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后额窦炎原因及神经内镜下处理额窦炎效果。方法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收治11例经额开颅手术后额窦炎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流脓涕和眼睑上方流脓,发病时间平均3.9年;MRI表现为额窦炎;均行神经内镜下额窦造口术。结果患者术后额窦炎症状均消失,随访6-13个月,未见复发。结论经额开颅手术后出现额窦炎可能与手术中额窦处理不当有关,特别是骨蜡将额窦夯实致额窦粘膜分泌物阻塞,引流不畅。神经内镜下处理额窦炎是一种微创有效手术方式,内镜下暴露至额窦后清除骨蜡、炎性肉芽组织及扩大额窦口,能获得良好手术效果。

  • 标签: 神经内镜 额窦炎 开颅手术
  • 简介:目的结合临床实践教学中显微手术基础培训实际情况,探讨差异教学必要性、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针对多年来实践教学中所存在一些难题,强调了在教学中立足于学员个性差异,实施差异教学方法。结果满足了学员个体学习需要,促进每个学员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发展。结论差异教学是显微手术培训有价值手段,进一步提高了临床实践教学质量。

  • 标签: 差异教学 实践教学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介绍我院护理管理组织改革实践过程和结果,为其他护理管理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借鉴台湾护理管理经验进行护理管理组织改革过程,同时对改革后护士满意度和离职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护理管理组织改革提高了护士满意度,降低了护士离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护理专业管理组织,发动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管理和理顺护理行政管理组织与专业管理组织关系,提高了我院护理管理效率,增加了临床护理人员积极性和对医院认同感、归属感,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管理 组织体系 护士满意度 护士离职率
  • 简介:脊膜瘤是椎管内最为常见肿瘤之一,大部分为生长缓慢良性肿瘤(WHOI级)。CT、MRI广泛应用,在明确脊膜瘤诊断和治疗同时,也增加了脊膜瘤检出率。目前在髓外硬膜下肿瘤中,脊膜瘤发病率接近于椎管内神经鞘瘤发病率(40%)。脊膜瘤绝大多数为完全硬膜下生长,约10%侵袭硬脊膜全层或生长于硬膜外。

  • 标签: 脊膜瘤 侵袭性 分子标记物 硬脊膜
  • 简介:目的探讨侵袭性脑膜瘤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手术治疗52例侵袭性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肿瘤位于幕上凸面、镰窦旁、侧脑室内共44例,颅底6例,幕下2例。幕上肿瘤主要采用马蹄形瓣状开颅,幕下采用幕下旁正中切口。颅底肿瘤分别采用翼点、乙状窦后,额下入路。结果52例患者共进行75次手术,其中1次手术34例,2次手术14例,3次手术3例,4次手术1例。手术后24例行普通放疗,4例行适形放疗,11例行γ-刀治疗。SimpsonⅠ级切除30例,Ⅱ级切除10例,Ⅲ级切除11例,Ⅳ级切除1例。出院后共有37例患者得到1个月-11年随访,7例随访到Ⅲ级脑膜瘤全部复发。Ⅱ级脑膜瘤随访30例,其中16例患者尚未复发,14例患者复发。结论侵袭性脑膜瘤是颅内较少见肿瘤,预后较差。手术切除和手术后辅助放疗是延长患者生存期重要手段。

  • 标签: 脑膜瘤 侵袭性 诊断 治疗 放疗
  • 简介:目的分析颅脑损伤病人血清S-100B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预后相关性。方法测定112例颅脑损伤病人伤后不同时间点(伤后1d、2d、3d、5d、7d)血清S-100B蛋白和TNF-α表达水平,分析S-100B蛋白和TNF-α表达水平与GCS评分及预后相关性。结果颅脑损伤各组S-100B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伤后3d达到高峰,5d以后逐渐下降,持续至伤后7d。不同程度颅脑损伤组S-100B在同一个伤后时间点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脑损伤程度越重,S-100B蛋白表达水平越高。不同程度颅脑损伤组TNF-α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脑损伤各组血清S-100B和TNF-α呈显著正相关(r=0.827、0.831、0.815、0.821,均P〈0.05)。颅脑损伤病人S-100B蛋白含量和TNF-α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成正相关,与GOS和GCS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联合测定血清S-100B蛋白和TNF-α可作为判断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重要客观指标,且可区分不同程度脑损伤,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颅脑损伤 S100B蛋白质类 肿瘤坏死因子
  • 简介:目的:开展死亡教育讲座护士继续教育实验,为死亡教育讲座在护士队伍中开展提供基本讲座指导和实施参考。方法:以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对死亡教育讲座对护士所持死亡态度影响进行实验论证。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死亡恐惧、死亡逃避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自然接受、趋近接受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逃离接受维度得分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死亡教育讲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护士死亡态度正向改变,讲座具有必要性和有效性。

