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42 例糖尿病合并脓毒症休克的临床 治疗方案, 分析 其治疗意义。方法: 纳入糖尿病合并脓毒症休克患者 42 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就诊时间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随机分为单一组和复合组。单一组采用赖脯胰岛素治疗;复合组采用赖脯胰岛素 + 复方参附注射液治疗。 探讨两组血糖改善优良率及 症状改善优良率。 结果: 复合组 血糖改善优良率( 90.48 % )明显高于 单一组( 61.91% ) (P <0.05)。 复合组患 症状 改善 优良率( 95.24 % )明显高于 单一组( 61.91% ) (P <0.05)。 结论: 糖尿病合并脓毒症休克患者采用赖脯胰岛素联合复方参附注射液治疗的临床价值显著,可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脓毒症 休克 临床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用于严重创伤休克病人中的急诊护理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接收的严重创伤休克患者中选择8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40例综合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症,有效抢救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严重创伤休克患者而言,实施综合急救护理可大幅度缩短有效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严重创伤 休克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人性化护理在脑外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脑外伤患者 86例进行研究,其入院时间在 2018年 2月至 2020年 2月。按照其入院顺序来进行分析,入院在前的 43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照组;入院在后的 43例,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并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在脑外伤护理中,引入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脑外伤护理 生活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补片修补在外伤性肾破裂治疗中发挥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 6例外伤性肾破裂 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均采用肾破裂并出血补片修补和肾周引流术进行治疗,进行为期 1~5 年随访,观察长期康复效果。结果: 患者顺利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无不良并发症,术后 10d 后拔出肾周引流管;对患者进行随访,患者肾脏形态均恢复正常,肾功能正常,尿常规检验指标均正常。结论:对外伤性肾破裂实施补片修补术治疗可保留患者肾功能,操作简单易行, 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外伤性肾破裂 肾修补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外伤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对患者的功能障碍进行深入性研究。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到 2020 年 1 月入住我院的脑外伤功能障碍患者,并从该时间段中抽取 50 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目标,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 62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选择早期康复护理),根据护理评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Barthel 评分、 Fugl-Meyer 评分进行评定。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护理前, Barthel 评分、 Fugl-Meyer 评分比较差异不存在显著特征( P > 0.05 );护理后, Barthel 评分、 Fugl-Meyer 评分比较差异,观察组高于 对照组 ( P<0.05 ) 。 结论: 选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其预后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 生活能力,躯体运动能力, 同时还可以促进患者病情早日看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脑外伤 功能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急诊室护理对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 的应用 价值 。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收治的 86 例 多发性骨折患者 ,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其应用的护理方式对患者的应用价值 。 结果 对比常规护理组,实施急诊室护理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及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下降 , 急诊室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为 13.95 % , 常规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37.21 %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观察组实施急诊室护理后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急诊室护理组优良率为 93.02% , 明显高于 对照组 ( 67.44 % ), 两组 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01 )。 结论 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的情况比较危急,实施急诊室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均较高,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 标签: 多发性骨折 休克 急诊室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采用开颅手术与微创引流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我院 2014年 8月~ 2019年 9月收治的 60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分为两组,将采用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归为对照组( n=30),采用微创引流术治疗的患者归为观察组( n=30),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置管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 28.12±1.2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 245.12±25.96) min,术中出血量( 51.05±12.85ml)明显少于对照组( 325.36±42.25ml),住院时间( 7.01±2.15d)短于对照组( 12.85±6.96d),置管时间( 2.12±0.15d)短于对照组( 4.89±1.15d),两组结果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 (t=8.6262、 7.7718、 5.2636、 5.9969, 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6326, P< 0.05)。结论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采用微创引流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开颅手术,值得借鉴、推广。

