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剂量多虑平配合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失眠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选择2014年1-12月我院收治的27例失眠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晚睡前给予多虑平25mg口服,并由专人进行心理行为干预,连续治疗8周。治疗前后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PSQI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2,P<0.001)。结论采用小剂量多虑平配合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失眠症,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施治,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多虑平 心理行为干预 失眠症 辨证施治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民办大学高校医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并探究其之间的关系,分析同性恋在社会中的地位,为开展高校性健康教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学院2015级、2014级、2013级490名在校本科学生进行随机抽样采用无记名自编问卷调查。结果民办高校医学生对同性恋抵触情绪较低,并以越来越宽容的心态去对待,抵触仅达15%;男生对于同性恋的抵触情绪明显高于女生(P<0.05)。结论民办高校对同性恋的认知有待提高,应加大性健康教育强度,有利于端正高校生的认知和思想,促进其身心发育及社会和谐发展。

  • 标签: 民办医学生 性教育 认知态度 性取向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探讨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患者56例,按照入组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奥氮平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疗程均为8周,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定疗效,采用治疗中出现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对照组的BEHAVE-AD评分(11.42±2.42)分与观察组的(10.57±2.25)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较为轻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比采用利培酮治疗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奥氮平 利培酮 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的综合干预方式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15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的综合干预,并持续7周。结果7周后,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观察组患者进行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DKT)得分情况,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对照组和观察组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综合干预方式有利于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血糖的控制,显著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及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综合干预 2型糖尿病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5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分组方法为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27例。将实施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施团队认知行为干预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FBG、2hPBG和HbA1c水平,组间数据呈现为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团队认知行为干预,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血糖水平,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 标签: 团队认知行为干预 2型糖尿病 血糖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开展礼仪和人际沟通课程对护理学专业学生日常行为及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设的日常礼仪与人际沟通知识调查问卷和医护学生人文关怀能力调查问卷对某医科大学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分析比较,系统学过礼仪和人际沟通课程的同学在日常行为和实习中表现出较强的沟通能力、良好的内在修养和人文关怀能力。结论开展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有助于护理学专业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加强临床适应能力,所以应提倡在所有医学生中积极开展人际沟通和礼仪课程。

  • 标签: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 护理学生 日常行为 人文关怀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互动式健康教育对于宫颈炎患者宫颈癌预防知识的知晓率、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调研时间2014年2月~2016年2月;调研对象200例我院诊治的宫颈炎患者,随机分常规健康教育的对照组和、互动式健康教育的观察组,100例/组;统计与比较两组经两种不同健康教育后患者对预防宫颈癌的知晓率、遵医行为的执行率。结果经互动式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对预防宫颈癌知识的知晓率(99.00%)、遵医行为的执行率(97.00%)等数据统计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意义。结论采用互动式健康教育指导宫颈炎患者预防宫颈癌的相关知识,有效提高患者对预防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 标签: 互动式 健康教育 宫颈炎 预防宫颈癌 知晓率 遵医行为
  • 简介:目的比较先天性肌性斜颈大龄患儿心理行为状态在胸锁乳突肌部分切除矫形术前后的变化,为手术治疗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选取行患侧胸锁乳突肌部分切除矫形术的部分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共48例,根据评估量表适用性要求,按年龄及性别将患儿分为四组:8~11岁男性组10例,8~11岁女性组9例,12~16岁男性组14例,12~16岁女性组15例.分别选取同年龄段、同性别、同例数的在校学生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评估患儿术前及术后1年心理行为状态,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术前先天性肌性斜颈男性和女性患儿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术后和健康对照者[41.67%(10/24)比12.50%(3/24)和8.33%(2/24)、37.50%(9/24)比12.50%(3/24)和4.17%(1/24)],术前先天性肌性斜颈8~11岁和12~16岁患儿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术后和健康对照者[7/19比2/19和1/19、41.38%(12/29)比13.79%(4/29)和6.90%(2/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11岁男性组术前分裂样、抑郁、交往不良、体诉、社会退缩及总粗分明显高于术后及8~11岁男性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11岁女性组术前抑郁、社会退缩、体诉、分裂样及总粗分明显高于术后及8~11岁女性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16岁男性组术前体诉、分裂样、交往不良、不成熟、强迫性及总粗分明显高于术后及12~16岁男性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16岁女性组术前焦虑强迫、体诉、分裂样、抑郁退缩及总粗分明显高于术后及12~16岁女性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肌性斜颈大龄患儿心理行为状态较健康儿童差,得当的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心理行为状态.

  • 标签: 斜颈 儿童 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