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血清乳酸脱氢(LDH)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和正常人群中的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法对正常人(对照组)和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组、化疗后完全缓解组及缓解后复发组的乳酸脱氢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和缓解后复发者乳酸脱氢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完全缓解后乳酸脱氢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酸脱氢水平能反映体内肿瘤细胞的负荷,动态观察其变化有助于对病人的病情、疗效和预后进行评估。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乳酸脱氢酶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清胆碱酯、总胆汁酸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32例肝脏疾病确诊患者(即为观察组)以及同期入院行常规体检的62例个体(即为对照组)为本次研究对象,比较两组血清胆碱酯、总胆汁酸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清胆碱酯低于对照组、总胆汁酸检测结果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血清胆碱酯酶 总胆汁酸 肝脏疾病 疾病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化学发光法与联免疫法检验乙肝病毒血清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5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疑似乙肝患者 160例,于治疗前均采用化学发光法、联免疫法予以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比较乙肝病毒标志物检出情况。结果 经化学发光法检测,其 HBeAb、 HBeAg、 HBcAb、 HBsAb、 HBsAg检出率均高于经联免疫法检测的检出率, p< 0.05。结论 化学发光法用于检验乙肝病毒血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并疾病的早期诊治意义重大。

  • 标签: 乙肝病毒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血清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血清乳酸脱氢(LDH)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法检测43例儿童初发ALL患者血清LDH。并与43例健康体检人作对照分析,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清LDH的变化。结果儿童ALL患者LDH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O.001)。结论LDH可作为白血病辅助诊断指标。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乳酸脱氢酶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化学发光法与联免疫法检验乙肝病毒血清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5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疑似乙肝患者 160例,于治疗前均采用化学发光法、联免疫法予以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比较乙肝病毒标志物检出情况。结果 经化学发光法检测,其 HBeAb、 HBeAg、 HBcAb、 HBsAb、 HBsAg检出率均高于经联免疫法检测的检出率, p< 0.05。结论 化学发光法用于检验乙肝病毒血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并疾病的早期诊治意义重大。

  • 标签: 乙肝病毒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血清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C(Cysc-C)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临床价值。方法对75例正常者和87例糖尿病进行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C测定。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C明显高于健康者,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检测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C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程度灵敏指标,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可靠依据。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胆碱酯、前白蛋白及血清ASTALT比值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近年来就诊的肝病患者血清胆碱酯、前白蛋白及血清ASTALT比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各型肝病中胆碱酯、前白蛋白及AST/ALT比值均明显减低,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血清胆碱酯、白蛋白及前白蛋白能更早更灵敏地反映肝脏的损伤、恢复程度,三者联合检测对了解临床疗效、判断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肝病 胆碱酯酶 前白蛋白 血清酶AST/ALT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SOD)浓度的变化,探讨其在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尿病无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SOD浓度,并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糖尿病无肾病患者血清SOD值为(157.21±34.23)U/ml,健康对照组血清SOD值为(183.00±22.32)U/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肾病组SOD值为(111.72±24.68)U/m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与糖尿病无肾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清SOD的变化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监测糖尿病患者血清SOD变化对糖尿病病程的发展及临床用药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氧化物歧化酶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丙氨酸氨基转移(AlanineAminotraasferase,ALT)检测试剂中5’-磷酸吡哆醛(Pyrldoxal-5’-phosphate,PLP)的添加对血清ALT活性测定的影响。方法以山东潍坊康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丙氨酸氨基转移试剂(按照IFCC推荐方法配制,不含PLP)和在该品牌试剂中加入5’-磷酸吡哆醛溶液,分别用这两种试剂测定相同的新鲜临床标本280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使用含PLP的IFCC配方试剂较不含PLP试剂的检测结果明显增高。结论康华公司生产的丙氨酸氨基转移试剂添加PLP比较不添加PLPALT活性增加近5%-40%,且两种试剂的ALT检测结果不能通过简单系数实现转换。

