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过程中,分别运用血乳酸清除率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对患者患病情况进行评估,并作比较分析。方法对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52名危重症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与血乳酸清除率对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分为两个组别,APACHEⅡ评分<20的分为观察组,>20的分为对照组,同时将死亡与存活的患者分为两个组别,均进行APACHEⅡ评分与血乳酸清除率测定。结果对照组的血乳酸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血乳酸清除率较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死亡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较存活患者APACHEⅡ评分明显较高;两类患者24小时血乳酸水平都较即时数据较低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危重症患者病情严重的评估中,血乳酸清除率与APACHEⅡ评分均能有效应用,为主治医师的治疗提供依据,降低危重症患者死亡人数。

  • 标签: APACHEⅡ评分 血乳酸清除率 重症患者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日点评分析法在患者静脉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日点评分析法值班护士记录呼叫相关内容,晚交班前集中评价每名责任护士分管患者静脉输液的相关问题。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呼叫器的使用次数、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静脉输液患者日均呼叫数、输液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均取得较大进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日点评分析法是适用于静脉输液管理的一种有效质量改进方法。

  • 标签: 静脉输液 质量控制 护理管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MLHFQ评分研究血浆NT-proBN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心衰的相关意义,为心衰程度及预后评定提供参照。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我院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40例患者为研究组,对40例患者心功能进行MLHFQ评分和NYHA分级,另选取16例身体指标一切正常同龄人为对照组,对所有的患者进行血浆NT-proBNP水平的理化常规检测,并且使用相关的统计软件进行比较,将各分数段间及组间血浆NT-proBNP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要高,P<0.05;并且试验中随着NYHA分级的上升,患者的心衰程度急剧增加,血浆中的NT-proBNP的含量水平呈上升的趋势,经过测量能够看出患者的MLHFQ评分也呈上升的趋势。经过实验结果能够看出随着MLHFQ评分的上升,血浆NT-proBNP水平逐渐上升,大于75组的上升幅度要高于另外两组,P<0.05,但是对于另外两组的数据结果统计来说,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MLHFQ评分及血浆NT-proBNP水平与心衰患者的心功能NYHA分级有显著的关系,将MLHFQ评分和血浆NT-proBNP水平对患者的心衰病情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 标签: MLHFQ评分 血浆NT-proBNP水平 慢性心力衰竭 相关意义
  • 简介:摘要新生儿危重症病情变化快,治疗及护理难度大,在护理工作中采用评分系统并以此指导护理分级能够迅速地确定护理重点、提高护理效率,改善疾病预后。

  • 标签: 新生儿危重症 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对急诊脓毒症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2例急诊脓毒血症患者进行探讨,根据其病情不同分为脓毒血症组(22例)和严重脓毒血症组(40例),同时根据患者28d的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41例)和死亡组(21例),对两组患者APACHEII评分、MEDS评分和SOFA评分和血乳酸水平含量进行比较。结果严重脓毒血症组患者其SOFA、MEDS、APACHEII评分、血乳酸水平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脓毒血症组患者(P<0.05);死亡组患者年龄SOPF、MEDS、APACHEII、血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随着MEDS危险分层的增加,脓毒血症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结论急诊脓毒症病死率评分系统(MEDS)由于其操作简单,需要的指标数据较少等优点可作为临床评估脓毒血症患者危险分层以及预后情况的重要指标。

  • 标签: 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 脓毒血症 危险分层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利培酮对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BPR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利培酮对其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1个月以上,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后,敌意猜疑、活动过多、思维障碍、迟滞、焦虑抑郁因子与BPRS评分总分均呈现显著下降的现象;主要的副作用类型为椎体外系反应。结论利培酮能够有效降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BPRS评分,将其临床症状改善,副作用小,具有较高安全性,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利培酮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BPRS评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本社区孕妇妊娠风险预警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0年10月,144例按上海市妇保所制定的“妊娠风险预警评估”方法,在我院筛查出有妊娠风险的重点孕妇。结果妊娠风险预警因素发生率较高的前5位依次是高龄初产,附件手术史,流产>=3次,瘢痕子宫,体质指数(BMI)>24。结论做好妊娠风险预警的筛查、监测与管理,可降低孕产妇、胎儿、新生儿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 标签: 妊娠风险预警筛查 高龄初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7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27例)与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30例)的足功能恢复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经临床护理后的Maryland足功能评分达到了(94.35±2.5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35±3.62)分,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t=30.889,P<0.05)。结论对跟骨骨折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改善患者的足功能,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可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跟骨骨折 早期康复护理 足部功能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脏早期损伤尿液检测指标。方法选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肾脏早期损伤患者30例(患病组),选同时期的健康人员30例(健康组),对两组人员进行常规性尿液指标检测。结果患病组患者的尿液检测指标较高,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健康组人员的尿液检测指标,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肾脏早期损伤患者采用尿液检测指标的诊断效果明显,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临床诊断参考数据,减少漏诊及误诊现象,在临床治疗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肾脏早期损伤 尿液检测指标 诊断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胎盘早剥的迹象,及时处理,提高早期诊断率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38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结果胎盘早剥没有典型症状时会影响早期诊断,因此,产科护士必须重视胎盘早剥的不典型症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及早发现胎盘早剥的征象,及时处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结论加强孕期检查及高危妊娠的管理,早诊断、早治疗胎盘早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 标签: 胎盘早剥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30例脊髓损伤患者,其中T111例,T11-122例,T126例,T12-L12例,L114例,L25例。脊柱脊髓损伤术方法术后康复训练。对解剖学复位及脊髓功能恢复情绪进行进行分析。结果患者ADL能力等级,提高到良15例,中15例。康复治疗前MBI得分(35.25±12.52),出院时MBI(75.15±16.55)。步行能力明显改善,恢复家族功能性步行16例,社区功能性步行14例。结论积极系统的康复治疗,配置必要的矫形器,恢复患者站立、行走能力,提高ADL能力。

