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泵及科学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2例剖宫产术后患者使用硬膜外镇痛泵给予镇痛药物及科学护理,观察和分析临床效果.结果PCEA技术的应用对术后产妇的恢复有肯定的效果。结论PCE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虽然也出现了一些并发症,但通过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缓解术后疼痛,并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剖宫产 镇痛泵 护理
  • 简介:摘要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是指受精卵着床在子宫下段前次剖宫产瘢痕处,是子宫内的一种少见的异位妊娠,是子宫肌层妊娠的一种特殊形式。以往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近年其发病呈上升趋势。CSP若未能及早诊断或处理不当,可能发生严重出血及子宫破裂,以致为抢救患者生命而切除子宫。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瘢痕 异位妊娠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3月一20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剖宫产术后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子宫切口愈合欠佳7例,子宫与腹壁粘连26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术后发烧15例,晚期产后出血13例。结论剖宫产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要正确衡量它的价值,合理选择分娩方式,一旦发生应对症治疗

  • 标签: 剖宫产 并发症 适应证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近五年我院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原因,找出主要手术指征,针对主要手术指征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及对策。方法对我院2008—2012年剖宫产手术指征进行分析。结果在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坚决要求手术,不同意试产),相对头盆不称,妊娠合并症,瘢痕子宫,巨大儿成为主要手术指证。结论近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为社会因素等。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手术指征 社会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剖宫产术后疼痛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策与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产科剖宫产术后疼痛患者16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1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和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科学专业护措施。结果观察组护理患者术后无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者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h睡眠时间、住院天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疼痛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可有效减轻疼痛症状,消除产妇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并促进术后恢复。

  • 标签: 剖宫产术 术后疼痛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最佳分娩方式。方法对156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88例孕妇阴道试产,试产成功率者88.6%。选择再次剖宫产68例。试产成功产后常规行宫腔检查无一例子宫瘢痕破裂。结论符合阴道试产条件,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剖宫产史作为再次妊娠剖宫产的指征是不合理的,如无剖宫产指征,应行试产

  • 标签: 剖宫产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女性计划生育的临床概况;方法对195例已婚女性惊醒关于计划生育的问卷调查;结果数椐表明我国女性计划生育以宫内节育器应用人数为101例,避孕药物使用人数70例,输卵管绝育手术16例,注射避孕针4例,皮下埋植剂4例;结论在我国女性计划生育中宫内节育器是最常用的;口服避孕药的避孕方法,其他的避孕法方法还包括注射避孕针、皮下埋植剂、输卵管绝育手术。

  • 标签: 女性 计划生育 避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前置胎盘合并剖宫产史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前置胎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30例前置胎盘合并剖宫产史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因前置胎盘初行剖宫产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比较两组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术中胎盘植入、宫腔填纱、输血、弥散血管内凝血及子宫切除的施行例数均高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更短,产后出血量更低,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置胎盘合并剖宫产史患者更易引发产前及产后出血危及产妇生命和导致胎儿早产发生率增高,于产科临床应当严格掌握首次剖宫产指征,根据孕妇具体情况选择是否进行剖宫产术。

  • 标签: 前置胎盘 剖宫产 瘢痕子宫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患者在围手术期中应该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18例剖宫产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63例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5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达到95.24%,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为81.82%,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患者给予在围手术期给予舒适护理模式,能够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效果,减轻身体不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 标签: 剖宫产患者 舒适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120例前置胎盘需剖宫产的孕妇,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术中采用常规止血措施为对照组,除了采用常规止血措施外,术中采取延长胎盘娩出时间,改良子宫浆肌层全层间断缝合,适时采取子宫动脉上行支缝合术等方法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子宫收缩乏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子宫收缩乏力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中仍可以采取延长胎盘娩出时间,但方法需得当,改良子宫浆肌层全层间断缝合,适时采取子宫动脉上行支缝合术等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子宫收缩乏力发生率。