  • 标签: 脑外伤 硬脑膜外血肿 开颅手术 微创引流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颅脑外伤术后患者予以重症监护室护理,分析此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60例颅脑外伤患者,均在重症监护室进行过手术,按抽签的方式,将其均分为常规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和重症监护室护理。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颅脑外伤 重症监护室护理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感染性休克患者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与乳酸清除率以及 APACHEⅡ 评分的相关性,以期为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本研究以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于我科的感染性休克患者 306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 根据脓毒症指南要求进行液体复苏,监测复苏( 0h )的血乳酸、复苏后 6 h 患 者的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 v-a) CO2 )、血乳酸,统计患者 24h 的 APACHEⅡ 评分, 根据6h 动静脉 二氧化碳分压差以及6h 乳酸清除率高低分为 A 组 (P( v-a) CO2≥6mmHg )、 B 组 (P( v-a) CO2<6mmHg )、高乳酸清除率组(乳酸清除率> 10% )以及低乳酸清除率组(乳酸清除率≤ 10% )。通过分别比较 A 、 B 组乳酸清除率、 APACHEⅡ 评分的差异以及比较高低乳酸清除率组 P( v-a) CO2 、 APACHEⅡ 评分以及病死率的差异,以期探索 P( v-a) CO2 与乳酸清除率以及 APACHEⅡ 评分的相关性,进而达到为脓毒症及休克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指导的目的。结果: 1 ) A 组的乳酸清除率显著低于 B 组( P < 0.05 ), B 组 APACHEⅡ 评分以及病死率显著高于 A 组( P < 0.05 ) ;

  • 标签: 感染性休克;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乳酸清除率;APACHEⅡ评分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析医院在诊断胸部外伤患者过程中应用 X 线平片技术及 CT 技术的诊断效果。 方法 :在本院接受诊治的胸部外伤患者 80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择期日期为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5 月,在计算机辅助下将患者均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 X 线平片技术和 CT 技术,探究两种不同的诊断方式对于患者病情的应用价值。 结果 :经过两种不同的诊断方式后,应用 CT 技术的观察组患者在不同病情的诊断结果上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更具优越性( P < 0.05 )。 结论 :为胸部外伤患者诊断过程中可考虑应用 CT 技术,相较于传统 X 线平片技术在诊断结果上更具科学性,值得推广。

  • 标签: 胸部外伤 X 线平片技术 CT 技术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实施大剂量输血后能产生哪些并发症,以及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 在 2019年 5月 -2020年 1月期间选取院内收治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 3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输血量、输血成分、并发症情况等。 结果 回顾分析30例患者后,知晓输血量在 4400毫升至 13100毫升之间,输血成分分别有新鲜冰冻血浆、红细胞、新鲜全血以及浓缩血小板等。并发凝血功能障碍的有 13例患者,其中有 4例患者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有 2例患者出现下消化道出血,有 3例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皮肤紫斑症状,有 4例患者出现早期 DIC症状。 结论 给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大剂量输血会引起低体温、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为此,医护人员应不断提升手术技能和麻醉技能,降低出血量,进而降低不合理输血的风险。同时提升医护人员预防早期DIC意识,提倡成分血液输注,以提升患者治愈率。

  • 标签: 创伤失血休克 大剂量输血 并发症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流程对院前腹部脏器损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选取采用传统急救流程救治的34 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优化急救流程救治的34 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到达时间、受伤到手术时间、术后失血量、救治成功率、出院生存率、伤残率情况。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论 优化急救流程能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和出院生存率,减少伤残率,在院前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中有积极作用。

  • 标签: 优化急救流程 院前腹部脏器损伤致失血性休克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应用于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择取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间本院收治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 46例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组为对照组、优质组,各施行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 结果:优质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3.04%显著低于对照组 39.13%,患者家属护理满意率 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 73.91%, P<0.05。 结论: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并发症情况,并提升其家属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 急诊护理 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立足于临床实践,探寻创伤性休克院前急救有效的补液方法。方法:随机从急诊科2019年2月—2020年6月期间院前急救治疗的创伤性休克病案中抽取64例患者,根据不同补液方法分为对照组(传统补液法)与实验组(亚休克疗法),对比两组病情改善及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且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更优(P<0.05)。结论:在创伤性休克院前急救中,首选亚休克疗法。

