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地面观测资料、高空探测资料、卫星云图、雷达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1775-7日发生于甘孜州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天气具备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等特征,主要是地面弱冷空气以及高空切变线共同作用下产生;在此次天气过程中,槽前西南气流为降水落区提供了丰富水汽条件;高层辐散低层辐合态势,同时和地面冷锋抬升作用相匹配,推动了上升运动发生发展,进而为此次甘孜州强降水天气发生给予有利动力条件。大气层结呈高能高湿状态,为强降水天气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能量条件。卫星云图对流云团发生发展路径和本次强降水落区保持对应;多普勒天气雷达局部区域强降水临近预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

  • 标签: 甘孜州 强降水 天气影响 物理量 对流云团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1672-4日如皋市暴雨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天气主要是由于副热带高压稳定少动、低涡东移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作用下产生本次暴雨天气水汽输送通道主要是由副热带高压西侧产生偏南气流,持续将来自南海以及孟加拉湾海水汽朝华东输送,同时强降水落区上游构成很强水汽辐合,为此次暴雨天气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水汽条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抽吸作用对于上升运动产生以及维持较为有利,为暴雨天气发生发展给予了较好动力条件。本次暴雨天气过程中,K指数始终维超过35℃,大气呈现出特别不稳定状态。SI指数分布具有显著日变化。如皋市呈现出“中高层干、低层湿”形势,高温高湿环境形成热力不稳定条件,促使暴雨天气产生。

  • 标签: 暴雨 天气形势 物理量场 如皋市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17613-16日金川县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天气出现过程中,中高纬区域环流形势主要呈“21脊”型,东部槽主要由鄂霍次克海向四川省延伸,槽较强西北气流逐渐引导北方冷空气补充南下,并对金川县产生影响。中纬度副高比较强盛,金川县主要受西北侧西南气流控制,对于水汽和不稳定能量稳定输送均比较有利。与此同时,中高纬度西风急流建立,金川县处在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强辐散区,高层稳定辐散条件促使抽吸作用产生,推动了低层上升运动发生发展,这些共同为此次持续暴雨天气形成提供了有利环流形势。

  • 标签: 暴雨天气 天气形势 物理量场 金川县
  • 简介:摘要201872日2000~6日2000,重庆市出现了持续暴雨天气过程,暴雨天气对当地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均造成了严重影响。该次暴雨天气过程中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本文利用重庆市气象监测资料对20187初暴雨天气过程实况、天气影响、暴雨天气成因以及气象服务等方面进行总结,以为今后同类天气预报服务工作提供指导。

  • 标签: 重庆 暴雨天气 影响 成因 气象服务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2015927-31日朔州秋季连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西南部地区主要影响系统是因副热带高压分裂成东西两环,且呈现出纬向分布特征,因北方冷空气南下西南暖湿气流在朔州市交汇,是导致朔州秋季连阴雨天气过程降水量较大主要原因;低层从内蒙古东部到河套地区有大范围水汽通量辐合区,再加上水汽通量值较大,促进了水汽和能量积累,为连阴雨天气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这种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且辐散大于辐合配置形式,对于垂直上升运动发展和维持提供了有利条件。

  • 标签: 连阴雨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朔州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采取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资料,对发生于新疆巴州2016430日至51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沙尘暴天气发生之前,500hPa亚欧大陆中高纬环流形势呈“21脊”型。西西伯利亚低槽不断发展,地面冷锋持续东移,冷空气爆发南下,为本次沙尘暴天气发生提供十分有利环流背景形势。南疆热低压呈强盛发展态势,温度以及气压梯度增强,构成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气压场形势,较强低空偏东急流相配合,为沙尘暴天气出现给予了较好动力机制。

  • 标签: 沙尘暴 天气形势 物理量
  • 简介:摘要20187初,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发生了强降水天气。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并引发了洪灾,导致城区出现内涝,交通受阻,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文利用托里县当前监测资料对强降水天气过程实况以及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等方面工作进行了总结,为今后出现同类天气服务积累经验提供依据。

  • 标签: 托里县 强降水 气象服务 总结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ECMWF及T639形式场及分析场资料分析2018113-7日都兰县连续降雪天气过程。结果表明(1)此次强降雪天气过程,整体环流形式由两槽一脊逐渐转变为两高一低环流形式,槽冷空气向南入侵,加上随着系统发展都兰地区形成横向切变线,是造成这次降雪主要原因。(2)水汽来源于阿拉伯海,从波斯湾向东北方向输送从西北路径进入青海海西地区。(3)降雪前到降雪期间,低层一直有正涡度输送,500hPa上持续正涡度输送,加强了低层辐合上升运动,K指数也一直处在大值区当中,为降雪天气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4)强辐合中心、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环流配置、深厚上升运动区域,及对流不稳定能量较强,有利于产生暴雪天气过程。

  • 标签: 暴雪 环流形式 动力条件
  • 简介:摘要冬小麦是浚县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是浚县种植作物第一位。倒春寒是影响浚县冬小麦种植一种灾害天气过程。本文利用逐日天气气象观测资料对201844-7日发生倒春寒天气过程及其对冬小麦生产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倒春寒是近20来浚县影响最严重、出现日期最晚、降温幅度最大、冬小麦抗寒最弱一次倒春寒过程。此次倒春寒天气发生时,冬小麦正处于拔节-孕穗期,幼穗药隔分化期,造成冬小麦穗分化受阻,甚至不能正常抽穗。

