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相应的研究对抗疾病的药物也成了医学界的重要课题,这里,作者根据多年对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发现,坎地沙坦是这一类拮抗剂的典型代表药物,因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拮抗剂以其副作用小,同时具有靶器官(肾脏、血管和心脏等)保护作用,这将对今后抗高血压药物市场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就合成坎地沙坦的方法,着重诉述了各个合成路线中关键中间体的优缺点和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标签: 坎地沙坦 抗高血压 合成 工艺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方法,研究组加用阿托伐他汀。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以及6min步行试验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92.19%VS7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以及6min步行试验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心功能指标以及6min步行试验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HF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他汀类药物 临床效果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和Ⅱ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Ⅰ组加用瑞舒伐他汀,Ⅱ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Ⅰ组患者治疗后的TG、TC、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Ⅱ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s-CRP、颈动脉IMT、Hcy值均显著降低,且Ⅰ组治疗后的hs-CRP、Hcy值均显著低于Ⅱ组(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均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脂、Hcy、hs-CRP水平,延迟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但瑞舒伐他汀的近期疗效比阿托伐他汀更好,应有优势更显著。

  • 标签: 冠心病 阿托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 hs-CRP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453-01
  • 简介:摘要目的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他汀类药物作为常规降脂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而肾功能不全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高危因素。为了给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同时保护肾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旨在分析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一2015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抗凝、抗栓、溶栓等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尿蛋白、尿酸、甘油三酯(TC)、血清总胆固醇(TG)等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通过对比分析,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TC、TG均有所下降;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尿蛋白、尿酸、TC、TG、血清肌酐(Scr)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中患者各项指标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时,加入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尿蛋白、尿酸、TC等水平,使肾脏得到有效保护,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肾脏病 保护作用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他汀类药物治疗多发性硬化的效果。方法将2012-2014年收治的7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在使用β干扰素的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仅使用β干扰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IL-6,IL-10和IFN-γ的浓度变化并对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在进行治疗后,IL-6和IFN-γ均有显著下降,两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L-10均有显著上升,两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整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他汀类药物联合β干扰素治疗多发性硬化能明显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和治疗时间,值得临床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beta 干扰素 他汀类药物 效果 多发性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头孢菌素类药物伍用所致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诊治的50例进行头孢菌类药物伍用而导致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不良反应的原因、具体临床表现、用药情况及处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在用药治疗前后的不良反应及临床主要表现进行对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用药前为98.00%,用药后为8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用药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症状进行评估,并熟悉头孢菌类药物伍用的不良反应,合理搭配药物,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头孢菌类 二重感染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神经系统 过敏反应 肾功能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喹诺酮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的4-喹诺酮基本结构的药物,它与细菌DNA螺旋酶的DNA双链中非配对碱基结合抑制DNA螺旋酶亚A单位,使DNA超螺旋酶结构不能封口,从而使DNA单链暴露,导致MRNA与蛋白质合成失败造成细菌死亡。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标签: 喹诺酮 药物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100例脑血栓患者进行治疗,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和动脉斑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颈动脉内膜及板块的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司匹林 他汀类药物 脑血栓 临床效果 动脉斑块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环内酯类药物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入院的124例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64例。治疗组5%葡萄糖加入阿奇霉素静脉滴注,3-5天症状、体症明显改善后,改用口服阿奇霉素,每日1次,连服3-5日;对照组5%葡萄糖加红霉素及维生素B6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平均退热天数5d,胸片好转平均天数为7d;对照组平均退热天数为9d,胸片好转平均天数为10d,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用药为大环内酯类药物,本组病例对比阿奇霉素疗效明显优于红霉素,可有效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可见选择有效药物是治愈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键。

  • 标签: 大环内脂类 小儿肺炎 阿奇霉素 红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不合理状况以及解决措施。方法选取自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间门诊含有喹诺酮类药物的处方200例,对其中17例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整理,分析其原因。结果选取自我院门诊的200例喹诺酮类药物处方中,经筛选出现17例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不合理,其中药物剂量时间不正确5例,占29.4%,与抗酸抗贫血含锌类等药物配伍使用的6例,占35.3%;重复用药4例,所占比例为23.5%;药物滥用2例,占11.8%。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喹诺酮类药物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其次医师和药师应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对所开处方和患者生命负责,促使其及早康复;而医院方面应及时听取患者反馈意见,减少医疗事故,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不合理用药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产生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1月到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57例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了解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原因。结果通过回顾分析,不良反应以累及全身器官损害为主,占到45.6%;其次是消化系统不适,占到19.3%;药物联用不合理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是用药方法不合理,占到53.5%。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会出现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临床医生在给药时必须充分到药物联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确保患者合理、安全用药,有效预防和控制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头孢菌素类药物 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并研究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4年10月的116例出现头孢菌素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发病机制以及发病情况。结果对头孢菌素类药物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主要是老年人和幼龄儿童。在不同品种的头孢菌素类药物中,所涉及的头孢类菌素的种类有15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是头孢舒巴坦钠,注射与静脉输液的方式使用抗生素,发生的概率较低,对患者的影响较小。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消化系统以及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结论对头孢菌素类药物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提高用药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都应该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 标签: 头孢菌素类药物 不良反应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生长抑素类药物在腹部外科术后的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普外科胃肠病区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术后使用生长抑素类药物的235例患者进行护理并观察分析其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针对腹部外科术后使用生长抑素类药物的护理工作需从用药前、用药中和用药后三个阶段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从而有效避免患者不良反应的产生。

  • 标签: 腹部外科手术 生长抑素类药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硝酸酯类药物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好于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对照组。部分患者出现了轻微的不良反应,在减少药剂后均得到缓解并消失。所有的患者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情况。结论硝酸酯类药物能够有效地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使患者平滑肌的细胞增殖得到有效控制,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硝酸酯类药物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喹诺酮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喹诺酮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病例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表现主要为变态反应、神经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呼吸系统反应、免疫以及泌尿系统反应等;涉及药物包括有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莫西沙星、依诺沙星等。结果喹诺酮类药物可引起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临床应促进合理用药,避免药物滥用,提高用药安全,保证临床疗效。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抗生素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