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在前人对作齐"物论"、与"齐物"论两种理解的基础上,作者提出齐物我的另一重含义.合起来构成齐"物论"、齐万物与齐物我三:齐物论是对各种思想学说,进行一种哲学批判,其重点不在是非的标准,而是对争是非本身的正当性的质疑.齐万物则要求人的世界观的转变,放弃任何自我中心的态度,看待万有的自然性与自足性,把是非转化成有无问题,具有从认识论向本体论过度的意味.齐物我是前二者的深入,它所涉及的心物关系不是认识论而是生存论问题,本体论上化有为无,就是表现在生存论上的丧我与无为,它是导向另一种生活方式的信念基础.齐物三是庄子哲学的基本纲领.

  • 标签: 《庄子·齐物论》 是非 生存论 本体论 有无 认识论
  • 简介:初章就是初学入门的第一章,故名初章。三论宗初章是用来论证和区别是自性还是缘起义的一种方法。佛教各个宗派皆讲二谛,真俗二谛,有时也叫有无二谛。但三论宗与他们所讲有所不同。此不同之处用初章一鉴别,则一目了然。了解了初章也就明白了“缘起性空”、“中道”,同时也显示出了三论宗圆融无碍的义理。所以“初蕈者,破自性之利器,彰缘起之假名,八中道之要轨,显无碍之圆融”。

  • 标签: 二谛 自性 中道 有无 宗派 圆融
  • 简介:《大乘起信论》与中国佛学之关系,已是共识,在所不论。虽自论出时,即有归之疑伪者,然疑无所据,以故历来大德鲜有用疑于此论者。本世纪一二十年代,日人陡兴波澜,断定《起信》非涉于马鸣、真谛,实乃梁、陈间好事者所造(望月信亨语)。然持此论者所据大抵是考据学立...

  • 标签: 真如 《大乘起信论》 阿赖耶识 《成唯识论》 切法 无为法
  • 简介:金刚般若波罗密一经围绕“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往?云何降伏其心?”为核心,反复阐发般若波罗密深,显示菩萨凡所发心修行,无不皆以般若正知见为根本、真如法性为指归。般若,可谓菩萨六度万行之本源心地、大乘佛法正法眼藏。

  • 标签: 般若 佛法 菩萨 法眼 菩提心 修行
  • 简介:《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围绕“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个核心,反复阐发般若波罗密深,显示菩萨凡所发心修行,无不皆以般若正知见为根本、真如法性为指归。般若,可谓菩萨六度万行之本源心地、大乘佛法之正法眼藏。

  • 标签: 佛法 般若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 简介:《大乘起信论》的主要观点是“一心、二门、三大、四信、五行”,而“一心、二门、三大”在理论上最为重要,四信、五行则主要讲修行实践方面的内容。在“一心、二门、三大”中,“二门”具有核心作用。“一心”要通过“二门”来显现,而“三大”则为“二门”中“心生灭门”所含撮。无“二门”则“一心”无法显现。同时,也就不存在“三大”。所以“二门”在《大乘起信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疏通它们之间的含义和关系也就至为重要。在这里,主要结合《大乘起信论》来分析法藏对于“二门”的看法。

  • 标签: 《大乘起信论》 “二门” 心真如门 心生灭门
  • 简介:2000年9月,方宁书教授赠余《福慧自在》一部。该书系梁寒衣女士根据圣严法师演讲《金刚经》的录音整理而成。圣严法师以《金刚经》结合社会、生活的现实,用深入浅出的通俗语言,把佛教的精髓《金刚经》讲活了,真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 标签: 《金刚经》 佛法 自在 法师 佛教 根据
  • 简介:连登居士早植善根,少年信佛,礼觉汀老和尚为师,研究佛法。曾随董岳琳老居士学医兼研诗赋。后从胡根天等名家学画,又从秦咢生等名师学习书法,深得名师指教,自己又勤学汉隶魏碑,并攻钟、王、赵等书法,能会融诗、书、画三艺于一体,功底深厚,

