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3 个结果
  • 简介:<正>只要翻一下近几年的报纸出刊,就会发现一组贯穿于史学、哲学、文学、政治经济学各界的思考题:为什么中国会发生那场史无前例的十年动乱?为什么封建社会得以在这块土地上延续二千年之久?为什么一个曾在历史上遥遥领先于世界的民族近代变得这样落后?为什么中国现在正在进行的改革这样举步维艰?妨碍中华民族前进的阻力在哪里?反思的结果,大家几乎不约而同地将目光射向了一个焦点:中国传统文化。民俗学在我国,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科学。说它太老,是因它研究的对象是人

  • 标签: 民间文学研究 负面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 民间故事 思想观念 现代化
  • 简介:作为网络社会中的新叙事文本,IT笑话是在信息技术引入中国、技术群体逐渐崛起、专业知识术语开始出现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民间叙事体裁。IT职业群体以内部形成的专业知识结构为框架重新解释日常生活实践,进而把对信息技术本身、人、自然以及世界的思考和认识传达给行业内部以及行业外部群体,对于这一知识的讲述和阅读就是IT笑话的生产过程。IT笑话重返了技术与民俗的关系这一主题,技术与民俗并不是一组相对立的范畴:技术并没有终结民俗,相反技术却进入到民俗的叙事结构中。网络社会所创造的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相叠加,一并成为民俗传承的空间,民俗因技术而获得了历史的连续性。

  • 标签: IT笑话 新民间叙事 网络社会 IT职业群体
  • 简介:民间社火是昭君戏传播的重要民俗文化土壤,“扮故事”和“竹马”是社火游艺队伍中装演昭君故事最主要的两种表演形态。昭君戏与“扮故事”、“竹马”相结合,是故事内容与艺术形式双向选择的结果。“扮故事”和“竹马”等社火艺术装演昭君故事,是昭君戏舞台传播的一种延伸形态。

  • 标签: 昭君戏 民间社火 扮故事 竹马
  • 简介:当前,在各种艺术思潮的冲击下,更需要我们立足本土文化艺术资源,树立精品意识,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时代作品。挖掘民间艺术,可以为绘画创作提供强大的生命力。

  • 标签: 民间艺术 转换 绘画创作
  • 简介:口头交流是民间文学的存在形式。历代都有一些文人并不以为口头文学为“文学”,致力于将当时的民间口头文学书写为书面文学。至今,仍有许多民间文学工作者在从事这一转化的工作。在过去,广大民众不识字,不能运用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思想感情,他们从事的文学活动只能停留在口头语言的层面,民间文学只能在口头创作、口头交流。书面语言普及以后,民间口头文学能否持续下去呢?民间文学的口头语言范式有什么特点呢?谈论民间文学的范式,应该在口头语言的层面上进行。这也对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标签: 民间文学 口头语言 民间口头文学 口头交流 文学工作者 书面文学
  • 简介:<正>聪慧而狡黠的鼠少小的年纪,在祖母的膝下常常听她教我学念那首人人会唱的《小老鼠上灯台》的歌谣:“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叫小妮,捉猫来,吱咕吱咕蹦下来。”那时不懂得这歌词里包含着什么意思,只知道老鼠既好玩,又讨厌,每到晚上就出来偷吃家里的食物,连灯油也不放过,还听说老鼠把谁家小孩的耳朵咬掉了一大块。多少年了,这歌词,现在居然也还记得。

  • 标签: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 十二生肖 文化英雄 内部资料 神话传说
  • 简介:在20世纪初,中国学术发生了深刻的转型,其中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民俗学的兴起。此后我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其实不完全是历史文献中的文化,而是老百姓在生活中传承的文化,如果这种文化被截断的话,那我们文化的失落就极其严重了。我赞同冯骥才先生的说法,

  • 标签: 人文意义 民间传说 文化传统 中国学术 历史文献 中华民族
  • 简介:我国学者对民间故事的语言研究积累了一定的成果,在对讲故事的结构要素、互动序列和话语性质进行分析时,可以引入雅各布森、萨克斯、巴赫金的语言理论,关注多种实际语境、不回避局内人视角的研究视点。从调查时间的角度,可以将对故事讲述活动的田野调查分为三种作业法,录音的文字转写则是田野调查十分重要的一环。

  • 标签: 民间故事讲述 话语互动 田野作业 录音转写
  • 简介:<正>1998年5月10日,中原民间文化研究所在商丘教育学院宣告成立。商丘教育学院副院长杨贺出任所长,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河南大学教授张振犁先生被聘为名誉所长。钟敬文、刘魁立、许顺湛先生被聘为名誉顾问,刘铁梁等被聘为顾问。

  • 标签: 民间文化研究 教育学院 钟敬文 中原农耕文化 刘魁立 历史地位
  • 简介:几千年来,太阳神信仰对于塑造我国民众的社会和文化心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太阳神信仰出现之初,是作为原始宗教存在的;在漫长的岁月中,又一直留存在一些民间宗教中.这种宗教形态的太阳神信仰,可以说是我国民间太阳神信仰的核心部分和集中体现.民俗形态的太阳神信仰,就其起源而言,可以说是宗教形态太阳神信仰的辐射与延续.本文拟根据在华北等地的田野调查和民间教派的宝卷,对明清、民国时期民间教派的太阳神信仰及拜日民俗进行分析讨论.

