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外周血细胞形态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诊断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回顾本院在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04例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临床资料,记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01例,记为对照组,对所有儿童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记录并对比两组受检者检测结果。并将研究组患儿随机均分成甲组和乙组,甲组单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乙组基于甲组采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诊断,对比甲乙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 除RDW之外,研究组Hb、RBC、MCH、MCV、MCHC、铁元素水平和铁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乙组诊断准确率高于甲组(P<0.05)。结论 外周血细胞形态与全自功血细胞分析仪针对小儿缺铁性贫血联合诊断效果显著,可有效区分不同受检者的血液指标水平,在血液疾病检查中具有较大推广价值。

  • 标签: 外周血细胞形态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联合诊断 小儿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干化学分析仪联合尿沉渣分析仪在尿液红细胞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1年7月份58例住院患者的新鲜中段晨尿标本,均采用显微镜与尿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进行检测,以显微镜镜检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1)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的准确率为86.21%,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为82.76%,二者联合检测为96.55%,明显高于单独检测的准确率, P<0.05。(2)尿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及二者联合检测的假阴性率分别为13.79%,17.24%,和3.45%,联合检测的假阴性率明显低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尿干化学分析仪和尿沉渣分析仪联合检测在尿红细胞筛查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尿干化学分析仪 尿沉渣分析仪 准确率 假阴性率 尿液红细胞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90例胃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取时间2017年3月—2018年3月,分为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45例、对照组(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45例,并对90例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且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促使患者术后更好的恢复,护理满意度较好,有效的提高了医院护理服务质量,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我院于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再次进行剖宫产术的瘢痕子宫产妇中,从中选择了4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病例,选择同期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非瘢痕子宫产妇4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病例,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9%,对照组为5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的时间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47.95±4.36)min、(288.20±10.52)ml、(15.63±3.05)min、(7.13±1.06)h,对照组分别为(35.18±3.71)min、(185.01±9.55)ml、(8.86±2.58)min、(6.98±1.2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产妇再辞开展剖宫产治疗,有着较高的手术风险,会使手术的难度增大,不利于产妇的预后。

  • 标签: 剖宫产 瘢痕 手术 再次妊娠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普外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 方法 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6月-2020年6月期间,因急腹症于我院普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共计98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在入组后采用摸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49例。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实施保守治疗的对照组和实施手术治疗的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实施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4.08%,对照组为16.32%,观察组明显更佳,(P<0.05)。 结论 针对于急腹症的普外科治疗,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其预后效果更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普外科 急腹症 临床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消化内科患者650例,对所有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本次研究对象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特点,并以此为依据制定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我院650例消化内科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46%)。在42例出现医院感染的消化内科患者中,≥60岁的患者人数占比为(73.81%),且住院时间超过30d。患者的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所占比例为(42.86%)。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占比较多,其次分别为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十二指肠溃疡和慢性胃炎,所占比例为(40.47%)、(23.81%)、(14.28%)、(14.28%)和(7.14%)。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阳性菌,所占比例为(70.77%)。结论: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是消化内科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而病原菌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通过加强对易感人群的关注力度,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使患者免受额外的疼痛折磨,促进消化内科患者的早日出院。

  • 标签: 消化内科 医院感染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当前儿科临床护理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防护措施,归纳总结儿科临床护理安全的问题以及相关措施。结果:了解我院当前儿科临床护理安全管理隐患以及有针对性防护措施,对儿科输液临床护理进行应用,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儿科临床护理安全管理的加强不但能够有效帮助护理人员及时发现并解决隐患且避免医疗护理事故的出现。转变护理人员服务新理念,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儿科临床护理 安全管理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我院药房药剂调配错误的原因,对增强药房药剂审核调配的措施进行分析,总结药剂审核调配具体措施。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出现的药剂调配错误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我院1年来药房药剂出现调配差错的处方进行搜集,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和统计引发这些错误的具体原因,总结审核与调配措施。结果 本院一共出现药房药剂调配错误12例。经过分析发现,导致差错发生的原因包括医师、药师和其他因素。结论 针对医院药房药剂调配差错问题,要求相应管理人员对根源进行查找,从而提升药房药剂调配准确性,同时对审核流程进行进一步规范,加强药房药剂审核调配,减少差错发生,为广大患者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 标签: 药房 药剂审核 调配措施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急腹症临床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将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诊治的532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模式,针对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模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要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在治疗妇科急腹症患者的过程中,有效推行腹腔镜治疗模式,这样可以体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使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切实改善临床症状,防范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因此,这种治疗模式有推行的价值。

