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首届中国辽东地区满汉合璧墓碑保护与研究论坛"在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英额门镇召开。论坛共收到论文19篇,来自东北地区的3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着东地区满汉合璧墓碑的价值及保护抢救意义、辽东地区满汉合璧墓碑的分布与特征、东北地区满汉合璧墓碑的存量与现状、辽东满汉合璧墓碑研究趋势等方面主题进行了研讨。通过论坛交流,与会的专家学者对于辽东地区的满汉合璧墓碑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对保护这些满汉合璧墓碑的文化意义达成了共识。

  • 标签: 辽东地区 满汉合璧墓碑 保护研究
  • 简介:民族博物馆是民族文化展示和传承的重要手段之一,民族博物馆能够将民族文物统一保存并进一步传播民族文化,对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本文基于民族博物馆对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重点介绍了民族博物馆的功能、特点以及民族博物馆的建设和保护手段,以期推动民族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 标签: 民族地区 民族博物馆 建设 保护
  • 简介:本文从聚落分布、规模、内涵、年代、等级等方面对关中地区西周时期的聚落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关中西部地区聚落数量明显多于关中东部区域,这主要与考古发现情况和关中地区的地貌有关。西周早期是关中地区聚落数量最多、分布最为广泛的时期。西周中晚期之后聚落数量逐渐减少并集中到关中中部的岐山、扶风、武功、西安一带.说明周人此时在畿内地区已经开始逐渐丧失其实际控制的领土。

  • 标签: 西周时期 关中地区 聚落 分布 等级 变迁
  • 简介:北魏至隋唐时期,罗布泊地区的城市数度兴废。在隋朝初期平定吐谷浑后,该地区的城市建设获得恢复发展,后因隋末战乱再遭废弃。’唐贞观年间,来自中亚康国的粟特人康艳典率领部族在楼兰城故址和罗布泊地区重建新城,并形成经济建设与安全防卫等功能较为齐全的城镇群,这对延续和繁兴丝绸之路交通、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多元文化交往融合具有重要意义。罗布泊地区的城市重建,除了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主要驱动因素以外,自然生态的修复改善也为此提供了客观可能。而城市人口结构、社会生产方式和自然气候等是罗布泊地区生态环境得以修复改善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北魏至隋唐 罗布泊 生态修复 城市重建
  • 简介: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复杂性不断增加,困难和挑战不容忽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中,要注重加强和改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重点在完善制度建构、加强价值整合、注重民生改善、维护社会稳定、激发社会活力、筑牢边疆安全等方面进行强化。实现治理效益的最大化。

  • 标签: 国家治理 社会治理 边疆民族地区
  • 简介:我国沿海地区已发现的先秦贝丘遗址约有400余处。距今约7000年左右,部分贝丘遗址中出现了人工建筑遗迹,大体上可以分为半地穴式建筑、地面建筑和干栏式建筑三种类型,各类型人工建筑的出现没有明显的时间顺序,更多地表现出地域特征。这些人工建筑遗迹反映了我国先秦时期沿海地区部分贝丘人流动性的减弱,胶东半岛大汶口时期甚至出现了定居的贝丘人。

  • 标签: 贝丘遗址 人工建筑遗迹 先秦时期 流动性
  • 简介:为了有效解决广东地区大部分基层文博单位藏品库房的环境达不到安全收藏文物的技术要求诸问题,通过现场走访、电话访谈以及电子邮件反馈等调查方式,对广东地区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广东地区大部分基层文博单位藏品库房的环境达不到安全收藏文物的技术要求,漏雨、潮湿、虫蛀、长霉等现象时有发生,对文物藏品的保存、保护极为不利。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针对目前广东地区气候环境和各文物收藏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建立区域集中库房;二是研发自动调湿环保微环境装置。