  • 标签: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5&rsquo -磷酸吡哆醛 IFCC推荐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磁分离联免疫(磁免——MAIA)测定内分泌激素是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一种非放射性标记高敏感免疫检测系统。结合临床实践需求,考核MAIA测定技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方法对60岁以下Ⅱ型糖尿病30例和非糖尿病30例用MAIA测定其血清基础C-肽(C-P)和基础胰岛素(INSULIN)水平。结果糖尿病组基础C-P高于非糖尿病组,二组呈偏态分布,P<0.05.有差异。二组的基础INSULIN,P>0.05,无差异。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高C-P血症,MAIA方法测定C-P,INSULIN有其准确性和可比性。

  • 标签: MAIAC-PINSULIN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定量检测血清肌钙蛋白I及心肌谱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16例,采取定量检测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及心肌谱水平,观察指标的变化水平。结果各项指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2-14h的AST、LDH、CK-MB、cTnI阳性率均高于<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4-14h的AST、LDH、CK-MB、cTnI阳性率均高于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6-14h的AST、LDH、CK-MB阳性率均高于4-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8-14h的AST阳性率高于6-8h,12-14h的LDH阳性率高于6-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12-14h的LDH阳性率均高于8-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量检测血肌钙蛋白I及心肌谱有利于AMI早期诊断。

  • 标签: 定量测定 血清肌钙蛋白I 心肌酶谱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NSE)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在急性脑梗死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47例急性脑梗死病例及同期同年龄组体检健康者30例。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CLIA)测定血清中NSE浓度。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患者入院时及入院三周后状态进行评分,作为预后分级标准。应用SSP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患者组NSE血清浓度与对照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也存在显著性差异。血清NSE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和预后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水平明显增高,且其增高程度能够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程度提供定量信息。并可作为预后评估的重要参数。

  • 标签: 脑梗死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心肌谱检验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评价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8-2022.8)在我院医治的4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在我院检查的49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9例),观察组(49例),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清心肌谱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谷草转氨酶67.45±6.15(U/L)、肌酸激酶352.20±12.35(U/L)、乳酸脱氧224.67±13.34(U/L)、肌酸激酶同工27.58±3.54(U/L)、α-羟丁酸脱氢194.58±12.54均高于对照组(U/L)。(P<0.05)。治疗前观察组谷草转氨酶67.45±6.15(U/L)、肌酸激酶352.20±12.35(U/L)、乳酸脱氧224.67±13.34(U/L)、肌酸激酶同工27.58±3.54(U/L)、α-羟丁酸脱氢194.58±12.54(U/L)均高于治疗后29.23±7.12(U/L)、118.84±10.32(U/L)、158.53±11.23(U/L)、14.73±3.21(U/L)、138.15±10.41(U/L)(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 患者的诊疗中应用心肌谱的测定对诊断确诊、治疗疗效评价均有一定参考意义。

  • 标签: 血清心肌酶谱检验 精神分裂症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血清HCV-RNA、抗-HCV抗体及肝脏谱联合诊断治疗丙型肝炎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4年3月~2015年1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丙型肝炎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血清HCV-RNA、抗HCV抗体、以及ALT检测指标对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00例丙型肝炎患者中,HCV抗体检出阳性共计97例,阳性检出率为97.00%,其中血清HCV-RNA检出阳性患者为77例,另有3例患者HCV抗体检出结果为阴性,但血清HCV-RNA检出2例患者为阳性。血清HCV-RNA检出阳性与阴性组患者ALT异常检出率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HCV抗体检出阳性与阴性组患者ALT异常检出率数据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HCV-RNA、抗HCV抗体及肝脏谱联合诊断治疗丙型肝炎临床意义确切,可供临床应用与参考。

  • 标签: 血清HCV-RNA 抗-HCV抗体 肝脏酶谱 丙型肝炎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纳洛酮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疗效及血清心肌的影响,探讨纳洛酮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心肌损害的作用。方法39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血清AST、CK、LDH及HBDH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HIE患儿除脑损伤外,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观察组患儿血清AST、CK、LDH及HBDH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纳洛酮可以显著改善HIE的临床症状,并可降低HIE患儿的心肌谱水平,减轻心肌损害。

