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3 个结果
  • 简介:血管内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颅内血管疾病,如动脉瘤、动静脉瘘、动脉损失等。由于血流动力学作用、病变血管变化及栓塞材料的不稳定性,使病变与正常动脉之间的移行部分难于处理,常出现治疗不全,病变再通、复发等问题。覆膜支架是在裸支架上固定一层与组织相容的薄膜,置入血管内可以将血管病变隔绝于血流之外,建立一段人工的血流通道。利用覆膜这几家覆盖病变和相对不正常的移行部分,理论上可以即刻达到解剖学治愈的效果,但目前仅少量将覆膜支架用于颅内动脉的报道。本文报道一例鞍区肿瘤神经内镜下切除,并发颈内动脉破裂,Willis覆膜支架植入治疗的病例。

  • 标签: 神经内窥镜 颈内动脉损伤 覆膜支架
  • 简介:目的探讨影像导航下颅底骨化纤维瘤全切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影像导航、内镜辅助实施5例颅底骨化纤维瘤切除.结果术后复查肿瘤均得到全切,手术时间与传统手术相仿.结论应用影像导航辅以鼻内镜技术,颅底骨化纤维瘤可以在降低副损伤的前提下实现全切.

  • 标签: 骨化纤维瘤 颅底 影像导航 鼻窥镜 手术入路 副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优质干预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解放军第102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疼痛评分;比较2组患者术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及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肛门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h、48h、72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观察组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和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优质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轻疼痛,并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睡眠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优质护理 胃肠功能 疼痛 睡眠
  • 简介:目的观察神经刺激器定位行闭孔神经阻滞在膀胱肿瘤电切除中使用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30例膀胱侧壁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观察组用神经刺激器定位穿刺注药.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穿刺注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中麻醉药用量和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有1例出现大腿内收肌群收缩反应,优良率为14/15(93%);对照组有7例出现大腿内收肌群强收缩反应,优良率为8/15(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局麻药用量以及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利用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行闭孔神经阻滞可以提高阻滞的成功率和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膀胱肿瘤 闭孔神经阻滞 神经刺激器
  • 简介:目的探讨垂体腺瘤切除后视力下降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垂体腺瘤切除后(32只眼)视力较术前下降(下降0.2以上)的1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中,术后即完全失明3只眼,视力下降21只眼;术后24h出现视力下降5只眼:术后48h出现视力下降3只眼。结论垂体腺瘤切除后视力下降是常见并发症,可能与中损伤视神经或视交叉、瘤腔内血肿形成、瘤床填塞物过多、视神经血管痉挛、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及时发现和早期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视力。

  • 标签: 垂体腺瘤 神经外科手术 视力下降 原因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脑膜瘤切除前血管内栓塞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12例脑膜瘤,切除前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栓塞材料包括PVA颗粒、ONYX胶、明胶海绵颗粒等。结果所有病例均在颈外动脉系统进行栓塞,未出现与栓塞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切除中发现肿瘤血运减少,均在显微镜下全切肿瘤。结论按Manalfe分型Ⅰ、Ⅱ型脑膜瘤病人适合栓塞,尤其是肿瘤直径〉4.5cm,或者是有颈外动脉参与供血的颅中窝底及鞍旁脑膜瘤;对于Ⅲ、Ⅳ型,要特别慎重。另外,中也要注意避免栓塞并发症。

