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大剂量HGG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所收治的50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病例分别为25例,研究组采取大剂量HGG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剂量HGG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患者血清β-HGG、雌二醇和孕酮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临床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就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在先兆流产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大剂量HGG治疗,所获效果良好且显著,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以及推广价值。

  • 标签: HGG 临床 先兆性流产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诊断对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疾病的有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先天性幽门肥厚病患69例为研对象,利用黑白超声诊断仪,对病患进行诊断,令病患摆出仰卧位,观察其胃肠蠕动,排空,幽门舒张以及水肿部位情况,并在能够显示病患幽门部位停桢。将幽门管道的长度以及扩张状态时最大宽度,厚度加以全面测量。在手术进行中,同样测量上述参数。和手术结果比较。结果两种方式在测量病患幽门管长度方面有显出差异存在,(P<0.05)。在幽门厚度,幽门肌厚度无明显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B超是一种诊断CHPS的好方法,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先天性幽门狭窄超声检查
  • 简介:目的总结腹部手术后早期炎肠梗阻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8例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3例(82.14%)经保守治疗痊愈,5例(17.85%)保守治疗无效及时实施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腹部手术后早期炎肠梗阻应首先实施保守治疗,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解除梗阻,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腹部手术 早期炎性肠梗阻 治疗体会
  • 简介:目的:放射损伤对人类造成近期及远期的严重损害,有关对放射损伤的防治有了一些进展。方法:对国外放射损伤的防治近些年的进展作一综述。结果: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关于放射损伤的文章,以“放射损伤”或“radiationinjury”为检索词检索。选择文章与放射损伤防治有关,初检得到80余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关于放射损伤防治的文献35篇进行综述。结论:放射造成的肺脏、心脏、胃肠道、肾脏、肝脏、皮肤、血液、DNA等损伤,针对这些损伤的防治有多种药物。

  • 标签: 放射性损伤 药物 防治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探讨以低分子量凝胶M2和交联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作为可注射支架材料,在裸鼠体内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可行。方法常规分离、体外单层培养新生猪耳软骨细胞,将获得的软骨细胞以50×10^6cells/mL和100×10^6cells/mL的浓度分别与M2凝胶混合,以100×10^6cells/mL的浓度与交联HA混合,分别注射于裸鼠皮下,并于8周后取材。以单纯M2凝胶及单纯HA作为对照组。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化学检查、湿重测定、力学检测、蛋白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含量测定,判断低分子量凝胶M2及交联透明质酸在体内形成软骨的能力。结果实验组3组均可形成软骨样组织块。其中,M2+高浓度细胞组体积最大、质地较硬、表面光滑,软骨细胞位于成熟的陷窝中;M2+低浓度细胞组形成与高浓度细胞组质地相似的组织块,但体积相对较小;HA组形成不成熟的组织块,硬度差,含有的细胞数和分泌的基质最少。同时,实验组3组的力学和GAG含量结果也证实M2+高浓度细胞形成的软骨更加成熟。各组间具有显著差异。2个对照组未有类软骨组织形成。结论低分子凝胶M2与软骨细胞的生物相容优于交联HA,更适合作为可注射支架材料用于组织工程化软骨的构建。

  • 标签: 低分子凝胶 交联透明质酸 可注射支架材料 组织工程化软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护理干预对于慢性阻塞肺病康复和维持病情稳定的作用。方法2008年4月-2012年9月,我科收治的10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与常规的用药指导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差别化的用药指导和强化训练,及相应的健康宣传、心里护理。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治疗康复率达到99%,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康复三个月后进行电话随访,实验组患者均可保持病情的稳定,无复发状态的发展。结论个性化的护理指导帮助病人切实掌握治疗药物的使用方法极大的提高了病人的康复率;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开展有针对的健康教育宣传,提高了病人治疗的积极性和康复的信心。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电子监护与剖宫产率的相关。方法2013年2月至2013年4月对存在试产条件无合并症和内外科并发症的298例妊娠足月产妇随机取149例为研究组进行全产程胎心监护,对照组采用间断监护胎心,当异常时行持续监护,比较两组最终分娩方式、围生儿结局,判定胎心全程监护与剖宫率和围生儿结局的相关。结果研究组监护提示异常34例,其中28例拟诊“监护不可靠”行剖宫产术,对照组提示胎心异常26例,因“胎心不可靠”行剖宫产17例,实验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围产儿入住NICU率无差异。结论全程胎心电子监护在增加剖宫产率同时并未改善围产儿结局。

