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谷氨酰胺营养支持治疗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AECOPD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谷氨酰胺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谷氨酰胺口服营养支持治疗。疗程2周。观察两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谷氨酰胺组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肺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谷氨酰胺营养支持治疗对AE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肺功能有显著改善。

  • 标签: 谷氨酰胺 慢性阻塞性肺病 营养支持
  • 简介:目的研究血浆BNP水平对于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华东医院呼吸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住院72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9例,女13例,平均(75.73±8.76)岁。根据入院时血浆BNP值划分:<100pg/mL为A组,46例;>100pg/mL为B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男女构成比、体质指数(BMI)、稳定期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占预计值%),入院首次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动脉血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C反应蛋白(CRP)、住院天数、住院期间无创/有创呼吸机的使用比例及死亡比例。结果(1)A和B两组之间的年龄,男女构成比、BMI、FEV1/FVC、FEV1占预计值%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后静脉血各类细胞计数,CRP和动脉血pH值、PCO2、PO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A和B两组相比,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住院期间呼吸机的使用比例、死亡比例等在B组升高(P<0.05)。结论BNP>100pg/mL的AECOPD患者住院期间使用无创/有创呼吸机比例更高,死亡比例增加,提示随着BNP升高,病情更严重,预后更差。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B型利纳肽
  • 简介:赫氏反应(Herxheimer)是指驱梅治疗中病灶暂时性恶化反应.少数结核病人在强化抗痨过程中亦可发生类似"赫氏反应"的现象.现将1990年1月至2000年10月临床诊治的24例类赫氏反应综合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肺结核 化疗 类赫氏反应 临床分析
  • 简介:自发性气胸根据肺脏破裂口的情况(有无活瓣作用)及胸腔压力的高低而分为张力性、单纯性和交通性三种,这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一定的意义,然而对气胸的早期诊断却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根据我院肺科三十余年来347例气胸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临床表现把气胸分作五个类型,以便于临床医师及时掌握急诊处理。

  • 标签: 自发性气胸 临床分型 单纯性 肺科 急诊处理 临床医师
  • 简介:目的:本文拟观察强肾扶正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收集病例48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强肾扶正中药方加减,结合含铂化疗方案(NP或GP),对照组单纯采用含铂化疗方案(NP或GP),观察两组近期客观疗效、临床症状、生活质量、体重及毒副反应的比较。结果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上,采用强肾扶正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达到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中医药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方面,具有进一步临床研究意义[1]。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中西医结合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APACHEⅡ评分在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共279例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0岁)的临床资料,随访30天。所有病例均逐一采用APACHEⅡ评分分别行入院时、治疗后的动态评分,按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药物治疗组、无创通气组和有创通气组。比较各组的APACHEⅡ评分。结果入院时存活组患者,明显低于死亡/复发组的APACHEⅡ评分,治疗后存活组的APACHEⅡ评分降低为(9.86±1.46),病情也明显缓解。入院时药物治疗组(193例)的APACHEⅡ评分为(9.97±1.76)、无创通气组(61例)APACHEⅡ评分为(15.20±1.25),有创通气组(25例)评分为(21.16±2.84),APACHEⅡ评分〉24分的患者病情较重,住院时间长,预后差。结论APACHEⅡ评分有助于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情轻重的评估及预后评价并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APACHE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高龄
  • 简介:目的评价莫西沙星单一药物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将2008年2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106例CAP病人分为两组:试验组53例,莫西沙星0.4g/d;对照组53例,头孢曲松钠2.0g/d联合阿奇霉素0.5/d,疗程均为7~14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和79.2%,发热消失时间分别为(2.64±1.33)d和(5.39±1.25)d,胸部影像明显吸收(〉50%)时间分别为(7.26±2.41)d和(12.68±2.98)d,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7.5%和7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6%和7.5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单一用药在治疗CAP病人中疗效更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莫西沙星 社区获得性肺炎
  • 简介:目的分析以胸腔积液为首诊的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增强对症状不典型肺栓塞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以胸腔积液为首要临床表现的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71例肺栓塞患者中19例出现胸腔积液,占26.76%;大量胸腔积液1例,中量2例,少量16例;双侧胸腔积液2例,单侧胸腔积液17例,其中右侧8例,左侧9例;3例行胸腔穿刺胸水常规化验均为渗出性胸水。结论胸腔积液是肺栓塞的非典型、非特异性临床表现,临床上要提高警惕,及时完善D-二聚体检测,CT肺动脉造影检查,以提高确诊率。

