞集团和祝融集团,指出族姓制度是发明于两周时期。其次,笔者把先秦帝系分为两种“五帝说”,一种属周帝系,一种属秦帝系,指出前者是西周大一统的总结,后者是秦代大一统的预告。最后,笔者对上述讨论进行总结,涉及古史传说的层次,帝系和族姓的关系,以及“二重史证”在考古研究上的分寸把握。

  • 标签: 帝系 族姓 传说时代 两种五帝说 二重史证
  • 简介:杨向东、张雪梅合著的《中国体育思想史(古代卷)》一书即是对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深刻总结和集中展示,堪称学术界对中国古代体育思想研究的又一力作。该书视野宽广、体系新颖、资料翔实、立论有据,在研究内容和写作方法上均体现出了诸多的学术价值和创新之处。

  • 标签: 《中国体育思想史(古代卷)》 体系新颖 资料翔实
  • 简介:《电影史学的维度——李少白学识与人格研究》是著名中国电影史学家丁亚平、陆弘石、高小健感念师恩而合力主持编纂的一部力作,其拳拳之情令人动容。以史为鉴,知千秋盛衰兴替;前事不忘,明万代是非得失。2015年3月16日,中国电影史学泰斗、《中国电影发展史》作者之一李少白先生因病去世,他的离世让电影学界为之悲伤。2016年4月,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电影史学的维度——李少白学识与人格研究》一书,回溯了李少白先

  • 标签: 中国电影 传承电影史 历史图景
  • 简介:75年前的春天,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是为了化解当时延安文艺界内部团结问题,以及文艺队伍与军政队伍的矛盾对立情绪,具有明确的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毛泽东、凯丰个人名义,邀约延安文艺界一百余位知名人

  • 标签: 再解析 历史精神 延安文艺座谈会历史
  • 简介:翻译首先是一种文化的移植,而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必然受到输入国和输出国所特有的文化环境或者文化模式的影响和制约。同样,马克思主义术语在传入中国并被中国人所接受的过程中,同样也受到这两种文化模式的影响,即中国传统文化模式和日本文化模式。马克思主义术语是经过日本传统文化的过滤后来到中国的,即'被来源地的马克思主义者解释过了的马克思主义,这必然会打上来源地的语境烙印,从而使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与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存在一定的差异(意义扩大、意义减小甚至误读等)'1。当前马克思主义术语中很多核心术语,由于字典的编纂而失去了历史文化语境,只有将术语的形成置于其生成历史语境中进行考察,充分考察其时代性,才能深层次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术语的内涵。

  • 标签: 翻译 留日学生 问题
  • 简介:学界目前对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分期的认识尚不一致,主要分歧集中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问题的认识,有多种不同起点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在“化”上,其起点应该是从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认识到要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转化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革命失败以后,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及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标志着党已经开始了把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转化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探索;而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教条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左”倾错误对全党的统治,则导致了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正确方向及其所取得成果的否定,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遭受严重挫折;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扭转了中国革命的危局,挽救了党和红军,也重新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实现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伟大转变的同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突破,并进而在指导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实践中成功推进了这一事业的不断发展。

  • 标签: 民主革命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简介:1991年发现于藏西阿里塔康巴岩画中的“一条腿背夫”岩画,揭示了古代西部女国贩盐业的兴盛;2011年青海玉树通天河流域昂拉岩画同样题材的发现不仅证实青藏高原东部早期部落也在经营盐业,且岩画的古朴样式证明它们尚属于早期类型。藏西与青海西部一西一东两端均发现贩盐岩画,印证史料里“女国……尤多盐,恒将盐向天竺兴贩,其利数倍,亦数与天竺党项战争”之记载不误。自古盐业经营在古羌人经济占据重要地位,青藏“一条腿背夫”贩盐岩画图像证实,羌人除经营横断山脉盐道外,藏北羌塘之“北方盐道”亦当是古羌人盐业经营的重要通道。

  • 标签: 塔康巴岩画 一条腿背夫 玉树昂拉岩画 女国 贩盐队伍 北方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