  • 标签: 广东 博物馆 集中库房 自动调湿 环保 微环境
  • 简介:河套地区的土地开垦,有清一代经历了私垦和官垦两个阶段。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所处的特殊时代,土地开垦成为其必然。伴随而来的水利发展和移民涌入成为这一时期这一地区的显著特征。在私垦阶段,地商及普通汉民在开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加速了这一地区农业的发展。随着清末官垦的实行,大批内地汉民涌入,进一步促使河套地区土地的开发,使其逐渐成为北方重要产粮地区。此外,随着清代以来河套地区土地的开垦及人口的迁移,也给当地的人口数量、土地所有权、耕地面积、农作物及种植制度等带来了一些影响,导致近代以来河套地区的农业生产发生了不同以往的变化。

  • 标签: 清代 河套地区 土地开垦 土地政策 农业生产
  • 简介:河西地区,在古代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地段,东起乌鞘岭,西至敦煌,长达1000多公里。走廊以南的祁连山,终年积雪,不易翻越,以北的龙首山、合黎山及马鬃山外便是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以及在政治、军事上与中西交通方面所占极其重要的地位,历代中原王朝以及若干地方政权都十分重视河西地区的管辖与军事设防。

  • 标签: 河西地区 地区战略 设防 演变 历史 从军
  • 简介:近年来,随着长江下游地区青铜器的不断发现,学者们对此地区青铜文化的研究愈加深入。对器物年代的判定是青铜器研究的基础,对此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断代理论与方法,或是以器形、纹饰等信息为主要研究依据,或是强调伴出陶瓷器和地层的作用,还有的以兵器、车马器为主要研究依据。因为各位学者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各异,所以在对青铜器年代的断定上产生了较大的分歧。本文对诸位学者的断代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梳理,希望随着考古学资料的丰富和研究方法的改进,在总结铜器特点的基础之上,建立长江下游地区青铜器的较可靠的年代序列。

  • 标签: 长江下游地区 青铜器 年代学 研究
  • 简介:西北地区不仅是中国乃至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还是中国以及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是我国的生态屏障,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但是西北地区的生态又非常脆弱,急需恢复与补偿。近年来,西北地区的生态补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正在改善。但西北地区的生态补偿及其法律机制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不足。探究生态补偿法理基础和基本原则,对重构或完善西北地区的生态补偿法律机制非常重要。

  • 标签: 西北地区 生态补偿 法理基础 基本原则
  • 简介:古建筑木结构的残损点指标是对古建筑木结构进行结构安全评估和加固修缮设计的重要指标,目前主要依据1992年制定的《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中的规定,为了对该规范中的构架整体性残损点指标进行验证和补充,本研究通过对南方地区传统的穿斗木构体系和抬梁木构体系的典型榫卯节点和构架的试验研究,得出两种木构体系结构的整体性关键残损点指标,并与GB50165—92规范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规范规定的抬梁式木构架和穿斗式木构架的局部倾斜残损点比试验结果小,规范值偏于安全。规范中规定的抬梁式木构架梁柱榫卯连接残损点略小于试验结果,规范值偏于安全;而规范中规定的穿斗式木构架梁柱榫卯连接残损点对于燕尾榫穿斗木构而言是安全的,但对于透榫穿斗木构而言,则是不安全的。

  • 标签: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 抬梁体系 穿斗体系 残损点
  • 简介: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是中国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临夏县D村精准扶贫相关问题的研究,认为精准扶贫的精准度不高,对贫困户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措施较弱,精准扶贫措施效率较低。因此民族地区在精准扶贫过程中要提高精准度,加强提高贫困户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精准扶贫措施的效率。精准扶贫要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同时根据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 标签: 精准扶贫 民族地区 精准施策
  • 简介:西部民族地区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国家统一,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也关系到各民族青年的健康成长。新的时代条件下,西部民族地区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扎实推进,但同时也面临一些影响因素。本文立足西部民族地区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基础和现状,深入分析了意识形态、社会关系、培育方式、基础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思想导引、环境熏陶、法治保障、实践深化等对策建议,以期有助于增强西部民族地区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效果。