  • 标签: 死亡教育 教育实验 护士 死亡态度
  • 简介:侵袭性垂体腺瘤(IPA)因其侵袭性生长,手术全切率低,复发率高,治疗非常困难,其主要依靠影像学、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三者所采用标准不同,诊断差异性很大。蝶窦气化程度、鞍膈坚厚程度和鞍膈孔大小、海绵窦内侧壁先天缺如或缺损等因素都会影响垂体腺瘤生长,因此,解剖结构是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解剖学基础。

  • 标签: 垂体腺瘤 侵袭性 解剖学
  • 简介:一、背景周围神经包括嗅、视神经以外10对颅神经、31对脊神经、植物神经及其神经节和分支等。周围神经疾病所致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甚至丧失劳动能力,危害极大,逐渐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危害人类健康全球第三大病征。造成周围神经病变原因很多,包括外伤所致周围神经损伤、慢性神经卡压(正中神经腕部卡压、尺神经肘管卡压、桡神经弓状韧带卡压,胫神经附管卡压,脊神经侧隐窝狭窄卡压)、炎性或免疫性神经病变(吉兰-巴利综合征、慢性脱髓鞘多发神经根炎)、感染性神经病变(herpeszostervirusHZV、带状疱疹病毒)、内分泌性神经病变(糖尿病、甲状腺功能降低)、中毒性神经病(酒精、化疗药物、重金属)、血管性神经病(脉管炎性神经病、周围血管性神经疾病)、周围神经鞘瘤以及各种颅神经疾病(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先天性疾病(骶裂伴发栓系)等。

  • 标签: 周围神经疾病 诊断 外科治疗
  • 简介:本文回顾了加拿大急诊预检标尺(CTAS)发展过程、教育培训、组织架构,比较分析了CTAS指南历次修订内容,解读急诊分诊检伤未来发展趋势。回顾发现CTAS制定有完善清晰组织架构,已经实现标准化、信息化、制度化。我国应及早建设符合我国特色标准化、信息化分诊检伤标尺,完善组织架构与培训机制。

  • 标签: 加拿大分诊检伤标尺 发展 启示
  • 简介:目的探讨Trolard静脉和Labbe静脉在体表投影区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具(40侧)经血管内灌注乳胶颜料成人尸头,在尸头上标出外侧裂及中央沟体表标志线,后在显微镜下观察Trolard静脉和Labbe静脉形态、走行和回流位置,最后划定两支静脉体表投影区。结果Trolard和Labbe静脉形态、走行和回流位置存在较大变异,大多数走行于划定Trolard静脉和Labbe静脉体表投影区。结论Trolard静脉和Labbe静脉变异大,但其走行仍有规律可循,血肿穿刺时避开Trolard静脉和Labbe静脉区,可最大化避免静脉损伤。

  • 标签: Trolard静脉 LABBE静脉 体表投影区 临床意义
  • 简介:垂体腺瘤是鞍区常见肿瘤,按照肿瘤生物学行为分三类: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性垂体腺瘤和垂体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侵袭性垂体瘤诊断及治疗相对棘手,肿瘤常常侵犯周围结构如海绵窦、蝶筛窦、上斜坡、鞍底骨质、硬脑膜等,且易发生垂体瘤卒中致病情危急[1];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通常按Hardy-Wilson分级、分期标准,即蝶鞍正常或局限性扩张,肿瘤〈10mm为Ⅰ级;蝶鞍扩大,肿瘤≥10mm为Ⅱ级;鞍底骨质局限性破坏为Ⅲ级;鞍底骨质弥漫性破坏为Ⅳ级;通过CSF或血-脑屏障播散为V级。