  • 标签: 急腹症患者 妇科疾病 腹腔镜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儿童多动症的因素。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多动症患儿设置成观察组,并将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212例健康儿童设置成对照组。分析影响儿童发生多动症的相关因素。结果:影响儿童发生多动症的因素包括早产、分娩方式和窒息史以及喂养方式、父亲教养方式、家庭收入、接触电子产品时间等,但儿童发生多动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是窒息史和接触电子产品时间超过三小时。结论:多种因素都会导致儿童发生多动症,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儿童发生多动症的风险。

  • 标签: 儿童 多动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回顾病例资料,分析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临床症状,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在初发脑梗死的732例病人中随机抽出222例(对照组)与222例复发脑梗死病人(复发组)进行相关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等对比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复发组高血压伴心脏病及(或)糖尿病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学检验对于临床各科室诊疗工作的开展有积极意义,是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评估疗效、健康保健等的基础。其中凝血试验是检验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是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出血及血栓风险。凝血实验的检测需要乏血小板血浆,所以影响因素较多:患者准备、标本提取、抗凝剂的选择及实验室设备等都可能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检验人员需明确血凝试验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科学管控,减少其带来的影响,从而保证试验结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 标签: 血凝试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与预防对策。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预防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安全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血透室护理 不安全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基层医院经胃镜检出341例胃癌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期我院经胃镜检出的34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和病例特点,总结经验,以提高基层医院的早期胃癌诊断水平。结果:341例患者有65.40%的年龄范围在40-70岁之间,年龄<40岁和>70岁的患者只占3.23%和31.38%,分别对比(P均<0.05)。341例胃癌患者的病灶部位于胃体胃角部的患者占45.45%,于胃窦部的占30.50%,于胃底贲门部和残胃的患者分别占21.41%和2.64%,于胃体胃角部的患者占比最高,对比(P<0.05)。结论:基层医院应用胃镜能检出早期胃癌患者,检出率较高,且检出的341例患者多为年龄范围在40-70岁之间的患者,病灶部位多发于胃体胃角部。

  • 标签: 胃癌 胃镜 临床特点 病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药房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发生具体状况,并制定改进措施,观察改进药房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我院药房的中成药处方900份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对照组,未实施药房管理改进措施;再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药房中成药处方900份纳入研究组,实施药房管理改进措施。评价及对比两组不合理处方发生率、改进药房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改进药房管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常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不规范处方是药房中成药常见不合理处方,经采取药房管理改进措施后,可有效减少不合理处方率,确保中成药处方的规范性、合理性。

  • 标签: 医院药房 中成药 不合理处方 药房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浆BNP在急性心肌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和核心思路。方法: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断指再植术采用浅全麻复合臂丛阻滞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因为上所致手指断离并住院接受治疗的80例小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受试者接受异丙酚维持静脉全身麻醉,观察组受试者在使用氯胺酮镇痛的基础之上,复合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分析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受试者麻醉药物使用量更低、术后镇痛时间更长,术后苏醒时间更短,P<0.05.结论对于小儿断指再植术患者,使用臂丛阻滞复合现全身麻醉能够取得满意效果,这种方法可以全面阻断伤害源向神经中枢传导,毒性作用小,术后恢复时间短,安全性强,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浅全身麻醉 臂丛阻滞 断指再植 小儿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