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维胺胶囊治疗中度寻常痤疮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2月,选择自愿配合的54例中度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27例,维胺胶囊治疗,对照组27例,阿奇霉素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维胺酯胶囊 阿奇霉素 中度寻常痤疮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雷他定联合双芬酸钠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接收的结膜炎患者 96例( 108眼),入选时间为 2016年 3月至 2017年 3月。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雷他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雷他定联合双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照两组患者临床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 93.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75.0%,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并无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明显于对照组 (P<0.05)。结论:相对比单纯的雷他定治疗方法,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将其与双芬酸钠滴眼液联合使用,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并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氯雷他定 双氯芬酸钠 过敏性结膜炎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6~12岁儿童单独使用1%环喷托和1%环喷托-复方托吡卡胺联合用药的睫状肌麻痹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2018年7─9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的6~12岁屈光不正儿童98例(98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单独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单独用药组给予1%环喷托点眼3次;联合用药组给予1%环喷托点眼3次和复方托吡卡胺点眼2次。分别于点眼前,第1次点眼后30、45、75 min测量等效球镜度(SE)和瞳孔直径。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基线数据。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对不同给药方法在不同时间SE和瞳孔直径的影响进行分析。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睫状肌麻痹程度与瞳孔散大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2组SE值均在点眼后30 min内向正值方向发展,45 min达到最佳效果,45~75 min基本保持平稳,不同时间点睫状肌麻痹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06,P<0.001)。不同给药方式对睫状肌麻痹效果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时间延长,不同给药方式睫状肌麻痹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点眼后2组瞳孔直径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大,时间因素引起瞳孔直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2.87,P<0.001)。联合用药组瞳孔直径大于单独用药组(F=30.63,P<0.001),随时间延长,联合用药组瞳孔直径均大于单独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53,P<0.001)。2组点眼后75 min SE改变值与瞳孔直径增加值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在我国6~12岁儿童中,1%环喷托-复方托吡卡胺联合用药在睫状肌麻痹效果、起效时间以及持续时间方面均未优于1%环喷托单独用药,而联合用药后瞳孔散大的不良反应明显大于单独用药。

  • 标签: 睫状肌麻痹 环喷托酯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一例成人女患,口服中毒剂量的苯磺酸氨地平 168片( 5mg/片, 840mg)的诊治,在救治过程中患者出现除了常见的顽固性低血压,代谢性酸中毒,肺损伤和反射性心动过速以及药物性心肌损害等毒性作用外,又出现了罕见的双侧大量胸腔积液。经查证,这是一种尚未见报道的,新的药物损害的临床表现。本文结合病例的治疗方案,包括血浆置换术,胸腔穿刺置管术等医疗措施,同时就胸腔积液的出现,恶化,改善,痊愈,预后,以及与肝脏功能,心肌酶,肾功能等指标变化通过时间过程加以总结,为进一步了解该病理生理过程和临床治疗做了相关基础工作。

  • 标签: 氨氯地平,胸腔积液,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剂型双芬酸在使用之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12月到2020年8月的时间基准,收集我院100例需要止痛治疗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及研究主体,根据动态随机分组法,分成研究组50例,参照组50例。研究组给予双芬酸钠栓,参照组给予双芬酸钠缓释片。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以及止痛效果。结果:参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研究组,研究组的止痛效果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止痛治疗 双氯芬酸钠栓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不良反应发生率 止痛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在缬沙坦基础上分别联合氨地平、氢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观察其疗效差异。 方法 将 2016 年 3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176 例 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 A 组( n=88 )、 B 组( n=88 )。 A 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氨地平治疗, B 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氢噻嗪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内皮细胞功能指标 [ 血浆内皮素、血浆一氧化氮( NO ) ] 的变化,并对其两组之间的差异。 结果 A 组治疗总有效率 96.59% 和 B 组 94.32% 相当( P > 0.05 );治疗后,两组血浆内皮素水平明显下降,而 NO 水平明显上升( P < 0.05 ),而两组水平相当( P > 0.05 ); A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3.41% 较 B 组 12.50% 更低( P < 0.05 )。 结论 缬沙坦联合氨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与缬沙坦联合氢噻嗪相当,均可有效改善患者内皮细胞功能,但相对而言,前一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较高。

  • 标签: [ ] 老年高血压 缬沙坦 氨氯地平 氢氯噻嗪 内皮细胞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厄贝沙坦联合氨地平或氢噻嗪治疗老年晨峰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4月-2017年3月期间医治的老年晨峰高血压患者进行统计,从中选取1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用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5例,给予患者服用厄贝沙坦联合氢噻嗪治疗;观察组65例,给予患者服用厄贝沙坦联合氨地平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出现较大变化,组间差异显著,可进行统计(P