  • 标签: 倒春寒 冬小麦 穗分化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川东北地区201775-6日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强降雨天气预报水平,加强防灾减灾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川东北地区 强降雨 过程 天气形势
  • 简介:摘要20187初重庆出现了持续暴雨天气,本次暴雨天气主要特点是持续时间长、累积降水量大。暴雨天气对当地农业生产、洪峰、交通运输等均造成了严重影响。由于气象部门精心组织应急服务、全面发布预报预警等气象服务,使得暴雨天气造成危害相对较轻。

  • 标签: 暴雨天气 影响 气象服务 重庆市
  • 简介: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造成2014619~20日莱芜暴雨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演变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高空冷涡、低层切变线和地面倒槽是造成此次暴雨天气主要天气系统,中尺度对流云团活动频繁,是造成短时强降水主要原因。

  • 标签: 暴雨 低涡切变线 倒槽 短时强降水
  • 简介:摘要暴雨是泉州市主要灾害天气之一,常给当地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本文针对2015828~30日强降水天气过程特点和成因,通过物理量诊断,结合自动站资料、高空探测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强降水过程主要是受南海北部热带辐合带北抬影响,强降水地区具有明显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和热力条件。

  • 标签: 热带辐合带 水汽条件 动力条件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20168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利用NECP1*1资料以及FY2G卫星逐小时TBB资料,对环流形势以及物理量进行诊断分析。结果发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584脊线前部为本次暴雨提供了有力水汽和动力条件;本次过程红外亮温TBB-8℃以下低值区域内出现短时强降水,根据亮温演变来看,云从南部山区向北移动过程中发展,造成暴雨天气;和田上空水汽幅合较强,假相当位温低值中心,大强天气威胁指数以及大风暴相对螺旋度叠至区域本次暴雨出现区域对应较好。

  • 标签: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暴雨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高空探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6628日重庆市綦江区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具备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以及造成危害特别大特点。綦江区2016628日主要呈21脊型,有一大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华北——重庆一带。暴雨过程主要是500hPa高空槽和中低层区域西南急流共同影响下形成。綦江区较为强盛西南气流,同时处在西南急流出口区域前方区域,为暴雨过程发生发展提供较好条件。綦江区处在水汽通量附近,为綦江区暴雨过程发生提供了有利水汽条件。綦江区628日K指数特别大,非常有利于暴雨过程形成。

  • 标签: 綦江区 暴雨 天气形势 物理量场
  • 简介:摘要机器学习已经广泛应用于众多疾病辅助诊断中,分类集成学习通过构建多个学习器来完成特定学习任务,再通过特定策略将他们结合起来。阿尔茨海默症由于其病因和疾病发展经历了较为漫长过程。本研究使用对早期、晚期轻度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症及正常老年人进行分组特征提取。优化使用可以提高分辨率PCA-FLDA集成分类器对前期提取数据进行分类集成,最大限度降低了前期特征提取中不同分类方式对空间划分依赖

  • 标签:
  • 简介:摘要利用实时资料,对造成2010813~14日莱芜暴雨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演变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本次暴雨过程产生在副高边缘西南暖湿气流区,由于前期副高控制,积累了丰富温湿能量,当有弱冷空从底层南下时,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垂直速度和θse高能舌在此次过程中对暴雨落区有很好指示作用。

  • 标签: 暴雨 西南暖湿气流 垂直速度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自动站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常规资料等,对201563日出现在阿坝州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出现大气环流背景条件为两槽两脊型,冰雹、雷暴天气是中低纬地区纬向环流形势下,副高、切变线、低槽和中尺度辐合线等系统共同作用下形成。西南水汽持续供应以及较强水汽辐合共同影响为为阿坝州地区此次强对流天气出现提供了丰富水汽供应条件。强劲上升运动将低层辐合水汽抬升至200hPa,对流云持续高空区域发展,推动了不稳定能量持续释放,为强对流天气发生给予了有利动力条件,此外,中低层大气持续对流不稳定给予了较好热力条件。

  • 标签: 阿坝州 强对流 环流形势 物理量
  • 简介:汉语成语固化方向是四个音节两个音步,所以要实现双音步,许多成语选择借助于连词“”来完成。“”以衬词形式存在于成语中,并且组合方式有且只有两种“ABC”式和“ABC”式,这两种方式导致了两种基本重音模式,即轻中轻重和中轻轻重。

  • 标签: 复合韵律词 衬词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探空资料等,对出现在沙湾县2016430日暴雨天气成因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落区上空区域大气层结主要呈上干冷下暖湿态势,层结特别不稳定。高层主要为西北急流、中低层主要为偏西急流,并且低空辐合切变线共同配合,形成有利空间配置以及触发条件,推动了暴雨天气发生发展。暴雨天气发生过程中具备较好水汽条件、动力条件以及热力条件。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前半主要受“列车效应”影响,中后段具备较为显著后向传播特点。

  • 标签: 沙湾县 暴雨天气 成因 物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