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摘除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0例肥大的患儿做为治疗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正常的儿童30例做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儿童的血清IgA、IgG、IgM的水平。结果治疗组年龄小于等于6岁的患儿血清IgA、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年龄大于6岁的患儿血清IgA、Ig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合并症的患儿血清IgA、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纯性肥大的患儿血清IgA、Ig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摘除术后的患儿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年龄小于等于6岁的肥大患儿,若为单纯性腺肥大,尽量避免摘除,对于年龄大于6岁的患儿,摘除的手术适应症可以适当放宽。

  • 标签: 腺样体摘除 小儿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扁桃肥大的围术期安全护理研究。方法选择收治120例扁桃肥大患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安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围术期的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1.67%vs20.00%)、护理满意度(98.33%vs83.33%)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小儿扁桃肥大的围术期对其实施安全护理,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可供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腺样体 扁桃体肥大 围术期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鼓膜置管联合鼻内镜下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的临床疗效几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自2009年2月~2013年1月份期间收诊的318例分泌性中耳炎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159例患儿给予鼓膜置管联合鼻内镜下切除治疗,观察组159例患儿给予鼻内镜下切除治疗,以两组患儿中耳积液的平均时间、术后感染率、治愈率、半年后复发率为指标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中耳积液的平均时间、术后感染率和半年后复发率明显少于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膜置管联合鼻内镜下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鼓膜置管 鼻内镜 腺样体切除 分泌性中耳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肥大的不同手术途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研究取80例儿童肥大患儿,患儿均于2015年1月份到2016年1月份入院治疗。随机性分组,对照组采用鼻内镜下切除术治疗,共40例;实验组采用鼻内镜低温射频消融切除术治疗,共40例。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分析和比较。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为97.5%(39/40),对照组为72.5%(29/40),实验组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手术时间、鼻腔恢复至正常通气时间方面,实验组比对照组短,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出血量方面,实验组比对照组少,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并发症方面,实验组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低温射频消融切除术对儿童肥大进行治疗,创伤性小,出血少,且患儿预后理想,值得推荐。

  • 标签: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 鼻内镜低温射频消融切除术 儿童腺样体肥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电动切吸切除术和常规切除术治疗儿童肥大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将63例肥大儿童随机分成A、B两组;A组32例行鼻内镜下电动切吸切除术,B组31例行常规切除手术,并对2组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A组总有效率94%,B组总有效率71%;A组与B组手术后术后出血、咽鼓管损伤、继发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切除术中,鼻内镜下电动切吸切除手术优于常规切除手术,具有疗效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腺样体切除术 并发症 手术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咽侧位X线及CT扫描重建测量对小儿增殖肥大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9月~2012年2月临床诊断该病患者50例,摄取鼻咽X线侧位片及CT扫描三维重建,并测量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厚度,计算出A/N比值(A为厚度,N为鼻炎腔厚度)。结果50例中A/N比值0.61-0.65的3例,0.65-0.7的40例,>0.7的7例;A/N比值>0.61的,急、慢性鼻窦炎及鼻塞患儿25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5例;反复流涕患儿5例;打鼾患儿5例;张口呼吸5例;扁桃肿大患儿5例。结论X线及CT重建测量可显示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厚度,A/N比值大于0.65,X线、CT诊断增殖肥大达到互补优势,再结合临床表现对小儿增殖肥大及临床诊断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临床表现 X(CT)线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切除术对患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2例患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确诊患儿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6例。A组患儿进行保守治疗;B组患者采用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B组患儿治疗后的呼吸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儿;该组患儿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改善幅度明显大于A组患儿;该组患儿在治疗期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儿;该组患儿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儿;该组患儿治疗结束出院一段时间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症状的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结论应用切除术对患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腺样体切除术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米库氯铵与瑞芬太尼在小儿扁桃摘除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讨论。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01月至2013年06月耳鼻喉科行扁桃摘除术的患儿64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S组)行以往七氟醚、维库溴铵和芬太尼全麻手术比较两组两种方法在小儿扁桃摘除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观察组(M组)行米库氯铵与瑞芬太尼,丙泊酚维持全麻组。结果两组患儿的术后SBP、DBP、HR、SPO2各参数比较,S组均较M组为高,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儿停药后呼吸恢复时间及清醒时间M组均少于S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库氯铵与瑞芬太尼及丙泊酚等短效静脉麻醉药物,在小儿扁桃摘除术中无气道刺激性,麻醉效果确切,术后烦躁发生率较低,安全可行,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米库氯铵 瑞芬太尼 扁桃腺样体摘除术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动力系统切除小儿的手术方法,应用体会及疗效。方法30°鼻内镜在监视器观察直视下应用美敦力XPS2000型动力系统经口咽腔径路切除。结果全部65例患者切除彻底,无复发。监视器直视下电凝止血方便。结果鼻内镜动力系统下切除体视野清晰,无副损伤,切除彻底,术后无复发,止血方便。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鼻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70?鼻内镜经口进路和0?鼻内镜经鼻进路行切除术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将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8例肥大病人,分别采用70?鼻内镜经口进路和0?鼻内镜经鼻进路行切除术,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鼻腔恢复正常通气时间、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0?镜组治愈率86.54%,70?镜组治愈率89.13%,两组间治愈率无显著差异;两组在手术时间、鼻腔恢复正常通气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镜组有2例出现并发症。结论70?鼻内镜经口进路与0?鼻内镜经鼻进路行切除术,在术中出血及手术疗效方面无显著差异,而在节省手术时间、鼻腔恢复正常通气时间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70?鼻内镜经口进路手术占优。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鼻内镜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鼾症采用低温等离子扁桃消融切除术联合鼻镜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3月-2017年11月,于我院收治的小儿鼾症患儿中选取8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采用扁桃摘除联合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低温等离子扁桃消融切除术联合鼻镜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手术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鼾症采用低温等离子扁桃消融切除术联合鼻镜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小儿鼾症 低温等离子扁桃体消融切除术 鼻镜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鼓膜置管联合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伴肥大的患儿41耳为治疗组,以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伴肥大的患儿40耳为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鼓膜置管术;治疗组给予鼓膜置管联合切除术,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好转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无效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同期行鼓膜置管和切除术,并发症少,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鼓膜置管术 腺样体切除术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腺样体肥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除术加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2012年6月70例(97耳)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55耳),行鼻内镜下经口电动切割切除术加鼓膜置管;对照组28例(42耳),单纯行鼓膜置管术。结果治疗组患儿术后听阈的影响、中耳积液持续时间、通气管脱落或取出后分泌性中耳炎复发率、中耳感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经口电动切割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SOM有较好的疗效,并且避免了传统的刮除术的缺点。

