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工作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实施品管圈活动前随机选取2013年1—6月医院收治的840例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随机选取2015年1—6月医院收治的840例患者,使用相同的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管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品管圈工作模式后,患者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文书书写、护理技术操作、危重病人管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活动前,同时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证了患者安全。结论品管圈工作模式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护理管理 质量管理 头脑风暴法 护理不良事件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及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产妇采用整体护理方法。对比两组产妇产后的心理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产妇经过不同护理后,治疗组产妇的焦虑、抑郁、恐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产妇采用整体护理效果明显,能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整体护理 产科护理 母婴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及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主要采用整体护理,对两组产妇的心理焦虑情况、保健知识认知情况、母乳喂养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等方面的护理效果以及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8.76%,满意度90.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3%,满意度98.4%,通过两组产妇的临床效果的比较,观察组的效果明显要比对照组显著,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的心理焦虑情况、母乳喂养、保健知识的认知情况以及新生儿护理知识等的掌握程度明显要比对照组显著,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产妇进行整体护理,可以提高产科的护理质量以及产妇的临床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对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随机单盲法将我院所接收的82例结直肠癌患者均分为两组,常规组与循证组,前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之上,对后者予以循证护理干预,并观察与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循证组患者在一般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以及活力等方面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予以循证护理干预措施,效果确切,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行。

  • 标签: 结直肠癌 循证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为深入学习美国在医院集团化管理、临床研究与成果转化、临床重点学科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提高我国大型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推动临床医学研究和重点学科建设,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国家卫生计生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于2014年11月30日至12月20日,组织实施了为期3周的医院临床研究与重点学科发展国际研修班。此次赴美研修班分为四个小组,研究方向分别是医院战略与运营、转化医学与创新、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的策略思考、紧密型医联体建设。

  • 标签: 医院质量管理 医院战略 国家外国专家局 重点学科 培训成果 临床医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抽签方式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护理干预后的SAS、SDS评分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对照组的QLI评分为(20.76±2.41)分,观察组的QLI评分为(50.13±3.97)分,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提高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综合性护理干预 急性脑梗死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精神病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接受干预后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后,在生理、心理、环境和社会关系四个领域的生存质量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精神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慢性精神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慢性精神病患者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由护生全程主持教学查房对临床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理本科生45人为观察组,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理本科生38人为对照组。观察组使用以护生为主导的护理教学查房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实施教学查房,比较两组护生出科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考核成绩理论为(92.3±2.5)分,操作成绩为(94.5±2.8)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出科考核理论成绩为(85.4±3.2)分,操作成绩为(88±3.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护生为主导的教学查房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护生的评判思维能力;增强护生的临床学习兴趣;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

  • 标签: 护生 主导 教学查房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到我院行手术治疗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中对照组为60例,研究组为60例。分别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和细节护理,通过护理质量来以及满意度来评价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后,研究组患者在护理质量(90%)以及满意度(96.7%)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83.3%)和(9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行手术患者采用细节护理护理方法,可明显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增加患者的最终满意度,是一种良好的护理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细节护理 手术室护理质量 患者满意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偏头痛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其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60例偏头痛患者均为我院患者,随机分组后,31例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2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偏头痛患者采取综合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负性情绪。

  • 标签: 偏头痛 综合护理 生活质量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本次研究对象,行常规护理的37例为对照组,另行优质护理的37例为实验组,分析两组护理后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护理后,两组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护理后,实验组VAS评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躯体功能以及精神状态等生存质量维度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改善 类风湿关节炎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00例,随机的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并对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进行对比比较。结果观察组在生活质量的评分中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9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且能够长期有效、稳定的控制患者血压,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控制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对膝痹病患者使用中医护理后,其膝痹病相关症状的改善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当地某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被诊断为膝痹病并进行治疗的患者78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使用传统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的对照组39例、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的护理组39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组患者住院三天后疼痛程度评分在(3.5±0.2)分。对照组患者住院三天后疼痛程度评分在(6.5±0.5)分。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38/39)。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2%(36/39)。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膝痹病患者使用中医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其护理效果显著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到临床。

  • 标签: 膝痹病患者 中医护理 症状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血液透析肾病患者相关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到2014年5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88例血液透析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两组患者都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对照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先关症状的情况和生活质量的改变情况,并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头晕恶心、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呼吸道感染、脑出血等相关症状,两组患者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血液透析肾病患,采用中医护理的方式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中医护理 血液透析肾病 相关症状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客观评价“零缺陷”服务管理理念在高龄患者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总结提升高龄患者手术护理质量管理水平的方法。方法以随机法选择2013年09月-2014年09月接收的100例高龄患者(实验组),于其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推广“零缺陷”服务管理理念;同期再选取100例高龄患者(对照组)作对照,予以常规护理,客观对比2组入选患者护理满意率以及缺陷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本研究的所有入选患者中,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是98.00%,对照组80.00%,2组对比有差距(P<0.05)。结论对于高龄患者而言,予以“零缺陷”服务管理效果突出,可推广。

  • 标签: &ldquo 零缺陷&rdquo 服务管理理念 高龄患者 手术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对中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中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化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康艾注射液治疗,就两组近期疗效与治疗前后Karnofsky评分施以比较。结果实验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为7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Karnofsky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5),实验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晚期癌症患者采用康艾注射液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与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康艾注射液 中晚期癌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进行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入院、出院时的SAS及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6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SAS、SD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干预 慢性肾小球肾炎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低剂量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高体质量指数(BMI)患者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方法选取BMI≥28kg/m2、心率65~90次/min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和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各30例,比较两组影像的图像质量、CT剂量加权指数(CTDI)和剂量长度积(DLP)。结果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患者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为(3.47±0.61)分,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患者为(3.18±0.94)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患者CTDI和DLP明显低于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患者[(32.44±10.18)mGy比(45.86±15.34)mGy和(458.00±95.27)mGy/cm比(532.15-.I-154.43)mGy/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BMI患者,采用不同的双源CT低剂量扫描程序,尤其是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可以在保证成像质量的同时,有效减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减少辐射损伤。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人体质量指数 辐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