  • 标签: 侵袭性垂体腺瘤 侵袭性垂体瘤 鞍底骨质 垂体癌 蝶鞍扩大 垂体瘤转化基因
  • 简介:近来研究表明,自噬可能成为卒中治疗过程中新靶点,但是自噬在脑缺血过程中激活是否提升神经元存活率一直存在争议,关于其对于脑缺血后神经元发挥作用是保护还是加重损伤尚不明确。本文主要综述脑缺血后自噬在缺血服氧损伤中可能发挥双重作用及其可能信号通路。

  • 标签: 自噬 神经元 脑缺血/低氧损伤 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2012年8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712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X2检验对各原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术后2周内46例患者发生再出血,再出血率为6.46%,其中87%患者术后再次出血发生在术后48h内。凝血功能异常、高血压病程大于10年、血肿位于小脑、超早期手术及术后血压剧烈波动是术后再出血危险因素。结论积极纠正凝血异常患者凝血指标,掌握合适手术时机,术中严密止血,术后加强监护,维持血压平稳是控制术后再出血关键。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再出血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构建院科两级随访体系,实行门诊-住院-出院患者全程随访;搭建沟通桥梁,和谐医患关系,持续改进医院工作质量。方法:设立院级随访站,健全随访制度、流程,制定专科随访常规;指导科内随访团队建设,落实患者随访;统筹安排,构建一个院科两级、上下联动、职能部门共同参与随访体系。结果:2011年9月至2014年4月,我院共有效随访患者17万余人次,收集意见上千条。结论:院科两级随访体系规范了患者随访工作,提高了医院服务能力,更好地履行了医院社会责任和义务,促进了和谐医患关系构建。

  • 标签: 随访体系 健康教育 持续质量改进 医患关系
  • 简介: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4年7月手术夹闭121例前交通动脉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Hunt-Hess分级0级3例,Ⅰ级20例,Ⅱ级57例,Ⅲ级29例,Ⅳ级12例。按动脉瘤瘤顶指向分类,前交通动脉瘤主要分为5型,向前12例,向下13例,向上49例,向后23例,多方向24例。结果121例138个前交通动脉瘤中,手术成功夹闭135个;2例(3个动脉瘤)手术夹闭困难,行动脉瘤包裹。有12例患者手术夹闭后由于脑积水而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出院时根据GOS评分判断预后:恢复良好101例,中残11例,重残5例,死亡4例(因手术后发生严重脑血管痉挛,顽固性颅内压增高而死亡)。结论夹闭手术对于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治疗是安全有效,入路主要以翼点入路为主,但手术夹闭要结合多种因素个体化对待。

  • 标签: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 显微手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探索涉及中央前回顽固性癫痫外科治疗效果。方法癫痫发作起始位于或邻近中央前回顽固性癫痫患者,开颅结合立体定向方法置入栅格状和深部电极。根据发作期颅内脑电图,电刺激,皮层诱发电位和高频颅内脑电图功能定位结果确定中央前回和致痫灶,镜下切除致痫灶。随访1年并回顾性分析23例患者致痫灶切除术后效果。结果癫痫治疗效果:EngelⅠ级19例;EngelⅡ级3例;EngelⅢ-Ⅳ级1例。所有患者致痫灶切除术后第1d均出现单侧或单个肢体瘫痪,术后1年15例患者肌力恢复4级以上,无明显功能功能障碍,8例患者肌力3级及以下,遗留功能障碍。结论涉及中央前回顽固性癫痫致痫灶切除术后多数患者可获得癫痫治愈而不遗留明显功能障碍。

  • 标签: 中央前回 运动功能区 癫痫 疗效 偏瘫
  • 简介:中医"心主藏神",为人体自觉意识、睡眠-觉醒活动主导。人体昼夜阴阳气血营卫变化,是形成睡眠-觉醒节律"生物钟"生理学机制。为更好理解"心主藏神"理论内涵与形成,本文从"心"藏象发生学—古代解剖、意向思维、临床观察、古代哲学思想引入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剖析。

  • 标签: 心神 发生学
  • 简介:我院基于医院信息系统平台构建安全用药警示系统,通过与医院无线网络连接移动I-touch扫描仪,为6类药品设计了不同提醒警告语,加强用药安全管理,弥补了传统高危药品使用和管理中不足,减少了用药不良事件发生,保障了患者用药准确性、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促进了我院护理工作信息化建设,同时也提升了医院管理水平。

  • 标签: 信息系统 安全用药警示系统 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