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虚拟资产的飞速发展,其中数字资产的迅猛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故对大学生的个人数字资产管理能力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大学生的个人数字资产管理领域还存在诸多问题。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本研究旨在解决大学生个人数字资产管理领域的相关问题来提高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升大学生对个人数字资产的管理能力。

  • 标签: 大学生 创新创业 数字经济 资产管理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进步,从而让建筑行业的发展得到了有效推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不但数量变得越来越多,并且建设规模也在越来越大,因此,在建筑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格外需要重视工程的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对于现代化建筑工程来讲,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房屋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直接的影响,开展良好的工程管理工作,可以让施工质量符合相关的要求和标准,从而避免发生一些质量方面的问题。但是在目前阶段来讲,有些建筑企业在开展工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无法让工程管理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还需让工程管理的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让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 标签: 建筑工程管理 施工质量 提升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告诉运转,城市建设水平逐渐提高,城市建设中土木工程建设及施工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进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居住与出行环境。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使土木工程规模不断增大,工程数量不断增加,建筑企业及承包单位更要重视做好工程管理工作,重视施工过程中的严格管理。本文首先指出了土木工程施工的特点,分析了目前土木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和对策,旨在提升土木工程管理的实效性。

  • 标签: 土木工程 建设施工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逐渐受到人们广泛重视。为取得更高的水利建设成果,促进水资源开发,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有效地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提高了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分析了水利工程建设中遇到的软土地基情况,阐述了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重要性,并给出了相应的应用对策。

  • 标签: 水利施工 软土地基 处理技术
  • 简介:摘要:现代采煤技术已经融入了机械化的生产模式,综采也被定义为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机械化应用率在95%以上。由于矿井大功率采煤设备的应用,采场接替频繁,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的安装和拆卸已经成为制约煤炭开采效率的薄弱环节。不可否认,目前我国矿井下综采工作面的安装和拆除工艺水平不高,机电设备的安装与回撤工艺技术发展不明显。张集煤矿在实践中,提出了一种综采工作面扩安一体化工艺及方法,提高了综采工作面的安装速度,进而提升煤矿开采的效率和工人的劳动强度。

  • 标签: 切眼 扩安一体化 掘进工艺
  • 简介:摘要:全断面掘进机(TBM,TunnelBoringMachine)施工法,作为一种先进的巷道施工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施工方法,具有快速、经济、安全、环保等优点。但引进一项新的技术,仅仅引进设备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提高。本文介绍了TBM的工作原理。TBM技术是一项新型的巷道施工技术,其主要以TBM为核心设备,以大型现代化装载运输机械为辅助设备,采用全断面掘进机法施工,掘进、出渣、衬砌、灌浆等工序一次完成,全断面一次成型,施工进度快,安全性好,通风要求低,衬砌支护工程量少。

  • 标签: 巷道 TBM 施工技术 原理
  • 简介:[摘要]文章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语言技巧的运用策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活用儿童化语言开展教学,进而打造快乐体育课堂。通过文献资料法、座谈调查法、逻辑思维法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语言的积极作用以及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语言仍然存在模糊不清、单调晦涩、干瘪生硬的问题。建议教师应应基于儿童视角,从儿童身心特点、思维特点出发合理运用课堂语言,尽量使用童趣化语言、互动式语言、启发性语言、口诀化语言、规范性语言来激发学生积极性,进而有效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 标签: []儿童语言 小学体育 快乐课堂 教学语言技巧 运用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于小儿肺炎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优质护理,对促进患儿症状及肺功能改善的价值探究。方法:此次研究共计收录病例样本52例,均收录于2021.8——2022.8期间本院的小儿肺炎患者,样本入组后持续接受相应的治疗方案,并开展规范性分组展开此次对照分析研究,分别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统计样本症状缓解情况及肺功能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应用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所用时间比对照组患儿的更短,P<0.05。于护理前后就组间肺功能指标展开测定,结果显示护理前差异较小,护理后两组指标虽均有所改善,但均以观察组测定值参数更具优势,P<0.05。结论:于小儿肺炎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优质护理,对促进患儿症状及肺功能改善的价值显著。

  • 标签: 小儿肺炎 优质护理 症状改善 肺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的护理方式对CVC感染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总计87例,分为两个实验小组,即实验A组(44例)和实验B组(45例),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比较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实验A组共有11里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其所占比例为25%;实验B组共有3里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其所占比例为6.7%,则实验B祖辈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较少一些。实验A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态度、专业度、细心度、感染管理、沟通评分低于实验B组对护理人员的态度、专业度、细心度、感染管理、沟通评分。结论:不同的护理方式对CVC感染的影响不同,使用感染护理的效果较好,可减少患者的感染情况,值得推崇。

