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2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延迟人住重症监护室的影响、无障碍重症护理的产生等方面阐述无障碍重症护理模式对于解决现有矛盾的重大意义,并分析其研究现状,以期为无障碍重症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无障碍重症护理 重症监护室 模式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女,45岁,农民,小学文化。因夜眠差、心烦、自觉浑身不适2年余前来就诊。家族史、个人史无特殊记载,无重大疾病史。2病例分析2.1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夜眠差、心烦。逐渐出现浑身不适症状。经常感觉心慌、气短,身体有时忽冷忽热,大小便不规律,经常尿频、尿急,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患者曾就诊于多家医院,做各种检查均未见异常。在综合医院的.医生建议下来我院门诊就诊。查体及各项辅助检查未见异常。精神检查:意识清、问答切题、言流畅、主动述说病情,称因经常感觉浑身不适,心烦、感觉活着没意思。因在多家医院都查不出患什么病,自己对治疗已没有信心,但仍希望医生给好好治疗。注意力、记忆力,智能无异常,白知力部分存在。诊断:躯体化障碍

  • 标签: 躯体化障碍 米氮平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及时对患者心理特点作出临床判断,并及时给予心理矫正及对脑卒中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16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采用Hopkin's症状清单进行心理问题调查,根据评定结果,分为心理问题组(A组)与心理活动正常组(B组)两组均对入院时及30天时采用ADL评定、欧洲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ESS)及病残程度分级,对两组的恢复转归进行比较.结果58%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且心理问题为多样性,与患者的预后有明显相关性.结论Hopkin's症状清单是对脑卒中后心理障碍的一个可靠的辅助诊断手段,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医疗指导意义.并且有效的心理治疗,对脑卒中的预后有明显改善意义.

  • 标签: 心理障碍 脑卒中 Hopkin's症状 心理问题 精神活动
  • 简介:目的研究Meige综合征患者抑郁的发生情况及相关的因素。方法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对62倒Meige综合征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抑郁评定。结果62例Meige综合征患者中,有34例(54.8%)伴发抑郁,其中轻度抑郁30例(48.3%),中度抑郁4例(6.5%),无重度抑郁;对照组中4例(10%)伴发抑郁,其中轻度抑郁3例(7.5%),中度抑郁1例(2.5%),无重度抑郁,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1,P〈0.001);但是在程度上两组间无差异(χ2=0.55,P=0.45);Meige综合征患者抑郁组与非抑郁组HAMD各因子比较显示两组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阻滞、睡眠障碍及绝望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eige综合征患者中有较高抑郁的发生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工作和兴趣减退、忧虑、睡眠障碍、迟缓、自卑感等,抑郁的发生与Meige综合征患者病程无关,而与性剐相关,女性易发生。

  • 标签: MEIGE综合征 抑郁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 简介:执行功能(executivefunctions)是指人类个体在实现某一特定目标时,以灵活、优化的方式控制多种认知加工过程协同操作的认知神经机制[1].目前已被众多临床医学家予以高度关注,并将其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对大脑执行功能障碍的研究,是继认知功能障碍注意、学习记忆和语言研究的另一前沿热点课题.研究执行功能就是要探索不同的认知过程是如何参与并相互协调的.正常的执行功能可使人们在面对需要迅速做出决定时,从众多的信息中进行信息整合选择必要的信息,实施计划行为,形成推理并解决问题.而执行功能障碍的患者则往往表现出认知、情绪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异常.本文结合文献对大脑执行功能的脑机制以及在精神疾病中存在的大脑执行功能障碍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 标签: 执行功能障碍 分类 脑机制 精神疾病 检测方法
  • 简介:本文通过对3例焦虑/抑郁状态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治疗,笔者认为在中西医基础治疗基础上配合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可快速缓解焦虑/抑郁状态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经过住院治疗后能尽快得到恢复。

  • 标签: 焦虑/抑郁状态伴睡眠障碍 病例 治疗
  • 简介:卒中后睡眠障碍发生率高,不仅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还增加血压升高和卒中复发的风险。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丘脑在睡眠和觉醒的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丘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表现形式多样,这可能与炎性反应、神经递质分泌的改变及环路的破坏有关。因此,对丘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早期识别及干预能使患者明显受益。

  • 标签: 丘脑卒中 睡眠 睡眠结构
  • 简介:抑郁症是与睡眠障碍相关的最常见的精神疾病。约80%的抑郁症患者存在睡眠问题。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抑郁症睡眠障碍的脑电图监测、神经生物学机制与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抑郁症 睡眠障碍 共病
  • 简介:关于中医睡眠障碍的分类是基于中医历史文献基础上的总结,结合现代睡眠障碍分类的考量,初步确认这些疾病睡眠障碍,应当按照睡眠障碍给予治疗.

