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贫血、血红蛋白水平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关系。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17例ASO(ASO组)和21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结甲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进行测定。结果下肢ASO组贫血人数所占比率为43.8%,结甲组为7.1%(P<0.05);下肢ASO组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低于结甲组(P<0.05);下肢ASO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低于结甲组(P=0.164)。结论下肢ASO患者中贫血发生率高,血红蛋白相关指标与下肢ASO发生呈负相关,纠正贫血是治疗下肢ASO的重要部分。

  • 标签: 贫血 血红蛋白 动脉硬化 闭塞性
  • 简介:目的评价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腔内治疗的32例(43条患肢)下肢ASO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其疗效。结果30例(40条患肢)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或较前明显减轻,治疗后踝肱指数(ABI)0.62±0.15,较术前(0.35±0.15)明显提高(P<0.05)。随访时间3~15个月,13例患者仍存在间歇性跛行,2例术后3个月对侧股浅动脉以远部位动脉狭窄闭塞,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后症状缓解,其他病例症状缓解。结论腔内介入治疗下肢ASO短期疗效满意,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动脉硬化闭塞症 支架植入术 血管成形术
  • 简介:<正>目的:虽然目前有很多文献报道了精索静脉曲张切除术对精液参数有改善,但术后精液质量改善需多长时间并未很好明确。本文旨在研究术后精液参数随时间变化情况。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精索静脉曲张切除术治疗低生育力的30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进行至少2次精液分析,并在术后第3、第6个月时复查精液情况。

  • 标签: 精液参数 精索静脉曲张切除术 术后 材料与方法 分析应用 长时间
  • 简介: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留置针的诸多优点已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许多医院都将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护理工作效率 临床应用 临床输液治疗 血管刺激性 危重患者
  • 简介:1病例资料例1、患者,女,48岁,因'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拟右侧股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治疗。以腹股沟韧带下2.0~3.0cm,股动脉搏动内侧0.5~1.0cm为穿刺点,穿刺2次穿刺成功,导管插入长度为20cm,置管后行血液透析治疗。置管透析当天晚上查房时见患者置管处敷料湿润,详细询问患者,诉可能与小便时污染有关,立即换药、更换无菌敷料,第2天血液透析前换药,患者置管处仍见敷料湿润,挤压置管处可见少许无色液体渗出,换药后行B超检查提示导管位于股静脉管腔内,

  • 标签: 股静脉置管 血液透析 无菌敷料 穿刺点 尿毒症期 腹股沟韧带
  • 简介:目的观察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联合血管内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2月,对采用股动脉血管内支架治疗的26例下肢ASO患者的跛行距离及踝肱指数(ABI)进行观察。结果术后1个月,间歇性跛行距离由(124.6±32.2)m增加到(552.7±137.5)m,ABI由0.62±0.04增加到0.94±0.06,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支架通畅率为100%,2年通畅率为92.3%。结论PTA联合血管内支架置放是治疗下肢ASO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血管成形术 支架 动脉硬化闭塞症
  • 简介:丙泊酚作为一种新型的静脉麻醉药,以其起效苏醒迅速完全、持续输注后无蓄积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然而,丙泊酚在静脉注射过程中常使患者感到明显疼痛,其发生率为28%~90%[1].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传统方法是在注射丙泊酚前静脉推注小剂量利多卡因,但其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本研究采用局部静脉麻醉的方法,即推注利多卡因前加用压脉带来延长利多卡因在小静脉的停留时间,缓解丙泊酚注射痛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利多卡因 预防 丙泊酚注射痛
  • 简介:美国肠外与肠内营养协会把机体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乳、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水等七大营养素按比例混合在一个输液袋中,称为全营养混合液(TNA)。外周静脉已越来越成为输注全营养混合液的重要途径。近2a来我们对46例危重患者和围手术期患者通过外周静脉进行营养代谢支持,取得满意效果。我们认为短期输注全营养混合液时可优先选用外周静脉

  • 标签: 外周静脉 全营养混合液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曲张合并小腿溃疡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2例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合并溃疡的患者施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抽剥术,并从腹股沟切口处取中厚皮瓣移植于溃疡面。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拆除缝线后曲张静脉均消失。32例移植皮瓣全部成活,28例植皮皮瓣I期愈合,4例植皮皮瓣Ⅱ期愈合。28例获得3个月~1年随访,下肢静脉曲张和溃疡未再复发。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抽剥术,并从腹股沟切口取中厚皮片移植于溃疡面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合并溃疡,手术方法简单、有效。

