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2 个结果
  • 简介:Sweet综合征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感染因素等有关,临床表现多种类型,治疗对糖皮质激素敏感,本文对Sweet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SWEET综合征 研究进展 临床分型
  • 简介: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发病率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是目前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估计3%-10%生育年龄妇女患有此病。在不孕患者中,25—35%有内异症存在[1]。多见于育龄妇女,复发率较高,多次手术对女性身心都有一定的影响。使用迭菲林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35例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出结论:达菲林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是极其优越性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达菲林 卵巢巧克力囊肿 痛经 腹腔镜手术
  • 简介:目的:了解牙源性皮瘘临床特点,减少误诊。方法总结2011年3月—2014年2月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牙源性皮瘘临床特点、误诊、治疗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例因面部皮损到皮肤科就诊的患者,经口腔科治疗牙病后,皮损均治愈。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牙源性皮瘘患者常因牙齿症状不明显而在皮肤科、外科等诊治,最终被误诊、漏诊。早期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可使患者避免服用不必要的抗生素及手术治疗。本病应与多种皮肤病相鉴别,接诊时应详细询问病史。

  • 标签: 皮瘘 牙源性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色素性痒疹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表现。方法:对18例色素性痒疹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8例患者,其中男5例,女13例,平均年龄24岁,平均病程9.6个月,皮疹为网状分布的红色斑片、斑丘疹、丘疹或色素沉着。皮疹主要累及躯干部,特别是项背部。所有患者经过病理确诊,其中13例患者为活动期(包括早期和充分发展期),5例为晚期。18例患者使用过多种治疗方法,包括口服米诺环素或多西环素、氨苯砜等,外用维A酸乳膏、曲安奈德乳膏等,其中口服米诺环素疗效显著。7例患者曾被误诊。临床随访1个月到4年,其中7例复发。结论:色素性痒疹临床易误诊,确诊主要依靠临床及病理,口服米诺环素有效,但不能阻止其复发。

  • 标签: 色素性痒疹 临床 组织病理 米诺环素
  • 简介:跖疣为发生在足底部的寻常疣,是一种常见的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所引起的皮肤赘生物,中医称之为“疣目”,我们对47例跖疣的患者进行了火针治疗,并与42例冷冻治疗的患者进行了对比,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 标签: 火针 跖疣 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痤疮的疗效。方法用强脉冲光治疗116例面部痤疮患者,总计治疗5次,治疗间隔3-4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面部情况进行照相对比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116例患者中治疗有效率为85.4%。痊愈率为41.4%。面部毛发较多的患者中有7例暂时性色素沉着持续时间较长。结论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痤疮有效。

  • 标签: 痤疮 治疗 强脉冲光
  • 简介:目的分析中药熏蒸在儿童脓疱疮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诊断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50例儿童脓疱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安慰剂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熏蒸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夫西地酸软膏外涂法治疗,安慰剂组采用凡士林软膏外涂法治疗,比较3组患者间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第7天随访,治疗组有效率为96%,对照组有效率为94%,安慰剂组有效率为18.0%;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3),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优于安慰剂组(P〈0.05);随访后调查统计,治疗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8%,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6%,安慰剂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10%,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3),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安慰剂组(P〈0.05)。治疗过程中,中药熏蒸组、夫西地酸软膏组治疗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无患儿因不良反应终止治疗,仅少数有轻微的局部不适。结论中药熏蒸在儿童脓疱疮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 标签: 中药熏蒸 儿童脓疱疮 夫西地酸软膏 凡士林软膏
  • 简介:目的:分析11例毛囊角化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加重因素、病程、组织病理检查及治疗等方面特征.方法:对11例毛囊角化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在7~24岁,好发于耳、前胸、腋下等皮脂溢出部位;日晒、出汗、受热等因素会使皮疹加重;随着年龄增长病情有所减轻,家系发病病情多呈逐代减轻趋势;组织病理特征表现:基底层上棘层松解,裂隙形成,绒毛增生和特殊形态的角化不良;经异维A酸或阿维A治疗后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结论:组织病理检查对毛囊角化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维A酸类对治疗本病有效.

  • 标签: 毛囊角化病 临床分析 病理
  • 简介:目的观察欧关娜红蓝光对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采用波长(633±6)nm红光和(415±5)nm蓝光治疗仪联合治疗98例寻常痤疮患者,每周2次,共4周。观察治疗前、后痤疮皮损改善情况。结果经过8次治疗后,患者皮损明显减轻,以丘疹、脓疱减少明显,粉刺次之,有效率达82.6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欧关娜红蓝光治疗仪联合治疗寻常痤疮,尤其是轻、中度痤疮疗效较好。

  • 标签: 红光 蓝光 寻常痤疮
  • 简介:目的观察并探讨人工荨麻疹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有效的抗组胺药治疗消除症状,直至停药后不再出现症状为痊愈。对56例连续入组的人工荨麻疹患者进行为期2.5年的观察和随访。结果52例完成随访,总痊愈率为46.2%,其中单纯人工荨麻疹痊愈率为44.8%,并发慢性荨麻疹患者痊愈率为55%。半数以上人工荨麻疹患者在2年内痊愈。结论人工荨麻疹预后较好,发病年龄早及治疗时间早者预后好。