  • 标签: 创伤性休克 补液方法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 80例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案例的病历资料,对神经系统缺损症状出现时间、病变部位出现时间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从神经系统缺损症状出现时间来看, 24小时 4例患者出现轻偏瘫症状,发生率为 5.0%; 2-7天 28例患者出现轻偏瘫症状,发生率为 35.0%, 12例患者出现失语症状,发生率为 15.0%, 8例患者出现偏盲症状,发生率为 10.0%; 7-30天 14例出现轻偏瘫症状,发生率为 17.5%, 6例患者出现失语症状,发生率为 7.5%, 8例患者出现偏盲症状,发生率为 10.0%; 2-7天发生神经系统缺损症状的案例最多,其中轻偏瘫症状占比最高。从病变部位出现时间来看, 24小时 2例基底节 -内囊区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2.5%; 2-7天 32例基底节 -内囊区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40.0%, 10例额 -顶 -枕叶皮质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12.5%, 2例小脑及脑干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2.5%, 6例丘脑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7.5%; 7-30天 14例基底节 -内囊区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17.5%, 6例额 -顶 -枕叶皮质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7.5%, 4例小脑及脑干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5.0%, 4例丘脑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5.0%; 2-7天病灶出现最多,其中以基底节 -内囊区为主。结论:对于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法医学鉴定,因涉及因素多,因此不仅需要了解各时间段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还需要了解病灶变化,以保证鉴定结果可靠性。

  • 标签: 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 法医学 鉴定要点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改良外伤大骨瓣减压术的效果。方法 从在我院确诊并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 选择 200 例纳入研究,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并对病情分析后,制定出两种治疗方案,将其实施的方式、费用及 各自利弊 等都告知患者 和(或)家属 ,最后根据患者 和(或)家属的意愿 确定 最终 治疗方案。其中,有 100 例患者选择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为 对照组 ,剩余的 100 例患者选择改良外伤大骨瓣减压术为 研究组 ,对比疗效。结果 研究组 患者经治疗后的神经功能( Garcia )、运动功能( FMA )评分均明显优于 对照组 ( p<0.05 ),并且治疗中 研究组 发生并发生的几率较低,而 对照组 在这一指标上明显高于 研究组 ( p<0.05 )。结论 重型颅脑创伤的治疗需要尽量减少手术 副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尽可能保留和恢复神经功能 ,改良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正是对这一因素进行了充分考虑,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减少并发症的诱发因素,并有利于患者的术后 康复 。

  • 标签: 大骨瓣减压术 改良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创伤性颅脑外伤的有效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2018年 2月 -2020年 2月本院接诊的重症创伤性颅脑外伤病患 56例,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均分 2组。实验组实施优化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对比院前急救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院前急救成功率 100.0%,比对照组 89.29%高, P< 0.05。实验组院前急救时间( 9.08±2.15) min,比对照组( 12.47±3.65) min短, P< 0.05。实验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6.21±1.17)分,比对照组( 11.18±2.46)分低, P< 0.05。结论:于重症创伤性颅脑外伤中运用优化院前急救护理,可取得显著成效,且有助于缩短院前急救时间。

  • 标签: 颅脑外伤 院前急救 重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与分析在我院进行难治性抑郁症治疗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其使用不同麻醉剂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抽选的方式抽选患有难治性抑郁症的患者共计69例,分别在进行MECT治疗时对其使用三种不同的麻醉剂,并记录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次数与总的概率。结果:根据针对患者使用三种不同麻醉剂的各项数据表示,使用异丙酚麻醉剂的患者缓解难治性抑郁症的效率最低,使用氯胺酮麻醉剂的患者对症状缓解率最高。结论:通过对三种不同麻醉机效果的具体研究,发现在进行对难治性抑郁症采取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时,使用氯胺酮麻醉剂的效果更佳。

  • 标签: 麻醉剂 难治性抑郁症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眼科A/B型超声波诊断仪在眼外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43例眼外伤患者(158眼),所有眼外伤患者均接受析眼科A/B型超声波诊断仪诊断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143例眼外伤患者接受眼科A/B型超声波诊断仪后的准确诊断率、错误诊断率以及患者总满意评分、不满意评分。结果:143例眼外伤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为:100例患者玻璃体病变(106眼)、35例患者视网膜病变(40眼)、4例眼内/眶内异物(4眼)、3例眼球占位性病变(3眼)、1例眼轴异常(1眼),经过眼科A/B型超声波诊断仪诊断后发现143例眼外伤患者中有100例患者玻璃体病变(106眼)、35例患者视网膜病变(40眼)、4例眼内/眶内异物(4眼)、3例眼球占位性病变(3眼)、1例眼轴异常(1眼),准确诊断率为100.0%,错误诊断率为0.0%,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眼科A/B型超声波诊断仪 眼外伤患者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