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 1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从住院到出院后的血糖监测病例分享, 来阐述2 型糖尿病患者的居家自我血糖监测并留有笔记对其血糖控制及治疗方案制定的重要性。 方法 患者因“口干、多尿、多饮 1 年余”入院,住院期间给予每天监测 4次血糖, 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出院后每周监测 2~4 次空腹血糖或者餐后 2 h 血 糖。 结果该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12.2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 20.6 mmol/L,住院第 4 天患者 空腹血糖 7.6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6.6 mmol/L;出院后制定每周 4 次的监测方案并做好笔记记录,第 1 周门诊复查时空腹血糖6.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9.8 mmol/L,根据第1周居家血糖监测笔记门诊医生为患者调整治疗方案,第2周患者门诊复查时空腹血糖5.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 mmol/L。 结论 出院后患者居家血糖监测笔记,是保障患者血糖稳定达标的重要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监测黔东南州暗娼人群,以掌握该群体的艾滋病流行特征、艾滋病感染、梅毒感染与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等情况,以此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原则要求,在2019年4月-6月期间,选取在各类高危场所从事商业性性服务的女性为调查对象,由黔东南州下辖的凯里市开展问卷调查,同时进行艾滋病、梅毒和丙肝的血清学检测。结果 本次研究共调查了410名暗娼,其中,未发现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梅毒抗体阳性率0.73%,丙肝抗体阳性率0.24%。同时,问卷调查显示,410名暗娼对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90.5%,其中,与低档娱乐场所(91.9%)相比,高档娱乐场所暗娼的知晓率(94.6%)更高 (χ2=13.431,P=0.001),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暗娼的知晓率为95.6%,高于小学及以下的69.6% (χ2=33.530,P=O.0O0);且在安全套使用率,高档娱乐场所暗娼(82.4%)明显高于低档场所(64.5%) (χ2=12.963,P=O.O02)。结论 在黔东南州地区,与高档娱乐场所暗娼相比,低档场所暗娼对艾滋病认识程度以及安全套使用率较低。故艾滋病干预应将暗娼人群,尤其是低档娱乐场所暗娼作为重点人群。

  • 标签: 暗娼 哨点监测 知晓率 HIV抗体 梅毒抗体 HCV抗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睡眠呼吸监测的影响。方法:收治100例因睡眠打鼾、窒息以及憋气来我院就诊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监测成功、失败例数为49例、1例;对照组监测成功、失败例数为38例、12例;观察组非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检出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个体化护理干预 睡眠呼吸监测 呼吸暂停综合症
  • 简介:【摘要】目的:体会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患者的护理管理与健康教育价值。方法:遵循模式差异分组,选择医院2019.3-2019.12.71例糖尿病分为2组;观察血糖达标时间以及两组患者自护能力。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较短,P<0.05。结论:对接受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建议采纳护理管理与健康教育模式,在改善血糖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护理管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白银区 2018年 1月 1日 —12月 31日的肿瘤随访登记监测情况分析。 方法 调查白银区2018年 1月 1日 —12月 31日肿瘤随访登记监测情况,分析所有登记上报的患者登记检测情况。 结果 目前白银区常驻人口29.42万人, 2018年全区恶性肿瘤发病人数为 734例,其中男性 371例,女性 419例; 2018年全区恶性肿瘤死亡病例 301例,男性 176例,女性 125例。全区恶性肿瘤发病率 235.25/10万,恶性肿瘤死亡率 96.47/10万。全区恶性肿瘤死亡发病比( MI Ratio)为 0.41。发病率最高为支气管、肺癌,食管癌、胃癌、乳腺癌;死亡率最高为肺癌、胃癌、肝癌。其中发病率最高为≥ 70岁,发病构成比例最高,在 4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年升高,尤其是 70-80岁为高发人群。 结论 白银区恶性肿瘤发病率基本与全国水平相当,死亡率略低于全国水平。目前仍需要加大支气管、肺癌,食道癌、肝癌、乳腺癌等筛查技术,并尽早诊治,积极广泛开展肿瘤综合防治知识宣传,降低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

  • 标签: 肿瘤 随访登记 监测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关键监测指标在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两个阶段在我院进行腹膜透析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为53例,前期患者未实施关键监测指标管理体系,后期患者实施关键监测指标管理体系,对比两个阶段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结果: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显著提升,P<0.05。结论:关键监测指标在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中发挥着重要意义,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延长生存时间,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关键监测指标 腹膜透析 容量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监测腔镜器械清洗的效果。 方法 :选取医院需要清洗的 368 件腔镜器械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 n=184 )采用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对清洗效果进行监测,对照组( n=184 )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清洗效果监测,对比两组腔镜器械清洗效果。 结果 :研究组腔镜清洗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在监测腔镜清洗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提升清洗质量,促进清洗效率的提升,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 腔镜器械 清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绵阳市各类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寻找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高危食品,为控制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2022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要求,结合本地人口比例及食物消费量,采取分层随机抽样原则采集样品179件,按照国家标准方法和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手册,对13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 共抽检食品样品179件,从36份样品检出致病菌45株,样品不合格率为20.11%,检出14株单增李斯特菌,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副溶血性弧菌、6株沙门氏菌、4株克罗诺杆菌属、4份蜡样芽胞杆菌、3株霉菌和1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结论 2022年绵阳市即食烘焙麦片和即食生制动物性水产品卫生状况较差,对此应引起重视。

