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湘鄂西红色视觉文化审美上具有稚拙、简约和有力度的特点,是革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质朴与崇高的统一,是那个年代敢于奋斗的浪漫英雄主义情怀和肯于牺牲的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这一“革命体”给我们新时代美术教育事业的启示是,新时代美术教育要表现中国精神的力度,展现时代精神的高度,体现人文精神的温度。

  • 标签: 湘鄂西 红色视觉文化 审美元素 美术教育
  • 简介:赵孟頫是创造一种风格的书法家,《元史》说他诸体皆善,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他的楷书用行法,尤为精绝,位列"四家"。要了解这样一位大家的书法风格,我们且从一则题跋开始:右赵孟頫四十四岁所书《归去来辞》真迹一卷。

  • 标签: 《归去来辞》 赵孟頫 书风 晚年 启功 书法风格
  • 简介:本文在文献考证的基础上,以《海岳名言》为古代书法评论的一个独特样本。重点解析“一笔书”“字之八面”“自然”与“古雅”等审美概念,探究米芾的书法审美标准构架及其时代意义,阐述书法审美标准与书法本体论、书法审美理论的逼辑关系。

  • 标签: 米芾 一笔书 字之八面 古雅 书法审美标准
  • 简介:儿童美术创作是一个复杂而又有意义的过程。意象是儿童塑造形象的重要因子,往往被认为是儿童绘画的重要内容,成人很多时候都以专业的眼光去看儿童创作的画面.忽视了儿童自身的感受和体会。本文以意象为重点,分析意象的形态及功能,通过关联趣味、心灵触发尝试实践,并根据儿童形象塑造时的评价和后评价的激励性语言强化儿童的意象创作,形成融合性创作的策略,从而提高儿童的美术素养和儿童创作的乐趣。

  • 标签: 美术创作 形象塑造 意象 教学策略 意义 融合式
  • 简介:由伦敦泰特美术馆与上海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展(1700-1980)”于2018年4月26日在上海博物馆拉开帷幕。来自于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精心挑选出的近百幅作品向观众展示了从18世纪N20世纪的近三百年的英国风景画史,其中不乏庚斯博罗、康斯太勃尔、透纳、威尔逊等著名艺术家的画作。展览大致按照风格和时间顺序分为“现实与梦想”“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自然主义与印象主义”“现代早期风景艺术”和“现代晚期风景艺术”五个单元,但其所蕴含的内容却远非几个简单的标签所能囊括的。

  • 标签: 美术馆 不列颠 风景 珍藏 心灵 英国
  • 简介:电影《钢的琴》是一部小成本电影,2010年至2011年之间在包括东京国际电影节、台湾金马奖、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等12个活动斩获各种奖项,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

  • 标签: 电影画面 上海国际电影节 美学 机械 光照
  • 简介:文化遗产是人类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先祖智慧的结晶;对其保护与传承,历来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增强现实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尚处在起步探索阶段,还须做更多的技术开发与理论研究工作。本文通过分析当下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应用现状,尝试开展数字化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创新应用。

  • 标签: 增强现实 虚拟现实 数字化技术 文化遗产 保护应用
  • 简介:有关民众生活的“图像的世界。是一个关于由人类所产生和创造的视觉环境的表述,它所包含的比严格意义上的图像要多得多。风俗画《金明池争标图》表现的是北宋汴梁市民齐聚金明池观看龙舟争标的场景。研究结合传统社会统治阶级的民俗策略和不同阶层主体的艺术立场,指出争标节俗实际隐含着北宋皇室巩固皇权和借举办节俗以粉饰太平的目的,而图像更以象征、隐喻的方式印证了统治阶级通过节俗以教化社会的意向。在个案研究基础上,提出民俗学图像研究不仅要理解和解释视觉在“制造意义”之中的意义,在观照范围上也应扩大到图像产生、编辑及其所处语境等阶段的各个“场”,更在认识到将图像视作田野这一意义的基础上,时刻保持民俗学学科的“在场”。

  • 标签: 视觉 民俗学 图像 风俗画 金明池争标图
  • 简介:玻璃器研究对丝绸之路贸易有着重要意义,但由于玻璃属于易碎品,因此所存留下来中原出土玻璃器寥寥,而目前海内外所存的敦煌壁画、帛画中绘制了大量玻璃器皿却未引起关注,特别是没有直接参加丝绸之路贸易的日本地区却保藏了大量隋唐玻璃器,对研究隋唐中原玻璃贸易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将结合现在东亚地区(包括中国、韩国、日本)出土的玻璃实物研究成果,对海内外所藏敦煌壁画、帛画中小型玻璃器图像进行分类、分析与溯源,并与东亚出土实物进行比对,最终归纳出其在东传过程的佛教化演变,其结论能对于更全面研究丝路玻璃器贸易、使用情况等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丝绸之路 玻璃器 古罗马 敦煌壁画 佛教化
  • 简介: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在老工业文化遗产改造与重建中,如何能够亲身体验老工业能量,并将这无形的文化精神渗透、转化为建筑设计语汇,有效地保护和传达老工业历史文化信息,与时代同步,与城市同频,保护、延续老工业文化品质,仍是老工业文化遗产改造、重建的一大难点。实践是理论之源,下文以天津时尚与创意产业园建筑设计实践为例,研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及其运用。

  • 标签: 虚拟现实技术 创意产业园 建筑设计 虚实相生 时尚 天津
  • 简介:菲利普·皮耶盖(PhilippePiguet)1946年出生于法国巴黎,毕业于巴黎先贤祠-索邦大学和卢浮宫学院。著名的艺术史专家、教授、艺术评论家、策展人。来自艺术大师克劳德·莫奈(ClaudeMonet)家族。巴黎DRAWINGNOW博览会和SOON博览会的艺术总监。四十几年来,长期为法国的L'(?)il,ArtAbsolument,L'ArtVivant,LaCroix等杂志撰稿。

  • 标签: 鲁迅美术学院 菲利普 莫奈 大自然 睡莲 纪实
  • 简介: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元朝(1271-1368)尽管只有短短的98年,却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元代绘画作为元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深刻影响了中国绘画史的发展与格局。从中国内部来看,元代绘画上承五代宋、下启明清,是文人绘画形成的关键时期。从世界眼光来看,元代作为一个横跨亚欧大陆的超级帝国,其内部文化的多样性,在生长于中国儒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精髓的书画艺术上亦有反映。故而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学界,元代绘画都是中国绘画史研究的重要领域。

  • 标签: 中国绘画史 元代绘画 解读 出版 自明 中国历史
  • 简介:今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来,中国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东方国家跃居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文化艺术走出国门,中外美术交流活动蓬勃开展。时至今日,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目的已不再是几十年前仅仅让国外友人了解和认识中国,而希望在全球对中华文化相对熟悉且颇感兴趣的今天,让中华艺术的独特价值得到更广泛认同和传播。“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一方面让我们能够以更加自信主动的姿态,从异域文化汲取有益于自身艺术发展的资源,促进美术交流升华为美术交融,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与壮大;同时,借助丝路文明的不断拓展,如何以-哈当的方式将中华艺术的独特魅力向世界展示与传播,并形成持久有力的互动,将成为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

  • 标签: 世界文化 文化艺术 美术交流 文化认同 中华文化 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