  • 标签: 缺氧缺血性脑病 心肌酶 纳洛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IL-6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NSE)变化的临床研究。方法双抗夹心标免疫分析法测定40例脑损伤患者血清IL-6和NSE的水平。结果40例脑伤患者血清IL-6和NSE水平均有升高,且脑损伤患者血清IL-6和NSE含量之间呈正相关(r=0.607,P<0.001)。结论证实了血清IL-6和NSE参与了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其测定为早期评估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颅脑损伤白细胞介素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VMC)测定血清心肌谱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急性VMC患儿73例(观察组),本院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4例(对照组),采集两组儿童的空腹静脉血2ml,离心分离血清待检,均采用速率法测定血清AST、LDH、α-HBDH、CK、CK-MB,分析两组儿童的心肌谱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血清AST、LDH、α-HBDH、CK、CK-MB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p<0.05,均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急性VMC测定血清心肌谱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是急性VMC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 标签: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小儿 心肌酶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与乳酸脱氢的检测与临床判断白血病患者的预后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近期内收治的66例白血病患者实施血清β-2-微球蛋白与乳酸脱氢的检查,并参照患者预后进行比较。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3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结果检测结果显示,初治组患者及复发组患者的β-2-微球蛋白与乳酸脱氢水平要显著高于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后两组组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β-2-微球蛋白与乳酸脱氢的联合检测对临床判断患者的预后及疗效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白血病 &beta -2-微球蛋白 乳酸脱氢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碱性磷酸与冠状动脉钙化程度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冠脉钙化积分将其分为轻度钙化组58例(钙化积分<200)与中重度钙化组62例(钙化积分≥200)。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使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检测冠脉钙化病变,并使用冠脉钙化积分评价冠脉病变的钙化程度,测定血清碱性磷酸水平。结果中重度钙化组血清碱性磷酸水平显著高于冠脉轻度钙化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碱性磷酸是冠状动脉钙化程度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碱性磷酸水平是冠心病患者存在冠脉钙化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冠心病 血清碱性磷酸酶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 简介:ToexploretheapplicationofNSEintheseruminthediagnosisofthecerebrovasculardisease.MethodsSerumlevelsofNSEfrom195patientswithcerebrovasculardiseaseandnormalcontrolsweredetectedwithELISA.Thebloodsamplesfromthepatientswereacquiredwithin3daysaftertheoutbreakofcerebrovasculardiseaseandtakenagainafter2weeksfrom148ofallcases.TheresultofdetectingofNSEwasanalysedincomparisonwithandthelevelofNSEintheCSF.ResultTherewassignificancedifferencebetweenthelevelofNSEintheserumofpatientwithcerebrovasculardiseasesandthatofnormalcontrolswhentheAnalysisofVariancewasusedtoanalyzethevalueofmeasurement.ThesameoutcomewasalsogotusingANOVAtoanalyzethedifferenttestgroupwiththebloodsampleswereacquiredwithin3days.(F=24.94,P=0.000).Butintheotherhand,therewasnoevidentlydifferentinthedifferentgroupmadeuppatientsifLSDwasputinuseinsteadoftheANOVA.CorelationanalysisofNSEconcentrationwasdonebetweentheinthebloodsamplesin3daysandthose2weekslater(r=0.884,t=37.904,p=0.000),NSEconcentrationinthebloodsamplesandthoseintheCSF(r=0.969,t=8.695,p=0.000),andtheoutcomeshowthattherewasdifferencebetweenthem.ThesamecomparisonbetweenNSEconcentrationwasdonebetweentheinthebloodsamplesin3daysandHeadCT(r=O.857,p=O.000),NerveFunctionDefect(r=0.848,p=0.000).ConcluslonThelevelsofNSEinseraofpatientswitheerebrovasculardiseasewerepositiverelatedwiththedegreeofCerebralinfarctionorvolumeofHematomashownbyHeadCT.Therefore,itwouldcontributetodiagnosisofcerebrovasculardiseaseifthedetectingofNSEwasappliedinclinicallaboratory.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血清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