  • 标签: 脑膜瘤 血管内栓塞 显微手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脑脓肿发病特点和预后,以及CT定位微创穿刺联合抗生素冲洗疗法治疗脑脓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2001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62例脑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2例脑脓肿患者采用CT定位微创穿刺联合抗生素冲洗疗法;其余10例采用手术切除疗法。结果微创手术组治愈43例,治愈率为82.7%;6例好转,好转率为11.5%。开颅手术组治愈6例,治愈率为60.0%;3例好转,好转率为30.0%。术后6例患者死亡,开颅组和微创穿刺组各3例。结论采用CT定位微创穿刺联合抗生素冲洗治疗脑脓肿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创伤小,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脑脓肿 CT定位 微创穿刺 抗生素冲洗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自1992年3月到1996年5月,作者采用鼻小柱正中切开经鼻中隔蝶窦入路行垂行腺瘤切除20例,现将初步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鼻小柱 蝶窦 垂体瘤手术
  • 简介:腺样体肥大伴OSAHS是儿童常见疾病,手术治疗已成为主要治疗方法,但手术后OSAHS复发的案例不在少数,现根据各文献报导,分析腺样体肥大术后OSAHS复发的原因主要为:传统腺样体刮除等手术未完全切除腺样体,合并分泌性中耳炎、鼻-鼻窦炎等临近器官疾病,扁桃体等淋巴组织代偿增生,肥胖等。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控制炎症发生是避免腺样体切除后OSAHS复发的有效途径。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OSAHS术后复发 复发原因
  • 简介:目的:探讨桥静脉解剖位置及其中保留对窦镰旁脑膜瘤切除后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窦镰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桥静脉位于矢状窦镰旁脑膜瘤表面为Ⅰ型,桥静脉位于肿瘤深部为Ⅱ型。预后不良包括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新增神经功能障碍及死亡。结果中发现Ⅰ型95例,Ⅱ型14例,11例未发现桥静脉仅在肿瘤深部发现皮层静脉。术后早期预后不良13例(10.8%),其中死亡4例(3.3%),新增或原神经功能障碍加重9例(7.5%)。Ⅰ型病例中,52例中离断桥静脉,早期预后11例(21.1%);43例中未离断桥静脉,早期预后不良1例(2.3%);两者术后早期预后不良发生率差异显著(P〈0.01)。所有病例中,52例中离断桥静脉,早期预后不良11例(21.1%);68例中未离断桥静脉,早期不良预后2例(3.5%);两者术后早期不良预后不良发生率差异显著(P〈0.01)。结论桥静脉位于窦镰旁脑膜瘤时,中容易损伤;桥静脉一旦损伤,术后早期预后不良发生率显著增高;我们建议提高桥静脉的保留率以减少手术的直接并发症。

  • 标签: 窦镰旁脑膜瘤 桥静脉 预后
  • 简介:对于重度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而言,颈动脉内膜切除(carotidendarterectomy,CEA)是一种有效的卒中预防措施,颈动脉支架置入已经被广泛用作一种替代治疗方法。由于尚无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2种治疗方法的相对疗效,因此保护性支架血管成形与CEA比较(stent-protectedangioplastyversuscarotidendarterectomy,SPACE)试验对这2种治疗方法进行了比较。

  • 标签: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有症状颈动脉狭窄 支架血管成形术 E试验 保护性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 简介:目的探讨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治疗婴儿性偏瘫伴顽固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例婴儿性偏瘫伴顽固性癫痫的患者行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即主要以切除患者中央区和颞叶为主,并行额叶及顶枕叶的白质离断,术后随访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例患者的癫痫发作均完全控制,较术前无新的神经功能缺失。结论严格把握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的手术指征,对婴幼儿性偏瘫伴难治性癫痫患者的癫痫发作可起到良好的疗效。

  • 标签: 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 癫痫 婴幼儿性偏瘫
  • 简介: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穿刺碎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治疗方式,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分为观察组(44例,亚低温联合穿刺碎吸治疗)和对照组(36例,采用穿刺碎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GOS评分、GCS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亚低温治疗之后,观察组GOS评分和GC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7d血清CRP、IL-6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通过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穿刺碎吸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亚低温治疗 微创穿刺碎吸术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颈动脉内膜切除(CEA)后对侧颈内动脉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因一侧颈内动脉高度狭窄而实施CEA病人的临床资料,每隔1年行1次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定期检查双侧颈动脉狭窄情况。结果随访1~110个月,平均32.8个月,从实施CEA到对侧颈内动脉出现显著狭窄时间为50.7个月;出现对侧颈内动脉进行性狭窄达70%以上12例。这12例虽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或冠脉疾病,但与非进行性狭窄病人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EA术后对侧颈内动脉出现进行性狭窄的显著危险因子尚未发现,定期检查及密切观察预后非常重要。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术后水钠代谢紊乱的原因和最佳处理方式。方法对102例经胼胝体切开穹窿间入路切除巨大颅咽管瘤的病人,记录术后尿量、血电解质、抗利尿激素(ADH)、醛固酮(ALD)、皮质醇水平,比较术后激素水平变化与水、钠代谢紊乱的关系。结果本组均出现水、钠代谢紊乱,术后2周完全恢复52例,4周基本恢复33例,6周恢复12例,需长时间人工调整电解质水平5例。术后ADH、ALD和皮质醇的不足是导致术后水钠代谢紊乱的主要原因。结论颅咽管瘤切除后水、钠代谢紊乱与手术损伤下丘脑有关,紊乱类型与ADH、ALD和醛固酮的缺乏情况有关;及时给予相应激素及对症治疗,可获满意疗效。

