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腔隙痴呆的危险因素,以期通过适当干扰,预防或延缓腔隙痴呆的发生.方法对114例住院的腔隙梗死病人,经MMSE和Hachiski量表检查分为血管痴呆组和非痴呆组,比较各种变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4例中,腔隙痴呆组45例,非痴呆组69例.二组性别无差异,平均年龄痴呆组显著大于非痴呆组,此外,腔隙梗死总容积,腔隙梗死复发次数,高血压,脑白质疏松与腔隙痴呆密切相关.结论了解腔隙痴呆危险因素,并积极干预,对预防腔隙痴呆,提高腔隙梗死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腔隙梗死 痴呆 危险因素 腔隙性痴呆 预防
  • 简介:血管痴呆系指在缺血性、出血性及急慢性缺血缺氧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基础上,产生的以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在美国和欧洲,Alzhei-mer病(AD)是导致进行和不可逆痴呆的首要原因,血管痴呆(VD)是第二位病因.但在亚洲地区卒中率高,在日本,VD占老年期痴呆患者的60%~70%,在我国,老年人VD患病率为324/10万,AD为238/10万,而且城市高于农村[1].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危险因素 临床特点 发病机制 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弥漫轴索损伤(DAI)的临床表现及特点,探讨诊断要点和综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综合措施,包括维持生命体征,维持氧饱和度正常,防治脑水肿,早期(〈12h)亚低温治疗,同时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和大剂量纳洛酮(0.4mg/kg)治疗。早期(〈12h)持续侧脑室外引流术,高压氧及促醒治疗等。结果根据GOS(伤后3月)评分,良好9例(20.9%),轻残12例(27.9%),重残8例(18.6%),植物生存2例(4.7%),死亡12例(27.9%)。结论DAI病人早期明确诊断并采取积极的综合处理措施,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弥漫性轴索损伤 诊断 治疗 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高职生自信心、进取等特点及关系。方法采用“自信心自测”和“进取测验”对856名高职生进行自信心、进取测评。结果①高职生97.7%的人有自信心、32.2%的人进取很强或较强。②男生、理工类学生的自信心高于女生、艺术类和文史类学生。⑧统招生、母亲文化程度中等、报考高职院校是第一、三志愿的学生的进取强于封口生、母亲文化程度高和低,报考高职院校是第二志愿的学生。结论高职生自信心在性别、专业,进取在生源性质、母亲文化程度、报考高职院校是第几志愿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 标签: 高职生 自信心 进取性 文化程度 报考志愿
  • 简介:目的探讨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资料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2006年间临床诊断为TIA的97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即颈内动脉系统TIA组和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组,分析其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和治疗随访结果.结果本研究中TIA患者发病到就诊时间的几何均数为3.31d,发作持续时间为12.32min,发作持续时间是否超过1h与能否复发或进展为卒中无显著关系;TIA患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脑梗死病史;CT发现脑梗死灶的阳性率为29.4%~50%,MRI阳性率为100%;随访89例患者3个月发现,脑梗死发生率为4.5%;两组患者在发病到就诊时间、持续时间、危险因素、CT阳性率及脑梗死发生率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存在共同的临床特征,多数TIA患者不能及时就诊,发作持续时间几何均数接近文献报道水平;发作持续时间是否超过1h不影响3个月预后;CT阳性率低于MRI.早期积极治疗可以减少脑梗死的发生.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简介:目的利用限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RFLP)及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HPLC)筛选和鉴定脑胶质瘤易感基因--切除修复鼠缺陷交叉互补基因2(ERCC2)的单核苷酸多态(SNPs).方法应用PCR扩增179例胶质瘤病人肿瘤及血液标本和44例正常对照组血液标本ERCC2基因第23外显子及其邻近的部分内含子序列,采用限制酶切及DHPLC技术对扩增片段进行基因变异检测,直接测序不同类型的PCR片段,并与参考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此片段中验证了一个已知白种人存在的SNP位点.结论黄种人亦存在rs13181,并影响蛋白编码;可能与胶质瘤的发病有关联.DHPLC相对于RFLP来说是一种高效、经济、简便、可靠的SNPs筛选方法.

  • 标签: 多态性 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 色谱法 液相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神经胶质瘤 基因型
  • 简介:“医护不分家”、“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两句话,说明了医护关系的密切和护理在医疗工作中的地位。但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并没有“当家作主”的感觉,医生也没有感觉到护理工作具有“七分”的重要。在传统的医护混合管理模式下,护理工作不能得到量化考评,以至在行政、业务、经济等各方面,护理人员没有实际的独立自主权利。在医疗资源的支配上,组织结构的整合上,人力资源的管理上,独立的护理管理职能等得不到充分发挥。

  • 标签: 七分护理 优越性 运行 病区 医院 医护关系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9岁,因发作抽搐一周入院.查体:神经系统未见明显阳性体征.MRI示左侧额叶有一异常信号影,23cm×2.0cm×2.0cm,为长T1、长T2信号,有一瘤结节明显增强,囊壁边缘轻度环形强化的病变,周围无水肿带.边界清楚,脑室无受压,中线结构居中.入院诊断为胶质瘤.

