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数据显示,全球年新发胃癌患者达950000例以上,有超过一半病例发生于东亚国家,其中仅我国发病例数每年就超过40万,占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40%。胃癌已成为不容忽视严重危害国民生命和健康疾病。目前,国内外针对胃癌尚缺乏特异性靶向治疗分子靶点,临床治疗手段相对单一。其中,早中期胃癌主要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而对于丧失手术治疗时机晚期胃癌患者则以化疗为主。

  • 标签: 胃癌分子分型 亚洲癌症研究组 诊断 靶向治疗
  • 简介:结核病确诊金标准为细菌学,然而其检测灵敏度不高,且在临床实践中痰液培养阳性率不超过50%。因此,临床中使用支气管镜介入方法对结核病,尤其是结核分枝杆菌检测阴性(菌阴)结核病患者进行诊断,是结核病诊治过程中重要措施。该方法通过支气管镜及其附件进入气道和肺组织内,在病变部位获取标本或组织,可进一步进行细菌学、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结核病诊断手段。

  • 标签: 支气管镜 介入 结核病 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抗磷脂综合征患者抗膜突蛋白抗体表达情况,并探讨抗膜突蛋白抗体在抗磷脂抗体相关血栓发生中可能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70例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包括50例抗磷脂抗体相关血栓患者和20例抗磷脂抗体相关反复流产者)10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抗膜突蛋白抗体及其他自身抗体阳性率。制备鼠源单克隆抗膜突蛋白抗体,加入正常人富血小板血浆中,检测其诱导血小板聚集能力;同时加入单克隆抗体和膜突蛋白,检测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结果:在50例抗磷脂抗体相关血栓患者和20例抗磷脂抗体相关反复流产患者中,抗N端膜突蛋白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6%和65%,显著高于其他自身抗体(抗C端膜突蛋白抗体、抗血小板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Ⅰ抗体)阳性率。鼠源单克隆抗N端膜突蛋白抗体有诱导血小板聚集作用,而该作用可被N端膜突蛋白抑制,但不能被二磷酸腺苷激活途径抑制物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四肽所抑制。结论:大部分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存在抗N端膜突蛋白抗体阳性,且该抗体产生可能与抗磷脂综合征患者血栓形成发病机制相关。抗膜突蛋白抗体在诊断和治疗抗磷脂综合征中应用值得进一步探索。

  • 标签: 膜突蛋白 自身抗体 抗磷脂综合征 血小板聚集
  •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在《2014年全球结核病报告》中指出,2013年全球出现900万例新发活动结核病患者,且耐多药广泛耐药结核病不断传播,新发病例数达48万例,共有150万例患者死于结核病[1]。作为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我国结核病疫情严重,而正确诊断和治疗潜伏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潜伏结核感染)则能有效降低活动结核病发病例数,

  • 标签: 干扰素γ释放试验 结核病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维生素D3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间关系。方法:共收集75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维生素D3水平分为3组,比较3组间血糖、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albuminexcretionrate,uAER)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差异。以25-羟维生素D[25(OH)D]为因变量,与上述各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并以糖尿病肾病为因变量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中,维生素D3水平不足或缺乏比例者达73.6%,而糖尿病肾病患病率为47.9%。25(OH)D缺乏组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uAER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均显著高于25(OH)D正常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uAER均呈负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D缺乏与糖尿病肾病相关(OR=1.238,P=0.004)。结论:25(OH)D缺乏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是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 25-羟维生素D 糖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排泄率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incoherentmotion,IVIM)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alkurtosisimaging,DKI)在轻中度肝纤维化诊断中价值。方法:23例弥漫肝病患者行磁共振IVIM、DKI检查CT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术。在磁共振图像上测得定量DKI相关指标和标准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快速ADC、慢速ADC、快速ADC/总ADC比例。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统计分析各磁共振指标与肝纤维化分期、Knodell组织学活动指数(炎症评分)间相关,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随着肝纤维化分期进展,MD、Dr、标准ADC、慢速ADC值均有逐渐下降趋势,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随着炎症评分程度加重,Dr值呈下降趋势,MK、Kr值呈上升趋势,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MD、Dr值、快速ADC值与肝纤维化分期之间具有中度负相关。快速ADC值与肝纤维化炎症评分之间具有中度负相关。结论:磁共DKIIVIM在轻中度肝纤维化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其中DKI中MD、Dr指标和IVIM中快速ADC值有助于肝纤维化分期诊断。

  • 标签: 肝纤维化 体素不相干运动 扩散峰度成像
  • 简介: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老年人中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均较高,且近年来PD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该病特征性病理表现主要为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胞质中路易小体(Lewybody)形成、DA能神经元变性残存神经元合成DA能力下降所致纹状体DA缺乏和胶质细胞增生。

  • 标签: 帕金森病 受体显像 报告基因显像 干细胞治疗 分子影像
  • 简介: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diseaseofthenewborn,HDN)是因母婴红细胞血型不合,母体免疫系统被胎儿红细胞致敏而产生IgG类抗体,这种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引发同种免疫溶血,其发病概率与孕妇体内IgG抗-A/B抗体效价相关[1-3]。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IgG抗-A/B抗体效价 O型血孕妇
  • 简介:目的:研究MEK-ERK信号通路在全反式维A酸(all-transretinoicacid,ATRA)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APL)细胞分化中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APL细胞株NB4作为体外模型,以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四唑氮蓝(NBT)还原实验和形态学观察评估细胞分化;应用蛋白印迹法研究细胞MEK和ERK活化状态PU.1、C/EBPβ、C/EBPε和PML-RARα蛋白含量。结果:MEK-ERK信号通路在ATRA处理早期即活化,并维持48h。抑制MEK活性,可使ATRA诱导CD11b阳性率从(87.50±4.16)%下降到(38.01±2.79)%,NBTA540值从0.507±0.009下降到0.250±0.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001);且大部分细胞形态回复到原始细胞;同时,ATRA诱导PU.1、C/EBPβ和C/EBPε蛋白表达上调也受阻。结论:ATRA可通过MEKERK信号通路调控PU.1、C/EBPβ和C/EBPε蛋白表达,诱导APL细胞分化。

  • 标签: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细胞分化 全反式维A酸 MEK-ERK
  • 简介:目的:研究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protein-73,GP7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细胞癌(primaryhepatocellularcarcinoma,PHCC)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50例经病理确诊PHCC患者、107例肝硬化患者5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IL-6和GP73水平。结果:PHCC患者血清IL-6水平(中位数147.57pg/L)明显高于肝硬化患者(中位数30.75pg/L)正常对照者(中位数0.11pg/L)(P〈0.05);PHCC患者血清GP73水平(中位数234.56ng/mL)亦明显高于肝硬化患者(中位数128.04ng/mL)正常对照者(中位数43.87ng/mL)(P均〈0.05);PHCC患者血清中IL-6和GP73阳性率(68.00%、60.00%)显著高于肝硬化患者(27.1%、37.4%)正常对照者(6.0%、2.0%)(P均〈0.05)。采用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联合IL-6或GP73诊断PHCC灵敏度分别为76.0%和70.0%,均优于AFP单独检测(灵敏度46.0%);而3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PHCC灵敏度最高,为78.0%。IL-6GP73水平与AFP水平间均无相关,AFP阴性PHCC病例IL-6阳性率为55.56%,GP73阳性率为44.45%。结论:IL-6和GP73可作为新肿瘤标志物,提高诊断PHCC灵敏度,值得进一步扩大病例样本研究验证。

  • 标签: 白细胞介素6 高尔基体蛋白73 原发性肝细胞癌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