  • 标签: 护理方式 肿瘤化疗 中心静脉置管感染
  • 简介:摘要:丁苯橡胶顾名思义,是一种橡胶产品,而且在我国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它是合成而来的,早早就进入了工业化的使用中,所以,它的使用对我国工业的发展非常有利,拥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的主要成分是乳液和溶液的丁苯橡胶,本文将对这两种成分的性能和制备的方式做出分析介绍,另外对丁苯橡胶的合成技术以及国内外的运用情况做出了综合的叙述,还对其未来的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市场做出了展望。

  • 标签: 丁苯橡胶 合成 应用
  • 简介:摘要DNA损伤是衰老相关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可引起细胞周期停滞、凋亡,加快个体衰老速度、增加衰老相关疾病的患病风险。本文将从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两个层面阐述其与衰老之间的研究进展,并综述其与衰老常见相关疾病(肿瘤、心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及早衰综合征的关系,为抗衰老研究和临床干预衰老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衰老 分子机制 DNA损伤 衰老相关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多状态马尔科夫模型分析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的疾病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四川省泸州市2010-2021年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将疾病状态划分为CD4+T淋巴细胞(CD4)计数>500、350~、200~、≤199个/μl和死亡(S1~S5依次表示),构建连续时间离散状态的可逆多状态马尔科夫模型分析疾病进展规律。结果共纳入7 542例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年龄M(Q1,Q3)为53.4(41.2,64.5)岁。感染者S3→S2的转移强度较大。随访期间,感染者S4→S5的转移概率逐渐升高。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疾病转归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15~24岁者相比,≥45岁者S2→S1、S3→S2和S4→S3的转移强度较低,S3→S4的转移强度较高;与单身者相比,已婚者S3→S2和S4→S3的转移强度较高,S3→S4和S4→S5的转移强度较低;基线CD4计数≤500个/μl者S1→S2的转移强度高于>500个/μl者;2011-2015年被诊断者S3→S4的转移强度低于2010年及以前被诊断者。结论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倾向于向上一疾病状态转移,提示抗病毒治疗有利于免疫重建;较大年龄(≥45岁)、已婚、基线CD4计数较低和2010年及以前被诊断均是其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抗病毒治疗 疾病转归 马尔科夫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究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患者术后近远期发生室性心律失常(VAs)的术前独立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2022年4月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LVAD植入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近远期发生VAs的术前危险因素。术前及术后VAs均定义为持续>30s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并且需要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体外电除颤或药物治疗。结果共有57例LVAD患者纳入分析,年龄(45.5±10.6)岁,男性51例(占89.5%),17例(占29.8%)植入液力悬浮离心泵,40例(占70.2%)植入全磁悬浮离心泵。无一例患者术后早期(术后30d内)死亡,术后有10例(占17.5%)发生VAs,其中,4例(占7.0%)发生在术后早期(术后30d内),均表现为电风暴(ES),其余6例(占10.5%)VAs发生在术后30d之后,无ES表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VAs病史[比值比(OR)16.734,95%可信区间(CI)1.959~142.923,P=0.010]及术前为心房颤动(OR 12.656,95%CI 1.263~126.772,P=0.031)是影响术后VAs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VAs(ρ=0.554,P<0.01)比术前房颤(ρ=0.317,P=0.016)与术后VAs发作具有更强的相关性。术后早期发生ES的患者与未发生ES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70 mm(75.0%比20.8%,P=0.042),术中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75.0%比18.9%,P=0.034)的比例更高,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18.3±4.1)%比(24.7±4.0)%,P=0.003]更低。结论VAs是LVAD植入术后近远期常见的并发症,术前存在心律失常(VAs及房颤)与术后VAs发作呈显著性相关,对这部分患者围术期应严密监测,减少LVAD术后VAs,尤其是术后早期ES发作的策略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左心室辅助装置 室性心律失常 电风暴 室性心动过速 心房颤动
  • 简介:摘要虚拟现实技术作为21世纪新兴的教学方法与医学治疗技术,为未来教育、治疗提供了无限可能。本文就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况、在临床护理领域中的应用以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护理临床工作人员和护理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综述 虚拟现实技术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士的心理应激反应与医院暴力、共情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3—6月选取北京安贞医院的300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医院暴力事件发生状况调查表、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和人际反应指数(IRI)量表对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临床护士的心理应激反应与医院暴力、共情能力的关系。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医院暴力事件、共情能力预测护士心理应激反应的情况。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1份,有效问卷279份。结果临床护士1年内遭受过医院暴力的总发生率为58.1%(162/279)。不同性别、教育程度的临床护士心理应激反应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应激反应总分与近1年暴力事件总数、语言伤害次数和威胁次数均有相关性(P<0.05);躯体冲突严重程度、想象、威胁次数与心理应激反应呈正相关(P<0.01),女性出现应激反应更多(P<0.01)。观点采择与心理应激反应呈负相关(P<0.05)。结论临床护士遭受医院暴力后可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其中女性更易发生,共情能力则系针对该反应的保护性因素。

