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液体转移法评价桩预备对4种根管充填材料根管充填后微渗漏的影响。方法:32颗人上颌前牙截冠后统一工作长度为16ram,样本随机分组为Endoln~thasone组、AH—Plus组、Vitapex组和国产组,每组8个样本。根据充填材料不同进行根管预备及根管充填。一周后液体转移法测量桩预备前根管微渗漏。桩预备后,再测量根管微渗漏。实验数值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取α=0.05。结果:Endom6thasone组、AH-Plus组的桩预备前和桩预备后无统计学差别。Vitapex组、国产组的桩预备后微渗漏下降,与桩预备前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桩预备不影响Endom6thasone、AH—Plus根管充填后的微渗漏;桩预备使Vitapex、国产充填剂根管充填后的微渗漏下降。

  • 标签: 液体转移法 桩道预备 根管微渗漏 根管充填剂
  • 简介: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困难气患者苏醒期拔管时的镇静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全麻下行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的困难气患者(Mallampati分级≥Ⅲ级)3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在手术结束前10min分别静脉推注生理盐水(NS组)或右美托咪定0.5μg/kg(DEX组),推注时间为10min。比较2组的拔管时间、苏醒拔管期间患者呛咳和躁动的情况以及患者对拔管事件的回忆情况;观察HR、SBP、DBP、RR的变化和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SAS9.13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组拔管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拔管期间DEX组呛咳评分和躁动评分显著低于NS组(P〈0.01);Ramsay评分和回忆度评分显著高于NS组(P〈0.01)。与诱导前相比,用药后DEX组HR、SBP、DBP均显著降低(P〈0.01),拔管时HR、SBP略上升,拔管后1、5、10min时HR、SBP、DBP、RR与诱导前无明显差异(P〉0.05);NS组HR、SBP、DBP在苏醒拔管期间均显著高于诱导前,且高于DEX组(P〈0.01)。NS组寒颤发生率高于DEX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困难气患者苏醒期拔管,能明显减少患者呛咳和躁动,产生良好的遗忘作用,且不延长拔管时间。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全麻苏醒期 气管拔管 镇静 应激 困难气道
  • 简介:目的观察经口腔矫治器治疗OSAHS的患者牙拾、骨骼以及上气周围组织变化情况。方法对25例接受口腔矫治器治疗OSAHS的患者,通过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分析,观察患者牙耠、骨骼以及上气周围组织的变化情况。结果25例使用VI腔矫治器的患者,经平均5年使用后,患者的覆盖减小(1.12±O.99)mm(P〈0.001)、覆骀减小(1.46±1.12)mm(P〈0.001),上中切牙内收(3.34±3.36)。(P〈0.001),中切牙前倾(1.78±3.06)。(P=0.008),下颌平面角MP-FH增大(1.36±1.41)。(P〈O.001)、下颌平面角MP-SN增大(1.32±1.35)。(P〈O.001),前面高、前下面高及舌骨-眶耳平面距增加。结论患者使用口腔矫治器后,牙齿咬合以及颌骨会发生微小的改变,医生应予以关注。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口腔矫治器 头影测量 改变 追踪
  • 简介:NK/T细胞淋巴瘤多发生于亚洲和拉丁美洲,而西方国家发生率很低,该文旨在研究生活方式及环境因素与NK/T细胞淋巴瘤发生的关系。2000—2005年间,日本5所、韩国和中国各1所大学医院参与此项研究,试验组88例。对照组305例。对年龄、性别和国家因素调整后。NK/T细胞淋巴瘤的比值比(OR值)为:农场主4.15,农民2.81,杀虫剂使用者4.01,垃圾焚烧场附近居民11.65,先前饮酒者2.95,当前吸烟者0.49。工作期间对杀虫剂采取戴手套、口罩、顺风喷洒防护措施的农民OR值分别为3.30、1.18、2.20,远低于未采取防护措施者。结论:杀虫剂和化学溶剂是NK/T细胞淋巴瘤的病因,生活方式及环境是NK/T细胞淋巴瘤发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鼻NK/T细胞淋巴瘤 环境因素 生活方式 病例对照研究 鼻NK/T细胞淋巴瘤 东亚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矢状骨面型无鼾症成年错患者上气形态的差异。方法对Ⅰ类、Ⅱ类和Ⅲ类矢状骨面型无鼾症成年错畸形患者各20例进行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BCT)扫描,借助Ez3D2009图像分析软件分别测量硬腭至会厌底段上气的矢状径、横径、横截面积、长度、容积等,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矢状骨面型组各测量平面的气截面积,SP平面、TE平面、EB平面气矢状径,腭咽段上气容积及上气总容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类、Ⅱ类矢状骨面型组各测量平面截面积、SP、TE、EB平面矢状径、腭咽容积、上气总容积均小于Ⅲ类矢状骨面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矢状骨面型无鼾症成年错畸形患者上气形态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鼾症成年错畸形患者上气形态受矢状向颌骨关系影响。

