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DTA-K2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EDTA-PTCP)患者血细胞分析中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准确分析及处理手段。方法收集21例EDTA-PTCP患者EDTA-K2抗凝静脉血及枸橼酸盐抗凝静脉血各2ml,充分混匀后15min、30min、60min、90min、120min后,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进行血小板数量检测,并制备血涂片进行瑞氏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血小板形态及分布情况。结果EDTA-PTCP患者EDTA-K2抗凝静脉血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正常值,并随检测时间延长血小板数量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DTA-K2抗凝静脉血结果比较,枸橼酸盐抗凝静脉血血小板计数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检测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下观察显示EDTA-K2抗凝静脉血血涂片中血小板成多少不等的聚集团块,并随时间延长聚集的血小板个数明显增多;枸橼酸盐抗凝静脉血血涂片中血小板大小、形态规则,成单个、散在分布。结论针对EDTA-PTCP患者,用枸橼酸盐抗凝静脉血代替EDTA-K2抗凝静脉血用于血小板检测,可纠正由EDTA-K2作为抗凝剂引起的血小板假性减少,避免临床误诊、误治。

  • 标签: EDTA-K2 枸橼酸盐 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血小板减少剖宫产手术中的具体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术的血小板减少产妇5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9例)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29例)实施椎管内麻醉,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51.7%vs75.9%),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全身麻醉相比,椎管内麻醉可有效改善新生儿评分水平,减少窒息发生,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椎管内麻醉 全身麻醉 血小板减少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thrombocythemia,ET)应用阿司匹林及奥扎格雷对血小板(PLT)功能的影响,探讨血小板功能干预治疗药物的选择。方法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治疗;另选取26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治疗不同时期血小板表面的CD62P、PAC-1水平。结果ET患者血小板CD62P、PAC-1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应用阿司匹林及奥扎格雷均可明显降低CD62P、PAC-1,p<0.05;停药3个月后奥扎格雷组CD62P及PAC-1指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p<0.05。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T患者血小板功能异常活化,我们应重视PLT功能的干预治疗,阿司匹林具有作用持久的特点,但对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可选择周期性应用奥扎格雷改善PLT功能,防止血栓发生。

  • 标签: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功能 阿司匹林 奥扎格雷
  • 简介:摘要血站在机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的招募工作中,护理人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优良的护理队务,不仅能有效改善护士与献血者之间的关系,提高献血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还能使献血者招得来、留得住,提升血液招募的艺术与魅力,稳定充足的血源保障。促进无偿机采献血的可持续发展,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 标签: 沟通 机采血小板 献血者招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为治疗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提供新方法。方法收集2012年01月至2014年0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42例阑尾炎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1例患者,实验组21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换药;实验组应用PRP处理切口。结果对照组21例患者切口愈合的时间是(25±14)d实验组21例患者切口的愈合时间是(12±8)d,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的控制速度更快愈合也更快,比较两组差异明显。结论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对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对细菌的繁殖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 标签: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 阑尾炎 术后 切口感染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早期疗效,为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提供新方法。方法将2012年4月-2013年9月,门诊治疗60例临床分级均为C6级的慢性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PRP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0例。A组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喷涂于创面,B组用生理盐水纱条覆盖创面治疗。治疗15d评定疗效至溃疡痊愈。结果A组治疗7d及14d溃疡面积分别为(2.6±0.7)及(1.1±0.2)cm2;B组分别为(2.8±0.6)及(2.3±0.7)cm2。两组治疗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溃疡愈合时间为(12.0±1.7)d,B组为(31.0±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可有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 溃疡 富血小板血浆 创面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联合益气活血汤对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本研究30例患者,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16~75岁,创伤性溃疡16例,压迫性溃疡9例,糖尿病性溃疡5例。创面大小为1.5cm×1.0cm~6.0cm×7.5cm。部位四肢19例,躯干2例,头部3例,臀部6例。所有创面均彻底清创,清除坏死及不健康的肉芽组织,直至创面少许渗血为止。对于PRP制备过程中必须严格无菌(山东威高PRP制备套装)。PRP创面注射,无菌透明薄膜密封创面,术后创面加压包扎。每隔7~15天换药1次。术后当日起内服本单位制剂益气活血汤,药物组成生黄芪40g、炒党参20g、当归12g、炒白芍12g、丹参9g、川芎9g、生大黄9g、炙甘草6g。对糖尿病溃疡患者控制血糖水平。结果治疗组15例创面完全愈合12例,部分愈合2例,皮瓣转移后愈合1例。无伤口肌肉和骨组织外露。对照组15例创面完全愈合7例,部分愈合4例,3例经换药创面无明显愈合征象,肉芽组织不新鲜,渗液较多,创面不宜手术植皮;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V1为(11.98±2.44)ml,V2为(1.17±1.06)ml,治疗组创面缩小体积为(10.82±1.49)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P联合益气活血汤有效促进软组织缺损修复,缩短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愈合时间。

