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诱导化疗后同步放化疗治疗老年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CLC)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3年9月收治LSCLC患者99例,按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51例,2组均诱导化疗2个周期后,研究组行同步放化疗治疗,对照组行单纯化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及毒性作用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毒性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诱导化疗2个周期后进行同步放化疗对老年LSCLC具有较好疗效,无严重毒性作用。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化放疗 放射疗法 适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放化疗结合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3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5例)、研究组(15例),给予对照组放化疗治疗,给予研究组放化疗结合靶向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结果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对比显示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显示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治疗中,采用放化疗结合靶向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既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又可减少不良反应,临床应有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放化疗 靶向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基本对象为2016年2月-2017年3月来我院实施治疗病患中选取51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26例病患给予培美曲塞联合顺铂进行治疗,而B组25例病患仅给予培美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患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病患治疗效果,所有病患均已完成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无1例死亡病例出来,其中A组PR、SD、PD各为3例、19例、4例,B组PR、SD、PD各为1例、16例、8例,对比两组病患DCR,A组为84.62%,B组为68.00%,数据有较大差异,统计学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病患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法进行治疗能够帮助病患控制病情,病患耐受性也较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培美曲塞 顺铂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鞘内注射治疗脊髓损伤(SCI)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35例SCI患者,给予UC-MSCs鞘内注射治疗,共46疗程,每次输注细胞1×106cells/Kg,1次/周,4次为1个疗程。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制定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分标准(ASIA标准),对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定;采用国际神经修复学会脊髓损伤功能评价量表(IANR-SCIRFS),对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35例患者中22例有效,有效患者治疗结束后1个月(与治疗前相比),其痛觉、触觉、运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9例有效患者接受了2~3个疗程治疗,7例疗效有进一步提高。25例不完全性SCI患者有效率达88%,10例完全性SCI患者均无效。治疗后个别患者出现头痛、腰痛或发热,均在1~3d内消失。随访45~114个月(平均84个月),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有效患者疗效稳定。结论UC-MSCs鞘内注射治疗是安全,可改善大部分不完全性SCI患者神经功能,多疗程治疗有可能使患者疗效得到进一步提高。

  • 标签: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脊髓损伤 鞘内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研究目的是为探讨顺铂联合胸腔镜手术两者共同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月肺病科满足非小细胞肺癌这一诊断136例病例进行了收集与整理,将上述病例分为对照组72例,仅采用顺铂进行药物治疗,而实验组64例则是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之上,行胸腔镜手术,比较是两个组治疗前与治疗21天后相关肿瘤标志物含量,以及两个组总有效率。结果两个组治疗前相关肿瘤标物含量无差异(P>0.05);21天后实验组中相关肿瘤标物含量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中总有效率为41.7%(30/72),实验组中总有效率为70.3%(45/64),两个组存在着显著差别(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选用顺铂联合胸腔镜手术治疗,可以使临床疗效更加显著,以及相关肿瘤标志物含量显著地降低,总有效率也升高,因此两者联合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是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顺铂 胸腔镜手术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killercells,CIKcells)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影响,对比接受CIK细胞免疫治疗前后,培养细胞表型及患者淋巴亚群变化。方法:选取辽宁省肿瘤医院手术、放化疗治疗结束1个月以上或无法进行以上治疗,单纯接受4个周期CIK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患者67名入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接受4周期CIK细胞免疫治疗前后患者淋巴细胞CD3^+CD4^+、CD3^+CD8^+、CD4^+/CD8^+、CD3^+CD56^+、CD3^-CD56^+、CD3^+PD1^+亚群变化情况。同时对各次输注细胞表型(CD3^+CD4^+、CD3^+CD8^+、CD3^+CD56^+)进行检测,观察其变化。结果:患者接受4周期CIK细胞免疫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淋巴细胞CD3^+CD4^+、CD3^+CD8^+、CD4^+/CD8^+、CD3^+CD56^+亚群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CD3^-CD56^+、CD3^+PD1^+亚群无明显变化。值得注意是,输注细胞表型与第一次培养后相比,第二次、第三次CIK细胞CD3^+CD8^+、CD3^+CD56^+表型呈阶梯型上升,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第三次与第四次无明显变化。结论:CIK细胞免疫治疗能稳定肿瘤患者免疫状态。接受过CIK细胞回输患者,再次抽取外周血进行培养时,可增加体内CD3^+CD56^+前体细胞增殖和定向分化能力,有望得到远期获益。

  • 标签: 恶性肿瘤 细胞免疫治疗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术后观察及疗效分析。方法对351例共389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A组171例185眼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照组B组65例76眼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C组115例128眼行结膜瓣转移术。观察患者术后疼痛度,角膜创面修复时间及复发情况等。结果A组术后疼痛症状轻,角膜创面修复快。术后随访疗效比较A组11眼复发,复发率5.94%,B组23眼复发,复发率30.26%;C组14眼复发,复发率10.94%;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1175,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649,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χ2=11.9951,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是治疗翼状胬肉较为理想方式。