  • 标签: 水电解质失调 颅咽管瘤 醛固酮 血管升压素类 尿崩症
  •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镜、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非复发型泌乳素垂体腺瘤患者中,32例患者的垂体腺瘤经显微镜下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切除,28例经神经内镜下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将围手术期及预后的情况进行比较,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神经内镜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0±1.6)d、出血量为(50.0±8.4)ml、手术持续时间为(97.6±9.O)min及并发症发生率7.1%(2,28),显微镜组则分别为(7.4±1.1)d、(80.4±7.4)ml、(155.0±15.7)min及34.4%(11/32),两组均相差显著(P〈0.05)。海绵窦受侵袭患者的肿瘤切除率及泌乳及月经改善情况神经内镜组也优于显微镜组(P〈O.05)。结论在神经内镜下较在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更微创,显露更清楚,相对更安全,效果更好。

  • 标签: 垂体肿瘤 神经内镜 显微镜 经鼻蝶窦外科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在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安溪县医院收治的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进行基础胸腔镜手术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手术室全面护理。比较2组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患者满意率;手术实施时间、手术依从性、术后住院的平均时间;护理前后患者疼痛数字分级(N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气胸、肺不张等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患者满意率(P〉0.05)。结论:手术室全面护理在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患者焦虑心理,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少并发症出现,患者满意率高。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研究脑肿瘤手术前后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改变,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评估血清S100B对术后脑损伤的反映能力。方法30例胶质瘤、28例脑膜瘤和15例听神经瘤患者于手术前(入院时)、手术后第1d、第3d、第7d分别采集血清;同时记录患者手术时长、肿瘤WHO级别、肿瘤体积、脑水肿体积、KPS等临床资料。设正常对照组33例,采集单次血清。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血清S100B含量。将手术前后血清S100B水平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将血清S100B水平与手术时长、肿瘤体积等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术前血清S100B水平在各脑肿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组、脑膜瘤组则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术后第1d、第3d血清S100B含量无明显改变(P>0.05),术后第7d时高于手术前水平(P<0.05),这种趋势在3个脑肿瘤组之间并无差别。在胶质瘤组中,术后第3、7d血清S100B含量与术后脑水肿体积呈正相关(均P<0.05);术后第1d、第3d血清S100B含量与胶质瘤病理级别呈正相关(均P<0.05)。在听神经瘤组中,手术前、术后第3d血清S100B含量与听神经瘤肿瘤体积呈负相关(均P<0.05),术后第7d血清S100B水平与手术时长呈正相关(P<0.05)。脑膜瘤组内未见任何相关性。结论血清S100B对脑肿瘤切除后的脑损伤反映较差,其含量升高可能与损伤后神经修复活动有关。血清S100B含量与胶质瘤的病理级别、术后脑水肿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与听神经瘤体积及手术时长存在相关性。脑肿瘤术前血清S100B升高可能反映了肿瘤对脑实质的压迫损伤。

  • 标签: 血清 S100B 脑肿瘤 颅脑手术 术后脑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中超声对显微手术治疗颅内深部病灶(病灶中心距脑表面〉2cm)的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中超声引导下显微手术切除颅内深部病灶112例(超声组),同期未使用中超声显微手术切除颅内深部病灶110例(对照组)。结果超声组所有病灶均在超声引导下精确定位,均一次探查到病灶;对照组15例经2次、2例经3次才探查到病灶。超声组病灶全切除率(90.1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29%)和手术时间(246.2±48.1)min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65.45%、28.13%和(380.6±62.2)min;P〈0.05]。结论中超声可准确定位颅内深部病变,同时指导中病变的完整切除,保护周围正常神经结构。

  • 标签: 颅内深部病变 术中超声 显微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