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系统萎缩(multiplesystematrophy,MSA)患者不同亚型之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择MSA患者30例,其中MSA-P型患者18例,MSA-C型患者12例,以及3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简易智能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测评病例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损伤,采用统一的多系统萎缩评分量表对病例组患者的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结果MSA-P型与MSA-C型相比较,在视空间/执行能力、命名、语言、抽象思维、延迟记忆、定向力方面,MSA-P组评分均低于MSA-C组,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SA-P型较MSA-C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受损明显。

  • 标签: 多系统萎缩 认知功能障碍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统一的多系统萎缩评分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常见护理问题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于我院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心理、饮食、睡眠等护理手段进行分析,并对护理后的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从2012年到2015年期间,患者满意度在逐年上升(65.00%,75.00%,95.00%),且上升速率在逐步加快。结论通过采取日常护理手段,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满意度有所提高;通过采取科学方法,内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的健康有所增强。

  • 标签: 内科呼吸系统疾病 患者 日常护理
  • 简介:摘要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作用广泛而复杂,对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教学一直是药理学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学生学习和掌握感到困难,教师教学也很不轻松。探究设计对传出神经系统的教学,并对其课程和教材进行适当删减和补充、适度的概括或演绎,找到其课程教材的内在联系,设法形成使学生易于接受、认知、理解、掌握和记忆并能实际运用的公式化教学模式,往往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欢迎。

  • 标签: 传出神经系统 公式化 教学设计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挑选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性护理。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6%,半年内复发率为2%;对照组有效率为84%,半年内复发率为10%。结论系统性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系统性护理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84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干预组给予一系列的术前、术中、术后的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42例乳腺癌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系统护理干预组的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取一系列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缓解患者心理上的不良情绪,使他们能够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减轻术后不良并发症,促进躯体和心理的全面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患者 围手术期 系统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检验科中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连接及构建。方法采用树状网络模型法构建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全面连接医院实验室内各类自动化检验仪器、半自动化检验仪器等,同时将连线终端连接至计算机上,确保实验室内种类繁杂的仪器能实现有效整合。结果随着医院检验科中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的构建与应用,医院检验科日常操作流程与管理制度的深化改革,带动了医院LIS系统的逐步完善,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医院检验科日常工作质量与效率。结论信息系统LIS的构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医院检验科实验室手工操作模式,降低了检验人员的工作强度,也避免人工录入信息时出现的差错,实现检验结果全院共享,显著的提升了检验效率与检验质量。

  • 标签: 医院检验科 实验室 信息系统 HIS LIS 构建 通信
  • 简介:摘要探讨社区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管理,与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相结合,制定步骤用以建立信息系统,通过加强人才、技术等管理,完成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及管理。

  • 标签: 信息系统 开发 建立与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间质病变(SLE-ILD)临床特征。方法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11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35例由高分辨CT(HRCT)诊断肺间质病变(ILD)患者临床资料。将两组中其他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结果U1-RNP、ANCA阳性SLE更容易出现肺间质病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1-RNP及ANCA阳性的SLE患者更容易出现肺间质病变。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肺间质病变 高分辨CT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总结分析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现状及其耐药情况。方法采用支原体液体培养法试剂盒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的联合检测。结果331份标本中,48.64%为支原体感染,28.40%为单纯解脲脲原体(uu)感染,3.93%为单纯人型支原体(Mh)感染,16.31%为Uu+Mh合并感染感染。除Uu对林可霉素天然耐药率99.5%,Mh对红霉素天然耐药率为100%外,耐药率最高的为诺氟沙星71.2%,其次为罗红霉素40.5%,阿奇霉素40.5%;米诺环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的耐药性较低,分别为、3.1%、4.6%、4.9%。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单纯Mh感染阳性率较低。在治疗支原体所致泌尿生殖道炎症时可首选米诺环素、交沙霉素以及强力霉素,氧氟沙星,而在单纯Uu感染治疗时可首选罗红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

  • 标签: 泌尿生殖道 解脲脲原体 人型支原体 药敏
  • 简介:摘要内科呼吸系统疾病为临床常见、多发疾病,病变部位以气管、支气管以及肺部和胸腔为主,多发于春秋季节。内科呼吸系统疾病与生活环境和年龄结构有直接关系,病变种类多种多样,其中以呼吸系统感染最为多见,针对肺部常见感染疾病若抗感染药物使用不合理,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对内科呼吸系统疾病各类抗感染药使用的用药总量、用药频率、费用及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笔者旨在通过对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抗感染药用药情况和进展进行深入研究,以了解临床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的概括,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意见,现将详细情况综述如下。