  • 标签: 厄贝沙坦 氨氯地平 氢氯噻嗪 老年 晨峰高血压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上升,新型口服抗凝药对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新型口服抗凝药包括凝血因子Ⅹ a抑制剂和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前者主要为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和贝曲沙班,后者代表药物为达比加群,达比加群在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过程中具有无需频繁调整剂量、无需常规监测凝血功能、出血率低等优点。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研究进展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为临床规范化使用达比加群提供参考。

  • 标签: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达比加群酯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 作者: 林艳荣 吴锋耀 谢周华 宋晓玲 朱庆东 韦静 谭仕稷 梁联哨 龚贝贝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0年第04期
  • 机构: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南宁市传染病医院)ICU,南宁 530023 ,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南宁市传染病医院)麻醉科,南宁 530023 ,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南宁市传染病医院)结核科,南宁 530023 ,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南宁市传染病医院)儿科,南宁 530023 ,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南宁市传染病医院)护理部,南宁 53002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蒿琥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1月22日至2月15日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单双号顺序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25例)和青蒿琥联合治疗组(18例)。常规治疗组按指南推荐给予洛匹那韦/利托那韦500 mg +α-干扰素500×104 U雾化吸入,每日2次;青蒿琥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青蒿琥60 mg,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10 d。治疗期间每隔2 d进行1次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心肌酶;治疗开始每3 d检查1次胸部CT,病情好转后每5 d复查1次。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及生化指标的变化,以及两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时间、咽拭子病毒核酸转阴时间、肺部病灶吸收时间、用药不良反应及住院天数,以此评估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及治疗前血常规和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青蒿琥联合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时间(d:3.33±1.91比4.84±2.19)、2019-nCoV核酸检测转阴时间(d:4.72±2.16比6.68±3.76)、肺部病灶开始吸收时间(d:5.39±2.36比7.48±3.78)、病灶吸收>70%时间(d:14.11±4.16比17.04±4.42)以及住院时间(d:16.56±3.71比18.04±3.97)均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2%比80.0%,P>0.05)。结论青蒿琥能缩短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时间,改善预后和清除病原体,不良反应少,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青蒿琥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观察双芬酸钠因对创伤性骨折镇痛效果。方法:选择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 9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 45例采用双芬酸钠治疗, 对照组 45例采用曲马多治疗,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对两组患者疼痛的严重程度及止痛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疼痛缓解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不同时间点疼痛 VAS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双芬酸钠,镇痛效果明确、安全可靠、起效快,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双氯芬酸钠 镇痛 创伤性骨折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己定修饰多孔钛的抗菌性能及其对成骨细胞黏附及增殖的影响,为构建具有抗菌性能的种植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直径10.0 mm、厚度1.5 mm的光滑纯钛试件,以碱热处理后钛试件为对照组、碱热处理+共价结合氨基硅烷的钛试件为硅烷化组、碱热处理+共价结合氨基硅烷+戊二醛接枝己定的钛试件为接枝组。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试件表面形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元素组成、接触角测量仪分析亲水性(每组6个)、酸性橙Ⅱ法分析氨基或亚胺基团含量(每组5个);用光密度法测定己定组5个钛试件的己定接枝密度;用死活菌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涂板计数法、抑菌环法评价各组钛试件抗菌能力,甲基噻唑基四唑法评价各组与成骨细胞共培养1、3、5 d后的细胞活性,细菌-细胞共培养评价有菌环境中各组钛试件的细胞黏附能力。结果己定接枝后多孔钛表面的孔隙减小,C、N、Cl原子百分含量增加,接触角下降至37.5°±4.0°,己定接枝密度为(5.07±0.39)μg/cm2;死活菌染色及扫描电镜显示己定组仅有少量细菌黏附且细菌壁破裂;己定组菌液涂板仅见零星菌落,抑菌环透亮;细胞培养1、3 d己定组细胞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5 d己定组细胞活性(0.547±0.087)显著小于对照组(0.751±0.056)(P<0.05);细菌-细胞共培养显示对照组钛表面黏附大量细菌,己定组钛表面黏附大量细胞,且细胞形态良好。结论己定接枝修饰的多孔钛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在有菌环境中可保障细胞黏附。

