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张二朋 雷秋香 赵建英 陈科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9-12
  • 出处:《中国医院知识仓库》2023年10期
  • 机构:邢台市人民医院  河北邢台  05400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荧光定量PCR检测原体,沙眼衣原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疑似原体80例和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80例,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并用传统检测技术作为对照,比较两种方法差异。结果:用荧光定量 PCR法测定原体、沙眼衣原体的时间比传统方法短,阳性检出率与传统方法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荧光 PCR检测时间短,检出率高,可以满足临床快速、准确、简便的检测需求。

  • 标签: 荧光定量PCR检测 解脲脲原体 沙眼衣原体 效果
  • 简介:摘要原体(UU)属于机会致病微生物,广泛定植于育龄期女性生殖道,可通过垂直传播造成胎儿感染。新生儿UU感染后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如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颅内出血、脑膜炎及早产儿视网膜病等。因此,了解UU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特点及与UU感染相关的新生儿疾病,重视UU的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把握最佳治疗时机,对避免新生儿期UU感染的严重后果和改善远期不良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解脲脲原体 新生儿疾病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殖道原体(UU)感染与不孕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1年5月,在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就诊并愿意接受检测的不孕患者65例、同期因早孕行人工流产者随机抽取58例作对照进行原体(UU)检测。结果不孕组65例中UU阳性者32例,占49.23﹪,对照组58例中UU阳性者9例,占15.5﹪。结论不孕组UU阳性检出率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盆腔粘连、反复自然流产和不孕与生殖道尿原体(UU)感染有关。

  • 标签: 解脲脲原体 不孕 盆腔炎 异位妊娠 复发性流产
  • 简介:虽然培养法是Uu检测的,邹先彪[12]用夹心法检测Uu抗原并与传统的培养法相比较,实时PCR技术对于Uu的定量检测和简单分群的发展

  • 标签: 原体诊断 技术研究进展 脲原体
  • 简介:目的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疑似非淋球菌尿道炎泌尿生殖道标本130份,分析支原体感染的情况及耐药状况,帮助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高疗效。方法对130份标本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及药敏试验试剂盒(比色法)(MycoplasmaIST2)进行支原体的检测、计数及药敏试验。结果在130份标本中,检出支原体共59份,检出率为45.4%。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和uu联合Mh的阳性率分别为42.3%(55份)、1.5%(2份)和1.4%(2份)。uu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为多西环素(100)、四环索(98.2%)、交沙霉素(89.1%)、克拉霉素(87.3%)等。耐药率最高的是环丙沙星(73.4%),其次是氧氟沙星(47.3%)。结论在支原体导致的非淋球菌尿道炎中,主要由uu引起(93.2%,s5/S9);临床治疗推荐使用多西环素、四环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

  • 标签: 泌尿生殖道 支原体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原体(Uu)自配培养基与浪峰分离鉴定培养基的符合率,以寻找适应Uu扩增所需廉价高效培养基。方法用甘油冰冻保存菌株,临床标本同时接种自配培养基和浪峰液体培养基,观察并记录原体生长的时间、培养基颜色变化的程度及阳性率,然后将三种液体培养基培养阳性标本接种血平板,鉴定以判断杂菌生长情况。结果自配培养基加HEPES、自配培养基无加HEPES和浪峰培养基对甘油冰冻保存菌株的复苏率为98.2%、98.2%、98.2%.对临床标本的分离率为35%、35%、40%。自配培养基与浪峰培养基阳性率(P>0.05)、生长速度(P>0.05)、抑制杂菌能力(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自配培养基同浪峰培养基相比在分离阳性率、生长速度和抑制杂菌能力方面达到了浪峰培养基同等效果。

  • 标签: 解脲脲原体 培养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2005年10月~2006年6月原体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186份疑为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支原体检测,并对其中104份支原体检测阳性标本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结果186份标本中支原体分离率为55.9%,男性和女性标本中支原体分离率分别为24.1%和68.9%。药敏结果显示,支原体主要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克拉霉素敏感,敏感性分别为91.3%、87.5%、74.0%;而对红霉素、帕珠沙星、阿齐霉素、壮观霉素的敏感性分别为:0、1.9%、2.9%、3.8%。结论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中支原体是主要的病原,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可作为治疗支原体感染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首选药物,监测支原体耐药性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解脲支原体 药敏试验 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导致患者原体(Uu)感染未能根治和治疗无效的相关因素,以提高临床Uu感染的治愈率。方法对Uu感染治疗无效或有残余支原体量的患者,分析其性别、给药途径、疗程、3类常用抗菌药物(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选择、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等相关因素,并比较单一和联合用药治疗方案与Uu残余量的关系。结果克拉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体外药敏试验敏感率依次为92.35%、87.76%、86.74%;而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罗红霉素敏感率仅为12.25%、35.71%、37.76%。性别、给药途径、疗程均影响Uu感染疗效(P〈0.01):Uu未能根除患者中,女性患者占83.87%;静脉用药者占62.90%;疗程≤7d者占74.19%。克拉霉素治疗Uu感染所致Uu残留存在男女性别差异(P〈0.01);联合用药组Uu转阴率为98.75%,高于单一药物治疗组(P〈0.01)。结论选择敏感性药物,除考虑性别差异外,足疗程及联合用药有助于提高对患者泌尿生殖系残余Uu的清除。

  • 标签: 支原体感染 解脲脲原体 多西环素 克拉霉素 司帕沙星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简介:目的检测原体(Uu)tetM基因,并与临床疗效进行综合分析.方法以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检测tetM基因;用多西环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120株Uu分离株中,有32株Uu检测tetM基因阳性;tetM基因检测阳性患者及阴性患者用多西环素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11.1%和100%.结论tetM基因检测能较准确地反应Uu对四环素类的耐药性,且与临床疗效有很高相关性.

