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工作中测量血压时经常被忽略的几方面因素,为临床治疗不能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如对血压异常的患者,每次测量1次血压,二血压计袖带粘扣的过松,三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等五个方面。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56例患者,以单号病室的患者为对照组,双号病室的患者为实验组,每组均为78例。通过统计学方法对影响血压相关五个常被忽视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统计。结果对于高血压患者测量次数以3次取平均值更为准确。体型肥胖者血压计袖带应加长、宽窄。血压计袖带尼龙粘扣的松紧性应符合要求。测量血压血压计与被测量者心脏应保存在一水平面。被测量者接受健康教育的效果等因素密切相关。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量血压者必须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才能保证测得血压数据相对准确。

  • 标签: 血压测量 血压值 误差 影响因素
  • 简介:介绍数种常规的无创血压测量方法-柯氏音法、示波法和双袖带法及其改进。重点对国际上连续无创血压测量的新型实用技术、方法及前景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如动脉张力测量法、动脉容积钳制法、脉搏波速度测量法、超声测压法以及小波分析和模糊识别技术在血压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等。指出无创血压测量技术,尤其是无创连续血压测量方法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脉搏波速度测量法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连续无创血压测量,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采用新理论进行连续的无创血压测量将是该领域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 标签: 无创 血压 测量方法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压模拟器可以通过产生不同压力水平下的脉搏波形来模拟不同情况下的血压变化,是一种重要且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的设备。计量校准是通过比较血压模拟器输出信号与已知标准值之间的差异来评估其测量性能的过程,是确保血压模拟器精确度和可靠性的关键内容。通过合适的校准方法和不确定验证,血压模拟器可以为医疗工作者提供准确可靠的血压模拟数据,帮助他们进行临床实践和研究。本文围绕血压模拟器测量及计量方法展开研究,以供参考与借鉴。

  • 标签: 血压模拟器 测量 计量校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白大衣高血压及隐匿性高血压用家庭血压测量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数据取600例在本院登记开展中心动态血压、家庭血压检测的受试者,研究时间为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所用受试者以不同的血压类型分组,分为正常血压组(200例)、白大衣高血压组(200例)、隐匿性高血压(200例),三组参与者均开展家庭血压测量检测,评估此项检查在诊断白大衣高血压及隐匿性高血压中的准确性。结果 隐匿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较正常血压组、白大衣高血压组显著,P<0.05,而白大衣高血压组与正常血压血压变异性无差异,P>0.

  • 标签: 白大衣高血压 隐匿性高血压 家庭血压测量诊断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自动电子血压测量血压和脉搏的准确度。方法随机选择101例测试者先后交替采用传统汞柱血压计(台式)、脉搏叩诊与全自动电子血压计进行血压和脉搏的测量,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传统汞柱血压计和全自动电子血压计所测量血压值显著直线相关(P<0.01);脉搏叩诊与全自动电子血压测量脉搏的比较,两者相关性显著(P<0.01)。结论全自动电子血压计结果准确可控,检测快捷、便于操作、绿色环保,值得家庭推广和临床应用。