  • 标签: 人工荨麻疹 预后
  • 简介:皮肤病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提高皮肤病的防治水平至关重要,中医治疗有其独到之处,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中医治疗皮肤病的临床思维进行探讨,总结出以下几点:①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支撑,整体观为认识基础;②“病-症-证”相结合;③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④把控动态,三因制宜;⑤经典与经验相结合;⑥内治与外治相结合。

  • 标签: 皮肤病 临床思维 中医
  • 简介:目的了解银屑病治疗不当导致汞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总结北京朝阳医院14例因银屑病治疗不当导致汞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14例汞中毒患者均为使用中药偏方引起,其中熏蒸吸入者5例,口服者4例,外用者2例,口服联合外用者3例.汞中毒患者主要出现神经衰弱征候群、消化道症状、周围神经损害和肾脏损害.汞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化学检测结果均有其特异性.早期诊断和使用特效解毒剂治疗,多数患者能取得良好疗效.结论对银屑病进行规范治疗,避免治疗误区,对防止患者汞中毒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银屑病 中药 汞中毒
  • 简介:目的观察射频的面部美容效果和安全性以及对寻常型痤疮的疗效。方法应用射频治疗仪对30例求美者进行治疗,观察其皮肤纹理、色泽、弹性及毛孔改变,治疗能量40~360J,每1~2周治疗一次,共5次;并对30例面部寻常型痤疮患者进行治疗,病情Ⅱ~Ⅳ级,治疗能量40~300J,每周2次,共5次。每次治疗前观察、记录临床反应并拍摄皮损图像,结合受治者的满意度于疗程结束1月后评价疗效。结果美容组的总有效率90%;痤疮患者组总有效率80%。两组患者满意度均在"好"以上。治疗期间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非侵入性射频治疗有良好美容效果,并可作为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的安全、有效的新疗法。

  • 标签: 寻常型痤疮 射频 美容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临床特点、超声表现、手术治疗以及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DFSP患者的临床表现、超声特点、组织病理学特点、治疗和预后。结果:35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35.4±12.4)岁。临床典型表现为皮肤斑块、斑片或结节,未见溃疡。躯干最为多见。超声:肿物位于皮下,肿物边界清楚,边缘尚规则,内呈分叶状,瘤体内有低回声或混合性回声,其内可见稀疏或较丰富的血流信号。组织病理学特征为一致性梭形肿瘤细胞呈席纹状或车辐状排列,浸润性生长,部分区域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似纤维肉瘤样改变,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本组病例MMS手术者1例术后1年复发,2例术后3年复发。结论:DFSP形态多样,临床容易误诊,B超检查对诊断、判断肿物边界以及手术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可进一步确诊。MMS对本病治疗有很大优势。

  • 标签: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临床表现 超声表现 MMS手术 病理特点
  • 简介:目的:观察BYK-50型微波治疗仪对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12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使用针对性抗生素治疗同时,配合阴道微波治疗,通过实验室检查及阴道镜对比治疗前后宫颈炎的修复及分泌物性状.结果:112例患者中,年龄在18~53岁,病程为3个月至12年不等,都曾进行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在使用阴道微波治疗后,治愈率高达85.7%,且阴道微波连续使用效果优于隔日使用.结论:阴道微波用于治疗慢性宫颈炎,无创伤、起效快,是一种理想的可推广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慢性宫颈炎 阴道微波 微波治疗仪 临床报告 BYK-50型 抗生素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性病后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国际勃起障碍功能问卷评分与患者焦虑、抑郁等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20例性病后勃起功能障碍患者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袁、抑郁自评量表及一般健康问卷调查进行评分,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勃起功能障碍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性病后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焦虑情绪的发生率为64.1%(77/120),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75.8%(91/120)。焦虑和抑郁得分均较国人常模明显升高(P〈0.01);回归分析显示国际勃起功能问卷评分与婚否、病程、一般健康状况、抑郁、焦虑密切相关。结论:性病后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中焦虑、抑郁情感障碍发生率较高,焦虑、抑郁、病程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这提示性病后勃起功能障碍是社会心理学因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勃起功能障碍 抑郁 焦虑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包皮环切术整形改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包皮过长和包茎患者共23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包皮环切术,共117例;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共117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的手术出血量以及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则明显比对照组要短,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率为23.1%,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66.7%,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的IIEF-5评分在术后评分出现下降,并且对照组患者下降的幅度大于对照组,说明患者术后性功能受到影响,但观察组的影响要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而患者在TSS评分方面,对照组对比手术前后改变不大,观察组患者则是在术后患者性生活满意度得到提高,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包皮环切术安全、美观,能够有效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可为患者提供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整形 改良
  • 简介:目的:了解类脂质渐进性坏死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8例确诊的类脂质渐进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类脂质渐进性坏死为好发于女性的慢性肉芽肿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胫前紫红色至红褐色斑块,边缘隆起,中央为黄褐色萎缩伴毛细血管扩张,常伴发糖尿病。病理特征为栅栏状肉芽肿性皮炎,呈层状外观。结论:类脂质渐进性坏死临床较罕见,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有助于减少误诊,及早明确诊断。

  • 标签: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 诊断 治疗
  • 简介:我科于2005年6月-2007年6月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并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做对照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带状疱疹 更昔洛韦 阿昔洛韦
  • 简介:寻常痤疮是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病因及临床表现的多样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复杂性,根据痤疮的分级选择相应的治疗药物和手段已成为共识。我科针对痤疮患者中就诊人数较多的中度痤疮采用口服多西环素、蓝光照射和外用阿达帕林凝胶的联合治疗方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联合疗法 痤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