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局部注射硫酸链霉素治疗原发性难治性神经的疗效.方法将常规注射用硫酸链霉素粉针剂稀释后,进行选择性神经浅表神经干注射,其中第2支支配区域内疼痛者于患侧眶下孔处注射;第3支支配区域内疼痛者则注射患侧下齿槽神经干;单纯下唇部疼痛则注射患侧颏孔.隔2~3d注射1次,连续注射3次为1个疗程.疗效判定标准:治愈,1~2个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并持续缓解>6个月;好转,1~2个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改善、疼痛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无效,1~2个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无改善.结果60例原发性难治性神经患者,58例(96.6%)治愈,1例(1.7%)好转,1例(1.7%)无效,总有效率为98.3%.治疗期间及治疗后60例患者均无听觉损害症状以及体征,经眶下孔及颏孔注射者,注射1~2次后局部出现红、肿、痛甚至淤斑,治疗后1个月自行消失.结论局部注射硫酸链霉素治疗原发性难治性神经,操作简便、安全,临床症状缓解时间长,可重复注射,疗效好且经济实用.

  • 标签: 硫酸链霉素 药物治疗 原发性难治性三叉神经痛 利多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院对治疗的24例原发性神经的患者采用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单纯应用卡马西平治疗的24例患者作对照,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神经采用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较单一卡马西平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卡马西平 多虑平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以维重建结合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探讨原发性神经(PTN)患者中是否存在血管神经关系特异性。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20例PTN患者(PTN组)疼痛侧和10例无症状却存在血管接触神经者(对照组)的神经血管接触区域行磁共振数据维重建,并使用ANSYS 19.2软件对血流、血管壁与神经之间瞬态双向流固耦合模拟,分析比较两组间血管神经接触特点及血管壁对神经压迫情况。结果PTN组中血管襻曲率[0.21(0.12)mm-1]及血管襻和神经间夹角[69.70(30.67)°]明显大于对照组[分别为0.13(0.07)mm-1,U=34.00,P<0.05;43.40(37.21)°,U=38.00,P<0.05],且PTN组[(4.23±1.29)mm]较对照组[(5.54±1.85)mm,t=-2.26,P<0.05]血管襻压迫神经部位更接近神经入脑干处。PTN组中血管壁对神经产生的平均剪切应力[15 952.48(5 365.56)Pa]和平均等效应力[24 965.65(7 693.22)Pa]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2 501.97(6 355.26)Pa,U=53.00,P<0.05;14 992.99(9 824.08)Pa,U=32.00,P<0.05]。血管襻弯曲程度与平均剪切应力(r=0.931,P<0.05)和等效应力(r=0.962,P<0.05)呈正相关;受压部位神经形变与平均剪切应力(r=0.787,P<0.05)和等效应力(r=0.853,P<0.05)呈正相关。结论在PTN患者中存在异常的神经血管冲突,主要表现在血管明显屈曲、血管压迫神经根部以及血管襻平面以更大的夹角压迫神经。而这些结构的异常能导致神经受力异常。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流体力学 三维重建 双向流固耦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菌掀针治疗原发性神经临床疗效。方法将来我院门诊就诊的原发性神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掀针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掀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菌掀针,两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有效率,VAS评分变化。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8.79%,掀针组有效率为90.62%,掀针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VAS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掀针组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更佳。结论无菌掀针治疗原发性神经有明显疗效。

  • 标签: 掀针 三叉神经痛 无菌
  • 简介:目的观察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神经的疗效。方法原发性神经患者74例,卡马西平治疗41例,奥卡西平治疗33例。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卡马西平组和奥卡西平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82.9%和84.8%,生活改善评分分别为2.89±1.58.2.91±1.3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卡马西平组出现9例,奥卡西平组5例,2

