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手术后深静脉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骨科手术后并发深静脉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血小板、D-二聚体、INR等指标与临床体征。结果溶栓前后患者大腿肢体周径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D-二聚体、INR等指标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凝、溶栓、抗血小板聚集协同治疗骨科手术后深静脉具有显著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骨科 术后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产科术后下肢静脉(DVT)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2016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妇产科术后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43例患者采用利伐沙班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观察组治疗后INR、D-二聚体、膝上盖直径及膝下盖直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产科术后下肢静脉患者采用利伐沙班治疗有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妇产科 下肢静脉血栓 利伐沙班 低分子肝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预防卧床患者下肢静脉(DVT)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43患者,按患者住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70)例、观察组(7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DVT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且观察组患者DVT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预防卧床患者下肢静脉中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下肢静脉血栓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血栓压力袜在膀胱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02月—2017年12月在我泌尿外科住院的72例膀胱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抗血栓压力袜预防下肢深静脉,两组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治疗情况。术后3~7天对可疑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有无深静脉形成。结果实验组DVT形成0(0.0%)例,对照组DVT形成6(16.7%)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配合抗血栓压力袜能有效预防膀胱癌根治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形成。

  • 标签: 抗血栓压力袜 膀胱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骨科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主体,并将之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干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下肢深静脉发生率干预组6.7%,参照组26.7%,P<0.05;患者满意度干预组93.3%,参照组80.0%,P<0.05。结论对骨科手术后患者积极开展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的出现,提升护理满意度,可推荐应用。

  • 标签: 骨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神经外科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肢静脉的发生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在脑卒中患者护理工作中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下肢深静脉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预后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下肢深静脉血栓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术患者共58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发生率,比较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静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出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0)。结论对于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积极的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下肢静脉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值得积极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预见性护理 下肢静脉血栓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藏医特色外治坐楞疗法及口服藏药,在临床上治疗下肢静脉及其引起的血液回流障碍下肢坏疽。方法采用口服藏药,五味甘露坐楞每天做2次。结果藏医特色外治疗法治疗下肢静脉疗效显著,愈后良好。

  • 标签: 藏医坐楞疗法 五味甘露足浴 下肢静脉血栓 血液回流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行脑出血手术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后其下肢静脉(DVT)的发生率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61例行脑出血手术的患者进行分析,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观察其护理后DVT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护理后DVT发生率分别为0.00%、6.90%,观察组明显较低,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对行脑出血手术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其DVT发生率,值得广泛采用。

  • 标签: 下肢静脉血栓 脑出血 集束化护理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留置PICC后发生上肢静脉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89例乳腺癌患者术后行PICC置管后发生15例上肢静脉(UEVT)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经治疗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后,13例UEVT患者经彩超检查血栓完全消失,无需拔管,2例经保守治疗无效予以拔除PICC管,均未发生肺栓塞。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行PICC化疗过程中UEVT的形成与PICC管直接相关,也与乳腺癌本身有无转移、药物治疗及患者活动度有关,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防止UEVT的发生。

  • 标签: PICC管 乳腺癌 UEVT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静脉形成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共有80例。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为两组,试验组(n=40例)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n=40例)进行基础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40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术中血流速度以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远远优于对照组,形成明显的护理干预优势,呈现出P<0.05的最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静脉形成中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具有推广应用的实效性。

  • 标签: 护理干预 妇科腹腔镜术 预防 下肢静脉血栓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D-二聚体(D-Dimer,DD)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一个DD水平的临界参考值,初步为临床提供一个参考标准。方法收集在我院就诊的下肢骨折并进行手术的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deepvenousthrombosis,DVT)的患者为DVT组;术前、术后均未发现DVT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于术前两天和术后三天检测DD水平并行超声检查。结果DVT组术前以及术后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术后DD浓度均有升高表现。ROC曲线结果显示,当取DD水平>3.7mg/L为临界值时,诊断效果最佳。结论本研究认为,当以血浆DD水平大于3.7mg/L作为临界值时可以较好的评价患者DVT形成情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的临床处理措施。方法将我院骨科在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的处理方法。结果30例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患者中,下肢髂外静脉12例,小腿部深静脉10例,混合型深静脉6例,混合型肾动脉血栓2例。所有患者经过药物促进或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症状得到缓解和治疗。结论对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患者进行及时诊治,缓解临床症状,可促进其康复,适合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骨科创伤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处理
  • 简介:摘要研究骨科大手术深静脉预防技术推广与应用,同时探讨适宜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宜技术推广机制、模式。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技术推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偏瘫脑梗塞患者中行早期运动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形成。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偏瘫脑梗塞120例患者(在2016年5月22日至2017年5月22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早期运动护理,有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有6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68.91±6.31)分、NIHSS(9.41±1.22)分、静脉流峰速度(21.33±3.85)cm/s、血流速度(17.42±2.65)cm/s、下肢深静脉形成(1.67%)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运动护理用于偏瘫脑梗塞患者中效果显著,能够预防下肢深静脉形成。

  • 标签: 偏瘫脑梗塞 早期运动护理 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妇科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形成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纳入77例自2017年2月至2017年11月间在我院妇科进行治疗的患者,将纳入对象随机分为对比组和探究组,对比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探究组患者应用预防性护理干预。结果对比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2.9±2.3)天,探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7.4±2.3)天,2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9.2913,P=0.0198)。对比组术后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为15.79%,下肢深静脉发生率为18.42%,探究组术后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为5.13%,下肢深静脉发生率为5.13%,2组患者下肢肿胀疼痛率以及下肢深静脉发生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妇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降低下肢深静脉形成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妇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折后并发肺血栓栓塞的防治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32例骨折后并发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均为骨折术后卧床休息,且术后2周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咯血等症状,部分患者伴随呼吸频率和心率加速、口唇发绀、肺部湿罗音等症状。确诊为肺血栓栓塞后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骨折术后容易并发肺血栓栓塞,需要尽早进行治疗,才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骨折手术 肺血栓栓塞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采取辛伐他汀联合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9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60例参与本项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两组,各30例。对参照组采取基础治疗,对实验组采取辛伐他汀联合低相对分子治疗肝素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血气指标等。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血氧饱和度、PaO2、凝血酶原时间均较低,PaCO2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和参照组的治疗效果为93.33%和66.67%,组间数据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采取辛伐他汀联合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辛伐他汀 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静脉形成后护士早期发现、及时对症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例乙状结肠癌患者PICC置管后7月余发生右贵要静脉、腋下静脉形成的原因,总结溶栓、抗凝治疗及严密观察等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该患者成功保留PICC导管并输液,出院时无血栓后并发发生。结论PICC置管后需警惕静脉发生,应重视患者主诉,早期发现静脉症状并及时诊断,做好心理护理、患者血栓侧肢体的护理及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的观察与护理。

  • 标签: 乙状结肠癌 PICC置管 静脉血栓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