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措施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96例脑卒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的实施与临床效果,进一步分析院前急救转运及护理的意义,指导临床院前护理实践。结果通过细致、周密的转运前准备,96例脑卒中患者在院前综合急救护理路径实施后,治愈好转92例,死亡4例.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实施前后,NIHSS、GCS评分比较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病情凶险危急,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拓展了护理范畴,综合性的急救护理措施能为治疗赢得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脑卒中 院前急救 护理路径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2月9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抢救成功率;转运的时间、急救之前评估的时间、昏迷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结果实验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转运的时间、急救之前评估的时间、昏迷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神经功能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神经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重度颅脑外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转运、评估、抢救时间而提升抢救成功率,促使患者神经功能更好改善。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 急救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改善急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0例急救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接受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急救护理质量作研究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救患者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可有效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急救效果,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率,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救护理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护理质量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医疗检验设备、检验技术日新月异,就医环境大大改善,看病就诊的病人越来越多。为了让病人享受到更快更好的服务,完成不断增加的检验工作量,本文对医疗检验设备的使用与管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 标签: 医疗检验设备 使用 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器械从出不穷,其在临床诊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新的医疗器械设计,必须满足当今社会对于高质量医疗服务的要求。同时,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常见医疗器械的日常维护保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 标签: 医疗器械 人体工程学 维护保养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塞是内科常见急症,其发病急、死亡率高,正确有效的院前急救可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我院急救中心从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共抢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22例,由于早期处理得当,除4例在到达现场时患者已心跳、呼吸停止死亡外,其余均抢救成功。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电击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97例2014年3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现场急救的电击伤患者,回顾性分析以上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和院前急救护理资料。结果在30min内存活的患者人数有95例,30min内死亡的患者人数有2例,则30min内存活率为97.94%;50例轻型患者大多无损伤或者仅局部肢体电损伤,转送医院进行观察或治疗;47例重型患者中出现现场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有44例,36例患者在接受电话治疗后进行单纯胸外心脏按压至专业急救人员持续复苏,有2例患者在30min内死亡。结论院前急救应用于电击伤患者中的效果十分理想,第一目击者将电源安全切断、积极进行单纯胸外心脏按压、医护人员现场急救等措施能够有效挽救电击伤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电击伤患者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改善急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0例急救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接受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急救护理质量作研究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救患者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可有效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急救效果,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率,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救护理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护理质量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疗设备耗材在医院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实验组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对我院25项医疗设备耗材采用精细化管理,对照组为2015年3月~2016年3月未实施精细化管理的25项医疗设备耗材进行对比,观察管理期间医疗设备耗材的耗损率、不良医疗事件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医疗设备耗材的耗损率与管理期间因医疗设备耗材原因出现的不良医疗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精细化管理后医疗设备耗材的耗损率有效降低,医院医疗护理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也大幅度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医疗设备耗材 精细化管理 医疗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研究产后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5月接受的42例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对患者开展补血补液、病情观察与快速扩容等治疗和护理工作,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系列的急救护理操作,41例患者脱离生命危险且痊愈后出院,1例死亡。结论在临床上,产后失血性休克属于常见的产科危重病症之一,其死亡率偏高,若抢救及时,可大大降低产妇的死亡率,便于增强预后效果。

  • 标签: 产后失血性休克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突发室颤的急救、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救心肌梗死突发室颤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急救以及护理后,57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有3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是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强化急救心肌梗死突发室颤患者抢救、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急救心肌梗死 突发室颤 急救工作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咳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通过调查我院87例肺结核咳血患者咯血时间、咯血量、咯血先兆、咯血时的情绪及伴随身心状况包括神志、呼吸等变化,特别是大咯血窒息的先兆表现,同时结合患者的血液、痰液、胸片、气管镜等检查结果进行护理评估及观察,从而采取有效措施。结果87例患者5例死亡,82例好转出院,提高了肺结核咯血患者的预后。结论大咯血是急危重症,及时准确评估大咯血先兆以及窒息的表现,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告知大咯血的应急处理以及抢救设备随时处于备用状态对抢救具有重要意义。抢救时一定要争分夺秒,还要娴熟、敏锐、镇静,尤其是护理工作一定要跟得上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肺结核 咯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妊娠合并癫痫的护理干预效果以及急救处理。方法收集2015年1月份-2017年2月份收治的妊娠合并癫痫的患者5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以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患者服药依从性为92.83%(26/28),较比对照组78.57%(22/28)的依从性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剖宫产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畸形儿发生率较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合并癫痫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产妇及新生儿分娩结局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妊娠合并癫痫 护理干预 急救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措施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任意选择46例从2015年3月~2016年10月于我院诊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且均对该批患者予以针对性的急救和护理。对所有患者在经过相应急救和护理后的临床效果以及生命指标进行记录且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急救和护理后,该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具体情况为均抢救成功(成功率100%),无一例死亡;其在接受急救后的各项生命指标均显著优于刚入院时的各项生命指标(舒张压、收缩压、体温、血红蛋白等),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可有效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并缓解患者病情,同时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在我院ICU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期间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数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心功能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急救治疗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时,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ICU 重症心力衰竭 急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0急救护理工作中针对常见隐患有效防范方法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1日到2017年7月1日收治的252例120急救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52例患者随机分为各126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方法来护理对照组患者;对于观察组患者,除了运用常规护理方法以外,再辅以急救护理常见隐患防范措施,最后通过向所有患者发放文件的方式得到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打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打分比对照组有明显提升,此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120急救护理过程中,运用常见隐患防范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于120急救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 标签: 120急救护理 常见隐患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在外伤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外伤急诊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50例)、研究组(50例),对照组行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危机管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护理的确诊时间为(33.66±8.76)min,急诊至手术时间为(40.97±10.58)min,住院时间为(16.88±4.63)d,均优于对照组,p<0.05,抢救成功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在外伤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实施。

  • 标签: 无缝隙一体化 急救护理 急诊急救 危机管理
  • 简介:医师临床实践积累的经验越丰富,诊治疾病则越正确有效.诊治疾病准确与否,更关键的是在于是否拥有正确的临床思维.目前,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逐渐兴起,给传统医学带来了新的变革.由于当今医学的迅猛发展,临床实践也正日新月异地进步.临床医师所面临的困难是,如何从众多资料中有效地搜索出自己所需要的且符合实际的证据,以能对病人作出及时的诊治.因此,如何掌握好正确临床思维,并将其运用于临床医疗实践中,将是每一位临床医师所面临的课题.以下谈一些个人体会.

  • 标签: 临床思维 临床实践 临床医师 临床医疗实践 疾病 临床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