  • 标签: 太阳神 民国时期 明清 教派 宗教形态 文化心理
  • 简介:一本文所谓的“民间文学”,是与“作家文学”相对的概念。当一个具体的文学文本被视为一个或多个人的“个人”创作,该“个人”对该文本具有自始至终的“著作权”时,该作品就被称作“作家文学”,哪怕该作家只是“佚名”或“无名氏”;相对的,当一个文学文本没有与具体“个人”发生上述的关系,那么就是本文所说的“民间文学”了。

  • 标签: 民间文学 “个人” 学术运动 作家文学 文学文本 著作权
  • 简介:作为民间文学研究的关键方法论之一,田野调查对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不同传统的继承,自然影响着以此为重要基础的民间文学研究。如果回到民间文学田野的现场,我们需要面对四个基本的对象:讲述者、听众、研究者和民间文学文本。这个现场可以被理解为一个文化传统的时空体,讲述者、听众、研究者和民间文学文本在其中各据一点。四点链接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民间文学的叙事四面体,换句话说,任意三点链接构成了这个文化传统时空球体上的四个叙事面向;而精确呈现、描述、阐释这四个叙事面向的方法和文体便是"民间文学志"。

  • 标签: 民间文学志 田野研究 叙事 讲述
  • 简介:<正>历来对风俗的采集载录,有两种惯用的体例,一是辞书,如《中国风俗辞典》、《中国民俗辞典》等;二是志书,如《中华全国风俗志》、《中国少数民族风俗志》等。近年来却有新的突破,出现了一种新颖的体例,曰“民俗大观”。如《中国民俗大观》、《华夏民俗大观》等。前两种,一般是条目式的,已不能满足于广大读者阅读、鉴赏的需求,后一种则是“博览”式的,由各类文章集合而成,洋洋大观,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需求,因而颇受欢迎。

  • 标签: 民俗事象 民间风俗 中国民俗 汉族风俗 结构方式 中国少数民族
  • 简介:民间故事学考察的对象是故事文本和故事的传承人或讲述人,即故事家。两者相互关联,演述活动的主客体之间构成了一种互动的再生产关系。20世纪民间故事家的考察与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故事家的发现和研究为中国现代故事学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学术路径,为民间和学者在故事层面的知识交换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 标签: 民间故事家 民间故事学 故事文本 生产关系 中国现代 知识交换
  • 简介:耿村是冀中平原一个1100多人的村落,属河北省藁城市小常安镇。1987年春,河北民间文学工作者发现这里有大批人善于讲唱,先后进行了8次民间文学普查,从150多位村民中挖掘出故事4500篇,其

  • 标签: 《耿村民问文化大观》 河北 民俗文化 编纂体例
  • 简介:在民俗学史、民间文学的学术史上,孟姜女传说研究是要单独提一笔的。一个世纪以来,学术界对于孟姜女传说的关注是最多的,研究成果也最多,很多大学者都加入进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顾颉刚先生的孟姜女传说研究,这是现代民俗学史上的一个最成功的研究范例。虽然顾先生主要是个历史学家,

  • 标签: 民间传说 历史学家 现代性 孟姜女 民间文学 研究成果
  • 简介: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和道教都在不约而同地对自己的宗教仪轨进行整理。到隋唐五代时期,这些仪轨已经以一种相当成熟与规范化的面目运用于各自的宗教活动中,同时也被普遍应用于民间的信仰活动中。过去仪式相对简单、粗陋的民间信仰活动出现了程式化的趋势。民间信仰在吸收、整合了佛道仪轨后,以一种十分复杂的面貌出现,深刻地影响着宋明以后民众的诸类信仰活动。

  • 标签: 隋唐五代 民间信仰 仪式
  • 简介:本文从哈密维吾尔人文化语境中的达斯坦及其作用,哈密达斯坦的分类及其内容,特点,哈密达斯坦的编创和传承等角度对哈密达斯坦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

  • 标签: 哈密维吾尔达斯坦 达斯坦奇 达斯坦传承
  • 简介:文章通过分析广西民族民间舞蹈具有丰富的民俗内涵,体现着各族共同的审美意识,有着文化性、民族性、自然性、祭祀与娱乐性的特征。提出广西民族民间舞蹈应该继承传统文化元素,不断创新发展民族文化,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与现代编舞技法的共同融入。以发展民族民间舞蹈推动经济的繁荣的观点。

  • 标签: 民族民间舞蹈 传统文化 刘三姐
  • 简介:节日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由于它本身的特殊性质,以及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排的密切关系,不仅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内容,也成为广大民众关注的焦点.尤其在当下语境中,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要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与此相关,一些人从维护和弘扬民族传统的角度出发,针对目前我国传统节日式微、法定假日中只有春节是传统节日的情况,提出国家应将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也作为国家的法定假日.

  • 标签: 传统节日 全球经济一体化 干预 官方 文化现象 人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