  • 标签: 前置胎盘 剖宫产 术中出血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剖宫产率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5月和6~10月住院待分娩的产妇,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结果对照组剖宫产率为56.7%,患者满意度95%,干预组剖宫产率34.5%,患者满意度98%。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剖宫产率,减轻产妇的恐惧、焦虑,增强分娩信心,提高自然分娩率,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剖宫产 分娩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总结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的主要原因,探讨应采取的防治措施,为降低剖宫产率和母儿不良预后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7~8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阴道试产过程中中转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中转剖宫产108例,占分娩总数的5.74%。中转剖宫产术指征构成比为胎儿窘迫15例,占13.89%;产程延长或停滞77例,占71.30%;宫内感染12例,占11.11%;胎盘早剥3例,占2.78%;子痫抽搐1例,占0.93%。结论导致中转剖宫产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有产程延长或停滞、胎儿窘迫以及宫内感染等。应采取加强孕产期管理、严格掌握手术操作指征等措施来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阴道试产 剖宫产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各种因素的剖宫产进行临床分析,为如何控制剖宫产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3500例剖宫产产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4年剖宫产率分别为69.08%(476/689)、70.93%(1042/1469)、71.23%(1055/1481)、72.70%(927/1275),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胎儿窘迫、社会因素及剖宫产再孕成为当前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前三位,分别为19.11%、16.37%、12.40%。结论胎儿窘迫、社会因素及剖宫产再孕成为当今剖宫产率上升的三大主因,也是手术并发症及产科医疗纠纷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降低剖宫产率,是当今产科领域里及全社会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改善剖宫产病人术后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加快剖宫产病人术后的恢复。方法从我院行剖宫产术病人中选取46例分析其术后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经术后护理所有剖宫产病人,均未出现并发症,恢复状况良好,住院均为7d,后可痊愈出院。结论术后护理能促进剖宫产病人的康复,因此应加大对其的探讨和实践力度,不断的改善剖宫产病人术后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康复的速度。

  • 标签: 护理 剖宫产 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病例的护理。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的护理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也明显比对照组要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患者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实施护理干预是提高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例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子宫瘢痕妊娠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寻找最佳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19例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病例的资料。结果妊娠合并症、破膜时间长、产程延长、手术时间过长及肥胖等因素增加了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机会;对切口愈合不良病例实施及时彻底的清创,按时换药,并给予抗生素纱布湿敷和红外线照射,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治疗措施,所有患者均愈合良好。结论针对影响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应制定有效地预防措施,以减少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 标签: 剖宫产 切口愈合不良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发病原因、手术指征等进行探讨,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死亡率,为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指征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2月~2013年10月符合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的产妇165例,依据胎儿电子监护和羊水状态分3组,最后将术中所见胎儿窘迫原因与新生儿Apgar评分作对比。结果3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均≤7分,符合诊断标准,其中Ⅰ组中新生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6.39%,Ⅱ组中新生儿宫内窘迫发生率达到27.28%,Ⅲ组中新生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5.68%,Ⅱ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Ⅰ、Ⅲ组。结论在同时伴有胎儿异常与羊水污染的情况下,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明显提高,须及时终止妊娠。只有其中一种情况出现时,可观察有无其它危险因素决定产妇的分娩方式。

  • 标签: 胎儿宫内窘迫 胎儿监护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的康复影响。方法将14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为分为两个组,每组各70例,两组均产妇按照围术期的常规护理,其中一组在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干预为干预组,另一组则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康复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首次排便时间、泌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护理干预避免产妇产后腹胀,缩短肛门排气、排便、泌乳时间,促进产妇术后尽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剖宫产产妇 康复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经验总结,让患者产妇在手术分娩的过程中得到最安全最温暖的护理,减少并发症,促进健康,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剖宫产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术中常见问题包括患者恐惧和焦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寒战、新生儿窒息、术中出血等。结论剖宫产是在麻醉的情况下,切开腹壁及子宫壁从子宫中取出胎儿及胎盘,然后将子宫壁及腹壁各层缝合的一种手术方法。应采取因人而异的相应护理措施,加强术前术中的心理护理及观察,可减少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通过护理质量。

  • 标签: 剖宫产 低血压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