  • 标签: 鼻内镜 分泌性中耳炎 鼓膜置管术 腺样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啶对行扁桃切除围麻醉期不良反应,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行扁桃切除的患儿30例,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右旋美托咪啶组(B组),每组15例。B组在麻醉诱导时接受静脉滴注0.5?g/kg右旋美托咪啶,A组则给予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儿全麻诱导时(T0),诱导后10分钟(T1)、20分钟(T2)、30分钟(T3);拔除气管导管时(T4)、拔除气管导管后5分钟(T5)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观察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苏醒时间,并记录手术时间。转入PACU后,观察躁动发生情况和FLACC评分值。结果与A组比较,右旋美托咪啶组在T1-T5时段MAP和HR明显降低(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无统计学差异;拔管转入麻醉恢复室后,躁动分级和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FLACC评分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在小儿扁桃切除中麻醉诱导时应用,可减少围麻醉期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躁动及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而且有利于减轻术后疼痛。

  • 标签: 右旋美托咪啶 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类固醇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伴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015年收治的变应性鼻炎伴肥大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类固醇治疗,比较分析2组临床效果与患儿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低于观察组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满意度为95%,明显低于观察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固醇治疗用于儿童变应性鼻炎伴肥大,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帮助患儿早日康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类固醇 变应性鼻炎 腺样体肥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切除联合耳内镜下鼓膜置管和鼓膜穿刺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2日至2018年2月22日期间我院分泌性中耳炎34例患儿(实施奇偶数分组模式),两组均进行切除治疗,随后对照组的17例患儿进行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术治疗,观察组的17例患儿进行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结果观察组语频区气导平均听阈(19.56±3.19)Db、中耳积液时间(8.16±1.42)天、完全愈合时间(12.85±2.63)天、并发症发生率(5.88%)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实施切除联合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鼓膜置管 鼓膜穿刺 中耳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扁桃摘除加鼻内窥镜下经口吸切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43例确诊为扁桃肥大的患儿扁桃摘除加鼻内窥镜下经口用电动切割吸引器切除肥大的。结果术后随访6-10个月,患儿打鼾、鼻塞、耳闭等症状恢复满意,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扁桃摘除加鼻内窥镜下经口吸引切除术,具有安全简便、视野清晰、切除彻底、疗效显著等优点,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扁桃体 腺样体肥大 鼻内窥镜 吸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口径路应用动力切割系统行小儿吸切术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63例肥大患儿应用动力切割系统切除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根据肥大患儿特点,围绕术前术后,运用护理干预,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及疗效。结论术前进行针对性护理,健康教育,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预防窒息,创面出血及感染,具有可行和确切的效果。

  • 标签: 鼻内镜 腺样体吸切术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