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T增与染色体异常类型分布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因NT增来本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266例孕妇,行经腹穿刺绒毛培养染色体G显带核型结果,分析NT增胎儿染色体异常率及类型分布情况。结果在266例NT增的绒毛产前诊断染色体核型分析中,共检出异常核型69例,检出率为25.94%(69/266),其中181例单纯NT增异常率14.92%(27/181),35例NT增合并高龄的异常率45.71%(16/35),33例NT增合并胎儿异常的异常率51.52%(17/33),17例NT增合并唐筛高风险的异常率52.94%,(9/17)。各组间总体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8,P<0.01),单纯NT增组的异常核型率小于其他组。结论胎儿NT增是一个有效的产前筛查指标,提示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病风险增加。NT增合并其他异常指标异常的染色体异常率显著偏高,对NT增孕妇进行早期绒毛产前诊断是避免染色体异常儿出生的重要手段。

  • 标签: 颈项透明层 产前诊断 绒毛 染色体异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22年2月,全世界首个针对胆囊壁增的超声检查评估分级系统(GB-RADS)国际专家共识发布。GB-RADS将胆囊壁增的恶性风险分为6级,即GB-RADS 0~5级,风险逐级递增。GB-RADS主要基于以下胆囊壁超声特征:受累及部位的均匀性和范围(局限型或弥漫型)、胆囊壁层次、壁内特征(囊肿或回声灶)以及胆囊壁与肝脏的交界面等。该系统对胆囊疾病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解读该共识,介绍GB-RADS的评估要点和分级标准,展望其未来应用及研究方向。

  • 标签: 胆囊疾病 胆囊癌 胆囊壁增厚 超声 诊断 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壁型胆囊癌的超声造影表现及该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1年12月在我进行住院治疗的78例胆囊占位患者。将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患者进行超声造影和病理检查,分析该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度等情况。并根据结果比较厚壁型胆囊癌与胆囊良性病变的患者的超声图像的影像学差异。结果:二维超声检出壁型胆囊癌16例,10例与病理结果符合,符合率为62.50%;超声造影检出壁型胆囊癌21例,17例与病理结果符合,符合率为80.95%,超声造影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二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壁型胆囊癌患者与胆囊良性病变的患者超声图像中胆囊的宽度、壁厚度、是否伴有明显血流、黏膜完整性及周围组织有无浸润及转移等都有着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二维超声来说,超声造影检查诊断壁性胆囊癌的效果更为显著,诊断效能更高,有助于提高检测效果,帮助患者及时诊断并有效治疗,减少由于治疗不及时而产生的不良后果,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造影 厚壁型胆囊癌 二维超声 诊断 影像学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区、手腕尺侧及足底内侧作为修复儿童手部掌侧皮肤缺损全皮片供区的优化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外科行手部全皮片移植术,术后皮片完全存活且有半年以上随访的手部掌侧皮肤缺损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全皮片供区分为腹股沟区、手腕尺侧和足底内侧3个组。采用潘通皮肤色卡指南测定受区移植全皮片与周围皮肤色差;采用患者与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对受、供区术后瘢痕进行评分;评估受、供区的术后效果家长满意度。计量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Fisher’s精确概率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68例患儿,男44例,女24例,年龄(3.19±2.74)岁(6个月至14岁),其中腹股沟区供皮37例,手腕尺侧供皮19例,足底内侧供皮12例。术后随访(14.07±2.94)个月(7~18个月)。3组不同供皮区的术后受区移植皮片色差及家长满意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足底内侧组、手腕尺侧组色差均小,腹股沟区组色差最大;足底内侧供皮组家长满意度最佳,其次为手腕尺侧供皮组,腹股沟区供皮组家长满意度最差。3组术后受、供区瘢痕的评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术后受区家长满意度评级中,足底内侧组级别为优者比例最高,其次为手腕尺侧组,腹股沟区组最低,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全皮片移植修复儿童手部掌侧皮肤缺损时,为获得最佳的重建效果,缺损面积不大时,偏掌侧的缺损推荐足底内侧供皮,偏手指侧方的缺损以手腕尺侧供皮为宜。

