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如何正确处理诉讼调解与司法裁判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与实务界共同面对的一个重大难题。本报告在调取和分析1943—2013年有关调判关系的重要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调判关系理论研究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了今后实现理论创新的突破方向和改善措施。从整体上看,这个时期有关研究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呈现出十分活跃繁荣的学术景象,但是,也形成了一些重大理论争点,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学术与实务两张皮,实践与理论相脱离"的实际问题。调判关系问题研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建设的一个核心课题。加强这个课题的理论研究,改善科研管理,进一步总结和提炼"调判结合"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深入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诉讼运行规律,从理念论、本质论、价值论、程序论、方法论、目的论、功能论和主体论等八个方向突破思想障碍,实现调判关系理论认识的新飞跃。

  • 标签: 诉讼调解 调判关系 问答逻辑 协商民主
  • 简介:陈越峰:各位学友,在刚刚非常精彩的沙龙主题报告之后,我们接下来进入真正的沙龙时间。有这个机会和六位一直致力于判例研究,有深厚耕耘,并且有丰硕的研究成果的教授对谈,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同时这个机会也很难得。

  • 标签: 判例研究 法学理论 中国 主题报告 研究成果 沙龙
  • 简介:一、相关立法背景回顾警察执行职务时经常不得不使用武力。武力主要指动用武器和警械,不包含徒手搏斗。警械与武器的区别,只在于是否具有即时的致命杀伤力。〔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2〕(简称《人民警察法》)第10条规定:'遇有拒捕、暴乱、越狱、抢夺枪支或者其他暴力行为的紧急情况,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使用武器。'本文主要探讨基于《人民警察法》第10条的武器使用问题,但这个问题必须上溯至1983年9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简称

  • 标签: 人民警察法刑法 具体适用 刑法理论
  • 简介:绕开死刑既有学说抽象层面的存废之争,在现有的司法运作体制下,探究如何从实体法层面有效限制死刑适用无疑是务实性的做法。定位于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视角,先把犯罪行为人置于主体性地位审视再作死刑适用与否的判断,不仅与我国刑法对死刑限制性适用的初衷相契合,而且与刑罚思潮的主流价值相一致。人身危险性理论可以对死刑的司法适用进行双重限制,即一方面以侵犯生命权为坐标从死刑的外延上限制死刑的罪名种类,另一方面则以司法裁量中的量刑基准作为参照系予以死刑适用的限缩。

  • 标签: 人身危险性 死刑 控制 司法适用
  • 简介: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内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的宏观大背景下,强化法治系统建设,进一步发挥司法行政法治引领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司法行政法治系统建设的内涵、司法行政工作的法治特点、推进法治系统建设的制约因素、新时期法治系统建设的要求、如何加强司法行政法治系统建设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行政法治 司法行政工作 法律服务 希腊哲学家 国内经济发展 人民调解
  • 简介:一、序言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健康权的性质及其法学与医学含义,不仅对于建设中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探讨《医改意见》~①所规划的中国卫生体系建设的法理基础,具有核心价值;对于中国宪法和与健康权相关的基本法律的完善,发展相关的法学和医学,为中国公民实现"最高可达到的健康水准"作出法治、法学和医学上的努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权利属性 社会权利 中国宪法 卫生体系建设 医改意见 卫生制度
  • 简介:专家辅助人制度是我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2014年两起轰动案件审理中,专家辅助人参与庭审.体现了这一制度在维护司法的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方面的积极功效。由于立法仅对专家辅助人制度做出简约规定.因而在专家辅助人的主体地位、中立性、准入机制以及专家意见的证据属性等方面存在诸多理论争议。应当在吸纳理论共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专家辅助人制度予以立法完善。而对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开放态度,将会有助于此领域的实践探索.有助于我们继续积累不同的实践经验。

  • 标签: 专家辅助人 刑事诉讼法 司法鉴定制度 实践经验
  • 简介: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实施以来积累的相关案例资料并未受到学界的充分重视。本文以353起第三人撤销之诉案件的裁判文书为样本,~①研究该类诉讼构成要件的运行情况,把握司法实践的决定性因素,理清司法实践的基本头绪,并尝试以诉讼程序阶梯推进理论为基础,探讨完善相应程序制度的具体路径,促使其实践运行更加规范、流畅和务实。一、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目的及构成要件:理论探讨和实践问题