  • 标签: 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结膜瓣转移术 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IK细胞治疗老年非小细胞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EMT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98例老年肺癌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42例体检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分析CIK患者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治疗前后循环肿瘤细胞中EMT标志物表达变化、卡式行为状态评分、毒副反应。结果上皮细胞标志物CK19、E-cadherin及EMT标志物Vimentin、Snail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80%、17.35%,65.31%、62.24%;治疗后卡式行为状态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大部分患者都没有显著不适感。结论老年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内有EMT,和肿瘤发展具有相关性,自体CIK细胞治疗对EMT有抑制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CIK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 循环肿瘤细胞 EMT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儿童发热疾病诊断中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6月间收治53例发热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同时选择同期体检正常无发热状况健康儿童53例,将其划分为对照组,结合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工作开展,判断两组儿童临床诊断效果。结果两组儿童在RDW-SD指标对比中,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而在HCT、MCV、MCH、MCHC指标对比中,各数据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儿童血细胞异常检出率为5.66%,实验组儿童血细胞异常检出率为35.94%,即两组儿童各数据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工作开展,可有效对发热疾病予以临床诊断,以精准化优势为临床治疗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 标签: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发热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探索针对进展期肝内胆细胞癌患者采用肝动脉灌注结合全身化疗方案治疗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5年7月间本科室接收患进展期肝内胆细胞70例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区别,将其中单行化疗治疗30例患者分为参考组,以吉西他滨、顺铂经静滴用药;行肝动脉灌注联合全身化疗治疗4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以5-氟尿嘧啶、顺铂经肝动脉灌注,且配合吉西他滨静滴用药。观察及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疗效,详细记录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经随访调查2组患者生存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后CR率、获益率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高(P<0.05);研究组平均生存时间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短(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针对进展期肝内胆细胞癌患者采用肝动脉灌注结合全身化疗方案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增加患者生存时间,安全性较高,值得借鉴。

  • 标签: 肝内胆细胞癌 进展期 肝动脉灌注 化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体细胞治疗患者静脉采血后实施优质护理对预防皮下淤血发生率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6年11月实施细胞培养前静脉采血患者161名,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78名静脉采血后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83名静脉采血后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抽血患者出现皮下淤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2名静脉采血后出现皮下淤血,发生率为2.41%;对照组中,7名出现皮下淤血,发生率为8.97%;观察组皮下淤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体细胞治疗患者静脉采血后发生皮下淤血发生率,缓解病人痛苦,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皮下淤血 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紫杉醇加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84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紫杉醇加顺铂(TP)方案化疗,观察组给予沙利度胺联合TP方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64.29%(χ^2=5.143,P〈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t=6.689,2.754,P〈0.05);血清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t=16.646,15.125,16.428,P〈0.05);恶心呕吐40.48%明显低于对照组76.19%,便秘、乏力或嗜睡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1.020,6.158,4.414,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周围神经毒性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紫杉醇加顺铂方案治疗有助于降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但应预防便秘、乏力或嗜睡等不良反应。

  • 标签: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沙利度胺 紫杉醇 顺铂 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情况。方法将2015年7月份——2017年7月份收治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5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分别采用胸腔镜治疗和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包括手术操作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淋巴清扫数量、住院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胸腔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开胸组较长,输血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较开胸组都不同程度减少,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基本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胸腔组手术患者治疗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3/45),较比开胸组17.5%(7/40)并发症发生率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淋巴结清扫数量基本无差异,治疗效果可以充分肯定;引流时间、输血量都较少,大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且避免传统开胸手术造成并发症,对于后期患者放化疗耐受度提高,对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3月收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小儿患者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儿病毒唑治疗,观察组给予患儿更昔洛韦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儿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1.3%;两组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咽峡炎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出现1例恶心、1例腹痛;对照组患儿出现1例腹痛,2例恶心;和滴注速度有关,缓慢滴注后症状缓解,未出现严重副反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显著,缩短病程,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更昔洛韦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小儿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胸腔镜、开胸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84 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2 例,对照组采用开胸手术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胸腔镜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存活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其余指标术后镇痛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 0.05 ),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存活率 97.6% ( 41/42 )与对照组 95.2% ( 40/4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早期非小细胞癌患者治疗中,胸腔镜下手术治疗方法可取得显著疗效,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开胸手术治疗 胸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探究在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时,使用磺酸阿帕替尼片可行性、优越性。方法临床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期间86例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按双盲法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观察患者肿瘤控制情况,同时统计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48.8%,治疗组为67.4%,对照组较治疗组肿瘤控制有效率低,P<0.05。结论临床为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控制改善扩散,在治疗时可服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不良反应 化疗 甲磺酸阿帕替尼 疗效 非小细胞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