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南宋蔡元定(1135~1198)非但为博学硕儒、"朱学干城",在音乐理论上也自有成绩.本文以蔡氏为研究对象,并以书中主要见解之一的"十八律"为研究重心.文分三节,第一节为朱子书信及语录探讨.与朱子,确定此书与朱子关系甚深,甚至可代表程朱一派的思想.第二节分析十八律的生成背景、理论内涵,及意义功能.第三节则探溯十八律的理论渊源,上、陈仲儒奏议,至杜佑,十八律体系逐渐成形,脉络俱在.最后陈明季通在乐学上的功过瑕瑜及其影响,以为全文的结论.

  • 标签: 蔡元定(季通) 朱熹(朱子) 《律吕新书》 十八律 变律
  • 简介:丁耀亢(1599-1669)是由明入清的著名文学家、戏曲家,其戏曲评点理论主要见于《赤松游题辞》和《蚺蛇胆》(一名《表忠记》)的出批等。清初是戏曲评点的鼎盛期,丁耀亢和金圣叹等著名戏曲评点家一起,积极投身戏曲评点实践,

  • 标签: 戏曲评点 丁耀亢 文学家 戏曲家 鼎盛期 金圣叹
  • 简介:西方音乐阐释理论大致可分为中心主义和多元主义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后者基本上分布在20世纪后半叶以来的后现代主义及其"之后"的时段。前者对音乐的释义,经历了作者中心、作品中心和读者中心的移动。相应的理论有历史释义学、结构主义和接受美学。后者则出现了从结果到过程、从作品到文本、从确定到随机、从中心到多元,以及从单一到多样的演变,涉及解构主义、多元对话理论、生态哲学美学等后现代主义及之后的理论。各种音乐意义的阐释理论或观点都有各自的历史语境,亦有各自的逻辑结构;从关系实在论哲学观点看,这些阐释理论或观点都具有自洽的合理性。时间先后并非进化,仅为历史分布。

  • 标签: 音乐作品 文本 意义阐释 释义学 结构主义 接受美学
  • 简介:<正>《乐星图谱》中的宫调理论由“图、谱、诀”三部分组成,它见于宋人陈元靓1279年前编成的《事林广记》。因音乐理论的隐微委曲处是文字所不能表达的缘故,故古人就以精炼简括的图像、音谱以至用韵语制成的口诀来表达其涵义。类似这种情况,埋在古籍中经历千百年之久,未得其解。如武则天敕撰的《乐书要录》“旋宫图”、《律吕新书》与《词源》所载“音谱图像”,以及《事林广记》编录宋元《乐星图

  • 标签: 乐星图 黄钟 八十四调 事林广记 音乐理论 转调
  • 简介:<正>“犯调”又叫“犯声”,是指在一首乐曲中或几首乐曲连续奏唱时发生调高或调式的转变,或者调高和调式同时都有改变的情形。大体相当于现在所说的“转调”。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就有十二律旋相为宫、为调的理论。《礼记·礼运》所谓“五声、六律、十二管,旋相为宫也”,就是指的以五声或七声配十

  • 标签: 手法 犯调 旋相为宫 调式 宫音系统 转调
  • 简介:申克理论对音乐演奏产生了重要影响。申克认为对作品的诠释只有靠对背景、中景和前景的理解,才能实现对音乐的准确解读。强调在演奏实践中节奏、节拍的特性及调性、音级等概念的重要性。

  • 标签: 申克理论 音乐演奏 音级线条 音型
  • 简介:<正>1992年春天,当中国大陆的社会音乐感觉处于极度麻木、迟钝之际,当中国大陆的社会音乐传播正沉缅于表面的轰轰烈烈、热闹非凡之际,也正当中国大陆的社会音乐生活被大量单调平庸的晚会、影视剧主题歌、卡拉OK和酒巴歌厅的低品位“小甜歌”压得透不过气来的时候,大陆从南到北,偶然地、出人意料地掀起了一股剧烈的“红太阳”音乐热。其中的

  • 标签: 流行音乐 中国大陆 音乐传播 音乐感觉 音乐生活 主题歌
  • 简介:<正>研究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目的有二。其一:从史学角度来考虑,在已掌握的实物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给予科学的清理,弄清它来龙去脉及前因后果,探索研究它的本质和内涵,从而评定它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得出历史经验教训,为今后发展民族音乐时,在原则精神上作借鉴参考之用。其二:从

  • 标签: 民族音乐 理论建设 民族民间音乐 历史经验教训 作用和地位 史学角度
  • 简介:<正>音乐美学是一门同其他精神文化领域发生深广接触的学科。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它常常是在同诸如哲学、社会学、历史学、艺术学、心理学、乃至自然科学等相接壤的边缘地带得到发展,并从这些学科中得到有益的渗透和启示。这当中,二十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符号学、语义学对音乐美学的研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正是在有限的文献资料来源的条件下,就这方面的有关问题做一些初步的评述,目的是为马克思主义音乐美学的建设积累一点必要的思想资料,提供一点粗浅的看法。

  • 标签: 朗格 二十世纪 人类情感 音乐美学研究 六十年代 情感生活
  • 简介: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中的“联贯”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祁彪佳评王元寿的《中流柱》时曰:“传耿朴公强项立节,而点缀崔、魏诸事,俱归之耿公,方得传奇联贯之法.觉他人传时事者,不无散漫矣.”①祁彪佳认为,《中流柱》重在传耿公强项立节之事,中间穿插的崔、魏之事都应与耿公之事相联贯.