  • 标签: 台式汞柱血压计 全自动电子血压计 脉搏 差异性 准确度
  • 简介: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家庭血压测量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PubMed、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维普数据库,检索关于家庭血压测量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然后采用RevMan5.2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8项研究,包括1223例高血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家庭血压测量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百分比(WMD=2.19,95%CI:0.40~3.98),P=0.02)和服药依从性达标人数(RR=1.25,95%CI:1.15~1.35,P〈0.001)。结论家庭血压测量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 标签: 家庭血压测量 高血压 依从性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压测量次数对藏族青少年血压偏高检出率的影响,为规范血压测量次数,准确诊断青少年血压偏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8年8-9月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开展的"藏族青少年血压偏高影响因素调查"项目。采用方便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共纳入2 822名12~17岁藏族青少年,其中男生1 275人(占45.2%)。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连续3次血压测量,依据我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610-2018《7岁~18岁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筛查界值》进行青少年血压偏高的诊断。采用方差分析和χ2检验分别探讨不同的测量次数及其组合对血压均值和血压偏高检出率的影响。结果第1、2、3次的平均SBP和DBP值分别逐渐下降[SBP依次为(112.7±9.7)、(110.7±9.7)、(110.2±9.5)mmHg(1 mmHg=0.133 kPa);DBP依次为(62.7±8.2)、(61.1±8.5)、(60.6±8.5)mmHg;趋势检验P<0.001]。基于第1、2、3次血压值诊断的血压偏高检出率依次为12.8%、8.7%和7.9%(趋势检验P<0.001)。基于第2次血压值、基于第2、3次血压均值诊断的血压偏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7%和7.2%,P=0.039)。结论随着血压测量次数的增加,青少年平均血压水平和血压偏高检出率逐渐下降。基于第2次血压测量值,足以用于筛查青少年血压偏高。

  • 标签: 血压偏高 血压测量次数 青少年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调查研究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计持有及测量情况。方法:参与调查的研究样本选自2022年2月-2022年8月期间在某社区居住的患有高血压的居民,共计150例,记录并分析该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计持有及测量情况。结果:社区高血压患者持有血压仪有87.33%,家庭自测血压的患者占比91.60%,但在真实记录每次测量值和应每次测血压3次,取其平均值为本次血压值方面认知较差。结论:经调查发现广大患者已经重视对自身病情的观察,但由于对家庭自测血压规范流程认知较低且又不能定时地测量血压,导致导致家庭血压监控自测不理想,因此提高患者对高血压家庭自测的认知程度很必要。

  • 标签: 调查分析 社区高血压患者 血压计持有 测量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诊室血压标准化测量模式(简称"标准化测压")用于社区35岁及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测压)的效果。方法上海市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8年6月1日实施标准化测压,获取该中心2017年6月1日至12月31日和2018年6月1日至12月31日的首诊测压数据分别作为常规和标准化测压资料。以常规测压对象的性别和年龄分布为标准,对标准化测压对象血压升高检出率进行标准化。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测压模式血压末位数值分布的均衡性,以及不同特征和不同季节对象血压升高检出率的差异,采用U检验比较两种测压模式血压升高标化检出率的差异。结果1 548名对象标准化测压,其中男性639名(41.28%);2 952名对象常规测压,其中男性1 196名(40.51%)。标准化测压血压末位数值频率范围为9.04%~10.72%,收缩压和舒张压末位数值均显示分布均衡(P值分别为0.996和0.981),常规测压血压末位数值频率范围为0.37%~67.92%,收缩压和舒张压末位数值均显示分布不均衡(P值均<0.001)。标准化测压血压升高检出率和标化检出率分别为23.19%(359/1 548)和23.05%,均高于常规测压[7.22%(213/2 952),P值均<0.001]。夏、秋、冬季标准化测压血压升高检出率分别为18.85%(141/748)、26.72%(152/591)和31.58%(66/209),均高于常规测压[分别为6.28%(91/1 450)、7.20%(82/1 139)和11.02%(40/363)],P值均<0.001。结论标准化测压用于社区35岁及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数据质量和高血压筛查效率均优于常规测压。

  • 标签: 血压测定 质量控制 高血压 筛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四肢血压测量已经从科研工具逐步发展成为临床检查手段。通过四肢血压同步测量可获得臂间血压差、踝间血压差和踝臂指数等指标,综合应用这些指标,能够提高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和下肢动脉狭窄性疾病的检出率,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该共识就四肢血压测量的设备、方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四肢血压异常的病理基础、诊断标准以及临床意义,对需要进行四肢血压测量的重点人群进行了推荐,对于测量和结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以指导临床规范测量四肢血压、科学解读测量结果。