  • 标签: 三叉神经痛疗效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奥卡西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神经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来自本院神经内科随机抽取的92例原发性神经患者,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卡马西平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疼痛情况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治疗后的评分为(1.24±0.16)分,对照组治疗后的评分为(4.53±0.35)分,显然观察组的疼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针灸治疗原发性神经效果显著,以辩证的方式进行,根据不同类型的患者采取不同的穴位针刺,针对性强,有效缓解病患神经疼痛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中医针灸 中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神经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原发性神经患者作为探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均有30例,采用卡马西平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奥卡西平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VAS)及睡眠质量评分(PSQI)。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与PSQI评分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与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原发性神经,采用奥卡西平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佳,应予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奥卡西平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疗效
  • 简介:桥小脑角血管走形异常并压迫神经神经的主要原因。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已经成为公认的安全有效治疗方法,但仍可发生各种并发症,甚至造成患者死亡的可能性。我们采用锁孔手术,不仅提高了手术疗效,在预防手术并发症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 锁孔手术 减压治疗 手术并发症 桥小脑角
  • 简介:摘要神经采用分支阻滞能够获得良好效果,因此其病原应在外周。在临床工作中需重视鉴别诊断,避免误诊误治。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神经损毁 异位兴奋点
  • 简介:摘要2009年2月到2011年1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方法治疗原发性神经60例,并与同期采用西药治疗的30例对照,疗效较为满意。

  • 标签: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综合方法 中西医结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伽玛刀治疗原发性神经(ITN)的效果。方法对132例ITN患者进行了伽玛刀治疗,随访77例,其中早期选择神经根邻近半月节处照射治疗16例,后期选择神经根人脑桥处(脑桥段)照射治疗6例;选用4mm单准直器照射56例,多准直器照射21例;照射中心剂量〈70Gy27例,70-90Gy50例。结果随访3~47个月,平均25.6个月,66例(85.7%)有效,其中完全缓解41例(53.2%),部分缓解25例(32.5%);无效11例(14.3%);出现相关并发症(面部麻木)13例(16.9%)。结论伽玛刀治疗1TN有良好效果,是一种安全、成熟、副作用少的治疗技术。

  • 标签: 伽玛刀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60例神经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奥卡西平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2周的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08%(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244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3.33%(4/3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30%(9/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神经具有良好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奥卡西平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神经通过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原发性神经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医针灸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67.5%,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为2.5%,显著高于对照组17.5%,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神经通过针灸治疗可以有效地提升治疗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更高。

  • 标签: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针灸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原发性神经患者行中医针灸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38例原发性神经患者分为实验组(19例,应用中医针灸治疗)、对照组(19例,应用西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VAS评分。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4.74%,18/19)比对照组(81.08%,11/19)高,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1/19)低于对照组(36.84%,7/19),P<0.05;经治疗,实验组VAS评分(1.68±0.88)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 原发性神经患者接受治疗期间,中医针灸的运用可改善其疼痛感,治疗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中医针灸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原发性神经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02~2018.05本院收治的原发性神经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8例患者,分别行常规护理措施以及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与睡眠质量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评分下降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神经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其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效果显著。

  • 标签: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护理干预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优质护理对使用射频治疗术治疗原发性神经患者进行护理,探究取得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研究相关疾病患者总计93例,分为两个实验小组,即对照组(46例)和实验组(47例)。比较两组出现其他关联症状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总共出现16例患者表现出其他关联的不良症状,其所占比例为34.8%;实验组总共出现16例患者表现出其他关联的不良症状,其所占比例为10.6%,则实验组患者表现出其他关联的不良症状情况较少一些。结论:优质护理在本次研究中取得的效果较好,可帮助患者减少疼痛感,值得推崇。

  • 标签: 射频治疗术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了解原发性神经疼痛疾病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疼痛护理方法的选择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医院在2019年1月到12月期间收治的78名原发性神经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做好常规化的护理工作,实验组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干预,主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等级。结果:实验组在实施疼痛护理干预之后,患者的疼痛等级要比对照组更低,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原发性神经疼痛疾病时,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身体素质和护理需求,科学制定疼痛护理干预措施,以此在降低患者疼痛等级的同时,提高疾病护理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原发性 三叉神经 疼痛护理 疼痛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