  • 标签: 大隐静脉曲张 溃疡 皮肤移植
  • 简介:<正>1临床现象让我们来看看临床上的现象,先看下肢静脉曲张的病患肢体的分布情况(见表1)。这只是有关下肢静脉曲张文献的一小部分,遗憾的是,大多数相关文章只提单侧肢体和双侧肢体的数量,而不提左右侧肢体的分布,这说明大多数作者认为下肢静脉曲张与哪一侧肢体并无关联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髂总静脉 治疗 双侧肢体
  • 简介:目的探讨盐酸沙格雷酯(安步乐克)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疗效。方法下肢ASO患者60例,口服安步乐克100mg,3次/日,共8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肢的症状与体征、双下肢超声检查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变化。结果6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19例(32%),良好25例(41%),改善12例(20%),无效4例(7%),总体改善率93%;治疗后左、右下胫后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分别由治疗前的(39±5)cm/s和(40±6)cm/s增加为治疗后的(49±7)cm/s和(50±8)cm/s,踝肱指数从治疗前的0.6±0.1增加到治疗后的0.8±0.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步乐克治疗ASO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5-HT2A受体拮抗剂 盐酸沙格雷酯
  • 简介: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导丝环甲膜下气管穿刺逆行导引气管插管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逆行气管插管患者60例,ASAⅡ一Ⅲ,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A组予一次性中心静脉包中中心静脉导丝逆行导引,B组予一次性硬膜外穿刺包中硬膜外导管逆行导引。观察逆行导引插管一次性成功率,插管时间,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并发症的发生。检测麻醉诱导前(TO)、诱导后置入导引导丝后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退出导引导丝即刻(T3)的收缩压(systolicpres-sure,SP),舒张压(diastolicpressure,DP)及HR。结果插管成功率100%。A组从诱导开始到退出导引导丝时间为(220.5.4土25.6)S,快于B组从诱导开始到退出导引导丝时间(430.7土24.3)s,P〈0.05。两组间TO、耶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B组中T1、他的SP、DP和HR较A组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与哟比较,A组的sP和HR在,12明显升高(P〈0.05),而DP各时点均无明显变化(P〉0.05);B组的SP、DP和HR均在T1、T2明显升高(P〈0.05)。插管时患者SPO:均在98%以上。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导丝环甲膜下气管穿刺逆行导引气管插管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逆行引导气管插管。

  • 标签: 插管法 气管内 导管 中心静脉
  • 简介: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之一,在我国发病率8.6~16.4%,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术式存在创伤大、出血多、住院时间长及术后活动不便等缺点。因此,微创是目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主流趋势。1996年瑞士人Müller开展一种经小切口金属钩去除下肢曲张浅静脉的手术,称作Müller术。我院2008年7月—2010年6月采用Müller术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36例,

  • 标签: 大隐静脉曲张 Müller术 微创治疗
  • 简介:血液透析是指溶质通过半透膜,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方向运动。血液透析包括溶质的移动和水的移动,即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人工肾)内借半透膜接触和浓度梯度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向透析液移动,透析液中的钙离子、碱基等向血液中移动。

  • 标签: 颈内静脉 留置导管 血液透析
  • 简介:患者女,54岁。1年前因心房纤颤在外院行射频消融术,术后患者自觉右下腹股沟处疼痛伴右下轻微肿胀,明显胀痛,伴皮肤温度升高,活动后较明显,休息后缓解,射频消融术后长期使用华法林。1年来,右下肿胀反复出现,性质及程度基本同前。患者9年前有右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史。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入住我院。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股浅动静脉瘘 医源性 射频消融术后 术后患者 大隐静脉曲张
  • 简介:<正>本中心采用手助腹腔镜技术,使用Hem-O-lock阻断肾蒂,治疗2例左肾癌合并肾静脉癌栓病例,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病例1:患者,男,60岁,因"发现左肾占位6年,血尿半年"入院。B超及CT检查示:左肾下极9cm×7.3cm×6.5cm占位并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左肾静脉癌栓形成,栓子末端平腹主动脉(图1)。2012年7月12日在全麻下行手助腹腔镜左

  • 标签: 肾静脉癌栓 腹腔镜技术 手助腹腔镜 肾癌 腹主动脉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 简介:目的评价经皮穿刺激光腔内闭合小腿交通支静脉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合并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全组36例(42条肢体)下肢大隐静脉曲张伴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患者均行大隐静脉全程加下肢浅表曲张静脉穿刺激光烧灼闭合,同时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激光腔内闭合有病变交通支静脉。结果全组42条肢体术前检查有82支病变交通支静脉,术后随访1~18个月内彩超检查证实82支交通支静脉闭合。C6级的10条小腿溃疡肢体,于术后2~8周全部愈合。结论经皮穿刺激光腔内闭合小腿交通支静脉,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合并交通支静脉病变可行的微创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创伤小,对于合并有小腿溃疡的患者尤为适宜。

  • 标签: 大隐静脉曲张 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 激光 微创
  • 简介:目的对从同一患者血液和静脉插管中分离的两株抗酸阳性细菌B0793、V1948进行菌种鉴定。方法广谱PCR扩增细菌的16S核糖体核糖核酸(16SrRNA)基因与核糖核酸(RNA)聚合酶β亚单位(rpoB)基因,测序其核苷酸序列并与相关菌种进行同源性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以传统的表型实验对基因鉴定的结果进行验证,并参考CLSIM24-A的方法和解释标准进行分离株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该2株细菌均为血平板上生长缓慢的革兰染色着色较淡的抗酸阳性杆菌,但2株细菌的菌落形态差别较大,B793在血平板培养4d形成直径1cm、米黄色、圆形、突起、不溶血、易乳化的光滑型菌落,V948则为直径约2cm、米黄色、豆腐渣样、边缘不规则的粗糙型菌落。16SrRNA基因和rpoB基因序列与富西亚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phocaicum)的同源性均在99%以上,其半定量触酶、68℃触酶试验、5%NaCl耐受试验与脲酶试验阴性,亦符合富亚分枝杆菌的特征。结论该2株抗酸阳性细菌在分类学上属于富西亚分枝杆菌,其光滑型/粗糙型菌落变异为国际上首次发现。

  • 标签: 分枝杆菌 16S核糖体核糖核酸 聚合酶β亚单位 序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