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程颢、程颐是宋代濂、洛、关、闽四大学派中最有影响的洛学的开山祖师和首领,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同时,他们也是毕生致力于讲学授道、卓有贡献的著名教育家。程颢在54岁生涯中,从事教育活动不下30年;程颐在74岁生涯中,从事教育活动长达56年之久,他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对后世颇有影响的教育思想。朱熹是程颐的四传弟子,他不仅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南宋最著名的教育家。他把二程的学说(主要是程颐之学)发展到了顶峰,全面继承并发展了二程的教育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对宋以后直至清代的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 标签: 教育思想 程颢 程颐 朱熹 中国 素质教育
  • 简介:走入新千年之时,首都博物馆新馆筹建工作全面展开。新的基本陈列要有新的内容、新的思想、新的设计、新的展陈手段与现代化新的科技成果相结合,借以展现北京地区自然、历史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与特征。本人认为认真研讨新馆基本陈列的主导思想是基本陈列的关键,因为通过基本陈列内容的展现,能使观众直观地感受到我们新馆建设的方向与方针。

  • 标签: 首都博物馆 陈列工作 藏品 文化遗产
  • 简介:在近代中国,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逐步深入以及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幻,忧国忧民的志士仁人所开出的救国方案最终归结于对人的改造之上,尤其是维新思想家们更是在如何改造国民等一系列人学问题上提出了极为深刻的命题。归纳而言,他们的贡献主要在“破”与“立”两个方面。在“破”一面中,他们致力于改塑和重构圣贤人格,对以往的儒家信念作出调整或给出新的解释;在“立”的一面中,他们则鲜明地提出“力智德”与“新民说”等主张,皆有气象,蔚为社会思潮。尽管他们的思想仍有着明显的过渡色彩,但对于处于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的近代中国来说,仍有着重要的启蒙意义.

  • 标签: 圣贤人格 新民 人学
  • 简介:<正>《龙王礼佛图》(以下省称“礼佛图”)是敦煌壁画绘制中出现较晚的一种新颖题材。现据莫高、榆林两处石窟统计,尚存四十余壁面(约一百余平方米)。从目前断代资料认定:“礼佛图”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的洞窟中,现存五代四十二个窟就有十三个洞窟(占30.9%)画有这种新型壁画题材。而最晚也是在北宋前期洞窟中出现过,宋代四十三个窟中也有七个窟(占10.9%)画有“礼佛图”。而在此后皆消声匿迹再不出现。这就:“礼佛图”是五代、北宋瓜沙归义军世守时期被绘制于洞窟中的特殊壁画题材。别的历史时期并不画它,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性。为什么?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其次,从目前所

  • 标签: 敦煌壁画 佛教艺术 宗教信仰 宗教意义 魏晋南北朝 石窟
  • 简介:为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2014年11月27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法国罗丹博物馆共同举办的"永远的思想者——罗丹雕塑回顾展"开幕。法国驻华大使顾山及夫人,罗丹博物馆馆长卡特琳娜·舍维约,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等出席开幕式。吕章申馆长、顾山大使、卡特琳娜·舍维约馆长先后讲话。陈履生副馆长主持仪式。吕章申在讲话中说:

  • 标签: 思想者 罗丹 中国国家博物馆 雕塑 驻华大使 副馆长
  • 简介:儒家的思想文化观念很早就已在敦煌地区扎根传播,形成了忠君孝亲的道德人伦观念.特别是作为儒家基本道德伦理观的"孝亲"观念,在古代敦煌得到了特别的提倡和发扬.佛教传入之后,儒家思想与佛教思想发生密切交融.从敦煌佛教歌辞可以看出,佛教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努力在两种文化中寻找契合之处,对共同的伦理内容给予强调和突出,并注意积极吸收儒家的思想观念,从而缩短了两种文化的差距,使佛教易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其结果一方面是佛教经义中融进不少儒家思想,出现了佛教的中国化、儒学化,另一方面是佛教思想观念大量融入中土文化,大大丰富发展了中土的传统思想文化的固有内容,并最终成为中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 标签: 敦煌 佛教歌辞 儒家思想 孝亲 调合
  • 简介:福泉山遗址出土的良渚文化高柄盖罐造型精美,每一部分都富有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其设计反映了良渚文化先民的“尚中”思想,体现了良渚文化时期“黄金分割”的概念。

  • 标签: 良渚文化 高柄盖罐 尚中思想 黄金分割
  • 简介:货币的起源,在我国古代先秦时期的一些典籍中多有记载。《国语·周语》记载周大夫单旗的说法为:“古者天灾降戾,于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振救民。”而《管子·山权数》则曰:“汤七年旱,禹五年水,民之无檀有卖子者。汤以庄山之金铸币,而赎民之无檀卖子者。禹以历山之金铸币,而赎民之无檀卖子者。”《竹书纪年》载:“殷商成汤二十一年大旱,铸金币。”

