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原发性神经多发于中老年,发病率约15.5/10万人;疼痛影响刷牙、洗脸、咀嚼等日常活动,可诱发焦虑、抑郁等精神卫生方面的问题。神经(trigeminnalneuralgia,TN)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疼痛,典型与非典型TN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不一,给治疗方案的选择带来了较多困难,因此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临床治疗 慢性疼痛 治疗方案 日常活动 精神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伽玛刀治疗原发性神经的疗效。方法对32例原发性神经病人行伽玛刀治疗,采用BNI疼痛分级量表评价术后疼痛缓解情况。结果病例随访7~15个月,平均10个月,按BNI疼痛分级量表Ⅰ级14例,Ⅱ~Ⅲ级13例,Ⅳ级4例,Ⅴ级1例;总有效率96.8%。结论伽玛刀治疗原发性神经安全有效。

  • 标签: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伽玛刀
  •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联合神经感觉根定向毁损治疗原发性神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原发性神经患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联合神经感觉根定向毁损术治疗。结果53例术中发现神经根部有血管压迫,3例无明确责任血管。56例患者术后疼痛即刻消失,并出现轻度至中度的面部感觉迟钝和麻木感。随访0.5-3年,无疼痛复发病例,48例仍有轻度的面部麻木,8例无面部麻木。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联合神经感觉根定向毁损术是安全有效,如果在术中能确定有责任血管压迫神经根时,在行减压术的同时对病变的神经感觉根行定向毁损术,是降低复发率和取得长期满意效果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 三叉神经感觉根定向毁损术
  • 简介: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神经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3月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46例原发性神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发现46例患者神经均存在血管性压迫,责任血管为单根者共40例,其中动脉压迫34例、静脉压迫6例;多根责任血管者6例。术后疼痛完全消失39例(84.8%),疼痛明显缓解7例(15.2%)。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原发性神经的理想治疗手段,术前充分的影像学检查、慎密的手术计划、明确责任血管、适当的减压材料、充分的减压神经以及娴熟的显微手术操作技巧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 标签: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疗效
  • 简介:目的神经极少发生于青少年,本研究旨在探究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青少年神经疗效,并就其病因及其手术策略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科接受微血管减压术的所有年龄小于18岁的原发性神经患者资料,分析术中所见、手术疗效、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术后随访0.5~7年,治疗有效率94.1%,未出现脑出血,听力丧失等严重并发症,随访未见复发。结论青少年原发性神经由于血管压迫引起,但责任血管类型与成人不同,静脉压迫及混合压迫占有重要比例。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青少年神经的首选方法,全程有序探查责任血管,重视静脉处理及充分减压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关键。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青少年 微血管减压术 静脉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风散治疗原发性神经的临床治疗与实验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原发性神经患者共1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患者采取口服舒松散治疗,对照组服用卡马西平。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指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风散治疗原发性神经的疗效显著,科广泛应用治疗原发性神经

  • 标签: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舒风散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治疗原发性神经52例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神经病人52例,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分别给予单纯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以及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治疗原发性神经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疼痛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星状神经节阻滞 针灸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原发性神经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随访时间超过60个月、仅接受过1次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的原发性神经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长期疼痛控制率、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对69例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92个月。疼痛控制率I级14例(占20.3%);II级10例(占14.5%);III级26例(占37.7%);IV级13例(占18.8%);V级6例(占8.7%)。11例(占15.9%)患者出现面部感觉异常,无严重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疼痛的部位不影响伽玛刀的疗效。结论: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神经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不能耐受手术患者的较好治疗方式。

  • 标签: 伽玛刀 三叉神经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神经临床表现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神经患者10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以西医和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的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神经预后良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临床表现 预后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62-01
  • 简介:摘要总结了68例微血管减压(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治疗神经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内容,包括术前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术后重视病情观察和并发症的处理。结果疼痛完全消失56例,疼痛缓解12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经积极对症治疗、护理后均治愈。认为优质的护理可缓解神经患者焦虑情绪,减轻术后疼痛,有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收治的45例神经,痊愈17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5%。结论神经发作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基本目标是消除和控制疼痛的发作,采取“急则治其标”的原则,首选中西药物和针灸治疗,无效时可用神经阻滞疗法或手术治疗。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三叉神经痛 中西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定位卵圆孔穿刺治疗神经的护理。方法对25例神经卵圆孔穿刺治疗的患者,术前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5例患者,经治疗后疼痛立即消失21例,疼痛减轻的4例,有效率100%。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早采取措施并积极预防并发症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CT定位 卵圆孔穿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微血管减压术(MVD)和伽马刀(GKS)治疗原发性神经(PTN)的临床效果以及其预后分析。方法以本院150例被确诊为原发性神经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69例采用MVD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81例采用GKS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疼痛缓解率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使用MVD治疗患者,痊愈率高于GKS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疼痛缓解率,MVD组也高于GKS组,但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MVD和GKS治疗原发性神经都可以对疼痛有所缓解,但是总体上MVD的疗效好于GKS,可以成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治疗方式。GKS也可治疗身体状况稍差不能承受手术或者年龄较大的患者。

  • 标签: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伽玛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神经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对自2013-3~2014-12期间,收入我院的48例神经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24例,试验组根据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做针对性的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试验组24例患者中,治愈14例,好转9例,无效1例,有效率高达95.8%。对照组24例患者中,治愈8例,好转11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79.2%。结论在临床护理中,应该根据患者出现的不同症状做针对性的护理,消除发病的诱因,提高疗效。

  • 标签: 护理 三叉神经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神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对照组用无水酒精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疼痛程度以中度以下为主,占%,对照组中度疼痛、中度以下疼痛及中度以上疼痛分别为%、%和%,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神经成功率高,方法简单,安全可靠,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三叉神经 阿霉素 无水酒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定位卵圆孔穿刺治疗神经病人的护理,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2009年11月-2012年09月我科收治的8例神经病人术后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术后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疼痛显著缓解。结论CT定位卵圆孔穿刺术后重点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骨窗的张力,做好引流管护理,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早期治疗,对提高手术效果有重要意义。射频热凝术及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治疗神经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卵圆孔穿刺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导航下经皮穿刺射频热凝术治疗神经中,对心血管所产生的副作用。方法对256原发性神经患者采用立体定向导航技术对神经半月节进行经皮穿刺热凝毁损,术中全程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及心电图。结果所有256例(100%)患者进行射频毁损治疗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率及血压的升高,静脉应用硝酸甘油调控效果良好。在穿刺卵圆孔过程中有22例(8.6%)患者出现即时的不同程度的心率和血压的降低(最低心率〈60次/min有12例(4.7%),最低心率≥60次/min有10例(3.9%),对心率下降但心率≥60次/min的患者采用立刻终止手术操作,患者心率可以逐渐好转。对心率下降并且心率〈60次/min的患者静脉注射阿托品干预后,患者心率能恢复正常。结论经皮穿刺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神经,术中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测可以实时了解心率及血压变化,立即予以停止手术操作和药物干预可以有效避免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立体定向导航 射频热凝 心率 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