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2 个结果
  • 简介:现在许多人都知道古代"渤海"一词是涉及地理、政治、文学等多层面的较为复杂概念。其实,它原始含义或基本含义很简单,就是指我国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内海,且一直沿用至今。如《庄子·说剑》:"绕以渤海,带以常山。"

  • 标签: 渤海县 棣州 忽汗州都督府 渤海郡王 大祚荣 左骁卫大将军
  • 简介:在中国散文史上,归有光并不是一位非常显赫作家,他没有司马迁、韩愈、苏轼这些名字所具有的光焰和气势,如果说韩文如潮,苏文如海,归有光散文只是一条静静流淌小溪,以它明净、朴素而自成面目。归有光散文作品被选入古代各种古文选本和现代语文教材,他最为后人称道是以《项脊轩记》、《寒花葬志》、《先妣事略》为代表叙述家事亲情作品,这些干净朴素文章感动了后世无数读者,五百余年文脉不绝如缕。

  • 标签: 女性书写 中国散文史 先妣事略 寒花葬志 项脊轩 世美
  • 简介:一一谈起动物小说,读者往往不约而同地想起被誉为“动物小说之父”加拿大作家西顿。然而,另一位对动物小说具有开创之功查尔斯·罗伯茨(1860一1943)似乎并不为中国读者所熟识,他作品在中国译介也非常有限。实际上,与西顿一样生于1860年罗伯茨才是真正土生土长加拿大人,他是著名诗人,被誉为“加拿大诗歌之父”,因自己诗歌才华被英国国王授予“爵士”称号,是第一位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声誉和影响力加拿大作家。

  • 标签: 动物小说 罗伯茨 西顿 英国国王 加拿大人 怜悯之心
  • 简介:小说《弗兰肯斯坦》批评史伴随着国外女性主义批评发展史,被称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母矿”。梳理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弗兰肯斯坦》女性主义批评文献,可以从不同侧面揭示玛丽·雪莱女性主义观点,并可追溯过去约40年国外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对这部小说研究重点和批评方法演进历程。通过把握该小说女性主义批评历时发展脉络,有助于研究者挖掘小说文本与生育体验、女性创作之间互文关系,进而展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发展与这本小说女性研究关注点之间互动变化。

  • 标签: 弗兰肯斯坦 玛丽·雪莱 女性主义批评
  • 简介:本文将《阿Q正传》置入到发生结构主义"文学社会学方法"理解结构之中。在批评庸俗社会学因离开文学文本分析而有害于作品理解同时,指出鲁迅笔法与技巧等个体行为与他所处环境与集体行为密切相关。但其"冷嘲"风格却影响到读者对作品把握与理解,尽管如此,作品仍因其深刻复杂性而耐人寻味。

  • 标签: 《阿Q正传》 文学社会学 冷嘲 精神胜利法
  • 简介:在由西南联大师范学院主办《国文月刊》中,大学国文教育改革、大学中文系改革讨论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包括语体文入选大一国文教材、中文系改革目标、中文系开设新文学课程以及中外文合系等主要话题。自“五四”新文学以来,对现代文学(新文学)与现代大学之间关系相对系统讨论及部分实践,是在战时西南联大起程,这是对新文学传统一种坚守与制度性拓展。

  • 标签: 西南联大 《国文月刊》 白话新文学
  • 简介:19世纪中末期美国女性文学发展势头虽猛,但出版业仍完全掌握在男性手中。女性作家常塑造女主人公形象,揭示她们在文学市场上所遭遇不公正社会现象。康斯坦斯·费尼莫尔·伍尔森就是这样一位作家,她最负盛名短篇《忧伤小姐》再现了有着作家身份女主人公试图发表作品心路历程。

  • 标签: 伍尔森 《忧伤小姐》 女性作家 文学市场
  • 简介:对于陕西作家群而言,知识范式缺陷渐渐走入批评家视野。陕西作家群拥有传统知识论典型特征,然而,公共知识分子内涵、普世性人性观等概念介入,使陕西作家群知识范式成为必须革新重要理念。本文意在通过对陕西作家群知识范式评析,更好地塑造中国文学中知识理论转化方向,同时纠正那种将文学仅仅视为一种对生活进行模仿褊狭理解。

  • 标签: 陕西作家群 知识范式 “愣娃精神” 西方文化
  • 简介:在不久将来,网络文学将成为主流文学,而类型小说将成为网络文学主要构成。在这一过程中,学院派研究者如果要有效介入,必须重新调整定位。这不仅意味着研究方法全面更新,同时也意味着研究态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 标签: 媒介革命 网络文学 主流文学 精英批评
  • 简介:美国后现代作家多克托罗善于运用各种杂糅手法打破历史和现实界限,对社会问题和历史事件进行有力抨击。本文从历史事件和虚构事件巧妙杂糅、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身份杂糅、人物命名杂糅历史影射三个方面探讨了多克托罗在《皮男人》中将历史与虚构杂糅后现代叙事特征。作者通过对种族、性别、阶级歧视问题关注以及对“阿波罗号登月”这一历史事件“去神秘化”,旨在揭示现代社会中行为表演性、话语虚假性以及权威压抑性。

  • 标签: 多克托罗 《皮男人》 历史 虚构 杂糅 去神秘化
  • 简介:阎连科长篇小说《日光流年》运用一种“倒流时间”结构,以全知全能视角从人物生命终点来回望整个生命历程,这种从死写到生有意味写作形式暗含了作者生死观,也是一次与海德格尔“向死而生”思想跨越时间与空间不谋而合。本文将立足文本,试图挖掘小说传达给读者现代启示和现实意义。