  • 标签: 手掌 全厚皮片 供区 植皮 儿童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病因导致的胆囊壁增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其具体检出情况;方法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并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回顾分析我院于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胆囊壁增的患者123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后,使用超声检查。统计超声检查的图像特征与具体检出情况;结果 超声检查能实现较好的检查效果,针对不同病因的胆囊壁增情况能充分提示出相应的图像特征;观察组在胆囊炎,胆囊腺机增生及胆囊癌检查中的检出率均超过90%,超声检查检出率低于病理学检查,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检查能实现较好的检查效果,针对不同病因的胆囊壁增情况能充分提示出相应的图像特征,临床检查率较高,建议在具体检查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胆囊壁增厚 超声检查 超声图像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中超声检查颈项透明层(NT)增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7年1月-2022年1月选取120例11-13+6周孕妇,腹部超声发现胎儿NT增(NT≥2.5mm),分析胎儿染色体型。结果:染色体异常检出21例(17.50%),染色体正常检出99例(82.50%);NT厚度>5.5mm的共有30例(25.00%),核型异常检出率为40.00%(12/30),高于其他NT厚度组,(P<0.05);NT厚度值越大,核型异常检出率越高,二者成正比。结论:NT厚度增加则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可能性越大,在妊娠早期利用超声获知胎儿NT厚度情况,可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诊断予以指导。

  • 标签: 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 超声检查 颈项透明层(NT)增厚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烧伤愈合后瘢痕畸形患者瘢痕切除联合中皮移植整形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8年10月到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14例烧伤愈合后瘢痕畸形患者为对象,所选患者均瘢痕切除联合中皮移植整形手术治疗,分析效果。结果 14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2.86%,在治疗后,关节活动功能改善时间、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时间比较短,出现并发症2例。结论 瘢痕切除联合中皮移植整形手术治疗烧伤愈合后瘢痕畸形效果显著,安全度比较高,在术后恢复比较快速,效果比较理想。

  • 标签: 烧伤 瘢痕畸形 瘢痕切除 中厚皮移植整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矩形瘢痕瓣联合移植自体刃皮片修复大面积烧伤后Ⅳ型腋窝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武汉市第三医院皮肤创面修复中心收治的大面积烧伤后Ⅳ型腋窝瘢痕挛缩畸形患者,采用矩形瘢痕瓣重建腋窝区,短边上Y切口松解瘢痕,皮瓣形成后的裸露创面移植自体刃皮片。术后随访观察移植皮片的增生及挛缩、矩形瘢痕瓣的面积、腋窝外形及残余腋毛生长状况、肩关节活动范围。结果共选择6例,男2例,女4例,年龄18~58岁,瘢痕挛缩畸形时间1~23年。6例患者矩形瘢痕瓣全部成活。随访18个月至3年,腋窝瘢痕增生不明显,皮片挛缩程度轻。术后18个月时,所有患者肩关节外展上举可达到180°,肩关节旋转正常,腋窝外形、残余腋毛生长等满意,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提高。结论对于大面积烧伤自体皮源匮乏的患者,矩形瘢痕瓣联合移植自体刃皮片是修复Ⅳ型腋窝瘢痕挛缩畸形的良好方法。

  • 标签: 瘢痕 烧伤 腋窝 瘢痕组织瓣 刃厚皮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游离背阔肌肌皮瓣联合人工真皮及刃皮治疗下肢脱套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7年12月—2020年12月,宁波市第六医院收治8例下肢脱套伤致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39~75岁,创面面积为25 cm×12 cm~61 cm×34 cm。以携带12~15 cm宽背阔肌、皮瓣面积为20 cm×8 cm~32 cm×8 cm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骨/肌腱外露部位或功能区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余缺损用双层人工真皮修复,将供瓣区直接缝合。待人工真皮完全血管化后,取大腿刃皮按1∶2~1∶4的比例扩展后移植修复残余创面,对供皮区行换药治疗。观察术后背阔肌肌皮瓣、人工真皮、刃皮成活情况,记录人工真皮移植和刃皮移植的间隔时间,观察供区愈合情况。随访观察术区外观和功能,于末次门诊随访时,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评定标准评估皮瓣感觉恢复情况,参照《手外科手术学》中的皮瓣综合评定标准评估皮瓣功能,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估下肢植皮区和大腿供皮区瘢痕情况,询问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结果6例患者背阔肌肌皮瓣均成活;2例患者背阔肌肌皮瓣出现远侧尖端部分坏死,坏死部分待刃皮移植时切除后直接植皮修复。8例患者移植的人工真皮均成活。7例患者移植的刃皮成活;1例患者移植的刃皮部分坏死,予以再次植皮修复。人工真皮移植和刃皮移植的间隔时间为15~26(20±5)d。背阔肌肌皮瓣供区术后均愈合,遗留线性瘢痕;大腿皮片供区术后瘢痕愈合。随访6~18(12.5±2.3)个月,皮瓣色泽、弹性与周围皮肤组织接近,下肢关节活动恢复正常;背部供区线性瘢痕未见增大,大腿供区无明显增生性瘢痕。末次门诊随访时,皮瓣感觉恢复至S2级或S3级;皮瓣功能为优者3例、良者4例、可者1例;下肢植皮区VSS评分为4~7(5.2±0.9)分,大腿供皮区VSS评分为1~5(3.4±0.8)分;患者对疗效表示比较满意。结论采用游离背阔肌肌皮瓣覆盖骨/肌腱外露或功能区创面,移植人工真皮与扩展后刃皮覆盖残余创面的方法,修复下肢脱套伤导致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切取自体皮瓣和皮片面积小,术后功能区恢复效果好,皮片移植区愈合质量佳。