  • 标签: 富血小板血浆 益气活血汤 难愈合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本组旨在观察在ACS治疗过程中,3联抗血小板疗效与出血风险评估;方法262个ACS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联抗血小板组)和对照组(2联抗血小板组),两组间年龄,性别,发病到医院就诊时间无明显差异,观察24小时和一周病人出血情况,出血程度判断标准分为严重出血,中度出血和轻微出血,终点事件为死亡;结果24小时和一周两组间终点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严重出血和中度出血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轻度出血发生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3联抗血小板治疗ACS是安全可靠的,对于高龄(超过70岁),女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替罗非斑应适当减量。

  • 标签: ACS 3联抗血小板 替罗非斑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脾切除手术的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3年9月间收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93例病例情回顾性分析,其中28例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后转行脾切除手术,术后随访5年。分别于术后3天、1周、1月、半年四个时间点复测血小板水平,比较手术前后血小板计数和各时间点总有效率差异。结果28例患者术前平均血小板计数为(35.6±8.4)×109/L,术后3天、1周、1月、半年复测平均血小板分别为(186.5±37.1)×109/L、(367.0±54.9)×109/L、(322.8±46.3)×109/L和(168.5±23.4)×109/L,结果显示术后血小板技术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天、1周、1月、半年总有效率分别为78.57%、96.42%、82.14%和92.85%;结果显示脾切除术后总有效率高且稳定。结论脾切除手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安全有效,且血小板上升迅速,并稳定维持在正常水平。

  • 标签: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脾切除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探讨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的关系。应用免疫胶体金法检测100例ITP患儿(病例组)和10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血清中的Hp抗体,比较这两组儿童Hp抗体阳性率的差异。病例组血清Hp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不同年龄间的血清Hp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诊断组和持续慢性组ITP患儿的血清Hp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TP的发病可能与Hp感染有一定关系。血清Hp抗体阳性率与患儿的病程、年龄无明显相关。

  • 标签: 儿童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幽门螺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的松联合低分子肝素应用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血液科ITP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观察组予以强的松联合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强的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以及治疗后1、2、3月的血小板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治疗后1、2、3月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有效率为69.04%,观察组88.10,观察组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强的松应用于ITP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明显提高了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低分子肝素 强的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期小剂量激素治疗对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5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及小剂量组(52例),两组均常规使用IVIG及其他支持疗法,常规组予泼尼松口服,剂量每日2mg/kg,分3次服,血小板水平正常后逐步减量,总疗程不超过4周。小剂量组予泼尼松口服,剂量每日0.25mg/kg,总疗程为3周。统计分析两组在血小板计数上升至50×109/L、100×109/L时的治疗时间,停药后3月及6月复发率及两组激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上升至50×109/L所需时间无明显差异,t检验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上升至100×109/L小剂量组所需时间更长,经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停药后1月、3月小剂量组复发率均比对照组低,但经过卡方检验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较小剂量组高,组间卡方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激素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确切,与传统剂量治疗疗效无差异,且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肾上腺皮质激素 小剂量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及其联合应用在脑卒中患者抗小板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7例缺血性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1患者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照组2患者给予口服氯吡格雷,观察组患者给予联合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结果用药前三组患者AA及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三组患者血小板抑制率均明显高于用药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1患者AA途径血小板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患者;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2患者在ADP途径诱导下血小板抑制率较对照组1明显提高。结论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能够有效提高血小板抑制率,抑制血小板聚集,是缺血性脑卒中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缺血性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相关性,探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案对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6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ITP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与强的松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89.5%和68.4%,且在治疗后随访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一年的复发率分别为42.1%和73.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方案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ITP患者时,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较低的临床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市近7年来无偿单采血小板献血人群的结构和分布特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加强成分献血宣传。方法查阅本市近7年无偿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档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偿单采血小板献血人群总的趋势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接近41;年龄以30-49岁年龄段为主,占总人数的66.77%;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捐献频率为6.74,单次捐献双份率为70.42%;职业以工人和自由职业人员为主,文化程度以大专以下居多。结论本市无偿单采血小板献血人群以工人和自由职业人员为主,公务员、学生、军人所占比例较低,单采血小板捐献频率和捐献双份率高于国内其他报道,保障了我市单采血小板的供应。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献血人群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一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5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给予单纯静脉滴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1.0g?d冲击治疗,对照组给予丙种球蛋白+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80.0%、治疗所需天数3.78±2.14,对照组临床有效率56.0%、治疗所需天数4.79±2.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一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可有效的提升血小板计数,且用药方便,值得将甲基强的松龙作为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一线药物推广应用。

  • 标签: 甲基强的松龙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ysmexXE-50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正常而其他血小板相关参数缺失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方法将200例SysmexXE-5000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正常而其他血小板相关参数缺失的标本进行涂片,瑞氏染色后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异常形态。结果在200例SysmexXE-5000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正常而其他血小板相关参数缺失的标本中,镜检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形态红细胞或(和)异常形态血小板增多。结论当遇到SysmexXE-5000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相关参数缺失时,应将标本涂片,瑞氏染色后进行显微镜复检,并对镜检结果作相应备注描述。

  • 标签: 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 血小板相关参数缺失 红细胞,血小板异常形态 镜检 血小板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63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接受糖皮质激素,实验组接受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为93.9%,而对照组为80.0%,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糖皮质激素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