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儿童如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他们幼小而脆弱。近年来大多数儿童因用药不当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况,甚至死于此中,对每个家庭、社会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文章将从当前儿童用药的现状进行分析,如何提高儿童安全用药安全性出发来展开讨论。

  • 标签: 儿童用药 安全 思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血管疾病患者风险警示教育提高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7.01-2019.06在我院接受教育的88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每一位患者的不同病情,给予针对性的健康处方和预防措施,观察患者的应用降压药的依从性情况。结果高血压患者在心血管疾病患者风险警示教育前,依从率为,在教育后的用药依从率,显著升高(P<0.05)。此外,患者的教育前血压达到标准率为,教育后的血压标准率为,明显提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患者风险警示教育,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患者风险警示 高血压 依从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对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警示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重症监护室500例及加床30%的515例科室感染消化科住院患儿,对其各自实施两组划分,分别对管理组和对照组,另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上报的不良事件病历120例,对其实施回顾性分析。结果所选取1202例不良事件当中,重症监护室、床位使用率为115%以上科室及一般科室在不良事件发生病例分别为51例、58例和111例,所占比例分别为42.%、49%和91.33%;重症监护室两组组患儿当中,管理组和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分别为3例和12例;感染消化科两组当中,管理组和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分别为2例和10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则分别为0.2%)和1.01%.结论针对儿科患儿,对其运用腕带卡片及建立护理档案相应护理风险警示标识方式,不仅可实现护理效率的提升,还可降低护理意外的发生,能够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 标签: 护理风险警示标识 儿科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护士风险预警标志在儿医院护士安全管理中起到了重大影响,对于提升儿医院护士的安全以及降低护士流程中差错产生的经营风险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将对危险性警告标志的目的、种类和情况开展研究,以分析护士危险性警告标志在儿科疾病护士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意义,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 标签: 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儿科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案例分析探讨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应用于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前来我院就诊的120例患儿,将所有病人根据随机分组方法设置为参考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人。对照组病人实施日常标准化护理方案,参考组实施以对照组为基础,联合风险警示标识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儿出现不良事件的比 例和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比例。结果:护理后,参考组患儿出现不良事件的比例11.67%,明显小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具有统计学的价值(P

  • 标签: 护理风险警示标识 儿科护理 安全管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儿科实施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安全管理干预后,儿科护理风险处理能力。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儿科实施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安全管理,将此期间的170例儿科患儿作为研究组,将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未实施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安全管理的170例儿科患儿作为参照组。对比两组儿科护理风险处理能力。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护理风险处理能力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儿科实施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安全管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儿科护理风险处理能力,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风险警示标识 儿科护理 安全管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药师参与病区备用药品管理的用药安全效果。方法在2015年的2到2018年2月,我院选取病区备用药品86种,这些药品规格为92个,来自于12个科室,分析药品管理中出现的不合理基数。结果通过分析了解到,住院药师参与后不合理的药品管理数量明显减少。结论住院药师参与到病区备用药品管理中,能维护用药安全性,适合院内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住院药师 病区备用药品管理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门诊处方以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儿用药安全。方法挑选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儿科门诊的4240张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联合用药与不合理用药处方。结果每张处方用药1~8种,平均用药(5.21±2.84)种;4240张处方中,注射剂或者静脉用药处方1875张,占调查处方的44.22%;联合用药处方3840张,占调查处方的90.57%;不合理用药处方210张,占调查处方的4.95%。结论我院儿科门诊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不合理处方所占比较小;临床药师需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原因,敦促门诊医师尽早对不合理用药情况给予纠正,促进儿科用药安全有效,以保障患儿生命健康。

  • 标签: 儿科门诊处方 合理用药 患儿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对改善临床用药质量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所有住院患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1月2日-2016年2月1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50例住院患者)、对照组一组(50例住院患者),分别实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和常规调配,将两组住院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住院患者的用药质量安全评分(80.25±5.01)分高于对照组患者(70.23±2.01)分(P<0.05);观察组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度92.00%高于对照组患者70.00%(P<0.05)。结论通过实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措施后,能保障住院患者临床用药安全,预防不良情况发生,能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 临床用药质量安全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