  • 标签: 创伤和损伤 伤口愈合 外科皮瓣 脱套伤 背阔肌肌皮瓣 人工真皮 刃厚皮
  • 简介:【摘 要】目的:本文进一步对宫腔镜在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或子宫内膜增妇女行病检中的价值进行分析,为临床疾病筛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筛选出了一共48例于2022年9月-2022年11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及子宫内膜增妇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疾病类型分为异常子宫出血AUB组(n=29例)和子宫内膜增无症状组(n=19例)。结果:统计研究表明,参与研究的48例患者中,异常子宫出血29例,子宫内膜增19例;异常子宫出血组正常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及阴性96.55%、100%、100%、89.66%,无症状组94.74%、100%、100%、84.21%,息肉、肌瘤、增生灵敏度、特异性及阳性、阴性预测值均为100%。结论:分析表明,将宫腔镜应用在绝经后妇女异常子宫出血或子宫内膜增的病检中,可有效评估病变情况,得到可靠的诊断结果,对后续干预治疗起到良好作用,临床应用价值显著,为医生提供准确可靠的临床依据。

  • 标签: 宫腔镜 绝经妇女 异常子宫出血 子宫内膜增厚 病检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主设计创面测量膜在全皮片游离移植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对13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应用全皮片游离植皮修复的患者,术中采用自主设计的创面测量膜测量创面大小,根据测量结果在供区切取全皮片,供区直接闭合。术后定期随访受区及供区伤口愈合情况、植皮成活情况及四肢功能恢复状况等。结果13例植皮皮肤全部成活,所有伤口术后均未出现感染,伤口Ⅰ期愈合。术后随访3~15个月,平均8.6个月,植皮皮肤外观良好,植皮处皮肤高度与周围组织较为一致,供区存留线状瘢痕,四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全皮片游离移植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术中应用自主设计创面测量膜对创面进行测量和手术设计,能提高游离皮肤利用率,减少供区损伤,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临床效果好,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移植 治疗结果 创面,测量 全厚皮片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采用腹部不同位置全皮片修复小儿功能部位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因功能部位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需行全皮片移植修复的女性住院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2组,剔除随访脱落患儿后,侧腹部组纳入28例、下腹部组纳入29例,年龄分别为5(3,8)、5(3,7)岁。对下腹部组患儿20(12,26)cm2创面采用于腹下区横行皮纹处切取的(24±10)cm2全皮片修复,侧腹部组患儿23(16,32)cm2创面采用于脐平面以下至腹股沟以上的侧腹部区切取的(24±9)cm2全皮片修复,供区切口均行连续皮内缝合。术后供受区均行-10.64~-6.65 kPa持续负压治疗,术后7 d开始应用医用皮肤减张闭合器治疗供区。记录供区使用医用皮肤减张闭合器情况、供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拆线时间并计算并发症发生率;术后7 d,采用自行设计的疗效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儿家长对患儿疗效的满意度;术后1、6个月,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估供区瘢痕情况并计算2个时间点VSS评分差值,用直尺测量供区瘢痕宽度并计算2个时间点瘢痕宽度差值。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Cochran&Cox近似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侧腹部组术后供区应用医用皮肤减张闭合器时间≥4周患儿比例明显高于下腹部组(P<0.05)。术后7 d,侧腹部组中出现供区切口部分裂开、供区周围皮肤红肿、供区脂肪液化的患儿各1例,下腹部组1例患儿供区出现切口部分裂开;下腹部组患儿供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侧腹部组(P<0.05)。与侧腹部组相比,下腹部组患儿供区术后拆线时间显著缩短(t'=17.23,P<0.01)。术后7 d,下腹部组患儿家长对患儿疗效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侧腹部组(t'=20.14,P<0.01)。术后1、6个月,下腹部组患儿供区瘢痕的VSS评分分别为(2.7±0.9)、(2.8±1.0)分,均明显低于侧腹部组的(7.1±2.2)、(9.1±2.7)分(t值分别为10.00、11.15,P<0.01)。术后6个月,侧腹部组患儿供区瘢痕的VSS评分较术后1个月明显升高(t=3.10,P<0.01),而下腹部组患儿供区瘢痕的VSS评分较术后1个月升高不明显(P>0.05);侧腹部组患儿供区瘢痕的VSS评分差值明显大于下腹部组(Z=-8.12,P<0.01)。术后1、6个月,下腹部组患儿供区瘢痕宽度分别为2.0(1.0,2.0)、2.0(2.0,3.0)mm,均明显窄于侧腹部组的6.0(4.0,10.0)、8.5(5.0,12.0)mm(Z值分别为-13.41、-14.70,P<0.01);术后6个月,侧腹部组患儿供区瘢痕宽度较术后1个月明显增宽(Z=-2.79,P<0.01),而下腹部组患儿供区瘢痕宽度较术后1个月增宽不明显(P>0.05);侧腹部组患儿供区瘢痕宽度差值明显大于下腹部组(Z=-14.93,P<0.01)。结论采用下腹部全皮片修复小儿,尤其是女性患儿功能部位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方法,行之有效、简便易行、符合美学修复原则;与侧腹部全皮片移植相比,下腹部全皮片移植术后供区并发症发生率低、瘢痕增生不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儿童 烧伤 伤口愈合 皮肤移植 下腹部 全厚皮片 功能部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早孕期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5 mm伴或不伴颈部淋巴水囊瘤(cystic hygroma,CH)胎儿的产前诊断结果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就诊的NT≥5 mm且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的131例胎儿资料,按照囊肿内是否存在分隔将所有病例分为NT增不伴CH组(囊肿内未发现分隔,74例)和NT增伴CH组(囊肿内可见分隔,57例)。比较2组胎儿遗传学检测结果、胎儿超声结构畸形发生率以及出生后健康存活率。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或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T增不伴CH组与NT增伴CH组胎儿遗传学检测结果异常发生率[(67.6%(50/74)与61.4%(35/57),χ2=0.54,P=0.464]、超声结构异常发生率[21.6%(16/74)与33.3%(19/57),χ2=2.26,P=0.133]、健康存活率(12/14与3/8,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T增伴或不伴CH胎儿,虽然两者疾病谱不同,但合并染色体异常及结构畸形发生率均高,出生后都有一定的健康存活率。