  • 标签: 囊状海绵状血管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患者男,19岁。主因“右眼视力下降3周伴左眼视力下降1周”于2005年4月14日收人我院。患者在入院前3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眼鼻侧视野内视物模糊,予中药及维生素治疗后症状渐进加重。入院前8d出现右眼颞侧视物不清,同时左眼视力亦下降,遂到我院就诊。既往:体健。家族史:舅舅在20岁时就出现不能矫正的视力下降。入院后体格检查:神清,语利,远视力左0.04右0.02,眼底检查双视盘边界不清,色潮红,轻度隆起,视神经乳头水肿,黄斑中心凹反光存在,视网膜平,余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 标签: 家族遗传性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乳头水肿 视力下降 视物模糊 视物不清 体格检查
  • 简介:目的:通过大鼠的脑损伤模型观察创伤脑水肿后NO变化及低温保护效应。方法;按袁氏法制作脑水肿模型,分为常温组与亚低温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NO。结果:脑水肿在创伤后30分钟即出现,NO也明显升高,两者具有同步效应,于份后8小时达高峰。同时发现低温可明显减轻脑水肿,降低后NO显著升高。结论:NO与创伤脑水肿发展具有同步效应,而亚低温能明显减轻脑水肿和脑组织NO的过度表达。

  • 标签: 急性创伤性脑水肿 NO变化 低温保护效应 亚低温
  • 简介:细菌脑膜炎(bacterialmeningitis,BM)通常为化脓脑膜炎,是由化脓细菌所致的脑膜炎症,对人类危害极大,位居世界感染性疾病病死率的前十位.该病好发于秋、冬、春季,呈全球分布.细菌侵犯脑膜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血源播散;临床感染扩散,如鼻窦炎、乳突炎;脑脊液与外界沟通,如脑脊液鼻漏;医原性因素如腰椎穿刺后或安放分流装置引起.

  • 标签: 细菌性脑膜炎 脑脊液检查 X线检查 氯霉素 庆大霉素 磺胺嘧啶
  • 简介:临床实践证明;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而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上的,面对一群沟通障碍的病人,我们近年来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诚信服务”的实施、评价,全面提高了精神科护理工作内涵质量,激发了护理人员工作主动,住/出院病人满意度大为提高。具体做到四抓到位。

  • 标签: 护患沟通 精神科 有效性评价 病人满意度 护患关系 工作主动性
  • 简介:拉氧头孢属全人工合成的氧头孢烯类抗生素.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N-甲硫四唑侧链,此基团可以杀死多种产生维生素K的肠道内菌群,导致维生素K缺乏,使凝血功能降低.因此,应用拉氧头孢有可能延长机体出血部位的出血时间,尤其与抗凝血药物肝素及影响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阿司匹林等同时应用可增加出血倾向.建议临床用药时应予注意:(1)不宜与抗凝血药物联合应用.

  • 标签: 拉氧头孢 出血 肝素 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自1994年我科对18例粉碎颅骨骨折患者用自体碎骨片进行一期修复,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患者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6~34岁,平均17岁。1.2受伤原因钝器击伤7例,坠物砸伤5例,交通事故伤5例,坠落伤1例。

  • 标签: 颅脑损伤 颅骨缺损 修复
  • 简介:目的对综合医院精神联络会诊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一所综合医院291例住院病人精神联络会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了解联络精神会诊于综合医院的应用情况。结果邀请会诊的科室以内科最多(43.3%),会诊形式以普通会诊为主(69.4%).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要求协助诊治是会诊的主要原因(44.3%)。非精神科医生对精神疾病普遍认识不够,对精神障碍的实际诊断率和诊断符合率偏低,分别为51.9%和35,6%,能于会诊前使用精神药物者仅22.7%。结论在综合医院应大力开展联络精神会诊,这有利于提高精神科与非精神科医生业务水平,全方位提高医院诊治病人的能力。

  • 标签: 综合性医院 联络精神会诊 精神科 医生 医疗水平
  • 简介:针对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习上连续受到失败、挫折后,而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倾向,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认知观念、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学习适应困难等多方面就这种心理障碍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合当前高等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应封策略。

  • 标签: 对策研究 自弃 部分大学生 问卷调查 认知观念 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