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采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CA)评价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探讨斑块稳定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选取79例冠心病患者,均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29例,ACS50例。比较SAP组和ACS组患者冠状动脉的斑块类型,并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类型与ACS发病的关系。结果:79例冠心病患者共检出斑块147个,其中SAP组检出50个,ACS组检出97个。SAP组和ACS组患者的斑块类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以硬斑块为主(占72.0%),ACS组以软斑块为主(占64.9%)。随访5个月,20例患者再发ACS,分析其随访之前的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的ACS患者,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冠状动脉斑块类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为软斑块。结论:64排螺旋CT可通过对不同密度斑块及相应层面对比剂CT值测量,从数值上区分硬斑块及软斑块,以判别斑块的稳定性,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 急性冠脉综合征 斑块稳定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临床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2月至2015年1月间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250例接受显微手术夹闭的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资料。本文选取入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Hunt-Hess分级、高血压病史、合并脑内血肿、动脉瘤个数、大小及手术时期等八项因素。当患者死亡或者出院时对其进行mRS评分评价其短期预后,应用卡方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术前Hunt-Hess分级、高血压病史、合并脑内血肿、动脉瘤大小及手术时期六项因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36)和术前Hunt-Hess分级(P=0.002)是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者的年龄和术前Hunt-Hess分级是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的年龄越大,术前Hunt-Hess分级越高其手术预后越差。

  • 标签: 颅内前循环动脉瘤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后纵韧带部分或全部断裂、髓核突出甚至游离于椎管中、刺激或压迫硬膜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在手术作为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金标准"的背景下,中医药保守治疗优势凸显,辨证施治一定条件下也可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药疗法 牛眼征 重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