  • 标签: 血压测定 外周血管疾病 臂间血压差 踝间血压差 踝臂指数
  • 简介:目前,多数医疗单位仍采用汞柱血压计听诊法测血压,并以肱动脉的血压值来代表周边血压值.此法不需高度熟练的操作技术,重复性好,使用工具简单.但临床应用中,医务人员感到在冬春季节用此法测血压时,由于测量部位不易暴露,既给患者带来了不便,又可因暴露不充分,袖带缠缚部位偏移,影响了测得值的准确性.为了寻求更便于测量血压的部位,我们测量观察了前臂桡动脉血压,并与肱动脉血压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测试对象抽测本院住院患者及陪护家属23人,其中男10人,女13人,17~52岁.1.2方法(1)血压计选用上海医疗设备厂产的根据国家标准GB3053-82设计的台式血压计,经计量部门校正检测符合标准,袖带长宽为50cm×14cm.测量时选用同一听诊器;(2)肱动脉血压测量法按WHO的规定进行,胸件置于袖带外[1];桡动脉血压测量法基本同肱动脉血压测量法.不同点是:暴露右前臂,袖带驱尽空气后平整无折地缠缚于前臂下部,松紧以能放入1指为度,袖带下缘距腕关节4~6cm,听诊部位为桡动脉搏动最强处.测量时保持环境安静.每种方法测2次,每次间隔30s,最后取2次的平均值;每种方法间隔1min.每种方法测量的先后顺序用随机方法选定.计量单位为KPa.

  • 标签: 测量 血压 桡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血压测量知识掌握情况。方法对在我院实习3个月以上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对血压测量知识掌握情况不容乐观。结论正确测量血压方法的知识及实际操作培训,必须从实习护生开始抓起。

  • 标签: 实习护生 血压测量 知识
  • 简介:摘要文章分析了校准台式水银血压计的误差来源及由此产生的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及分量,并经合成,查t分布表算出血压计的扩展不确定度。

  • 标签: 示值误差 不确定度 评定 自由度
  • 简介:目的:观察农民健康体检中血压测量方法存在的缺陷及准确性。方法:对丽水市辖区农民体检点进行随机分群抽样调查,对血压测量环境及测量方法进行评估,使用双听头听诊器评估血压测量读数的准确性,并对所有调查对象(n=2081)再次使用水银汞柱式血压计进行血压测量复核。结果:血压测量存在现场环境较差、测量前未经充分休息、袖带和听诊器位置放置不正确、放气速度过快等问题。乡镇社区医生测量所得血压值高于复核的结果(收缩压(125.28±23.41)mmHg对(124.62±22.39)mmHg,P〈0.05;舒张压(77.61±12.51)mmHg对(77.24±11.22)mmHg,P〈0.05)。乡镇社区医生测量检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5.7%,复核测量检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0.75%。使用双头听诊器时乡镇社区医生与现场评估员测量的读数无差异(P〉0.05);514例使用电子血压测量结果显著高于水银血压测量结果(收缩压(133.21±21.62)mmHg对(126.78±21.09)mmHg,P〈0.001;舒张压(82.84±12.41)mmHg对(80.15±11.59)mmHg,P〈0.001)。结论:当前农民健康体检中血压测量方法存在多种问题,必然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应重视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 标签: 健康体检 血压测量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本论文在探讨血压测量误差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首先,我们回顾了目前常见的血压测量技术和仪器,发现存在一定程度的测量误差。接着,我们通过大规模数据分析和实验研究,确定了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包括使用环境、使用者技巧、仪器精度等多个因素。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血压计设计方案,结合智能传感技术和数据处理算法,以降低测量误差,并提高测量准确性。最后,我们对新设计的血压计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其测量误差明显减小,对血压监测的可靠性和精确性有显著提升。本研究为改进血压计技术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方法。

  • 标签: 血压计 测量误差 改进方法 准确性 智能传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