  • 标签: M基因 治疗 解脲脲原体 临床应用评价 阳性 多西环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女性生殖道原体与人型支原体感染现状及其耐药性特点,指导此类女性生殖道感染的治疗。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接诊且存在女性生殖道微生物培养需求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试剂盒进行原体与人型支原体培养、药敏试验,回顾分析病原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特点。结果:2310例患者检出阳性1006例,包括原体感染732例、人支原体感染19例,255例原体与人支原体混合感染情况。原体对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的耐药性较高;人支原体对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原体与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对左旋氧氟、氧氟沙星、司帕沙星也均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女性生殖道存在较高的原体与人型支原体感染情况,及时通过药敏试验分析,有助于合理指导患者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综合治疗效果。

  • 标签: 女性 生殖道感染 解脲脲原体 人支原体 药敏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患有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的患者进行分析与研究,来探究其中原体以及人型支原体的影响作用,通过此次的研究来为泌尿生殖系统炎症患者的诊断提供临床价值。方法:我院一共选取本院在近几年来的一些患有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的患者524例,其中168例为男性的患者,356例为女性的患者,研究患者的年龄均在8~78岁之间,对这些样本的患者进行鉴定以及药敏试验,并最终对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根据试验结果的分析中能够了解到,在这524例患者的研究中,其中有232例的患者支原体感染总阳性,而有172例患者UU阳性率达到例23.8%,共有10例MH阳性,50例为MH和UU混合的患者,其阳性率为9.5%,最后还剩下原体有172例,人型支原体为10例,还有混合型的样本50例,通过对这些样本进行12中抗生素药敏的试验。结论:在对相关病例进行试验与分析之后能够了解到,原体以及人型支原体对于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的患者而言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并且不同的抗生素在药敏试验中也会有不同的结果,敏感性等都会不同,这对患者的诊断能够提供非常大的诊断帮助。

  • 标签: 泌尿生殖系统炎症 解脲脲原体 人型支原体
  • 简介:目的探讨念珠菌阴道炎患者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检测及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158例念珠菌阴道炎患者均取宫颈分泌物进行Uu培养及药敏试验。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79例。A组为单纯治疗组,局部放置达克宁阴道栓1周,同时口服伊曲康唑胶囊,0.2g/次,1次/d,共1周;B组为混合治疗组:局部放置达克宁阴道栓1周,口服伊曲康唑胶囊,0.2g/次,1次/d,共1周,同时给予Uu敏感药物多西环素片口服,0.1g/次,2次/d,共1周,或者克拉霉素片口服,0.5g/次,1次/d,共1周;2组患者均在治疗结束两周后复查念珠菌及培养Uu。结果A、B组治疗前Uu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96.20%、93.67%,治疗结束2周后,Uu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20.45%和14.46%。A组与B组治疗前后Uu阳性率比较χ2分别为0.13和0.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念珠菌阴道炎合并Uu感染率高,但联合抗Uu药物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Uu培养作为念珠菌阴道炎诊疗过程中常规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不大,不推荐念珠菌阴道炎患者常规抗Uu治疗。

  • 标签: 解脲脲原体 念珠菌阴道炎 治疗 常规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原体(uu)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微生物培养法对我院皮科门诊2009年360例uu阳性患者的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uu阳性率为49.8%,药敏试验中,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杀霉素、克拉霉素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4.2%、93.9%、92.8%、70.6%,对罗红霉素、左氧氟沙星、阿岐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的敏感率较低,敏感率分别为14.3%、10.7%、8.4%、6.3%、4.8%。结论治疗uu感染,临床应结合药敏试验合理用药,首选药物为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杀霉素。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门诊病人原体及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率进行分析。探讨性别及年龄等因素与原体及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相互关系。方法:原体我们采用液体鉴定培养法,沙眼衣原体检测方法为酶免疫法(即EIA法),结果:原体及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率女性比男性为高,两者的混合感染率女性也比男性为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性别的人对原体及沙眼衣原体的易感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性别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原位及沙眼衣原体的易感性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

  • 标签: 泌尿生殖道 解脲脲原体 沙眼衣原体 检测 感染率 液体鉴定培养法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奇霉素、红霉素对早产儿原体(UU)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感染UU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32例)、阿奇霉素组(32例)、红霉素组(32例),分别行血常规、胸片、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的检测。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白细胞总数、IL-6、IL-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奇霉素组、红霉素组治疗前后,白细胞总数、IL-6、IL-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红霉素治疗感染UU的早产儿有一定疗效。

  • 标签: 早产儿 解脲脲原体 阿奇霉素 红霉素
  • 简介: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由于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发病率不断上升,且Uu耐药株越来越多,研究其药物敏感性情况对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我们采用支原体IES试剂盒对性病门诊患者100株Uu进行了检测和药敏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非淋菌性尿道炎 解脲脲原体 抗生素 药敏试验 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