  • 标签: 绵阳市 食源性致病菌 监测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绵阳市各类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寻找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高危食品,为控制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2021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要求,结合本地人口比例及食物消费量,采取分层随机抽样原则采集样品294件,按照国家标准方法和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手册,对11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 共抽检食品样品294件,从20份样品检出致病菌20株,样品不合格率为6.80%,检出 7株单增李斯特菌,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7株蜡样芽胞杆菌。 结论 2021年绵阳市流动摊档售卖的食品中检出多株蜡样芽胞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此应引起重视。

  • 标签: 绵阳市 食源性致病菌 监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绵阳市2021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监测和归因分析,掌握我市食源性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绵阳市2021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暴发系统上报的事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22年绵阳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66起,累计发病563人,住院133人,罹患率为28.54%,事件规模平均为8.53/每起。暴发事件集中在6-8月份,高发场所以家庭为主,已查明事件中,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导致的事件起数最多,其次是真菌及其毒素,引发事件的因素主要是误食误用,全年暴发事件规模以患病人数/起

  • 标签: 食源性疾病 暴发事件 监测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绵阳市各类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寻找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高危食品,为控制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2021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要求,结合本地人口比例及食物消费量,采取分层随机抽样原则采集样品294件,按照国家标准方法和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手册,对11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 共抽检食品样品294件,从20份样品检出致病菌20株,样品不合格率为6.80%,检出 7株单增李斯特菌,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7株蜡样芽胞杆菌。 结论 2021年绵阳市流动摊档售卖的食品中检出多株蜡样芽胞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此应引起重视。

  • 标签: 绵阳市 食源性致病菌 监测分析
  • 简介:摘要:信息系统的有效利用是公共卫生服务沟通与决策的重要支撑,在传染病预防控制领域更是如此。利用传染病监测系统识别影响传染病健康问题或风险,在此基础上展开预测预警、提出干预措施并分析效果,将后置的疾病治疗转化为前置的预防控制,对传染病防制至关重要。传染病监测预警是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综合探索分析了国内外传染病监测预警实施方法和应用情况,了解传染病监测体系和预警方式的现状,为提升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提供参考。

  • 标签: 传染病 监测体系 预警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绵阳市2022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监测和归因分析,掌握我市食源性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绵阳市2022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暴发系统上报的事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22年绵阳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59起,总暴露人数596人、总发病人数219人、住院人数46人,罹患率为36.74%,事件规模平均为3.71人/每起。暴发事件集中在6-9月份,暴发场所以家庭为主,已查明事件中,真菌及其毒素导致的事件起数最多为26起,占总报告起数的44.07%,其次是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引发事件的因素主要是误食误用,全年暴发事件规模以患病人数/起<10人为主。结论 应加强对 哨点医院在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中充分发挥了监测预警作用,应继续增加哨点医院的数量,同时加强对餐饮场所的监管力度,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宣传野生蕈中毒及亚硝酸盐中毒等食品卫生相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是提高我市食源性暴发事件监测敏感性,开展针对性防控,降低食源性疾病负担的关键。

  • 标签: 食源性疾病 暴发事件 监测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在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发展下,我国药品行业呈现快速发展趋势,许多上市后药品公司开始面临不同问题,甚至会对全民用药安全造成直接威胁。与此同时,药品的风险管理逐渐成为社会重点关注话题,只有全面展开整体管理,特别是药品行业,才能保障上市后的药品具有较高安全性,以实现全面监测管理等。本文主要对如何通过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进行研究,以促进药品风险管理。

  • 标签: 上市 药品 安全性监测 药品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了解遵义市红花岗区2015-2017年死因监测报告工作的漏报情况,分析漏报原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死亡漏报,提高死亡报告率,以便准确估计全区死因监测点居民死亡率,准确描述全区不同地区、不同特征人群的死亡水平。结果2015-2017年居民死亡漏报率7.54%,2015-2017年居民粗死亡率为5.20‰,较正死亡率为5.62‰。

  • 标签: 死亡 漏报 较正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单纯产前母亲因素高危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评价社区高危儿管理效果。方法:收集无锡梁溪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7年出生管理的存在产前母亲因素高危儿 56人,随访跟踪至 24月龄,测量其身高、体重,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及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对于生长偏离的高危儿进行营养干预。结论:产前母亲因素高危儿生长发育 3月龄体重有明显的追赶性生长,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儿肥胖超重发生率升高。经社区高危儿管理干预,对高危儿生长偏离有显著的预防效果。

  • 标签: 产前母亲因素,高危儿,生长发育监测,社区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省各大消毒供应室灭菌器的配置状况,调查其现状及其效果,做相应分析,作为今后研究的相关资料。方法:选取我省多家医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基层医院,私立医院以及三甲医院等医院的灭菌器配置种类,规格,数目,以及监测状况等。结果: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各个医院消毒供应室灭菌器的配置是很不规律的,有的多有的少。一些比较基层的乡镇医院有关的灭菌器比较少,并且质量不太好,没有合理的使用相关设备,进行相关检测的次数和时间比较少,此外没有按照相关要求使用指示卡。一些三甲医院的灭菌器数目比较多,并且相关监测进行的也比较多。结论:在今后要加强灭菌器的使用数目,提升质量,合理的进行相关检测,使医院物品更加的无菌,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的状况,更好的服务广大患者【 1】。

  • 标签: 医院消毒供应室 灭菌器配置状况 基层医院 三甲医院 效果监测 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