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在妇科炎症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7月到2016年8月在本院选择妇科炎症感染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法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镜检法,观察组实施培养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82%,和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假菌丝、菌丝和菌孢子的检出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妇科炎症真菌感染患者诊断中,培养法和镜检法均有着良好的临床检验效果,而培养法在检验假菌丝、菌丝和菌孢子上有着显著优势。

  • 标签: 妇科炎症 真菌感染 微生物 检验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病毒感染免疫检验,对于疾病的诊断以及预防接种和治疗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对,检验病毒的类型进行明确,同时也能够对特定抗体的浓度进行有效的测定,从而在病毒检验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对病毒感染免疫检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此来为病毒检验技术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病毒感染 免疫检验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确保临床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影响尿常规检验准确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门诊采集的1200份尿常规检测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和研究尿常规检测过程中,标本采集到检测的整个过程存在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经检验分析,本组1200份尿液标本中不合格标本有188份,不合格率为15.67%。通过对不合格的尿液标本进行观察分析,造成这些标本不合格的因素,主要包括采集方式不正确导致的标本污染,所盛标本容器污染与保存因素造成的影响等。通过做好尿常规检验质量监督,告诉患者正确的采集方式,加强尿液标本的保存以及加强检验操作技能的提升,可有效降低检验的误差,确保尿常规检验的准确率。结论尿常规作为临床三大常规检验项目之一,其检验的准确性,对临床疾病的正确诊断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因此,对影响尿常规检验准确性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减少和避免人为因素对标本造成的影响,做好尿常规检验的各个流程质量控制,可有效降低标本的不合格率,减少检验误差,提升尿常规检验的准确性,保证尿检质量。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影响因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和应对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4月-2017年4月检验科存在质量问题的180份临床免疫报告资料,分析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法。同时,同时,选择自2017年5月-2018年5月检验科接受临床免疫检验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免疫检验,观察组患者则进行检验质量控制,实施预防应对策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包括检验人员专业素质、送检样品质量、检验环境的洁净程度、检验环境的温度以及检验试剂的平衡时间;观察组患者检验准确率为96.36%,治疗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5%、70.91%(P<0.05)。结论检验人员专业素质、送检样品质量、检验环境的洁净程度、检验环境的温度以及检验试剂的平衡时间均为影响临床免疫检验结果的因素,对此类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应对方法,可利于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利于医疗人员及时为患者确定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免疫检验 影响因素 应对方法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吸虫病的临床检验现状的研究,早期诊断对于血吸虫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检验的方法,包括病源学检测、免疫学检测及分子生物学检测。各种检测方法均有其适用范围及优劣势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我所2016年8月--2017年8月进行治疗的血吸虫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各50例,A组患者采用尼龙绢袋集卵孵化法;B组患者采用环卵沉淀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效率。结果A组的检测率为60%,B组的检测率为96%,两组患者检测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卵沉淀法属于免疫学检测范筹。结论能准确的诊断出血吸虫病,减少误诊,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客观的检测依据。

  • 标签: 血吸虫病 临床检验 现状的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乙型肝炎检查的假阴性与假阳性的原因,旨在提高结果的正确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该院2017年6月—2018年1月接受检查的68例乙肝患者进行检查,统计假阴性与假阳性情况,分析检测结果的错误原因。结果通过分析资料,乙肝检验结果有误的68例病例中,假阴性结果35例,假阳性结果33例;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为实验室操作因素34例,试剂原因21例,检验方法不正确11例,其他原因2例。实验室操作因素占比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检验的假阴性与假阳性结果原因较多,医生需了解各影响因素,减少其发生,以提高乙肝检验的准确性。

  • 标签: 乙型肝炎 假阳性 假阴性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都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我国的食品加工行业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而与此同时,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因为这切实的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加强食品卫生检验就显得极为重要,只有加强食品卫生检验,才能进一步的保证食品卫生的质量。食品微生物检验就是其工作的重点所在,对于评价食品卫生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经过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才能有效的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卫生安全,这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食品微生物检验的特点就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究。

  • 标签: 食品微生物检验 特点 食品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类型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做出对比分析。方法以本研究所2017年2月-2018年2月就诊的78例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此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并将同期检查的78例正常人为常规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结果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溶血性贫血、慢性感染贫血四种类型贫血患者的RDW、MCV、MCH、MCHC四项血液检验指标与常规组健康人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两种类型贫血患者的RDW、MCV、MCH、MCHC四项血液检验指标与常规组健康人相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在实际的临床检验过程中,以血液检验为贫血疾病的检验方式可以提高确诊贫血类型的准确性,为后续的贫血疾病治疗提供依据,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贫血患者 血液检验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影响相关因素,并对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实施调查。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检验科微生物检验病案30415份,核对其结果准确性,并对检验结果不合格原因予以统计和分析。另提取100株菌株进行耐药性检验。结果2016年度检验结果不合格共71例,其中检验人员因素及标本质量因素是导致其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分别占比33.80%、29.58%。2017年检验结果不合格43例,标本质量因素与检验人员因素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41.86%、30.23%。100株菌株中金色葡萄球菌共计56株,青霉素、红霉素、头孢噻吩耐药性水平较高,分别为96.43%、71.43%、67.86%;大肠埃希菌共计44株,头孢噻吩、阿莫西林、四环素耐药性水平较高,分别为52.27%、47.73%、45.45%。结论针对检验科微生物检验各个环节予以优化和改进,提升检验质量,并根据其病原菌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检验科 微生物检验 质量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在妇科炎症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7月到2016年8月在本院选择妇科炎症感染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法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镜检法,观察组实施培养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82%,和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假菌丝、菌丝和菌孢子的检出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妇科炎症真菌感染患者诊断中,培养法和镜检法均有着良好的临床检验效果,而培养法在检验假菌丝、菌丝和菌孢子上有着显著优势。

