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小平台应激对吗啡诱导小鼠场景特异行为敏化的影响。方法观察当小鼠在熟悉场景获得吗啡而行为敏化表达检测在新颖场景进行时的小平台应激效应;以及当小鼠在新颖场景获得吗啡而行为敏化表达检测在吗啡配对场景及非配对场景进行时的小平台应激效应。结果吗啡熟悉场景+应激组小鼠与吗啡熟悉场景组小鼠相比水平活动距离无显著性差异。吗啡配对+应激组小鼠比吗啡配对组小鼠水平活动距离显著降低。而吗啡非配对+应激组小鼠水平活动距离比吗啡非配对组显著增加。结论小平台应激对在熟悉场景给予吗啡的小鼠行为敏化没有显著性影响,而是损害小鼠吗啡场景特异行为敏化。

  • 标签: 场景小平台应激吗啡行为敏化学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清中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IgG抗体与临床疾病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检测法对100例临床常见慢性疾病患者及50例健康人群进行血清食物特异IgG抗体检测。结果人群中食物不耐受特异IgG抗体普遍升高,只有一位受检者无食物不耐受存在。牛奶、虾米、小麦、螃蟹等食物,人群普通存在不耐受现象。结论通过食物特异IgG抗体检测,可以指导患者避免摄入不耐受食物,在临床疾病诊治中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食物不耐受 特异性IgG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手足口病病毒抗体喷剂(特异肠道病毒抗体)在缓解患者口腔疼痛及促进口腔疱疹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在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患者口腔疼痛及疱疹恢复情况,观察时间为5.5天。结果使用手足口病病毒抗体喷剂(特异肠道病毒抗体)的患者口腔疼痛缓解及疱疹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者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为76.67%,观察组为93.33%,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手足口病病毒抗体喷剂(特异肠道病毒抗体)对患者的口腔疼痛及口腔疱疹恢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标签: 手足口病病毒抗体喷剂(特异性肠道病毒抗体) 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过敏性鼻炎特异脱敏治疗的疗效观察和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2月到2016年11月收治的4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脱敏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脱敏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更高,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患者的满意度更高,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过敏性鼻炎特异脱敏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强观察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治疗效果好.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特异性脱敏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非特异肋软骨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非特异肋软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应用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对照组应用以氢化可的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观察指标为术后VAS评分。结果实验组与观察组比较,其术后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曲安奈德用于非特异肋软骨炎疗效满意,适合临床使用。

  • 标签: 曲安奈德 非特异性肋软骨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中食物特异IgG抗体水平,为患者剔除饮食中引起疾病的食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定量检测285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中7种食物特异IgG抗体浓度。结果285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食物特异IgG阳性检测率为43.2%。牛奶、鳕鱼、鸡蛋三种食物存在性别差异(p<0.05)。其中女性的鸡蛋IgG阳性率高于男性,牛奶和鳕鱼IgG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鸡蛋和牛奶IgG阳性率在不同年龄段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青少年组(≤25岁)鸡蛋和牛奶阳性率分别达到65.9%和26.8%,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性率下降。结论过敏性皮肤病与IgG抗体水平升高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对于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诱发的过敏性疾病,检测IgE以外的抗体,如IgG则非常有必要。

  • 标签: 过敏性皮肤病 食物不良反应 特异性IgG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在健康体检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化学显色法测定了220例健康人、260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TSGF含量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TSGF含量及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结论TSGF检测具有较高敏感性、相对特异,在健康体检中有助于早期恶性肿瘤筛查。

  • 标签: TSGF 恶性肿瘤 健康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溃疡性结肠炎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是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48例慢性非特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分为研究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另一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慢性非特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后护理依从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结果得知,研究组护理总依从率达到了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对慢性非特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依从性。

  • 标签: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保留灌肠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作业治疗小组活动对下腰痛患者的疗效,对比分析作业治疗小组活动对下腰痛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非特异下腰痛患者1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6例)采取常规康复治疗与传统宣教,观察组(96例)在此基础上辅以作业治疗小组活动治疗,出院后,予以小组活动视频、下腰痛预防手册。两组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回访或家居随访。在患者治疗前后、随访时(出院8个月后)用改良巴氏量表(MBI)和疼痛程度模拟量尺(VAS),进行疗效分析与评估。结果治疗后和随访时,2组疗效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和随访时,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1.83±1.07)分和(2.36±1.43)分、MBI评分分别为(91.14±3.72)分和(85.16±4.76)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评分(P<0.05);且随访时,观察组下腰痛复发率(13.5%)明显低于对照组(26.0%)。结论(1)作业治疗小组活动能明显降低下腰痛的复发率;(2)作业治疗小组活动的介入不仅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该治疗方法值得临床的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康复 作业治疗 小组活动 下腰痛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手足口病特异微小RNA-143(miR-143)潜在靶基因预测及生物学分析,探究其在手足口病发生中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多个的靶基因预测软件搜集miR-143潜在靶基因,取预测结果的交集进一步进行基因功能注释(Geneontology,GO)和生物通路富集分析(Pathwayenrichment)。结果miRBase、miRDB、RNA22、Targetscan、miRNA.org、TarBase、Targetminer、miRTarBase共7个靶基因预测软件中取1160个交集后的基因,GO分析及KEGG分析发现miR-143靶基因功能主要富集于MAPK信号通路、Wnt信号转导通路、癌症相关的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中及在调节细胞进程、蛋白装配、核酸结合等生物学功能中发挥作用。结论miR-143可能通过调节不同的靶基因及信号通路在手足口病中发挥作用,具体分子机制尚待进一步实验证实。

