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两组均7天为1疗程。分别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的改变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66.6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间期及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安全有效,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不稳定性心绞痛 低分子肝素钙 疗效
  • 简介:目的了解循环微RNA(miR)-92a在老年稳定心绞痛(SAP)患者中的表达。方法选择sAP患者116例,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66例,非老年组(年龄〈60岁)50例。比较老年SAP患者循环miR-92a表达,方差成分分析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其交互效应项对SAP患者循环miR-92a表达的贡献。比较2组合并及禾合并糖尿病患者循环miR-92a表达。结果sAP患者年龄与循环miR-92a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217,P〈0.05)。老年组循环miR-92a表达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6)。方差成分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影响sAP循环miR92a表达。老年组合并糖尿患者循环miR-92a表达明显高于未合并糖尿病患者(P〈0.01),非老年组合并糖尿病患者循环miR-92a表达明显高于表合并糖尿病患者(P〈O.05)。老年组合并糖尿病发生率33.3%明显高于非老年组16.0%(P〈0.05)。结论老年患者循环miR-92a表达升高不是年龄升高所致。提示老年SAP患者循环miR-92a表达升高要特别注意引发血管内皮损伤的糖尿病。

  • 标签: 冠心病 心绞痛 内皮 血管 微RNAS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的浓度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性状变化,并测定pH值。结果室温条件下8h内配伍液的外观浊状、pH值及左氧氟沙星与奥硝唑的质量浓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左氧氟沙星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可配伍使用,护理人员应充分掌握药品的药品性状和配伍禁忌,密切观察患者输液情况。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奥硝唑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丹参注射液对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94例,据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A组30例)、低剂量丹参治疗组(B组25例)、高剂量丹参治疗组(C组3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低剂量丹参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12ml静脉滴注治疗,高剂量丹参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30ml静脉滴注治疗。分析各组在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常规心电图ST改变、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三组临床总有效率随着丹参剂量增加而增加,但低剂量丹参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高剂量丹参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胆固醇下降程度亦随着丹参剂量增加而增加,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电图改善程度亦随着丹参注射液剂量增加而增加,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丹参可剂量依赖性的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胆固醇、甘油三酯浓度,并可改善心电图表现,可能对其治疗有益。

  • 标签: 不稳定性心绞痛 丹参 临床疗效 心电图改变 甘油三酯 胆固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调补冲任汤治疗哈萨克族绝经后女性稳定型心绞痛,考查其疗效以指导少数民族患者中医临床用药。方法将符合观察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常规西药治疗+调补冲任汤),对照组35例(仅常规西药治疗),连续用药三月,对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心电图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心电图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调补冲任汤能更好的改善哈萨克族绝经后女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疗效。

  • 标签: 调补冲任 哈萨克 绝经后稳定性心绞痛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与颈动脉斑块稳定以及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及IL-6的水平的临床关系研究。方法选取从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10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取血测定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IL-6的含量;采用彩超进行常规检查颈动脉内斑块的情况,分析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及IL-6的水平变化对颈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稳定的影响以及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结果实验组的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及IL-6的水平均比对照组高,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斑块不同稳定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及IL-6的水平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敏C反应蛋白及IL-6水平与颈动脉斑块不稳定呈正相关。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及IL-6的水平均增高,并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有关系,多种因素联合导致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颈动脉斑块 血脂 超敏C反应蛋白 白介素-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高龄不稳定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100%,对照组优良率为4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满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并且能有效降低死亡率,适合高龄患者使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高龄 不稳定性 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Gamma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到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1例;B组22例各,A组采用Gamma钉治疗,B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术中与术后情况。结果A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多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也长于对照组(P均<0.01),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mma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相似,但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骨折愈合早,降低了老年患者术中与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性。

  • 标签: Gamma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去甲肾上腺素在用于维持病人血压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越快越稳地更换去甲肾上腺素药物,对维持病人的基本生命体征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去甲肾上腺素 血压 稳定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在三种输液中的稳定,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并考察外观、pH值与含量变化情况。结果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与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三种输液配伍后,4h内配伍液外观、含量及pH值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与三种输液配伍后,稳定较好,且不受氯离子影响。

  • 标签: 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 输液 稳定性
  • 简介:目的:比较4种厂家生产的维生素Kl注射液的药品质量,考察维生素K1注射液在医院常规条件下的稳定。方法:AgilentXD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无水乙醇-石油醚(95: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四个厂家中有三个厂家生产的维生素Kl注射液的初始含量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要求,含量范围在90%-110%,但各样品差异较大,且在12h内溶液中维生素K1含量明显下降。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建议药品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维生素K1注射液的质量,在临床应用中,维生素K1注射液曝光放置3h以上应慎用。