  • 标签: 肺栓塞 胸腔积液 D-二聚体 CT肺动脉造影
  • 简介:目的探讨奥曲肽在治疗老年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2例老年肺结核大咯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分别给予奥曲肽和酚妥拉明治疗,疗程四天,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A、B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4%、70.96%(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老年肺结核大咯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结核 大咯血 奥曲肽 酚妥拉明
  • 简介:治疗慢性肺心病除控制感染、改善通气功能,控制心衰的同时,对高粘滞血症进行治疗,能获得较好效果.2000年12月~2003年6月,我们应用卡托普利(CPT)联合络泰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4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卡托普利 联合 络泰 治疗 肺心病 心力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基因治疗联合化疗治疗肺癌胸腔积液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肺癌胸腔积液患者1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顺铂+多西紫杉醇化疗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加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咳嗽、疲乏、恶心呕吐、白细胞水平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高热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胸痛、食欲减退等临床症状改善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基因治疗联合化疗治疗肺癌胸腔积液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P53 化疗 肺癌胸腔积液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肺结核的好发部位在两肺上叶尖、后段,痰菌阳性,有典型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的易于确定诊断.肺下叶基底结核较为少见,临床上容易被容易.我们总结珠海地区1999年7月~2003年7月53例肺下叶基底段结核,着重探讨误诊原因和诊断方法,藉以提高诊断水平.

  • 标签: 珠海市 下叶基底段肺结核 临床分析 治疗 诊断
  • 简介: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非干酪性坏死肉芽肿为病理特征的系统性疾病,常侵犯肺、双侧肺门淋巴结,临床上90%以上有肺的病变,好发于中青年人,尤其在寒冷地区发病率较多,因该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容易造成误诊误治。由于老年人患本病罕见,加上有基础疾病,病情复杂,更易误诊,为提高老年人肺结节病的认识,现将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肺结节病7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肺结节病 临床分析 老年人 系统性疾病 误诊误治 肺门淋巴结
  • 简介: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该病属于祖国医学“哮证”、“喘证”范畴。近年来,中医药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上的特色越来越受到重视,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以下是近几年中医外治法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临床研究概述。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中医外治法 临床研究 治疗 气道上皮细胞 慢性炎症性疾病
  • 简介:为了探索早期发现肺结核短程化疗药物对肝功能的损害,寻找肝功能重点监测对象,为此,对我站1996~2000年803例门诊采用短程化疗方案的肺结核病人有关资料进行分析.

  • 标签: 肺结核 短程化疗 肝功能变化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下联合采用多种取材方法对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肺癌患者,经纤支镜检查采用钳夹、刷检、灌洗联合取材方法,获取标本,经病理学检查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肺癌,比较三种不同取材方法及联合取材方法获取肺癌诊断阳性率。结果钳夹、刷检、灌洗对肺癌诊断的阳性率分别是82.02%、69.44%、55.96%,三种方法联合后总阳性率为98.86%,联合取材与单一方法取材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纤支镜检查是确诊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联合取材可以提高肺癌诊断的阳性率。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联合取材 肺癌 诊断
  • 简介:通过对晕厥病人的观察,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3例肺栓塞患者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例,女性9例,发病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60.8岁,7例出现反复晕厥,13例中有1例长期瘫痪卧床4年,1例关节镜术后10天,1例患深静脉炎3个月,1例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史1年,1例有8小时乘车史,3例有下肢静脉曲张,其余为高龄、高血压、糖尿病、COPD中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危险因素,心电图8例表现为SⅠQⅢTⅢ,2例呈QⅢTⅢ,3例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血气分析10例为低氧血症,CTPA证实主肺动脉、肺动脉主干及叶支肺动脉。段肺动脉有充盈缺损。结果所有病人均在入院后,最迟在48小时内通过CTPA明确诊断。5例给予尿激酶溶栓[尿激酶20000IU/kg,用量在100万^u~150万^u],8例抗凝,无1例死亡,无1例出现溶栓并发症。结论当病人以晕厥或反复晕厥就诊时,要警惕肺栓寨的可能性。

  • 标签: 晕厥病人 首发症状 肺栓塞 临床分析 下肢深静脉血栓 右束支传导阻滞
  • 简介: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FDP、AT-Ⅲ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20例健康人的血浆FDP、AT-Ⅲ指标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肺癌组中血浆FD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AT-Ⅲ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肺癌组FDP、AT-Ⅲ指标与肺癌的病理类型、TNM分期之间无明显关系。结论肺癌患者存在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异常,可导致血液的高凝状态,有利于血栓的形成。

  • 标签: 肺癌 血栓前状态 预后
  • 简介:目的总结颈部淋巴结结核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年共1168例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颈部淋巴结结核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较困难,病程长,抗痨疗效差,治疗原则为: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局部加压包扎,辅助全身抗结核治疗,促进伤口早期愈合。结论外科手术治疗颈部淋巴结结核疗效肯定,治愈率高。

  • 标签: 颈部淋巴结结核 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