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药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为此,在药品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环境破坏的加重,越来越多的人们身上出现了健康危机,同时新药的不断问世,药物不良报道的增加,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 标签: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探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措施,保障患者术中输血安全。方法回顾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16例患者输注血液制品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输血不良反应的特征。结果16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为主,未报告其它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副作用。结论输血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手术室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及适应症,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或血液制品输注,制订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措施,规范和认真执行输血操作规程,降低输血反应,从而保障和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输血不良反应 发热反应 过敏反应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病特征,探讨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方法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月---2015年6月41096例输血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特征。结果97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4%,均为变态反应或非溶血性反应。结论临床输血工作中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健全制度,合理用血,重视新技术的应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技术原因造成的输血不良反应

  • 标签: 输血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发热
  • 简介:摘要药品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因此,对药品的不良反应进行初步了解并进行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概述了药品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药品不良反应的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合理用药的有效策略。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的具体特征以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莫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患者共4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病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以及总结对莫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进行具体分析,并探讨其预防措施。结果本组患者中以不良反应累及神经系统患者比例最多,与其他不良反应患者比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不良反应发生在10-90min内患者数量比例最高,与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段的患者比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莫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在停药或者经过对症治疗后均得到有效缓解,患者恢复正常。结论莫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与患者年龄以及用药方式均有关系,医院应该结合患者过往病史、感染史以及过敏史等合理选择药物种类和用药方式。

  • 标签: 莫西沙星 不良反应 临床特征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促使临床安全合理用药,保障临床治疗用药安全。方法根据文献资料及我院临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及临床合理用药经验汇总。结果建立和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正确服用和保管药品,达到药品真正地安全性、经济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结论通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的建立健全和药品信息的宣传,降低了药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药物 不良反应 安全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输液发热反应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于2014年8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门急诊输液患者共1302例。回顾性分析我院门急诊输液的输液发热反应,探讨解决措施。结果出现输液发热反应的患者,大多以2种及2种以上药物联合使用为主,高于单独用药;且以抗菌药物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引起的反应比例较高;<14岁与>60岁输液发热反应率为82.7%,与14-60岁相比,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夏季输液发热反应率为59.6%,与其他各季相比,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门急诊输液过程中,应保障药品及输液器具的质量,执行无菌操作,控制输液量及其速度,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门急诊输液护理 输液发热反应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疾控中心抽血患者的心理情况,总结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疾控中心进行抽血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6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抽血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度、重度抽血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疾控中心抽血患者通常存在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 标签: 疾控中心 抽血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对灾害救护人员心理反应进行分析,讨论如何通过科学的方式手段,及时对灾害救护人员进行心理支持,最大程度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促进救护人员的心理康复和社会适应。方法对灾害救护人员可能产生的心理障碍或阴影进行分析,采用劝导、启发、鼓励、支持、说服等支持疗法,帮助灾害救护人员发挥其潜在能力,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从而促进心身康复。结果灾害事件对参与救援人员有重要影响,科学的应对手段和心理干预能够帮助救护人员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结论提高灾害救护人员的心理防护能力,要从生理反应、情绪反应等多方面进一步关注参与灾害事件救援人员的心理卫生。

  • 标签: 心理反应 心理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心理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30)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疼痛程度和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后SAS评分为40.83±4.12分,对照组为49.18±4.62分,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后HAMA评分为9.01±1.89分,对照组为18.56±1.67分,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后VAS评分为2.34±0.37分,对照组为3.42±0.52分,P<0.05;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3.33%,对照组为70.00%,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对于提高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改善患儿的疼痛感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静脉输液 心理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静脉输液的心理情况及采用相应护理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观察386例儿童在行静脉输液时的心理情况,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类型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全部儿童在行静脉输液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在合理的护理干预下均能配合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结论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影响儿童静脉输液的心理反应,并可提高患儿配合输液治疗的成功率。

  • 标签: 儿童静脉输液 心理反应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莫西林的不良反应,并进行药学分析。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阶段我院收治的160例口服阿莫西林并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患者在发生不良反应之后,立即停止应用阿莫西林,并积极地给予对症治疗。对180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用药时间、症状表现、临床治疗以及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用药1—7d之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例数最多,与其他时间段相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过敏反应、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皮肤黏膜症状、肾功能紊乱、血液系统症状及其他异常反应。160例患者在发生不良反应后立即停药,92例患者在停药5d后不良反应自行缓解,恢复正常;66例不良反应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在停药后给予对症治疗,不良反应逐渐消失;其余2例患者治疗无效;不良反应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75%。结论阿莫西林在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但用药过程中需严格注意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在应用阿莫西林的过程中,需严格掌握阿莫西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科学的控制用药量和给药方式,以此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阿莫西林 不良反应 药学分析
  • 简介:目的:探究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干预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医院接受阿奇霉素治疗的56例患者,按照数字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干预措施,而对照组不实施干预措施,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28例患者中,出现注射部位疼痛2例,无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胃肠道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28例患者中,出现注射部位疼痛3例,1例患者恶心,1例患者腹泻,2例患者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分析得知,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对阿奇霉素不良反应有极大的干预作用,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不良反应 干预 措施
  • 简介:摘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提供舒适安全的献血环境、严格执行体检标准、提高静脉采血技术,都能有效预防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当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采取积极有效处理措施,使献血者尽快回复正常,保护献血者健康与安全,从而保证无偿献血工作顺利进行。

  • 标签: 无偿献血 不良反应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放疗患者皮肤反应观察及护理,避免不良因素造成局部组织损伤。方法放疗前、中、后加强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局部皮肤观察及处理,尽可能减轻放疗患者局部皮肤反应发生。结果通过对患者的观察、护理,患者在放疗期间皮肤反应有效的好转,患者尊医行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放疗局部皮肤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确保放疗顺利进程。结论加强放疗患者局部皮肤观察及护理,对提高放射治疗肿瘤患者的疗效起到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肿瘤 放疗 皮肤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现代西药药理不良反应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50例在我院采用西药治疗且有不良药物反应发生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0例研究对象中28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部位为皮肤及附件,10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部位为消化系统,6例患者为神经系统,3例为呼吸系统,2例为心血管系统,1例为泌尿系统;静脉滴注给药方式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常见给药途径;而抗生素、消化系统类药物、神经系统类药物及抗肿瘤类药物则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常见药物类型。结论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知识的普及及对药物不良反应检测、处理工作的重视,确保合理安全用药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关键。

  • 标签: 现代西药 药理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莫西沙星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1月,纳入临床应用莫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73例,对其发生规律与特点予以分析。结果年龄>50岁不良反应率更高,女患者不良反应率偏高;静脉给药不良反应率更高;皮肤黏膜表现发生率更高,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为其次,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应用莫西沙星时,需密切观察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 标签: 莫西沙星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阿莫西林不良反应及药学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使用阿莫西林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给药时间、剂量、途径及具体不良反应情况,研究产生不良反应的药学原理。结果患者给药7d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口服给药患者明显多于静脉滴注患者(P<0.05);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在阿莫西林治疗中,必须密切观察患者临床表现,保证用药合理、科学,以此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阿莫西林 不良反应 药学原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输血的50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输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并研究引发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5000例输血患者中,不良反应0.06%,过敏反应76.67%,发热23.33%;血小板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红细胞悬液、血浆以及冷沉淀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过敏史以及输血史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不存在过敏史以及输血史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未成年、有输血史或过敏史以及进行血小板输注的患者,在输血过程中要谨防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可以采用白细胞滤器来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输血 不良反应 临床特点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