  • 标签: 睡眠疾病 分类 中医
  • 简介:FredPlum(1924-2010,图1)是美国神经内科医师,以研究意识障碍和昏迷而闻名天下,他的研究使意识障碍成为神经内科的范畴。Plum对意识障碍的研究有三大贡献:一是发现和命名了“闭锁综合征(locked-insyndrome)”;二是与苏格兰的神经外科医生BryanJennett(1926-2008)一起发现和命名了“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vegetativestate)”;三是挑战了医学伦理学,反对维持无自主意识的生命,支持“生前预嘱(livingwill)”和“死亡权(righttodie)”,影响了全世界的行医准则。

  • 标签: 卒中 闭锁综合征 持续植物状态
  • 简介:目的:对帕金森患者的睡眠障碍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其临床特点,为临床上治疗帕金森病的睡眠障碍提出更加有效的措施,从而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帕金森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帕金森病睡眠量表、嗜睡量表、抑郁情绪测定表以及用药调查表等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价,统计分析患者的睡眠障碍程度、病例的临床表现、药物的运用等问题。结果:30例帕金森患者中,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21例,睡眠障碍率为70.0%,睡眠障碍患者中难以入睡患者5例、睡眠情况发生破碎的6例、白天睡眠过多的6例、睡眠时呼吸出现暂停情况的4例,通过研究分析,患者在夜间难以入睡的最主要因素在于夜尿、梦魇、疼痛、麻木等情况,以上情况和患者的患病时间长短、病情严重程度、抑郁的严重程度以及左旋多巴胺每天用的剂量息息相关。结论:帕金森患者的睡眠情况十分不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睡眠障碍,在临床上通过表现为难以入睡、睡眠出现破碎、白天睡眠时间过长等,出现以上情况,大概率和患者的睡眠障碍病程长短、病情、抑郁时间长短以及左旋多巴胺的使用剂量密切相关。

  • 标签: 帕金森病 睡眠障碍 临床特点 分析
  • 简介:儿童睡眠呼吸障碍涉及到多种疾病,这些对于儿童睡眠呼吸障碍有着重要的影响。古代中医虽没有涉及睡眠呼吸障碍的相关病名,但在有关文献中对此类疾病有所描述,尤其是其中外治阻塞的方法仍然值得我们借鉴。本文就中医古文献中对于呼吸类疾病的描述进行报道,以飨读者。

  • 标签: 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中医学
  • 简介:2016年《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报道:我国现有卒中患者7000万人,不同地区卒中年龄标准化患病率约260-719/10万人,每年新发卒中200万人,即每12s新发1例卒中;而每年因卒中致死达165万人,即每21s就有一人死于卒中,每年因卒中致死者占所有死亡原因的22.45%。

  • 标签: 卒中后认知障碍 疾病管理
  • 简介:目的:分析造成帕金森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南京脑科医院收治的帕金森患者100例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睡眠改善情况。结果:通过对所选帕金森患者护理前后结果分析表明,对其实施护理后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对帕金森患者临床治疗中影响其睡觉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科学的护理对策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并且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帕金森 睡眠障碍 睡眠质量评分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方法选择2005年3月-2010年7月门诊或住院治疗且诊断明确的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面对面采集临床资料并门诊或电话随访,对其性别、年龄、发病年龄、家族史、首发症状、就诊症状、诊断延误时间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共21例患者人组,男4例、女17例,平均发病年龄(7.19±3.40)岁,平均诊断延误时间(13.76±11.38)年。均以肢体肌张力障碍为首发症状,20例(95.24%)呈现晨轻暮重现象,6例(28.57%)伴帕金森样症状,2例(9.52%)伴痉挛性截瘫;经小剂量左旋多巴,多巴丝肼治疗后症状显著缓解。随访18例患者,仅1例治疗后仍遗留肢体残疾;3例失访。随访期间左旋多巴/多巴丝肼平均维持剂量(175.35±113.51)mg/d,3例患者辅助应用盐酸苯海索(4.6mg/d)治疗。结论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多于儿童期以肢体肌张力障碍发病,小剂量左旋多巴/多巴丝肼治疗效果显著。因此,对于儿童肌张力障碍或青年帕金森样症状患者应行小剂量左旋多巴,多巴丝肼诊断性治疗,以降低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误诊率。

  • 标签: 张力失调 左旋多巴
  • 简介:神经性症障碍属轻型精神障碍,有自知力,主动求治,因此对其诊断和治疗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病史采集要详细;诊断应务求细分准确;治疗应注意空间环境和心理环境的适宜性,医护人员知识的全面性,具体性和实践性,病区管理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药物治疗的个体性,心理治疗的有效性,现实性和渐进性,现具体介绍如下。

  • 标签: 神经症性障碍 诊断 治疗 精神障碍 心理学
  • 简介:目的研究贫血和输血对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0例中贫血患者96例(48.00%),输血患者155例(77.50%),平均输血(1343.39±1106.20)ml,50%的患者输血450~2000ml。颅脑损伤患者中贫血患者比非贫血患者、输血患者比未输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中贫血和输血者预后相差,颅脑损伤患者应避免大量输血。

  • 标签: 颅脑损伤 贫血 输血 预后
  • 简介: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是临床常见的老年期痴呆类型。虽然长期以来受到广泛关注.但对其治疗收效甚微.近年逐渐将研究重点转向对其早期阶段的干预治疗。在这一临床需要下,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分别提出了轻度认知障碍(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和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VCI)的概念,力求对患者进行早期识别和干预,以延缓甚至阻止痴呆的发生、发展。

  • 标签: 血管性认知障碍 血管性痴呆 轻度认知障碍 神经心理学特征 阿尔茨海默病 干预治疗
  • 简介: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常合并书写障碍,认识AD患者书写障碍有助于AD患者的早期筛查。本文主要对AD不同时期患者书写障碍的临床表现及机制进行讨论,并附1例病例。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书写障碍
  • 简介:自闭症患者的理解力比表达能力的损伤严重,交流能力非常有限,有言语自闭症患者的语音损伤最轻。应该从心理学起因,生物学病因方面对自闭症患者的语言障碍进行综合探讨。

  • 标签: 自闭症 语言障碍 理解力 表达能力