  • 标签: 内科 呼吸系统疾病 抗感染药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贝克曼库尔特自动化流水线系统与传统临床实验室相比具有诸多优势。流水线系统的应用使实验室流程简单化、自动化,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为临床提供及时、可靠、稳定的检测结果。本文以我院流水线系统为例,介绍了流水线系统的组成,以及常见故障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 标签: 实验室 自动化 流水线
  • 简介:摘要药剂科日常用药过程中常会出现药物错用现象,因此建立无差错用药管理系统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是各大医疗单位关注的热点。药物错用现象的发生不仅给患者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影响,同时损害医院名声,使医疗机构失去患者信任。笔者以危机管理及用药差错等相关概念为基础,总结发生在药剂科的差错用药现象的起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及对策,为更好的实现药剂科管理提供有力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深部肿瘤是指距皮质深度超过25mm的肿瘤,肿瘤往往与脑内重要结构关系密切,尤其毗邻重要神经血管结构,可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术中寻找困难,反复或盲目探查,易造成较大的神经功能损伤,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目前,神经导航系统在神经外科的应用飞速发展,成为微侵袭神经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2。本文就神经导航系统在脑深部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脑深部肿瘤 神经导航 手术
  • 简介:摘要妊娠和分娩是围产保健中最为关键及尤其重要的实践阶段。临床产科医生孕产期保健与健康教育的系统思维的目的是研究孕产妇对孕期保健知识需求,分析孕产期健康教育在孕产期保健中的主要作用。

  • 标签: 妊娠 分娩 孕产期保健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系统护理措施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将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系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后的止血时间、再出血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护理后的止血时间、再出血率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实验组护理后的止血时间、再出血率以及住院时间,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系统护理,能够有效缩短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且能降低再出血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系统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黄连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的配伍宜忌,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针对临床或实验室双黄连与西药注射剂配伍研究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从输液类型、使用剂量、配伍药物种类、安全性、药物代谢及配液理化检测指标等多种角度对双黄连注射剂与西药配伍进行分析,系统性评价配伍宜忌。结果通过对60篇文献的综合研究,双黄连注射剂与西药配伍的研究以氨基甙类抗生素、头孢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及其他抗生素等西药为主,共包括配伍禁忌31个,研究存在指标选取缺乏完整性的弊端。结论双黄连注射剂同西药在临床治疗中的配伍应用比较广泛,二者存在配伍禁忌,但尚未形成统一的配伍使用标准,应用时应加强注意,提高双黄连注射剂的使用安全性。

  • 标签: 双黄连注射剂 配伍禁忌 相互作用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扩张通道系统在腰椎再次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接受腰椎再次手术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腰椎再次手术患者进行常规的手术治疗,观察组25例腰椎再次手术患者运用微创扩张通道系统进行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8.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微创扩张通道系统运用于腰椎再次手术中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扩张通道系统 腰椎再次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病病情评价系统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512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分别171例、171例、170例,A组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B组采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C组采用传统分诊方法。结果A组、B组的一次分诊准确率率明显高于C组,在急诊室滞留时间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组的预后预测性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在急诊分诊过程中应用危重病病情评价系统可明显提高分诊准确率。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急诊分诊 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钉棒系统加Cage融合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腰椎退行性疾病48例进行回顾分析,了解他们在应用钉棒系统加Cage融合器手术之后的临床效果。采用JOA评分29分法进行术前和随访时评分。结果本组所有4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15个月,平均8个月,腰部疼痛及放射性的双下肢疼痛均得到缓解。术后Cage所在的椎间隙均得到融合。患者手术前JOA评分平均为12.3分,术后随访时JOA评分平均为24.7分,平均改善率74.3%。结论应用钉棒系统加Cage融合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既能减少传统的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同时也能保证钉棒系统起到良好作用。这项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术式,有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系统护理干预对心脏病孕妇在分娩期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1年3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被收治的妊娠合并有心脏病的孕妇5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给予干预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行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分娩结局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有11例(39.29%)为剖腹产,出现心衰者3例(10.71%),新生儿死亡率为0.00%,均低于对照组(71.43%、10.71%、1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6天,低于对照组7天(P<0.05)。结论对合并有心脏病的妊娠患者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的减少产妇分娩风险,效果安全。

  • 标签: 心脏病孕妇 系统护理 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