  • 标签: 护士 心理应激反应 医院暴力 共情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中青年变应性鼻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2018年11月—2020年11月门诊治疗的105例中青年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与观察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效能感、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感评分、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青年变应性鼻炎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可提高其自我效能感、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中青年 个性化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心房颤动(房颤)合并左心耳血栓前期患者行导管消融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前瞻性连续入选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1日,在北京安贞医院房颤中心接受导管消融术的房颤合并左心耳血栓前期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实验室检查结果、药物治疗、房颤导管消融术及左心耳封堵术(LAAO)数据。于术后第3、6和12个月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记录患者在院期间及出院后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死亡、血栓栓塞、血管穿刺并发症等。结果共纳入9例患者,年龄(68.8±10.2)岁,其中男8例。9例均为持续性房颤,房颤持续时间3(1,5)年。9例患者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均达到双侧肺静脉电隔离,且消融径线达到完全阻滞。其中5例患者同期行LAAO,术中检查未见残余分流及器械移位。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9例患者围术期均未发生手术相关死亡、血栓栓塞事件、血管穿刺并发症、心脏压塞、心房食管瘘。1例患者出现心包积液,后自行吸收。结论房颤合并左心耳血栓前期的患者行导管消融术同期行或不行LAAO可能是安全、可行的。研究结论仍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证实。

  • 标签: 心房颤动 左心耳血栓前期 导管消融术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至中年期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轨迹与成年期亚临床肾损伤(subclinical renal damage,SRD)的发生关系。方法1987年在陕西汉中三个镇选取4 623名6~18岁儿童和青少年建立"汉中青少年高血压研究队列",并分别于1989年、1992年、1995年、2005年、2013年和2017年进行随访,基于群体轨迹模型,根据不同BMI轨迹变化对人群进行分组,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不同BMI轨迹与中年期SRD发生的关系。结果共纳入从儿童到中年期随访的2 678名受试者,根据BMI轨迹变化将人群分为:低增长组(n=1 017)、中增长组(n=1 353)和高增长组(n=308),其中共有248名(9.3%)受试者在中年期出现SRD。低增长组、中增长组和高增长组尿白蛋白/肌酐比分别为0.9(0.6,1.4)、1.0(0.7,1.7)、1.6(0.8,3.2)(P趋势<0.001),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分别为98.5(87.6,111.6)、96.2(86.4,109.7)、95.3(87.5,125.0)ml·min-1·(1.73 m2)-1(P趋势=0.025)。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从BMI低增长组到高增长组,尿白蛋白/肌酐比呈线性增加趋势[β=3.16(95%CI 1.02~5.31),P趋势=0.004];BMI轨迹变化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无相关性且未呈现线性趋势[β=-2.30(95% CI-5.18~0.57),P趋势=0.117]。在校正性别、年龄、病史及生活方式等多种混杂因素后,BMI高增长组成年期SRD发生的风险是低增长组的2.83倍(OR=2.83,95%CI 1.84~4.36,P趋势<0.001)。结论BMI增长水平较高,成年期SRD风险也显著升高。早期识别BMI轨迹可能有助于预测个体成年后的肾功能。

  • 标签: 儿童 青少年 成年人 体重指数轨迹 亚临床肾损伤 纵向队列研究 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例初步诊断疑似丙酸血症的患儿的遗传学病因,对疾病进行精准诊断,为患儿的诊疗及该家系后续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患儿外周血后提取基因组DNA,对其甲基丙二酸血症和丙酸血症相关致病基因(MUT、MMACHC、MMAA、MMAB、MMADHC、LMBRD1、PCCA、PCCB和SLC22A5)进行高通量测序,筛查致病变异位点;针对高通量测序未覆盖区域设计引物后进行一代测序;抽取其父母和姐姐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后进行变异位点验证。结果患儿MUT基因存在c.1560+2T>C和c.729_730insTT(p.Asp244fs)复合杂合变异,丙酸血症相关基因未发现致病变异。患儿姐姐与父亲携带MUT基因c.1560+2T>C杂合变异;患儿母亲携带MUT基因c.729_730insTT(p.Asp244fs)杂合变异。结论患儿为MUT基因c.729_730insTT(p.Asp244fs)和c.1560+2T>C复合杂合变异所致的甲基丙二酸血症患者,患儿姐姐与患儿父母为携带者;基因检测利于甲基丙二酸血症和丙酸血症的鉴别诊断。

  • 标签: 高通量测序 甲基丙二酸血症 丙酸血症 基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