  • 标签: 胎心电子监护胎儿窘迫剖宫产率
  • 简介:目的:探讨腹部孤立纤维瘤(SFT)的MSCT表现及其病理学特征,提高对本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腹膜和腹膜后SFT的MSCT表现、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10例肿瘤4例来自腹膜,6例来自腹膜后间隙,肿瘤均呈椭圆形,边界清楚,1例<5cm者密度均匀,9例>5cm者密度不均匀,可见低密度坏死区,明显囊变1例,1例肿瘤内见斑片状高密度出血,3例伴有多发小钙化。增强扫描肿块实质部分表现两种强化方式:动脉期、静脉期均为轻度强化3例;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者7例。病理学检查肿瘤由多种排列方式的梭形细胞构成,3例恶性SFT可见核分裂。免疫组织化学CD34阳性10例,Vimentin阳性10例,Bcl-2阳性9例。结论MSCT检查可以对腹部SFT进行明确定位,确定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为手术切除提供帮助,当肿瘤血供丰富、坏死明显、局部包膜不完整时提示可能为恶性SFT,其最终诊断依赖于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 标签: 孤立性纤维瘤 腹部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病理学
  • 简介:目的探讨高脂血症与前列腺癌发生及临床进展的相关。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收治的112例疑似前列腺癌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并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12例患者中合并高脂血症64例(57.14%)。与单纯前列腺癌相比,前列腺癌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发病年龄明显较小(65.0±5.0岁vs.67.8±3.7岁,P=0.001),前列腺体积更大(75.0±11.7mLvs.54.5±8.5mL,P〈0.001),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水平明显升高(61.4±23.3ng/mLvs.33.4±14.9ng/mL,P〈0.001),TNM临床分期明显更晚(P〈0.001),Gleason评分明显升高(6.9±1.8vs.5.0±1.9,P〈0.001),生存时间更短(49.8±12.7月vs.57.3±6.2月,P〈0.001),五年生存率(5-YSR)明显降低(51.6%vs.77.1%,P=0.006)。胆固醇的升高、甘油三脂的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与发病年龄年轻化、前列腺体积增大、TPSA水平升高、TNM临床分期及Gleason评分升高、生存时间缩短及5-YSR下降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脂血症(OR=3.204,P=0.022)和Gleason评分(OR=8.611,P〈0.001)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前列腺癌合并高脂血症临床多见,高脂血症有可能是前列腺癌发生与临床进展的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前列腺癌 高脂血症 危险因素
  • 简介:1病历摘要患者,男,34岁,因“发现腹腔内巨大囊占位4天”入院。患者4天前因腹痛于当地医院就诊,行CT检查示左侧肾盂旁巨大囊肿并腹腔积液。追问患者病史,否认平素肾区胀痛感,否认高血压,否认肉眼血尿,否认发热等不适。否认外伤史,否认遗传病史。入院后专科查体:腹膨隆,腹部可触及一巨大囊占位,无压痛及反跳痛,双肾区无叩痛,左肾区叩击伴明显液波震颤感,双侧输

  • 标签: 完全性重复肾输尿管并重度积水1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对危重患者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对肾脏内科收治的20例危重患者,进行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加强危重细节管理,提高优质护理质量管理,提高危重抢救成功率。结论加强危重患者的细节护理,减少各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危重抢救的救治率,并且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细节 危重患者 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83-01
  • 简介:摘要最近几年来,职业过敏性肺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广大患者的生命生活质量。因此,本文对职业过敏性肺炎该病进行了分析与探究。本文首先介绍了职业过敏性肺炎的病因、以及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过敏性肺炎的各种临床表现等疾病的临床特点,其次简述了职业过敏性肺炎的X线及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情况,对于职业过敏性肺炎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最后阐述了对职业过敏性肺炎治疗的问题及展望。

  • 标签: 职业性过敏性肺炎 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88-01
  • 简介:目的总结创伤胭动脉损伤的诊治经验,以期提高骨科医生对胭动脉损伤的认识和警惕,从而避免延误诊治。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13例创伤胭动脉损伤患者,男100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33.0岁;根据Chen等提出的动脉损伤分型:A型34例,B型7例,c型72例。95例患者伤后即有肢体缺血表现,18例患者合并小腿骨筋膜问隔综合征。治疗方式:胴动脉修复94例,包括端端吻合47例,大隐静脉移植40例,小隐静脉移植3例,伴行静脉移植1例,取栓3例;保守治疗6例;小腿筋膜问室切开减张4例;截肢9例。94例行胴动脉修复术的患者受伤至动脉再通血rf|位时间为15.8h,其中由外院转入我院的23例患者受伤至动脉再通血中位时间为32.0h。结果本组患者住院时间为3-147d,平均20.0d。胭动脉损伤手术修复率为83.2%(94/113),修复后截肢19例,保肢率为79.8%(75/94)。本组患者总截肢率为24.8%(28/113),受伤至截肢时间为l-43d(平均10.9d),截肢主要原因为小腿肌肉广泛坏死。外院转入患者的胭动脉损伤诊出率仅为21.7%(5/23),截肢率为30.4%(7/23)。术后并发症包括软组织缺血坏死、感染22例,肌酸激酶显著升高6例。结论膝部外伤后要高度警惕胭动脉损伤,骨科医生应掌握其受伤机制、特点和临每床表现,注意与骨筋膜间隔综合征鉴别,以做剑及时识别和修复胭动脉损伤,同时要积极处理筋膜问室高压。

  • 标签: 腘动脉 创伤和损伤 筋膜间隔综合征
  • 简介:结节皮肤狼疮黏蛋白病(nodular(cutaneous(lupus(mucinosis,NCLM),亦称之为丘疹结节黏蛋白病,由1954年Gold[1]首次报道,1985年Nagashima等[2]将其命名为NCLM。该病临床少见,本次研究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皮肤科诊治的1例NCLM报道如下。

  • 标签: 结节性皮肤狼疮黏蛋白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