  • 标签: 三维测量 上气道 错畸形 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简介:目的通过计算机体层摄影观察轻、中度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戴用双侧拉杆式口腔矫治器前后上气形态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经夜间多导睡眠仪监测确诊为OSAHS的男性患者9名,年龄25~43岁,平均37岁(中位数),戴用口腔矫治器治疗有效.3个月后分别行CT扫描,三维重建后行定量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戴用矫治器后上气各段容积及总容积均增大.总容积的增加百分比与患者体重指数成负相关(r=-0.70,P=0.03),与患者下颌平面角(MP-SN)没有显著相关性(r=-0.43,P=0.25).上气容积的增加与患者睡眠呼吸障碍的严重程度及改善程度无明显相关关系(r=0.30,P=0.43;r=0.39,P=0.29).结论双侧拉杆式口腔矫治器使OSAHS患者上气大小、形态趋于正常.体重指数影响气大小改善的程度.同时气大小改善的程度与患者的睡眠呼吸状况改善并不一致.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口腔矫治器
  • 简介:目的研究上呼吸阻塞患儿错畸形的患病率情况,并利用头影测量分析上呼吸阻塞对颅颌面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1)错畸形患病率调查:选取2017年5—9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上呼吸阻塞患儿176例为病例组(ENT组),另选取2017年6月于辽宁省沈阳市光明中学七年级和塔湾小学三年级进行口颌面错畸形普查的中小学生485名为对照组(GS组)。比较两组人群不同期和整体错畸形的患病率,并统计不同期错畸形的安氏分类构成比。(2)头影测量分析:选取2017年5—9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上呼吸阻塞并进行正畸治疗的患儿32例为病例组(H组),另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上呼吸通畅并进行正畸治疗的患儿32例为对照组(N组)。分别对两组患儿的颅颌面软硬组织、气矢状径间隙和舌骨位置进行测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ENT组患儿替牙期、乳牙期以及整体错畸形的患病率均高于G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恒牙期两组患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组和N组患儿,在颅颌面软硬组织测量指标中,仅下颌平面角(SNGoGn)测量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气间隙矢状径测量中,软腭上后气间隙(PNS-UPW)、软腭中后气间隙(SPP-SPPW)、气间隙最窄处距离(Mc1-Mc2)3项指标测量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舌骨垂直向位置测量中,H点到腭平面的距离(H-PP)、H点与后棘点的距离(H-PNS)、H点到下颌平面的距离(H-MP)和H点与第三颈椎垂直距离[H-C3(V)]4项指标测量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呼吸阻塞患儿的错畸形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在

  • 标签: 上呼吸道阻塞 错畸形患病率 颅颌面生长发育 气道 舌骨
  • 简介:目的:探讨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新入路.方法:对6例(8侧)髁突骨折患者行患侧耳屏前直线切口,顺颞浅静脉表面向下分离,寻找面神经颞面干和颈面干,并对其加以保护后,切开下颌支骨膜,在直视对骨断端行复位内固定.结果:此手术入路视野好,骨断端暴露充分,便于复位固定.所有病例术后咬合关系良好,无面神经损伤.结论:此手术入路是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较好方法.

  • 标签: 髁突下骨折 坚强内固定 手术方法
  • 简介:上颌前牙龈上残根残冠的修复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应用也很普遍,但是,当由于外伤、龋齿等原因造成前牙的残根位于龈时,尤其当残根位于龈1mm-3mm时,修复后常常并发牙根折裂、牙周炎、牙龈炎等。从2003年以来,我们开始探索进行前牙龈残根的修复治疗,其特点是:甲冠排龈,根据不同的断面形式进行不同的根面预备,并采用不同肩台设计来避免修复后的并发证。

  • 标签: 残根 桩核 桩冠 排龈
  • 简介:口腔黏膜纤维性变(oralsubmucousfibrosis,OSF)是一种慢性、隐匿性、具有癌变倾向的炎性疾病。患者进食刺激性食物时口内疼痛,口腔黏膜苍白僵硬,触摸有条索感,舌运动、张口受限,以致咀嚼、吞咽困难,有的甚至发生癌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身心健康。复杂的发病机制导致该病至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本文介绍了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主张根据病变发展的阶段,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治疗。