  • 标签: 中国戏曲 叙事联贯 戏曲叙事
  • 简介:在明代万历年间的剧坛上,潘之恒是一位备受推崇的戏曲活动家与理论家,他对戏曲表演艺术的评论与见解,不仅被当时的剧作家与演员赞为独鉴,视为知音,而且即使在近四百年后的今天,对演员的表演与培养同样也具有很大的现实价值。

  • 标签: 潘之恒 表演理论 演员表演 表演艺术 戏曲活动 表演技巧
  • 简介:<正>2009年10月24日至26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承办的"中国戏曲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长白山国际酒店举行。来自中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国及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近50位专家

  • 标签: 戏曲理论 中国戏曲 戏曲创作 戏剧学 艺术通讯 中国艺术研究院
  • 简介:背景一、作为核心素养的高阶思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改革中小学音乐课程,并鼓励音乐创作,希望通过音乐创作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部便着手改革教育,其中一项改革便是分析学校内所有学科。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B.S.

  • 标签: 音乐课程标准 美国教育部 创意 培养 学习 实践
  • 简介:对民族音乐学理论的探讨A·P·梅里亚姆巩海蒂译俞人豪校民族音乐学中存在的两重性,显然是这门学科具有的一个现实。但最重要的不是人类学一方和音乐学一方哪一个占有优势地位,而是有没有办法能融合这两个方面。因为只有融合二者才是民族音乐学的目的,才是它的基础;...

  • 标签: 民族音乐学 人文科学 音乐家 社会科学家 文化人类学 人文性
  • 简介:2017年8月28日是周小燕先生一百周年诞辰纪念日。作者作为周先生的学生,将其2011年1月21日对周小燕先生的采访录音整理成文并发表以示纪念。

  • 标签: 周小燕 声乐 艺术理论
  • 简介:我把一只圆形的坛子放在田纳西的山顶。凌乱的荒野围向山峰。荒野向坛子涌起,匍匐在四周,不再荒凉。——史蒂文斯人生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愿望,但不因愿望的渺小,就表示可以轻易达成。譬如我,年近五十,壮志、锐气消磨殆尽,不

  • 标签: 唐老鸭 理论与实际 史蒂文斯 田纳 歌剧 客厅
  • 简介:学习任何一种乐器,不仅能陶冶孩子的素养,更能锻炼孩子的大脑。但是父母总能为孩子学习什么乐器而烦恼。而弦乐器散发出的魅力是无可阻挡的,学习弦乐的程度比较偏难,问题比较复杂,灵活性较大,成才的道路也各有千秋,个人悟性,学习程度上都不能一概而论。根据学习者的不同目的和所具备的才能不同,在要求上也应有所不同,各个突破,区别对待。

  • 标签: 弦乐 态度 方法
  • 简介: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乐理教科书((苏]斯波索宾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58年版,以下简称"斯")及(李重光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版,以下简称"李"),在音乐基础理论教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响了我国几代音乐专业工作者,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近些年来,新出版了许多乐理类书籍,但从大部分新版教科书的参考文献看,仍可以反映出这两本书的影响依然是巨大的.……

  • 标签: 基础理论问题 音程基础理论
  • 简介:<正>弋阳腔是中国较为古老的戏曲声腔之一,它出于南戏,在明代得到了较好发展,是当时优伶们熟练演唱的腔调,与昆山腔、海盐腔、余姚腔等合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它具有开放性、对话性、人民性等特点,在民间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为百姓喜闻乐见,虽然其"俚俗"风格受到了一些儒家士大夫的批判和苛评,但其"兼容并蓄"

  • 标签: 弋阳 批评视野 魏良辅 戏曲家 过江曲子 滚调
  • 简介:文章从基于音乐分析之上的西方表演艺术理论的简要发展历程入手,在简化还原理论的视域中选择了和声分层分析、判断乐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文章最后提出,由于音乐分析目的不同而使得其结论未必都可以为音乐表演所用,因此,如何对于音乐分析的结论进行修正也是音乐表演理论所需要从事的活动。

  • 标签: 简化还原理论 音乐分析 音乐演奏 中克分析 和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