  • 标签: 颈项透明层检查 淋巴水囊瘤 产前诊断 妊娠结局 妊娠初期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低深度高通量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技术分析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增胎儿的遗传学病因,初步探讨胎儿NT增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进行CNV-seq检测的487例NT增胎儿的资料,根据胎儿NT厚度分为≥3.0~<3.5 mm组(n=129)和≥3.5 mm组(n=358)。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对染色体异常分布情况及2组染色体异常率进行分析。结果487例NT增胎儿中,共检出染色体异常126例(25.9%),其中染色体非整倍体107例(22.0%),致病/可能致病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19例(3.9%)。NT≥3.5 mm组胎儿的非整倍体检出率高于NT≥3.0~<3.5 mm组[14.0%(18/129)与24.9%(89/358),χ2=6.58,P=0.010]。而2组胎儿致病/可能致病CNV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P=0.584)。结论NT增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风险随NT厚度的增加而增加,致病/可能致病CNV发生风险与NT增程度无关,但因样本量较少,需进一步验证。CNV-seq可用于NT增胎儿遗传学病因的检测。

  • 标签: 颈部透明带检查 染色体畸变 DNA拷贝数变异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深Ⅱ度烧伤愈合后痕畸形患者使用瘢痕切除术的基础上采用中皮移植整形手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截取我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接收的52例深Ⅱ度烧伤愈合后痕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常规组26例患者使用常规治疗结合功能锻炼的方式;研究组26例患者使用瘢痕切除术的基础上采用中皮移植整形手术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96.15%,常规组有效率为76.92%;研究组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Ⅱ度烧伤愈合后痕畸形患者使用瘢痕切除术的基础上采用中皮移植整形手术的方法,可以更好地保障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关节功能,符合患者的美观需求,具备在临床治疗之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深Ⅱ度烧伤愈合后痕畸形 瘢痕切除术 中厚皮移植整形手术 治疗效果 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