  • 标签: 妇科炎症 真菌感染 微生物 检验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使用情况,并就预防应激性溃疡(SU)方面的应用进行合理性分析与探讨。方法抽查我院2017年2~4月出院病历165份,对使用PPIs进行合理性评价与分析。结果165份病历中,89例(53.93%)使用了PPIs,69例(77.53%)选择静脉给药。61例属于预防用药,9例无预防用药指征。预防用药品种以泮托拉唑为主(63.93%);给药途径及用法用量合理率分别为73.08%、76.92%;疗程合理率65.38%;围术期预防用药时机均不合理。结论我院PPIs的应用普遍不合理,预防SU方面存在过度使用情况,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与沟通。

  • 标签: PPIs 应激性溃疡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进行生物安全管理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以及改进措施。方法具体分析某院的检验科于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对于本院80例医务人员和80例患者的感染情况,通过收集相关数据,比较其临床表现以及感染风险和收感染率。结果发现检验科对于管理仍有漏洞,例如对于实习生和保洁人员可能存在的隐患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以及生物安全呢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时由于不注意自身安全而导致的疾病的感染问题等。结论为了控制新型传染病的不断出现的现象以及一些疾病死灰复燃的情况,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和维护,防止大型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本文变针对上数问题对实验生物安全管理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检验科 实验室 生物安全 管理方法 安全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方法选取500分血液检查标本,对其中60份不合格标本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研究不合格原因。结果不合格标本中,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有样本不足5份(8.33%);容器不当3份(5%);凝血20份(33.33%);其他原因6份(10%)。同时,凝血之后血小板值从(38.25±6.56)下降到(186.32±19.56)其中白细胞测定值从(9.7±0.8)升高到(8.4±0.5)。血红蛋白从(109.56±6.5)下降到(119.56±3.6);红细胞测定值从(4.56±0.54)降低到(4.32±0.41),(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从事血液检验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认真负责,对检验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重视。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以及职业道德,对制度化管理体系进行规范,促使血液检验的标准型得以提高。

  • 标签: 血液标本 临床检验 不合格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避免由于感染管理疏忽导致检验科出现医源性感染的事件的出现。方法建立检验器具和废弃物的消毒处理、工作人员健康记录,购置防护设备、报告单的消毒、环境的消毒等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同时增强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严格技术培训和强大的自我保护意识。结果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护工作人员与患者们的人身健康安全,同时有效的控制住了由于感染管理疏忽导致检验科出现医源性感染的事件的出现。结论想要减少由于感染管理疏忽导致检验科出现医源性感染的事件的出现,应该做好本职工作,加强培训和管理,并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 标签: 检验科 感染管理 现状与措施
  • 简介:摘要对食品理化检验分析进行全流程、全方位质量控制是确保检验结果科学合理、真实可信所必须开展的工作。本文按照质量管理的过程管理控制原则,从检验管理、实验条件、检验分析过程、检验分析结果等几个方面,简要阐述了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

  • 标签: 食品理化检验 过程管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在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各检验项目的结果因药物产生干扰。方法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2017年全年)被选取,因以上患者在对其实施生化检验中结果出现偏差,对干扰检验结果的药物进行阐述和分析。结果干扰生化检验结果的药物主要分以下几大类①抗生素类药物;②解热镇痛类药物;③维生素C;④抗癌类药物;⑤抗糖尿病类药物;⑥利尿类药物;⑦激素类药物。结论受检者在检验前,需要充分了解应用药物的情况,及时与检验人员沟通,提升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更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生化检验 结果 药物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85例贫血患者和同期来我院体检的30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85例患者按照贫血类型分为缺铁性贫血(n=52)和地中海贫血(n=33),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液检验指标。结果贫血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MCHC、MCH、MCV及Hb水平都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相比地中海贫血患者的MCHC及Hb水平更低,而MCH、MCV、RBC和RDW则高于地中海贫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贫血患者血液检验指标与健康者之间有显著差异,且不同类型贫血患者之间的检验指标也有一定差别,因此在贫血的鉴别和诊断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液检验 贫血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临床应用效果,总结临床工作经验。方法选择我院从2014年3月~2017年10月行血液检验的贫血患者100例,依据贫血的类型分成I组(地中海性贫血)和II组(缺铁性贫血),每组各50例,另选同期于我院实施体检的正常人50例为III组,对三组进行血液内的MCV、MCH、RDW、Hb、RBC指标检测。结果本研究中,I组的RBC比II组组高,且差异显著(P<0.05);II组患者血液内RDW指标比I组、III组高,但Hb、RBC指标低于比I组、III组,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II组的MCV、MCH指标高于I组和I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能够鉴别出贫血种类,为临床有效诊治提供可靠依据,具有广泛临床实践意义。

  • 标签: 血液检验 贫血 鉴别 临床诊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检验分析前血标本的质量影响因素。方法本文从本院2018年3月-2018年6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8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采血,观察组采取多方面干预采血。结果观察组患者分析前采血标本质量检验合格40例,占90.91%,血标本不合格4例,占9.09%,且P<0.05,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患者分析前血标本的质量,受到患者自身采血情况、检验过程、以及护理人员采血方法规范程度的影响。

  • 标签: 检验分析 血标本 质量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