  • 标签: 撤销之诉 理论探讨 实践运行 程序制度 三人 诉讼程序
  • 简介:文中"知识产权"特指那些"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的权利。绝对财产权理论在逻辑上并不能解释知识产权法中的很多制度,鲜有学者敢于在逻辑上坚持;而激励论本质上是干预主义的,认为存在着一个中央的立法或政策制定者,他(们)可以判断应该如何安排立法,使社会效率迭至最佳。激励论的核心方法论"法律经济学"在关于财产权的正当性问题上的分析是站不住脚的,并且由于成本与收益都是主观的,其关于社会成本与收益的计算也是无法完成的。在使用上有竞争性的事物才牵涉分配问题,人行为自由的边界应该止于尊重上一次分配的结果。由于智力成果在使用上不存在竞争性,因此不存在分配问题,也不能成立财产权。科技与文化的创新,作为一种人的行为不应该进行任何特殊的激励。如果创新是实现人们目的的手段,那么创新自然会涌现出来。

  • 标签: 知识产权 财产权劳动理论 激励论 企业家才能
  • 简介:现代各国对单位经济犯罪普遍采取严厉的刑事政策,在经济刑法中主要表现为加大制裁力度和扩大处罚范围。不过,严厉的单位经济犯罪刑事政策和以同一视理论为首的个人模式不能满足遏制单位经济犯罪的客观需要。所以,以组织体责任论为代表的组织模式逐渐有力化,并对传统刑法理论提出了巨大挑战。为避免个人模式和组织模式各自的不足,应当提倡"统合说",将其统一地理解为法人处罚的理论基础的充足形态。以此为前提,吸收单位固有的刑事责任论的长处,支持统合的单位经济犯罪刑事责任论,推动单位经济犯罪刑事政策的预防性转向。单位经济犯罪刑事责任论的模式切换以及单位经济犯罪刑事政策的机能转型,是并行不悖的。

  • 标签: 单位经济犯罪刑事责任 单位经济犯罪的刑事政策 同一视原理 组织体责任论 个人模式 组织模式
  • 简介:“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制度并没有随着其被明确写入我国《行政诉讼法》而终止人们的争议。出庭应诉行为属于权利之性质决定了其具有可自由处分属性;诉权平等原则要求对于行政主体出庭应诉权,法院应该是保护而不是限制;司法权监督行政的有限性决定了其对行政权的监督要有边界,不能审查行政内部的日常自我管理行为;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司法干涉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事项仍面I临诸多困境。不能以暂时的效果来评价制度的合理与否,不能将行政机关首长负责制之管理方式等同于凡事必须负责人亲躬。行政诉讼法对于诉讼参与双方的平衡是通过有针对性的对诉讼地位以及举证规则的调整,而不是程序性的权利义务之不对等。

  • 标签: 起诉权 诉讼权利 诉讼地位平等 内部管理行为
  • 简介:公司合同理论认为,公司是一系列合同的联结,公司可通过内生性制度安排,促进公司参与者的福利。公司合同属于关系合同、长期合同和不完备合同,需要公司法提供标准合同文本,释放解决自治空间,纾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带来的交易成本。公司参与各方可通过合同排除公司法、补充公司法以及引入外生性制度设计获取效率和公正价值。国家强制不能代替公司合同中的意思自由。公司法应通过市场检验规则获得正当性。

  • 标签: 合同联结 公司法 适应性 公司合同 意思自治
  • 简介:营业转让是目前商法研究中的重点,虽然我国欠缺商法总则,但是营业转让仍然是现实生活中重要的交易形式,其中尤以营业转让后债务关系归属的关系最为复杂。对此,无论是德国,还是日本的商法典均作了详细的规定,营业转让后债务关系的承担以受让人继续适用商号为要件。但是,对此要件应做何种解释,是否得以类推,德、日商法理论观点并不一致。而新近的《奥地利企业法典》更是进一步废除了商号续用的要件,进一步从商法向企业法转变,这些经验对于我国的司法实践及商事立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营业转让 商号续用 债务承担 企业维持原则
  • 简介:由中国犯罪学学会犯罪预防专业委员会与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共同召开的第二届犯罪学论坛(上海)于2015年5月30日在上海召开。会议以“犯罪预防理论有效性的检视与推进”为主题,分为两大部分即“犯罪预防理论研究”以及“犯罪预防实务研究”。