  • 标签: 维生素K1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对不稳定心绞痛(UAP)心脏室壁运动异常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经心彩超证实有心脏室壁运动异常的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缓解心绞痛发作方面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3.3%VS83.3%),治疗组在胸痹证候改善方面的有效率也优于对照组(86.6%VS73.3%),治疗组在改善心电图方面的有效率也优于对照组(81.6%VS63.3%),治疗组在改善心脏室壁运动异常的有效率也优于对照组(78.3%VS6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UAP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心电图及心脏室壁运动异常。

  • 标签: 冠心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 瓜蒌薤白半夏汤 心脏 室壁运动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国产与进口的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临床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进行考察。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两种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输液配伍后0至6h的含量变化,并同时测定pH值并观察药液的外观变化。结果两种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常用输液配伍后含量及pH值变化不大。结论国产与进口的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临床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基本近似。

  • 标签: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 配伍 稳定性 紫外分光光度法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与利巴韦林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方法在室温25℃和37℃下,观察6小时内头孢哌酮钠与利巴韦林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紫外光谱的变化,采用紫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分别考察上述两药配伍后不同时间各自的含量变化。结果在室温(25℃)和37℃条件下,两药0.9%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液6小时内的含量、pH值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0~6小时内头孢哌酮钠与利巴韦林配伍稳定

  • 标签: 紫外分光光度法 头孢哌酮钠 利巴韦林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桡骨骨折(不稳定)治疗中使用不同钢板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6例桡骨骨折(不稳定)病例按照使用的钢板随机分为T型组(23例,T型钢板)和锁定组(23例,锁定钢板),观察腕关节功能。结果锁定组腕关节功能优于T型组(P<0.05),差异性明显。结论在桡骨骨折(不稳定)的治疗中应尽量使用锁定钢板。

  • 标签: 桡骨骨折 钢板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和盐酸普萘洛尔联合用药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确诊为不稳定心绞痛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正常降低血小板聚集和降脂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盐酸普萘洛尔治疗,治疗组给予盐酸普萘洛尔和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用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受试患者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10例,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8例,差异不显著。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和盐酸普萘洛尔联合用药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肯定、安全、有效,可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不稳定性心绞痛 单硝酸异山梨酯 盐酸普萘洛尔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法测定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于头孢西丁钠配伍的稳定。方法采用SihmpackVP一ODSCl(240mmx4.6mm,5μm)柱,以2%三乙胺(用磷酸调pH值至4.0)-甲醇(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0nm流速1.0ml.mol-1.结果以质量浓度(μg)为横坐标X,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Y,得回归方程头孢西丁钠Y=25.64x+0.58,r=0.9999(n=6)。表明头孢西丁钠在1.20~7.44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盐酸氨溴索Y=1.785X+1.4783,r=0.9999(n=6)。表明盐酸氨溴索在0.756~1.574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取供试品溶液,先后进行4次测定,期间分别为0小时,4小时,6小时,8小时,24小时,结果测得更昔洛韦峰面积的RSD=0.42%,炎琥宁峰面积RSD为0.41%.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1h内稳定。结论反相HPLC法测定法原理简单,操作方便。配伍体系对测定无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常温(20℃)下配伍后11h内稳定良好,可以配伍使用。

  • 标签: Hplc法 头孢西丁钠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拜阿司匹灵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UAP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组均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及他汀类降脂类药。Ⅰ组(对照组)给予口服拜阿司匹灵每天100mg,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U,1次/12h疗程7d。Ⅱ组(观察组)Ⅰ组用药基础上加服氯吡格雷(波立维,杭州赛诺菲安万特民生制药有限公司),75mg/d。结果Ⅰ组、Ⅱ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3%和9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30d,II组急性心脏事件低于I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与低肝素联合治疗UAP安全有效,更有效地预防缺血事件的发生。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氯吡格雷 拜阿司匹灵 不稳定性心绞痛
  • 简介:事例简介妈妈从书店给豆豆买了三盘故事磁带,回到家就拿出第一盎故事磁带,并告诉豆豆,这盘磁带故事的名字叫《小红帽》。豆豆高兴地说:“我现在就想听。”于是妈妈和豆豆坐在录音机前一起听故事,故事非常好听,连妈妈都被吸引住了。可是豆豆却显得心不在焉,两只眼睛东张西望,一会儿玩手指,一会儿咬指甲。妈妈提醒他:“豆豆,注意听,故事太有趣了。”

  • 标签: 注意力 幼儿 磁带 咬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