  • 标签: 西部民族地区 青年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培育
  • 简介:糟朽纺织品文物在修复后展览和库存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的影响。地区差异不同,出现的问题对纺织品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本文结合西北干燥地区大气污染严重的情况,对修复后的平面类纺织品文物在展存环节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期望解决今后本地区同类文物被再污染、再伤害等问题。

  • 标签: 西北地区 糟朽丝织品 文物展存
  • 简介:国民政府成立之初,主司边疆民族事务的蒙藏委员会陆续向边疆地区派遣考察专员、调查组,展开大规模的实地调查,获得当时极为珍贵的一手资料,为国民政府制定或调整民族政策提供参考。调查员也积极参与当地建设,向民众宣传国民政府民族政策及鼓舞民族地区民众抗日,成为中央政府与边疆民族地区相互沟通的联络员。同时边疆地区的许多地方缺少文献记载,调查组的调查活动填补了这一地区的空白,为后世研究这一地区提供较为翔实的资料。

  • 标签: 蒙藏委员会 边疆调查 民族政策
  • 简介:乾隆中期清朝统一天山南北后,出现了内地人口大量持续西向流动进入新疆的态势,籍隶陕甘的回民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后新疆的人口构成与社会面貌皆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在不少相关研究中,他们的存在被忽略了。作者通过爬梳北京与台北所藏各种满、汉文档案,得到大量有关实例,以此为基础具体探讨陕甘回民迁移新疆的契机、迁移大势以及在迁入地如何落脚谋生并构建移民共同体,尽可能鲜活地展现了这个内地穆斯林移民群体的样貌和特点。

  • 标签: 新疆 迁移 陕甘回民 移民社会 满汉文档案
  • 简介:文化自觉是生活在特定文化中的人们对其文化的过去、现在及将来发展的理解、认同及创新的状态,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文化价值的自信与觉醒,是文化自信的前提与基础。文化自觉是全球化下对后发国家与民族提出的一个重大挑战。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面临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问题。基于GZ仫佬族乡的调查发现,文化自觉的缺失源于生存与文化冲突中的主动放弃、现代文明冲击的无奈应对及现代学校教育的潜移默化。由此提出政府—市场—村庄三位一体的导引文化自觉的动力机制,即作为推动文化自觉主导力量的地方政府、以资本下乡形式的市场力量和以村规民约为主要形式的村庄力量共同作用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自觉。

  • 标签: 缺失 干预 民族地区 文化自觉 仫佬族
  • 简介:历史时期我国东北辽宁地区的气候更为寒冷,将历史地理研究中气候变化的数据与历史文献的记载和描述相结合,可知清代辽宁地区气温较今偏低。当地满族居民为了适应这种气候条件往往在建筑上应用一些防寒保暖措施。其建筑外墙则使用宽厚的方砖修筑,起到了隔挡冷气、保障室温的作用。在院落布局上满族住宅有着宽大的场院,保证了阳光照射充足。清代以前满族封建地主、贵族的居室往往选建在地势较高的坡地;满清时期的宫廷建筑则发展应用了具有多用途的采暖系统;近代以来,随着西方保温、采暖等材料的输入,其被逐渐应用于满族建筑当中。满族建筑的这些特征直至今日仍有所保留和反映。

  • 标签: 寒地人居 满族 建筑防寒取暖 采光
  • 简介:改火说和子推说是目前学术界关于寒食起源的两大观点,一直以来争论不休。其实这两种观点是古人对寒食起源不同解释的延续。两汉魏晋南北朝,子推说是寒食起源的唯一阐释;隋唐时代出现了改火禁火说并很快占据主流地位,玄宗时以国家意志固定下来,成为后世关于寒食起源的定论。寒食起源的诠释之所以在隋唐时期发生改变,是寒食节自身发展的结果,也是唐王朝为加强统治,而为其注入新因素的结果。寒食节的重新诠释,成为皇权宣示统治合法性、借儒家思想来整合民间社会的一种方式。

  • 标签: 寒食节 介子推 改火 禁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