  • 标签: 犯罪预防 犯罪学 论坛会 理论与实践 综述 展望
  • 简介:刑民交叉案件成为司法实践中的棘手案件,除了案件事实本身的疑难复杂、前置性立法不足及执法不力外,刑法学理论的误导也难辞其咎。风险刑法观倡导预防的早期化、外围化、直接化和全面性,刑法反制理论、以刑制罪思想,冲击着由罪生刑的罪刑关系以及刑法保障法、制裁法和事后法的地位。其实,刑民交叉案件往往是由民事的侵权或违约、行政违法亦或经济领域的不法行为演变而来,因此,需要从“二次性违法”理论切入确认违法性质和违法程度。只有当行为具有了刑事违法性才可能构成犯罪,而刑法介入的必要条件只能是前置法管控失灵。

  • 标签: 二次性违法理论 刑民交叉案件 刑事违法性 风险刑法观
  • 简介:作为担保性质的行政法是将行政法放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来考量的一种方法论,同时又是对行政法理论基础的回应、反思与重构。行政法为私权主体之间正当权益的实现即民法契约内容的实现提供担保,政府具有以行政法对民事契约或民事活动予以担保的能力,行政责任的实质是一种担保责任。平等观念的确立、诚信原则的完备、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非强制行政行为的发达、公共财政体制的转变,都有益于作为担保性质行政法的观念的确立与制度建设的实现。担保性质行政法对行政法学范畴的创新在于:私权自由与行政权有限性、行政的双方意思性与单方意志性并存、行政权与私权关系的重新定位、指明形式法治走向实质法治的路径。担保性质行政法与民法作为方法论意义最为重要的关系在于将行政法与民法置于统一法律关系中同构,使双方有了直接对话的机制。

  • 标签: 担保性质行政法 行政法理论基础 行政责任 私权 行政权
  • 简介: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是常见的网络犯罪之一,实践中对此类犯罪认定遇到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司法机关对是否干扰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认定标准不统一;另一方面,对于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后果及行为人主观目的对案件定性的影响等问题,司法机关的认定也存在争议。鉴于此,本刊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检察院遴选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两起典型刑事案件,共同邀请专家,就有关实务问题进行专题研讨。

  • 标签: 计算机信息系统 案件定性 法律适用 网络犯罪 司法机关 人民检察院
  • 简介:白彤东的《旧邦新命》存在着两个问题。首先,白彤东以及其他一些推动儒家政治哲学比较研究的学者们倾向于排斥儒家形上学和儒家元伦理维度,这是由他们对儒家哲学中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有所误解所致。其次,白彤东的政治学模型采用了比罗尔斯的薄化理论更薄的处理。我论证这个更薄的处理站不住脚;即使是罗尔斯自己的薄化理论对白彤东的比较研究来说也过于狭隘。因而,更厚的处理也是需要的。

  • 标签: 儒家政治哲学 儒家形上学 儒家元伦理学 薄化理论
  • 简介:近日来,我省法院系统认真贯彻中央、省委要求,聚焦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先进典型为标杆,以反面典型为镜鉴,在初步查摆“不严不实”突出问题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个人问题台账,严格按照时限抓好整改,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加强监督指导,推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开展。一是加强调研指导,重点学习原著,扎实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 标签: 专题教育 法院系统 政治纪律 反面典型 个人问题 监督指导
  • 简介: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践行的是以土地用途管制为核心的土地管理权行使模式,这一模式具有正当性基础。现行《土地管理法》在修改时,方向上应继续坚持以土地用途管制为核心的土地管理权行使模式;路径上应在继续坚持这一模式基础上,重点针对土地规划权、土地用途管制权、土地开发许可权以及土地征收权等权力存在的弊病进行相应的完善。在当下的社会转型期,企图对以土地用途管制为核心的土地管理权行使模式进行颠覆式的推倒重来,不仅风险大、成本高,给现行法的体系效应带来较大的冲击,而且亦不具有实践可行性。

  • 标签: 土地规划权 土地用途管制权 土地征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