  • 标签: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垂直骨面型切牙生理性调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不同垂直骨面型拔牙矫治病例,治疗初半年内先行远中移动尖牙,切牙进行生理性调整,调整前、调整三个月、调整六个月拍头颅侧位片,取阶段模,统计分析由SPSS10.0完成.结果半年自行调整后,高角组L1-MP角由96.7°调整为89.6°,均角组由100.2°调整为93.7°,低角组由106.3°调整为99.5°,但三组间切牙生理性调整的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切牙生理性调整的量值与垂直骨面型未见相关,切牙生理性调整后的位置与垂直骨面型相关.

  • 标签: 下切牙 生理性调整 垂直骨面型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颌面部良性肿瘤切除的可靠性.方法:18例颌面部良性肿瘤患者,男7例,女11例;年龄5-34岁,平均16.8岁.前额部纤维瘤3例、脂肪瘤4例;颧部脂肪瘤2例、肌内静脉畸形3例、皮样囊肿6例.肿物大小1.7cm×2.2cm-2.0cm×3.2cm.全部病例在内镜辅助耳屏前或发际切口切除.结果:全部肿瘤完整切除,手术时间45-75min,平均54min.术中出血量6-15mL,平均8.5mL.手术过程顺利,切口一期愈合.随访2-8个月,肿瘤无复发,瘢痕隐蔽,美容效果好.结论:内镜辅助耳屏前或额部单通道小切口切除颌面部良性肿瘤安全、可靠,瘢痕隐蔽,美容效果好。

  • 标签: 内镜技术 良性肿瘤 颌面部
  • 简介:表皮样囊肿为胚胎发育时期遗留于组织中的上皮发展形成的囊肿,也可由于外伤或手术使上皮细胞植入而形成。颌面部好发于口底、颏、眼睑、额、、眶外侧及耳下等部位,而发生于颞窝者少见。作者报道1例典型病例,并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 标签: 表皮样囊肿 上皮囊肿 颞下窝
  • 简介:目的:观察SD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表达,探讨OPN在正畸牙齿移动过程及成骨方面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选用6~8周龄雄性SD大鼠40只,以左侧上颌第一磨牙为实验组,右侧上颌第一磨牙不加力为对照组,通过自制的加力装置牵引移动大鼠的磨牙,分别在加力后8h、24h、3d、7d处死实验动物,即刻取上颌骨制备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D大鼠牙周组织中OPN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牙周膜中张力侧OPN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3d、7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正畸治疗牙齿移动过程中,OPN参与牙周组织的改建并与新骨的形成相关。

  • 标签: 骨桥蛋白 正畸牙齿移动 牙周组织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预置支点在矫治上颌水平阻生尖牙的作用.方法水平埋伏阻生上颌尖牙5例,均位于邻牙根方.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间隙预备,外科开窗暴露埋伏尖牙的牙冠,将预置支点置于牙颈部,进行正畸牵引,曲面断层片观察邻牙牙根吸收情况.结果水平阻生尖牙以预置支点为转动中心而移动至正常位置,牙髓和牙周情况良好,邻牙牙根无吸收现象.结论预置支点水平阻生上颌尖牙的转动中心,对正畸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正畸牙移动 阻生尖牙 预置支点
  • 简介:本文报道一种与上颌种植有关的软组织重建和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方法。从种植区邻近腭部粘膜取带蒂粘膜结缔组织瓣置于种植区,供区保留原有上皮覆盖,种植区可获得软组织并具有多种优点。带蒂软组织瓣移植已用于多种情况:即刻种植后关闭伤口;牙龈乳头重建;缺损和软组织瓣裂开的修复以及骨移植和种植体周围炎治疗后伤口的多层关闭。103例用此方法治疗超过32个月,仅2例发生软组织瓣部分坏死,所有病例比术前有明显改善。

  • 标签: 腭部粘膜下 结缔组织瓣 修复 下颌局部缺损
  • 简介:目的:观察短期扩张牙周袋后行龈刮治根面平整术治疗老年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中、重度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128颗患牙,行短期扩张牙周袋后龈刮治根面平整术,或常规龈刮治根面平整术,记录比较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短期扩张牙周袋后龈刮治根面平整术疗效明显好于常规方法。结论:对于不愿做牙周手术的中、重度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用短期扩张牙周袋后龈刮治根面平整术代替常规龈刮治根面平整术。

  • 标签: 老年人 牙周炎 牙周袋 龈下洁治术 根面平整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