  • 标签: 脊髓损伤 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
  • 简介:摘要2014年9月28日,是“2014世界心脏日”,世界心脏日的主题被定为“健康的心脏环境”。我国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相当于每10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最典型的属高血压病和冠心病,就诊人数达总人数的70%以上。在医院门诊看到,在中老年人群中,不乏“小年轻”的身影,据不完全统计,患有心脏病的年轻人由过去1%上升至5%,数据发布100人中有5个年轻人患心脏病,近年来,心脏病的发病率呈年轻化发展趋势。去年6月到今年7月份,门诊量为100人/天左右,其中中青年占到10人到20人,心脏病的发病率有向年轻人蔓延的势头,因此,及时发现、及早治疗心脏病刻不容缓。

  • 标签: 病症表现 治疗方案 探究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力求最大程度上提出几点对儿童时期牙颌畸形的防止措施;方法采用统计分析的相关方法对2016年下半年—2017上半年收治的56名儿童牙颌畸形患儿进行跟踪调查研究;结果通过对这些儿童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发现,其中出现前牙反颌的儿童患者人数为25例,出现牙齿错位的人数为15例,开颌人数为16例;结论从统计的结果中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目前儿童时期患有牙颌畸形的人数还是比较多的,因此必须从小就对这种牙齿疾病进行积极的预防,从而使儿童在今后健康的生活。

  • 标签: 儿童时期 牙颌畸形 早期防治
  • 简介: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学习和成长的双重压力,许多学生因此陷入心理危机,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所以重视对高中生心理危机预警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建立了有交互项的结构项模型,提出高中生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找出心理危机与诱发因素之间的路径关系,分析因素间的交互效应,依此求得高中生心理健康总分。依据心理健康总分,可以对学生所处的危机状态程度进行快速预警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 标签: 结构方程模型 潜变量 心理危机 交互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颅脑损伤患者通过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2014年9月—2017年9月间在我院治疗的单纯颅脑损伤患者(60例)当成研究对象,评估患者的GCS评分,根据评分情况把患者分成轻型、中型、重型以及特重型等损伤,根据病情程度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本次研究中,5例轻型损伤患者中有1例(20.0%)患者恶化;在8例中型损伤患者中有2例(25.0%)患者恶化;在37例重型损伤患者中有31例(83.78%)恶化;在10例特重型损伤患者中未出现低氧血症。结论在单纯颅脑损伤患者中,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可快速了解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从而确保可根据病情程度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医疗资源配置得到优化,患者致残率、死亡率均下降,应推广使用。

  • 标签: 单纯颅脑损伤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用A2DS2评分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风险。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12月江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534例,进行A2DS2评分。根据A2DS2评分分为低危组(0~4分)和高危组(5~10分),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平均住院日,SAP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的比较。结果高危组患者其SAP发生率,病死率及平均住院日均显著高于低危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2DS2评分可有效评估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风险,并可提供危险分层依据,对于A2DS2评分≥5分的急性缺血性卒中需引起更多关注。

  • 标签: A2DS2评分 卒中相关性肺炎 危险分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PACHE)Ⅱ与压疮之间的关系,通过评分分值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者在压疮护理上进行干预,减少并避免压疮的发生,同时通过各种治疗方法来治疗压疮。方法选择我科2016年度指定范围内收治的149例住院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分别是90例与59例。A组的APACHEⅡ评分为16分~38分,平均分值为26分;B组的B组APACHEⅡ评分为8分~15分,平均值为10分,对比两组的带入压疮发生率。结果从数据分析得出带入压疮患者中A组比B组发生率大,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ACHEⅡ评分分值越高,压疮发生率越大,即APACHEⅡ>15分的患者是压疮的高发人群。APACHEⅡ评分作为重症医学科患者的一项入科评估内容,可以及时准确的反应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临床护理工作者可以将评分分值作为指导,通过各项护理措施来预防高危人群中压疮的发生,同时运用个体化护理来治疗不同类型的压疮。

  • 标签: APACHEⅡ 压疮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年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以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为期,共挑选患者132例,经临床确诊均为脑梗塞。为其中66例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干预,所得数据记对比组;另外66例患者则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所得数据记研究组。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为(88.52±1.37)分,明显高于对比组(67.85±1.49)分;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45%(63/66),明显高于对比组78.79%(52/66),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并提升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中年脑梗死 实践
  • 简介:摘要早期临床教学(earlyclinicalexposure)已成为国际医学教育的新趋势。为满足医学教育新时期对医学生的创新性与主动性培养的要求,我校对医学生临床教学模式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探索并实施全新的早期临床教学模式。新型教育模式使医学生能早期接触病人,提高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与患者交流的能力和临床技能水平。

  • 标签: 早期接触临床 观摩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