  • 标签: 货币思想 中国古代 铸币 《竹书纪年》 先秦时期 记载
  • 简介:中国佛教早期判教中,将《法华经》与《涅槃经》并举,并以《法华》融摄《涅槃》者,始于南朝梁法云。在其“五时教”中,将《法华经》提至与《涅槃经》并举的最高阶住;又在其“四乘教”中,将《法华经》定为圆融一乘的实教,成功实现《法华》对《涅槃》等诸经的融摄。隋代天台智频承续这一思想而提出经典的“五时八教”判教观,将《法华经》推至“诸经之王”的崇高地位。北朝至隋敦煌石窟中出现的《法华》题材与《涅槃》题材并举,且以《法华》融摄《涅槃》及他经的艺术现象,极有可能是受这一脉判教思想的影响。

  • 标签: 敦煌石窟 法华 涅槃 判教 法云
  • 简介:在唐代,禁杀受到两方面的推行。一是佛教的传播,二是朝廷推行。前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信众与佛教之间形成互动。民众在接受禁杀思想过程中不断改造佛教教义,将其世俗化、实用化。后者则因朝廷运用行政权威自上而下强令推行,严重影响了民众生活,其中屠夫渔夫首当其冲。朝廷的政策引起部分儒家官员的不满,要求停废禁屠断捕令,将国事转移至民生之上。

  • 标签: 禁杀 断捕 敦煌 忏悔
  • 简介:运用生态博物馆的理念来设计构思城市博物馆中的陈列是本文要试图论述的观点。生态博物馆从其发端到现在已有三十多年,从其先导者法国的乔治·亨利·里维埃对生态博物馆所给予的三次定义来看,对生态博物馆的认识是从最初的关注于人类生活发展的环境与状态,到后来的强调地方社区的作用,再到将生态博物馆的作用定位于人类如何更有效地将自身发展的历史和环境,进行收藏、保护和研究。

  • 标签: 生态博物馆 陈列 城市 人类生活 设计构思 环境
  • 简介:“佛化新青年”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以改造旧佛教、创造新佛学为目的,以佛法为本、兼收西方文化并以之为用的佛界革新青年。他们在宣传和肯定新文化的同时也用佛法批评“统摄”之。“佛化新青年”激进与保守兼具的新佛学理论,尽管存在不足,但仍有其文化价值。近百年来,如何兼融中西文化,创造出促进国家现代化发展和国民进步的新文化体系一直是中国面临的最大文化问题,因此,多方借鉴对今人来说十分必要。

  • 标签: 佛教 新文化 保守 激进
  • 简介:<正>为了庆贺徐中舒教授诞辰九十周年,由四川大学,四川省社科院等单位共同主办的“徐中舒教授学术思想讨论会”于一九八八年十月十七——十九日在四川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八十余名学者出席了大会,与会者通过对徐先生在先秦史,古文字、考古学、明清史、四川地方史等方面的研究回顾,一致认为徐先生学问渊博,学术渊源于桐城派的朴学和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在马

  • 标签: 徐中舒 讨论会 学术思想 教授 成都 四川大学
  • 简介:博物馆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扩展。高校博物馆植根于大学文化的深厚土壤,具有文化传承、艺术熏陶、思想教育和教育辅助等重要功能。在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当代,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须重视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充分开发和利用高校博物馆的文化资源,积极探索文化育人的新模式,不断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成效。

  • 标签: 文化育人 高校博物馆 思想 教育
  • 简介:作为早期黄老道家的重要文献,帛书中蕴含了丰富的科学发展思想,主要涉及民本观、规律观、能动观、治国观和社会观等方面.研究中蕴含的科学发展思想,有助于从一个新的视角认识这部经典文献,也有助于呈现古今科学发展思想的内在联系.

  • 标签: 帛书 《黄帝四经》 科学 发展思想 Origin OWN
  • 简介:近来研究敦煌石窟的学者已注意到中唐敦煌石窟在经变内涵、分布格局及与主尊间的互动等方面皆产生巨大的变化,而致力于探求其变化背后的原因,本文认为这场时代的巨变应摆在中、印佛教交流的大格局下来看待。盛唐以后中印度南传佛教以密法“佛顶尊胜经变”为首进入敦煌后.连带地引入中印胎、金两界密法与相关的唯识、真常“有系”经典的思想及造像。敦煌传统以北传为主的佛教则选择“空系”的“金刚经变”及“思益经变”等以为响应,而揭开了南、北传佛教交流时在敦煌石窟所产生扣人心弦的一场巨变。

  • 标签: 中唐敦煌石窟巨变 有系造像 空系造像 北伟佛教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