  • 标签: 《日光流年》向死而生 活的意义
  • 简介:同是遗民,元遗民受到关注远远不及宋、清遗民,对遗民诗人群体及其诗学思想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旨在梳理元明之际遗民诗人群体诗学研究现状,并从诗学流脉发展角度来关注该群体诗学思想,正确认识元末诗学在整个唐诗学发展中地位。

  • 标签: 元明之际 遗民诗人 诗学
  • 简介:后殖民批评将现代主义叙事视为对立话语,这种对现代主义文学狭义认知不仅割裂了现代主义文学叙事与加勒比英语文学文学关联,而且忽略了加勒比克里奥尔文化杂糅性与多元性。本文通过追溯现代主义文学叙事在加勒比民族主义与加勒比女性身份话语构建历史时期变形与衍变,揭示加勒比作家挪用现代主义文学叙事技巧跨文化叙事策略,管窥加勒比克里奥尔文化杂糅性,探究现代主义文学叙事与后殖民文学文化之间交融。

  • 标签: 加勒比英语文学 现代主义 后殖民批评
  • 简介:2015年迟子建推出长篇小说《群山之巅》,在中国北方苍茫龙山之翼——一个叫龙盏小镇里,一群平凡小人物展开了他们平凡而又坎坷心路历程。安雪儿,这个被称为安小仙侏儒女孩儿,就像一面镜子,从龙盏镇人对她生命历程反应折射着众人百态人生。通过对“安雪儿”形象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村民身上流露着远古先民们身上鬼神迷信意识和超越法律道德本真,以及那种在美与恶同在生存境遇里真实人生,那是对远古先民思维意识一声美丽回响。

  • 标签: 《群山之巅》 血缘 道德 救赎
  • 简介: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新兴中产阶级下层让中产阶级群体不断扩大,而阶级结构、文化也随之发生了质改变。在这一时期文学作品中,中产阶级下层年轻人常被想象为新阶级身份和英格兰象征。罗斯·麦考利《维持体面》和伊丽莎白·鲍温《心之死》描绘了中产阶级不同群体差异和冲突,并在其下层年轻女性身上,看到了更新阶级文化潜能。本文将在中产阶级下层和青年闲暇文化崛起社会文化语境中,以这两部中额小说为例,探讨其对阶级流动性和现代"中产阶级性"表现,并分析文本中潜在矛盾立场。

  • 标签: 中产阶级下层 中产阶级性 英国性
  • 简介:上课时间就要到了,教学楼走廊里一下子潮水般涌进黑压压学生。他们推挤着,说笑着,嘈杂声音从光滑墙壁上反弹回来,产生了嗡嗡回声。凯文按了一下腰包上遥控按钮,调低了助听器音量,以减轻走廊上喧嚣。现在好多了。他看了一下课程表,随着人流走向新闻学系187教室。

  • 标签: 十四行诗 上课时间 教学楼 助听器 课程表 新闻学
  • 简介:本文从小说主要人物之一斯蒂福一段内心独白展开,分析这个人物所展现出“绝望”心境,并剖析这种“绝望”在思想史和维多利亚小说语境中特殊含义。从克尔恺郭尔关于“绝望”论述出发,联系狄更斯具体问题,本文提出斯蒂福这个形象呈现出拜伦式英雄(Byronichero)、卡莱尔(ThomasCarlyle)笔下纨绔子弟、缺少父爱表象下“精神孤儿”等多个层面,继而追问这部“成长小说”中主人公大卫在其心智成长中如何面对,“什么是人存在方式”这一核心问题,并论证大卫同样面对着“绝望”考验。大卫成长几乎不可避免地会被斯蒂福所表现出英雄气概所震慑,然而本文试图证明大卫必将经历“英雄”崇拜幻灭,继而从这种“绝望”中超拔出来。对“英雄”反思也暗合了卡莱尔在《英雄崇拜》一书中所提出问题,即什么是当代英雄。最后,对于狄更斯采用“婚姻情节”来帮助大卫完成对“绝望”摆脱,本文也提出了相应质疑。

  • 标签: 狄更斯 绝望 英雄存在 选择
  • 简介:"穿越文"《木兰无长兄》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网文言情成分,把写作重心放在贺穆兰/花木兰军旅生活上,是一篇独具特色"女性向"网文。

  • 标签: 《木兰无长兄》 女英雄 军旅生活
  • 简介:汤亭亭在《中国佬》中植入多种图像符号,图像符号与文字符号一起构建文本表征系统,直接参与到意义编码与生产之中。图像符号本身因其丰富性和系统性而构成一个视觉表征系统,与文字表征系统形成互相阐发、互相碰撞互文性关系,混合交织而成图像句子,不断地为小说文本生成新意义。表征文本是权力斗争主要场所,在《中国佬》视觉表征体系中,"帝国权力"将包括华裔、越南人在内亚洲群体表征为属下与他者。作为掌握"在地权力"边缘群体一员,汤亭亭借助"在地化文本"进行反表征——运用图像句子来质询"帝国权力"将华人祖辈从主流历史中抹除,通过定型化意指实践将其种族化、他者化,从而建构华裔族群自己历史与身份。

  • 标签: 《中国佬》 图像句子 视觉表征 反表征
  • 简介:随着文化产品市场化到来,当前有些热播电视剧偏离了经典化叙事传统,为追求"上座率""收视率",而俯就部分女性受众,在电视剧产品里或显在或潜在地积淀着弱化女性自觉意识文化惰性,导致部分女性受众从过去思辨式"逆向"接受,向当今感官式"顺向"接受滑动,呈现出社会转型期某种浮躁心态。

  • 标签: 热播剧 女性 市场效应 文化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