  • 标签: 居士 禅心 书画 秦咢生 书法
  • 简介: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1889-1976)及其弟子伽达默尔(Hangs-GeogGadamer1900-?),为当代哲学释义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将传统的以方法论研究为主的释义学推向了以本体论问题为理论目标的探求。法国哲学家利科(PaulRicoeur1913—?)则是古今释义学之集大成者。他认为:"理解的本体论只有

  • 标签: 经学方法 语义学研究 人因 本体论 上帝 哲学释义学
  • 简介:荀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系统论述荣辱观的思想家,他在《正论》篇里提出了著名的“荣”、“势荣”、“辱”、“势辱”概念。先秦儒家三大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在荣辱观问题上的观点是一致的。荣辱观主要通过荣誉感的激励功能与羞耻感的约束功能发挥其道德评价与选择功能。荀子以先后利为荣,追求内在的荣的思想为我们当前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 标签: 荀子 义荣 势荣 义辱 势辱
  • 简介:佛教般若学与魏晋玄学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般若学“格”方法的具体内容和由“格”到“得意”的转变过程,以及玄学“言意之辩”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的辨析,来揭示魏晋时期佛教般若学与玄学相互交融的基本方面,以勾勒出二者交融的大致线索。

  • 标签: “格义” 般若学 魏晋玄学 言意之辩 《出三藏记集》 佛教
  • 简介:先秦儒法等学派都是在春秋战国“周文疲弊”背景下应时而起的“务为治”的政治学说。其中孔子的核心概念是“仁”,政治理想是“仁政”;孟子侧重的概念是“”,政治理想是“王政”;荀子侧重的概念是“礼”,政治理想是“礼制”;韩非的核心概念是“法”,政治理想是“法治”。“仁”“”“礼”“法”的变化来源于理想与现实关系的调整。孔孟荀韩四人的具体主张虽然不同,但都坚持人道实践原则一点是一致的。在此原则下“”、“礼”特别是“法”对于前者表现出的恰是一种合理的承接关系。

  • 标签: 孔子 孟子 荀子 韩非
  • 简介:戴震的认识论中有两个颇有意义的范畴:“意见”和“理”。他认为,人的认识目的是为了获取理,但得到的却往往是意见。宋明时期的哲学家,如朱熹等人,由于分不清理和意见,以致把意见当成了理,把理当成了意见。这不仅贬损了理的至上性,而且

  • 标签: 戴震 认识论 “意见” “理义”
  • 简介:这是倾注情感的工作,这是播撒爱意的事业。一旦投入其中,蜡烛一般的奉献精神即为生命驿站的主旋律——这是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蓼皋镇第一家小苗族女教师方榕对教育、教师的理解。

  • 标签: 女教师 模范教师 松桃苗族自治县 奉献精神 贵州省
  • 简介:公元4世纪,佛教经中国传入韩国。从那时起,为探求佛法义理,一批又一批韩国僧人来到中国。据专家统计,从隋末到唐末300余年间,仅见于中韩双方史籍记载的新罗来华僧人即达117人之多,至于无名可稽者更是如恒河沙数,不可胜计。这些韩国僧人一方面将中国佛教的义理思想和主要宗派传到海东,在朝鲜半岛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佛教体系。

  • 标签: 佛教文化交流 北宋时期 佛法 中韩 中国佛教 义理思想
  • 简介:义利之辨,既为儒家的传统论题,在现代的意义世界里,也能转出它新的生命和新的形式。论语时代发轫的这一命题,与墨学的对峙与交通,经过董仲舒、程朱一系的补充或补订,兀然在有宋一代朗现出新的气象。水心环绕此命题所下的补正工夫,即是其中的一案。《水心别集》卷三说“崇义以养利,隆礼以致力”,到了水心晚年来了个大的转换,一方面仍是义利并举,另方面则是利先后,谓之“成利致”。比照横渠、朱子用“心”来统贯“性”“情”二观念,水心在“”与“害”的链接间,寻到了一个大写的“利”字:利,既可以是“”,也可以是“害”,犹一剑双刃,较之“心统性情”,它是“利统害”。故,就结果言,水心说坦荡地展臂拥抱墨学,却恰好造成对先秦儒本学统的彰显,与小程子辨明兼别、融通儒墨的理一分殊说,有不二之妙。

  • 标签: 道德与功利 义利之辨 德性论 一体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