  • 标签: 手足口病 miR-143 miRNA 靶基因 生物信息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LISA、TPPA、RPR等检测方法用于梅毒不同时期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方法将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确诊为梅毒的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者67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ELISA、TPPA、RPR进行检测,观察三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结果ELISA检出率为96.08%,TPPA为98.04%,RPR为88.24%,ELISA和TPPA的敏感性高于RP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检测方法特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ISA和TPPA检测方法相对于RPR检测不同时期梅毒患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但是ELISA操作简单,成本便宜,可作为临床筛查和诊断梅毒的首选方案。

  • 标签: 梅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 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敏感性 特异性
  • 简介:摘要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特异的存在于神经元及神经内分泌细胞中,是中枢神经特异蛋白质。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神经元烯醇化酶是中枢神经元损伤的敏感和特异标志,而且,血清中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的水平的变化与小儿疾病早期诊断、临床预后等方面密切相关。

  • 标签: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小儿疾病 相关性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慢性非特异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慢性非特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给予对照组中药内服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结合针灸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71.1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慢性非特异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 中药内服 治疗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免疫治疗变异性鼻炎发生脱落原因,并作出相应对策。方法对免疫治疗182例,年龄在4—60岁变应性鼻炎患者用电话进行随访了解不能坚持治疗原因,并对脱落原因进行分析。结果1年内发生脱落79例,脱落率为43,41%。其中,3个月内脱落率为11.54%,6个月脱落率为18.13%,1年内脱落率为13.74%。脱落原因前3位分别为症状转好停用,疗效不佳,疗程过长。结论舌下含服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脱落率较高,在用药前后对患者进行包括理解治疗效果及疗程,不良反应的应对,电话随诊等干预有利于脱落减少。

  • 标签: 舌下脱敏 变应性鼻炎 脱落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在前列腺良恶性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4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前列腺癌(Pca)3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72例,和60例健康人群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PSA值的测定。结果BPH组、PCa组与正常对照组PSA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SA结合影像学检查,和临床情况可大大提高了对PCa诊断的特异,为PCa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依据。

  • 标签: PSA 列腺良恶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在健康体检人群肿瘤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进行治疗的55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5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通过生物试剂盒对血清中的水平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检查后,研究组血清中的TSGF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的TSGF含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说明了恶性肿瘤的血清TSGF明显有升高现象。结论肿瘤患者血清中TSGF的含量与恶性肿瘤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应用到临床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中,具有筛查早期恶性肿瘤的作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特异性生长因子 TSGF 肿瘤筛查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轻、中度慢性非特异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治疗的疗效。方法对照组39例用.美沙拉秦肠溶片口服,替硝唑或美洛西林钠注射液静滴、美沙拉秦(5-氨基水杨酸)栓剂外用,治疗组46例在与对照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治愈率分别为47.83%和12.82%,有效率分别为73.90%和43.59%,两组比较钧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优与对照组。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适合于临床应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中西医结合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非特异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并且研究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2009年1月-2010月期间,回顾性分析我院中医内科门诊,确诊为慢性非特异溃疡结肠炎患者50例,进行中医中药治疗。结果针对本组本组50例患者,治愈30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2例,通过分析,总有效率96.0%。结论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此病具有显著的抗炎杀菌,能够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从而更加有效防治慢性非特异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 标签: 结肠炎 溃疡性 中医中药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采用甲状腺细针穿刺联合血清中特异标志物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3月—2019年6月期间所接纳治疗的确诊为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5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采用甲状腺细针穿刺法联合血清标志物检测)以及对照组25例(采用单一甲状腺结节穿刺细胞学检查),并对检查后的血清特异标志物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结果观察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头状甲状腺患者实行甲状腺细针穿刺联合血清特异标志物检查能够更好地对患者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血清 检测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