  • 标签: 氯己定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托吡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8年5月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106例癫痫患儿,参照密封信封法的随机分配法将入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予托吡治疗,评估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的癫痫发作次数,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脑电波背景活动和血清生化指标,评价两组患儿的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45%,49/53)高于对照组(75.47%,40/53),P<0.05。治疗后1、3、6个月,两组患儿的癫痫发作次数逐渐减少(P<0.05),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少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α波减少>0.5 Hz发生率、θ波增加率及δ波增加率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神经肽Y(NPY)、甘丙肽(GAL)、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降低(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5.09% (8/53),对照组为13.21%(7/53),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吡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小儿癫痫疗效显著,能明显减少癫痫发作次数,改善其脑电波背景活动,有效降低血清NPY、GAL及BDNF水平,药物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 标签: 小儿癫痫 托吡酯 卡马西平 脑电图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小剂量氢噻嗪联合左旋氨地平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 44例。给予对照组单一左旋氨地平片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氢噻嗪进行联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血压,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 122.85±7.24) mmHg/( 79.15±5.06) mmHg,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 155.19±8.31) mmHg/( 97.11±5.68)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过程中,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9.09% ,对照组为 34.09%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相比于单一使用左旋氨地平片进行治疗,通过小剂量氢噻嗪联合左旋氨地平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者血压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氢氯噻嗪 小剂量 联合治疗 左旋氨氯地平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 苯磺酸氨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地平在治疗轻中度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中的疗效比较进行探讨 。 方法:选取我院 收治的轻中度原发性 高血压患者 共 80 例,依照数字随机抽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 苯磺酸氨地平,实验组: 苯磺酸左旋氨地平。 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 97.43% ,对照组为 76.92% , P < 0.05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00%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0.00% , P < 0.05 ;实验组治疗后其收缩压、舒张压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临床上治疗 轻中度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采用苯磺酸左旋氨地平片,该药物疗效明显,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控制患者病情,降低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苯磺酸氨氯地平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轻中度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低离子凝胺在输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 价值 。 方法:选取 201 8 年 01 月至 2019 年 1 0 月在我院进行 输血 治疗的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自愿者原则,分为研究组( n=40 )和对照组( n=40 ),对照组患者给与盐水法检法,研究组给予 低离子凝胺 检验,对比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研究组患者检验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5 );研究组患者检验灵敏性和精确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检验所用时间为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低离子凝胺在输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 价值较高,能明显提高交叉配血检验准确性并降低检验所用时间,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低离子聚凝胺 输血检验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托吡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 2019年 1 月至 2020年 1 月期间诊治的患者 ,选取 104 例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 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 ( n=52 )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 ,研究组 ( n=52 )采用托吡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对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 、不良反应发生率(头晕、恶心、嗜睡、疲劳)、治疗疗效 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 (NIHSS)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 、均 优于对照组 ,两组之间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头晕、恶心、嗜睡、疲劳)低 于对照组 ,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结论:我院对 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进行 托吡治疗, 有效改善患者的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 (NIHSS)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 ,减少患者发生头晕、恶心、嗜睡、疲劳等不良反应的几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托吡酯 脑梗死 癫痫 脑梗死后继发癫痫 疗效
  • 简介:摘要:叶黄素牛磺酸锌软胶囊缓解视疲劳功能试验研究。120名志愿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成对照组和样品组,样品组食用受试物,对照组食用安慰剂,连续服用60天。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症状改善且症状总积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试验组自身比较症状总积分有显著性,平均明视持久度提高大于10%,可判断受试物具有缓解视疲劳功能。

  • 标签: 叶黄素酯 牛磺酸 锌 视疲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哌甲(methylphenidate,MPH)缓释片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睡眠特征的影响。方法纳入23例ADHD儿童作为MPH组,予持续处方可变剂量的哌甲缓释片,并分别于基线、治疗2周和治疗6周进行3次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m,PSG)。同时招募相匹配的正常儿童21例作为对照组进行PSG。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资料类型分别采用均数±标准差,均数(四分位数)[M(P25,P75)]和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对睡眠参数间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方差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基线时MPH组儿童睡眠效率[SE(%)]降低[(86.7±12.4)%,(90.9±7.5)%]、睡眠潜伏期(SOL)延长[(21.1±12.4)min,(18.1±13.0)min]、REM潜伏期(ROL)缩短[(145.2±35.2)min,(155.6±57.7)min],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同组基线比较,MPH组儿童治疗2周SOL延长[(27.2±6.4)min,(21.1±12.4)min],ROL[(127.2±32.1)min,(145.2±35.2) min]及REM期[(70.5±13.8)min,(79.8±15.3)min]时间缩短及SE(%)变差[(83.1±15.4)%,(86.7±12.4)%],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同组基线比较,MPH组儿童治疗6周SOL、ROL、REM期时间及SE(%)睡眠参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PH组儿童N1期、N2期、N3期及R期的总睡眠时间百分比(%TST),唤醒次数及唤醒时间等睡眠参数,在基线、治疗2周和治疗6周时,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DHD儿童存在睡眠效率降低、入睡困难及REM潜伏期缩短;MPH对ADHD儿童的睡眠,在前2周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恶化ADHD儿童患者本身的睡眠问题。当持续治疗6周后,MPH对睡眠的影响逐渐好转。

  • 标签: 哌甲酯缓释片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多导睡眠监测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